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素芬;来俊英;席卫华
手足癣为指(趾)间及掌蹠面的皮肤浅表真菌感染[1],是常见的浅部真菌皮肤病,此疾病在全世界广泛流行且发病率较高.氯咪霜是我院自行研制的一种外用制剂,用于各种真菌感染,尤其对手足癣效果良好.我院2002年3月~2005年10月共治疗手足癣758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庆永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对正常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核仁嗜银蛋白(Ag2NORs)含量进行检测与分析.方法将300例健康体检者按年龄分为三组: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用KL型T-淋巴细胞免疫活性分析系统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核仁嗜银蛋白含量,以银染核仁灰度面积与细胞核灰度面积比值(I.S%)表示.结果T淋巴细胞核仁嗜银蛋白含量在各年龄组内男、女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老年组I.S%值比青年组低(P分别小于0.05、0.01),老年组又比中年组稍低(P>0.05).I.S<6%者所占比例在中、老年组中也远高于青年组.结论外周血T淋巴细胞核仁嗜银蛋白含量存在随年龄递减的趋势,提示人体在逐步走向衰老的同时,T淋巴细胞的免疫活性也渐渐下降.临床可将T淋巴细胞核仁嗜银蛋白(Ag2NORs)作为一个免疫指标,通过检测达到预防和早期发现疾病的目的.
作者:李新旺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日益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人们日益提高的法律意识,儿科疾病在病理诊治、预防等方面的特殊性,加之小儿在生理、心理方面的独特特点,儿科护理人员肩负着很多职业责任.因而以上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医患关系沟通,会给医院及当事人造成不利及消极的影响.笔者就护患纠纷原因及防范措施探讨是必要的,是有现实意义的.
作者:王英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为提高住院患者尿液常规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工作,保证尿液常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首先应保证尿液标本的正确采集.各医院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规范的标本采集须知及注意事项,建立送检标本验收制度,不合格的尿液标本退回制度,避免不合格尿液标本进入下一工作程序.为做好这项工作,检验科应加强与临床医护人员的联系及沟通,应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法向临床医护人员及患者进行宣传,讲解正确的尿液标本采集方法.
作者:祁双宝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是人类慢性活动性胃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的重要病原菌.人类是幽门螺杆菌传染源.传播途径是接触传染,口-口途径为主要传播途径,目前无发现尚无发现口一粪传播途径.大量研究表明,超过90%的十二指肠溃疡和80%左右的胃溃疡,都是由幽门螺杆菌感染所导致的.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随年龄的增加而上升,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高,幽门螺杆菌在我国普通人群中的感染率在50%~80%之间,12岁以下儿童在8%左右,往往导致患儿营养不良.
作者:张佩朵;王忠标;谢锦荣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有些手术如下肢手术(单侧)、阑尾切除术、疝气修补等,对健侧的麻醉要求不高,只需患侧的肌松良好,镇痛完善.我科近期对此类手术实施硬膜外穿刺成功后,使病人向患侧倾斜30°收到了良好的麻醉效果,今报告如下:
作者:张桂云;李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1临床资料患者,女,54岁.因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引起眩晕,于2005年7月2日就诊,给予口服氟桂利嗪(山西津华药业有限公司,批号:H14021026),20mg/d治疗.服药第3天开始出现双踝部轻度水肿,无心悸与气短,未引起注意.水肿渐进性加重,晨轻暮重,服药至15天眩晕消失,行走时觉双下肢沉重,来院复诊.查体:眼睑、颜面无水肿,心肺未见异常,肝脾不大,腹水征阴性.双下肢呈重度凹陷性水肿.实验室及器械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测、胸片及心电图皆正常.医嘱停用氟桂利嗪,次日开始水肿减轻,停药8天后水肿消失.同年9月6日再次因眩晕口服氟桂利嗪,10mg/d,次日出现双踝部水肿,第5天水肿明显加重,停药4天后水肿消失.
作者:杜巧利;李旺林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护理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是通过实践和理论的有机结合才能迅速提高.近几年来,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护理模式的改变,神经外科的护理模式也随着社会的进步在不断的发展.特别是神经外科,由于其特殊性,使其工作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不断更新和完善.
作者:张艳霞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成年女性重复肾重复输尿管合并输尿管异位开口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重复肾重复输尿管异位开口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6例成年女性重复肾重复输尿管异位开口患者均接受膀胱输尿管再植术,临床症状消失,术后随访6年,重复肾功能均良好.结论成年女性会阴持续漏尿应注意有无重复肾重复输尿管并输尿管异位开口的可能.如果没有明显的肾盂积水及感染,可采取异位输尿管膀胱再植术.
作者:付雷;廖春旺;李新;张能勇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光量子丹参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产.方法对134例脑梗死病人,随机分:A组用低分子右旋糖酐、丹参等常规药物治疗42例,B组加用光量子化的葡萄糖液治疗45例,C组用光量子化的丹参葡萄糖液(简称光量子丹参液)治疗47例,根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总有效率A组66.7%(28/42),B组77.8%(35/45),C组89.4%(42/47),C组较A、B组疗效更显著(P<0.01).结论经光量子化的丹参葡萄糖液(简称光量子丹参液)治疗脑梗死较单用光量子液或丹参的疗效更加显著.
作者:王志艺;叶宗诚;王惠珍;殷汉贤;张月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引起严重并发症食管异物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58例食管异物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58例中,治愈157例占99.37%,死亡1例占0.63%,出现严重并发症33例占20.89%,其中食管穿孔11例、食管周围脓肿6例、咽后壁脓肿5例、颈部脓肿5例、纵隔脓肿2例、气管食管瘘2例、主动脉损伤1例、败血症1例.结论硬管食管镜下取出异物是治疗食管异物的主要方法:对于异物嵌顿严重者应选择全麻;食管镜下取出失败或出现食管穿孔等严重并发症者,应及时行颈侧切开或开胸手术.
作者:刘素芬;来俊英;席卫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异位右锁骨下动脉亦称迷走右锁骨下动脉,为先天性大血管畸形的一种.该畸形早于1735年发现,1936年柯梅内尔首次用食道钡餐发现这种畸形,国内于1956年首次报导本病.我院放射科1989年~2004年所见异位右锁骨下动脉7例,现将其临床及X线表现分析如下:
作者:王涛;杨晓峰;潘红卫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腹腔和穴位注射melatonin减轻或防止脑栓塞后可能出现的再灌注损伤及其机理.方法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局灶性缺血再灌注模型,用药组于建模前30min腹腔或穴位(百会和大椎)注射melatonin.测量脑水肿面积,计数Bel-2、Bax、Tunnel染色阳性细胞,测定CAT活性,统计分析用药组与模型组之间的差异.结果Melatonin能增强CAT清除自由基的活性,上调抗凋亡基因Bel-2和抑制凋亡基因Bax蛋白的表达,减轻脑水种的程度和减少神经细胞的凋亡.结论小剂量穴位和腹腔注射melatonm能有效地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狄荣科;徐金;周志强;刘益仁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雾化吸入疗法是稀释痰液,消除炎症,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的重要治疗手段,在临床治疗呼吸道疾病中应用了十几年,但由于操作不当,或具体工作中的大意,不能使这一治疗手段达到预期治疗效果.笔者通过近4年206例病例经验总结,发现雾化吸入时病人的体位,雾化液温度,雾化配置液的选择,雾化量的大小,雾化时和雾化后的处理等都是直接影响雾化效果的因素.为避免或减轻人为因素导致的不适,达到理想治疗效果,做如下总结:
作者:潘伯云;李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痔疮是老年人常见病,易反复发作,经久不愈.尽管有多种治疗方法,但常因欠缺护理使原本成功的手术出现失败的结果,老年痔疮患者护理尤为重要.笔者就老年痔疮存在的护理问题予以分析,并提出护理对策.
作者:张廷敏;杜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脑膜瘤起源于脑膜及脑膜间隙的衍生物,属良性肿瘤,生长慢,病程长[1].2000年3月~2005年7月我院施行开颅治疗脑膜瘤22例,随访6个月至2年,效果满意,现将其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鲁静;李书爱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近年来,肺癌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肺癌是一种预后极差的疾病,86%的患者确诊后在5年内死亡[1].因此,提高肺癌的早期确诊率,减少误诊及漏诊,对延长患者的生命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现将28例肺癌误诊为肺结核的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黄建中;李文学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感染性骨不愈合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8例感染性骨不愈合患者在应用抗生素,病灶清除,创面修复的基础上采用一期植骨,骨外固定,置管冲洗.结果全部病例感染得到彻底的控制,伤口愈合.术后4~15个月,平均6.5个月达骨愈合,并保证了肢体长度的均衡.结论采用上述综合治疗措施,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感染性骨不愈合的方法.
作者:刘敏;蔡树鹏;吴元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1临床资料患者,女,55岁,因心慌、胸闷、憋气17天入院.5年前患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查体:T 36.5℃,Bp 120/75mmHg.双肺呼吸音清晰,心界向左扩大.R 80次/min,律不齐,可闻及频繁早搏,8~10次/min,心尖区闻及Ⅱ级收缩期杂音.心电图示:陈旧性前壁心肌梗塞,频繁室性早搏,时呈二联律.
作者:王鹏英;任秀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氯氮平为二苯氧氮平类抗精神病药,有效治疗量为200~400mg/d,大量600mg/d.氯氮平以疗效肯定,锥体外系副作用小,且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有较好的疗效而广泛应用于临床.随着使用范围的扩大,有关其疗效及毒副反应的报告逐年增多,但小剂量氯氮平致意识障碍的报道较少.笔者将近期所遇见的4例报告如下:
作者:张洪甲;张亚男;李秀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