学术投稿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家长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分析

张志琼;李春梅

关键词:缺氧缺血性脑病, 健康教育, 调查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家长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方法以问卷方式对62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家长就住院不同阶段健康教育需求进行调查.结果患儿家长对疾病、治疗、康复知识及后遗症的预防等了解需求强烈,健康教育方式倾向于与医护一对一交谈、发放科普手册、宣传栏和墙报.结论对患儿家长实施针对性强的健康教育,使其了解疾病及相关知识,掌握家庭护理技能,积极配合,参与对患儿的治疗,以达到挽救患儿生命、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住院患者尿液常规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为提高住院患者尿液常规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工作,保证尿液常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首先应保证尿液标本的正确采集.各医院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规范的标本采集须知及注意事项,建立送检标本验收制度,不合格的尿液标本退回制度,避免不合格尿液标本进入下一工作程序.为做好这项工作,检验科应加强与临床医护人员的联系及沟通,应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法向临床医护人员及患者进行宣传,讲解正确的尿液标本采集方法.

    作者:祁双宝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老年女性围手术期心理障碍的治疗

    在全国的人口结构中,以老年人的增长速度为快,联合国规定老年期年龄的起点为65岁.以人均寿命76岁计算,大多数妇女一生中三分之一的时间生活在绝经后,因此随着时间的延续,各种肿瘤及器官衰退等疾病,需要手术的疾病发病率增高,损害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因此治疗围手术期的心理障碍对康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客观现实是人心理活动的源泉,人类对客观现实的反应又受人格特征、经验、知识、生理环境等方面的影响,美国(ASA)将老年病人手术所承受的压力列为五项手术适应症之一.因而人体在不同情况下有不同的心理反应,患病手术时个体是应急源,患病手术后由于即将丧失某些人生价值而感到痛苦和焦虑,在认识、情绪、性格等诸方面产生变化,出现心理障碍.

    作者:宋少梅;钱建英;毕进霞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学生近视眼的发生和防治

    在中小学生中,近视的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年级的升高逐渐增加,近视危害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已成为一个愈来愈严重的社会问题.有关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学生的近视率已居世界前列,中小学生近视率达34.6%,高中生近视率达70%,我国中小学生因近视致盲的人数已达30万.因此,普及近视防治知识,有效控制近视,尤为迫切.

    作者:张金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甘利欣联合丹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观察

    1临床资料为观察甘利欣联合丹参的护肝、降酶效果,探索更有效的、经济的用药方法,总结甘利欣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笔者将住院患者分为2组:A组(100例)甘利欣40ml+10葡萄糖200ml,丹参20ml+10葡萄糖200ml,均1/d,静滴;B组(48例)丹参20ml+5ml葡萄糖200ml,也为1/d,静滴.两组均40d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病程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在降酶、改善症状方面明显优于B组,复常天数均短于B组(P<0.05).在退黄、缩肝脾、降AKP、V-GT方面两组区别不大(P>0.05).两组用药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作者:关志勇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双侧肺大泡致双侧自发性液气胸1例

    1临床资料患者,女,26岁,因胸闷、胸痛、呼吸困难6h,于2002年9月22日急诊人院.既往史:该患者于2年前,睡眠时咳醒,自觉胸闷、胸痛、气短,先后在我院多次确诊为双侧液气胸,多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抽气术,病症得以控制.家族中其父亲多次、多发双侧液气胸而行胸腔闭式引流术.

    作者:付玉军;丛璐;董向明;肖培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精神科护理人员所受特殊伤害分析及对策

    笔者对我院80名精神科和50名非精神科护理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在精神科工作的护士不仅要受到某些化学制剂及微生物对健康的威胁,有时还会受到意想不到的心理伤害.非精神科护理人员所受伤害机会极少.因此,加强职业防护,对每一位精神科护士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曹红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小儿雾化吸入的护理体会

    雾化吸入疗法是稀释痰液,消除炎症,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的重要治疗手段,在临床治疗呼吸道疾病中应用了十几年,但由于操作不当,或具体工作中的大意,不能使这一治疗手段达到预期治疗效果.笔者通过近4年206例病例经验总结,发现雾化吸入时病人的体位,雾化液温度,雾化配置液的选择,雾化量的大小,雾化时和雾化后的处理等都是直接影响雾化效果的因素.为避免或减轻人为因素导致的不适,达到理想治疗效果,做如下总结:

    作者:潘伯云;李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含钾利多卡因硬膜外阻滞的临床观察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ASAⅠ-Ⅱ级行下肢、下腹部手术病人120病(下肢肌力异常者除外),L1-L3椎间隙穿刺.按用药不同随机配对分组:A组(n=60),1.4%利多卡因;B组(n=60),1.4%利多卡因+5mmol/L氯化钾.两组药液均加1:20万肾上腺素.

    作者:许平武;钱红梅;匡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浅谈儿科护生的带教体会

    近年来,随着护理队伍的日益壮大,实习护生特别是中专护生的实习带教问题日益增多.中专护生的水平参差不齐,他们较大专本科护生相比年龄较小,进入儿科实习,他们显得活泼有余而稳重不足,爱心有余而耐心不足.众所周知,儿科是个较为特殊的科室,护生们所面对的大多数是一些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内心感受的孩子,因此,作为儿科带教老师,肩负着更多的责任和义务.笔者从事儿科护理带教四年来感受颇多,现在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1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这是指导教育护生做好护理工作的基本前提和保障.

    作者:骆树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浅谈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 (附1例报导)

    急性白血病一般病势较急,不经治疗其病程一般小于6个月,青壮年发病率较高.急性白血病是骨髓早期血细胞异常增生,具有恶性肿瘤特征.除外周血外,可在其他组织器官中浸润.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hypoplastic acute leukemia,HAL)是一种少见的特殊类型白血病.除具有急性白血病的一般症状外,其主要特点为全血细胞减少,血片中可见少量原始或幼稚细胞,骨髓增生低下,有核细胞少,但分类原始细胞占30%以上.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两种类型:①缓进型:在此类白血病中较多见,多为老年人,起病隐袭,程进展较缓慢,初期症状不明显,病程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②急进型:多为青壮年,起病较急,进展较快,也可有发热、出血,肝、脾、淋巴结肿大及胸骨压痛等急性白血病的典型表现.

    作者:周业模;王联霞;姜领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FJ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36例

    目的探讨后路FJ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和临床效果.方法应用FJ脊柱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36例,分别对其近行后路减压植骨融合,比较其神经功能恢复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36例全部获得随访,时间6~36个月,神经功能按Frankel法除3例A型无恢复外,其他级别有1~3级的恢复.1例骨折复位不满意,重新手术,其余骨折均顺利愈合.结论FJ脊柱内固定系统能有效固定下段胸腰椎骨折,重建脊柱稳定性,脊柱融合率高,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黄良勇;顾里庆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丙泊酚不同注药方法在人流镇痛术中有效性与安全性的临床对比

    目的比较丙泊酚静脉麻醉3种不同注药方法在门诊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早妊孕妇自愿行人工流产镇痛术300例,ASAⅠ-Ⅱ级.按不同注药方法随机分为人工间断注射组(Ⅰ组)、连续泵注组(Ⅱ组)、靶控输注组(Ⅲ组)三组,每组100例.围术期按麻醉诱导前5min(基础值T0)、注药后第1min(T1)、5min(T2)3个时点监测各组BP、HR、RR、SpO2和呼吸抑制;记录术中诱导时间(min)、睁眼时间(min)、定向力恢复时间(min)、手术时间(min)、自动离院时间(min)和副作用;统计每组丙泊酚的诱导量、追加量和总用量;按优、良、差、失败评定麻醉效果.结果3组病人在诱导后HR、MAP、RR,SpO2均降低(P<0.01),1min内为显著,呼吸变化表现为幅度减小,一过性呼吸暂停,SpO2下降,Ⅰ组循环、呼吸抑制程度和呼吸暂停例数明显高于Ⅱ、Ⅲ两组(P<0.01).Ⅲ组丙泊酚总用药量高于Ⅰ、Ⅱ两组,比较后有差异(P<0.01);3组病人麻醉效果均佳,无麻醉失败病例,优良率Ⅲ组略高于Ⅰ、Ⅱ两组,比较后无统计学差异;3组停药后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自动离院时间无差异,Ⅱ组诱导时间明显低于Ⅰ、Ⅲ两组(P<0.01).结论丙泊酚静脉麻醉在人工流产镇痛术中起效迅速、苏醒完全、效果确切,丙泊酚TCL静脉麻醉操作简便,清醒程度高,麻醉精确,可控性强,麻醉质量高,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无痛人流麻醉.

    作者:徐公元;刘中华;谢良君;汤耀斌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运用健康教育提高整体护理水平

    整体护理是现代护理改革的重要课题,为搞好整体护理,提高整体护理水平,笔者运用健康教育这个现代护理改革的武器,以患者和家属为对象,通过对医护人员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培训,使患者自愿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将健康教育贯穿整体护理活动中.现将做法与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郭德英;何育宁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ME-1型乳腺治疗仪配合药物治疗乳腺囊性增生96例

    乳腺囊性增生病是当前女性多发病之一,目前的治疗方法多不理想.我院应用ME-1型乳腺治疗仪配合药物治疗乳腺囊性增生96例,获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于德国;王志勇;王艳;宋玉环;姜玉燕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形状记忆锯齿臂环抱器治疗锁骨骨折

    我院2003年1月~2005年2月采用形状记忆锯齿臂环抱器治疗锁骨中1/3骨折21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1例,男15例,女6例,年龄17~65岁,平均42岁.均为有明显移位的锁骨中段骨折.左侧8例,右侧13例,均为新鲜骨折.按骨折类型分类,横型4例,斜型10例,粉碎型7例.

    作者:张永兴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国产人绝经尿促性腺激素和氯米芬配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不明原因性不孕症的效果比较

    目的观察国产人绝经尿促性腺激素(HMG)和氯米芬(CC)配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治疗不明原因性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7例不明原因性不孕症患者,采用CC/HCG方案治疗37例,另40例和6例经CC/HCG方案治疗3个周期未孕者,采用HMG/HCG方案,在B超下监测卵泡发育、卵泡数目及卵巢大小,同时行宫颈粘液评分,当宫颈粘液评分在8分以上,优势卵泡直径≥18mm时,应用HCG诱发排卵,观察用药后的临床效果.结果CC/HCG方案治疗37例,共治疗80个周期,周期排卵率为90.0%,病例妊娠率为13.5%,周期妊娠率为6.25%,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发生率为0;HMG/HCG方案治疗46例,共治疗95个周期,周期排卵率为94.7%,病例妊娠率为32.6%,周期妊娠率为15.79%,OHSS的发生率为10.9%.两组间比较,HMG/HCG组妊娠率、周期妊娠率及OHSS的发生率均高于CC/HCG组(P<0.05),两组周期排卵率无差异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HMG/HCG方案治疗不明原因性不孕症的效果优于CC/HCG方案,且安全、经济.

    作者:舒爱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成年女性重复肾重复输尿管合并输尿管异位开口的诊治

    目的探讨成年女性重复肾重复输尿管合并输尿管异位开口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重复肾重复输尿管异位开口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6例成年女性重复肾重复输尿管异位开口患者均接受膀胱输尿管再植术,临床症状消失,术后随访6年,重复肾功能均良好.结论成年女性会阴持续漏尿应注意有无重复肾重复输尿管并输尿管异位开口的可能.如果没有明显的肾盂积水及感染,可采取异位输尿管膀胱再植术.

    作者:付雷;廖春旺;李新;张能勇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大龄儿童屈光参差单眼弱视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大龄儿童单眼弱视治疗的远期疗效.结果本病例均为屈光参差、斜视两类,按斜视、弱视防治组规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及评定疗效.屈光参差性56眼,轻度9眼,中度39眼,重度8眼,总有效率98.5%.斜视性12眼,总有效率71.6%.结论大龄儿童单眼弱视,绝大部分治疗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甚至痊愈,且部分恢复立体视,屈光参差性疗效优于斜视性.对此类患者应当积极治疗,不能轻易放弃.

    作者:张焕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食管异物及其严重并发症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引起严重并发症食管异物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58例食管异物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58例中,治愈157例占99.37%,死亡1例占0.63%,出现严重并发症33例占20.89%,其中食管穿孔11例、食管周围脓肿6例、咽后壁脓肿5例、颈部脓肿5例、纵隔脓肿2例、气管食管瘘2例、主动脉损伤1例、败血症1例.结论硬管食管镜下取出异物是治疗食管异物的主要方法:对于异物嵌顿严重者应选择全麻;食管镜下取出失败或出现食管穿孔等严重并发症者,应及时行颈侧切开或开胸手术.

    作者:刘素芬;来俊英;席卫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28例肺癌误诊为肺结核的临床分析

    近年来,肺癌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肺癌是一种预后极差的疾病,86%的患者确诊后在5年内死亡[1].因此,提高肺癌的早期确诊率,减少误诊及漏诊,对延长患者的生命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现将28例肺癌误诊为肺结核的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黄建中;李文学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