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梅英;卢迪水;朱小英
腹腔穿刺放腹水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手段之一.我科应用一次性输液器、输血器代替传统的腹腔穿刺放腹水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减轻了患者的腹部胀痛和腹水压迫引起的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同时进行了腹腔内注射药物.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马湘云;严晓会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小儿惊厥的常见病因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26例小儿惊厥的病因及预后.结果 本组婴幼儿高热惊厥占惊厥患儿的32.5%,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12.6%,颅内出血7.9%,学龄前儿童急性中毒16.6%,其次各年龄段发病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为11.1%,癫痫7.1%,低钙抽搐5%,治愈好转率为90.4%,死亡率为4.7%.结论 惊厥病人如能及时抢救、查明病因,针对病因治疗,大多数可治愈.对于热惊厥存在复杂因素的患儿要以预防为主,适当干预,防止惊厥反复发作,转为癫痫的可能.
作者:高晓杰;李光旭;李俊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重症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传统治疗首选麦角胺咖啡因,但该药对特殊性血管神经头痛不适用,适用者其有效率只有60%,有其局限性,采用安定和甘露醇治疗方案,则可以解决以上问题.
作者:于瑞才;李丽 刊期: 2006年第12期
钙拮抗药目前在临床上主要用于心绞病、心律失常、高血压、脑血管等血管疾病的治疗,此文简述了钙拮抗药的主要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作者:李观荣;刘黎蓝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华支睾吸虫是一种胆道寄生虫,它寄生在人体可20~30年之久,反复感染,引起一系列肝胆系疾病.现报告本院一组华支睾吸虫感染的肝胆手术病例.
作者:王旭成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我院于2004年12月~2006年6月从984例腹泻粪便标本中检出轮状病毒抗原阳性301例(30.5%);腺病毒抗原阳性498例(50.6%);粪便乳糖阳性512例(52%).这类患儿粪便呈金黄色水样或稀粘便,带有泡沫,并有酸奶味,每天数次或数十次不等,大便培养及常规均无异常.对抗生素、助消化及收敛药等效果不佳,停奶或少食乳类食物,腹泻可迅速控制.这一研究表明:轮腺病毒抗原与乳糖相互间有密切相关.提示轮腺病毒抗原与乳糖联合监测在小儿腹泻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曹娜;王晓卫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手术室是为全院各手术科室提供手术场所的科室,多为有创操作,手术器械多、伤口或切口暴露时间长、人员流动多等,增加了患者的感染机会,是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因此,做好手术室的医院感染的管理,对于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杨丽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依达拉奉作为新型羟自由基清除剂应用于脑梗塞的治疗,在国外尤其是日本应用较为广泛,国内尚未得到临床广泛应用,尼莫地平作为钙离子拮抗剂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已经有了较深入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我们使用依达拉奉合用尼莫地平对脑梗塞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子瑜;孙立东;席炜滨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对比分析肺部孤立性结节在X线胸片与CT上的表现.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3.5cm肺内孤立性结节20例,全部病例先摄X线胸片再做CT扫描,对2cm结节再做薄层扫描.结果 下列征象对恶性病变诊断有帮助:母子灶,结节连缘分叶、棘状突起和毛刺征、空泡征、肺结节并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而小卫星灶,均匀致密的钙化,结节边缘光滑、规整、<3cm病灶如出现空洞都以良性病变为多见.结论 通过对肺内孤立性结节良、恶性病例常规X胸片与CT进行分析探讨,可以达到优势互补,以提高本病例的认识、了解.
作者:赵桂喜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是整形外科领域的一项新技术,其扩张方法较多.本文自1996年3月以来,主要采用常规扩张法、单纯快速扩张法、亚急性扩张法、术中扩张法及联合扩张法等五种方法.共收治患者68例,对皮肤缺损部位进行修复,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淑燕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小剂量轻比重布比卡因腰麻用于剖宫产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随机选择80例拟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分为轻比重组和重比重组,均采用CSEA麻醉方法.分别向蛛网膜下腔注入0.375%轻比重布比卡因2ml(轻组)与0.45%重比重布比卡因2ml(重组).结果 腰麻后15分钟麻醉平面重组高于轻组(P<0.01).轻组1.6%利多卡因用量显著多于重组(P<0.05).低血压发生率:重组25%,轻组12.5%;恶心呕吐发生率:重组30%,轻组10%,具有显著性差异.轻组术后下肢运动功能恢复到0~Ⅰ级所需时间较重组快(121分钟对180分钟).结论 小剂量轻比重布比卡因用于腰麻具有对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轻、对循环影响小的特点.
作者:赵显峰;韩帮桂;刘振红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急性食管粘膜损伤并非少见,但国内外文献对该病研究报导不多.1994年~2005年我们在对18695例上消化道内镜检查中,诊断急性食管粘膜损伤43例,现就其内镜诊断与临床特点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董霞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胃肠破裂延期就诊的临床诊治情况.方法 对76例胃肠破裂延期就诊患者进行诊治,并提出临床体会.结果 在76例延期就诊患者中,有4例严重感染性休克,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其余均治愈出院.结论 胃肠破裂是一种危急病症,患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造成严重后果.医生诊断明确后应早期手术治疗,避免病情加重,错过抢救良机.
作者:黄永昌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妇科手术部位深,手术操作要求良好暴露,镇痛完善,肌肉松弛,阻滞范围上界应达T7,下界应达S5,否则腹肌松弛不满意,手术过程中牵拉刺激较明显.这对一点穿刺连续硬膜外麻醉几乎不能达到这一麻醉范围.而采用两点法,不但操作难度增大,诱导时间长,而且术中管理也较复杂.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简称联合腰硬麻醉)能很好解决这一问题,完全可以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现将我们的应用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顾礼萍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地 调动每名护理人员的优势,为患者提供温馨、便捷、安全的服务,实践从入院-住院-出院-院后连续的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方法 护士方面:组织培训、更新服务理念、做好细节、各尽其职,发挥护士个人素质中的优势,合理安排工作.患者方面:从入院有接诊护士和主管医生热情接诊,住院期间护理服务的每个环节体现人性化理念,出院后电话咨询.结果 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提高,护士的责任心、荣誉感、护理理念增强,护理质量提高.
作者:司海云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抑制阑尾切除术中牵拉反应的方法多种多样,各有优缺点.自2000年1月至今对81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其中43例小剂量杜氟合剂加小剂量氯胺酮(1组)和38例单纯杜氟合剂(2组)用于阑尾切除术中的效果观察如下.
作者:何松涛;许焱;姜岩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enal angiomyolipoma,RAML)误诊的原因,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对72例RAML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前误诊为肾癌15例,B超诊断准确率76.4%,CT诊断准确率82.6%,两者同时发生误诊15.2%,MRI诊断准确率85.7%,三者同时发生误诊10.7%.直径小于4cm肿瘤的误诊率显著高于大于4cm的肿瘤(P<005).60例RAML均行不同手术治疗,术后均病理检查证实RAML,定期观察12例,随访2~3年无明显增大.结论 B超、CT和MRI三者联合检查,能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率.对影像学诊断困难和直径小于4cm的瘤体者术前应穿刺活检有助诊断.术中应常规冰冻切片,指导医生确定治疗方案,手术原则是尽可能保留肾单位.
作者:郭赛雄;唐忠辉;林国泰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对100例神经精神性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发病机制、治疗与预后进行了讨论.
作者:张长峰;罗慧丽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超声显像对胰腺肿瘤的定位与定性诊断价值及影响胰腺小肿瘤检出的原因.方法 对经手术及活检穿刺病理证实的68例胰腺肿瘤的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8例胰腺肿瘤,超声显像定位诊断正确64例,符合率94.1%,定性诊断正确59例,符合率86.8%.胰腺小肿瘤检出率较低,所占比率8.8%(6/68).结论 超声显像对胰腺肿瘤的定位与定性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但对胰腺小肿瘤(小于2.0cm)的诊断有一定难度,小肿瘤的检出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者:赵景林;杨婕;秦卫红;杨晓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突发性耳聋又称暴聋,患者原先听觉正常,往往在瞬间或数小时内听力急剧下降,大部分达到重度聋或全聋,可伴有耳鸣或眩晕,病变部位在耳蜗或蜗后,发病时多无任何明显原因.可发生各个年龄段.近几年来有上升趋势,听力损害多为单侧,少数为双侧.现将我科几年来收治76例86耳突发性耳聋患者治疗前后的纯音测听做回顾性分析.
作者:廖艳玉 刊期: 200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