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症血管神经性头痛的治疗

于瑞才;李丽

关键词:血管神经性头痛, 麦角胺咖啡因, 安定, 甘露醇
摘要:重症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传统治疗首选麦角胺咖啡因,但该药对特殊性血管神经头痛不适用,适用者其有效率只有60%,有其局限性,采用安定和甘露醇治疗方案,则可以解决以上问题.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冠心病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与肿瘤坏死因子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冠心病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及炎症因子的变化,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运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检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各分别为52、48例及健康体检者50例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激素(TSH),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浓度,比较各组间的差异,并对T3和TNF-α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甲状腺激素的水平随冠心病病情的严重程度不同而变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的血清FT3明显降低,而TNF-α明显升高.与冠心病心绞痛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FT4、TSH略有下降,但与急性心肌梗死者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FT3与TNF-α呈负相关(r=-0.54).结论 冠心病AMI时甲状腺激素的代谢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而且冠心病病情的严重程度与甲状腺激素水平、炎症因子水平有明显的相关关系.

    作者:张春雨;宋丽萍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硬膜外麻醉后垫枕平卧的临床观察

    目前有不少医院特别是基层医院仍旧要求施行硬膜外麻醉的患者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以防止术后头痛.笔者观察对比了术后去枕与垫枕的两组患者的体位舒适性与头痛发生率,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薇薇;黄海芬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角膜金属异物伤的防治及护理

    角膜异物是眼科常见的眼外伤,往往因处理不当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及时剔除、正确治疗及安全预防,对视力保护十分重要.1临床资料

    作者:遇文华;王少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鼻中隔偏区矫正致鼻中隔穿孔22例一期修补体会

    鼻中隔穿孔是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中常见的并发症,在2000~2005年,我们采用一期修复鼻中隔穿孔22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高国鑫;王殿生;任亚坤;蔡彤辉;王振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双介入治疗186例报告

    目的 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双介入治疗效果.方法 对186例ANFH患者的340髋先经大转子向股骨头方向直接钻孔股骨头坏死区内,降低髓内压力,注入灯盏花素注射液10~20 mg,然后通过股动脉穿刺插管直接将溶栓药物、扩血管药物灌注股骨头供血动脉,使高浓度药物迅速发挥作用,改善股骨头的供血情况.结果 186例340髋获随访1~6年,根据1995年全国首届骨坏死学术交流会拟订的100分标准,Ficat Ⅰ~Ⅱ期优良率92%,Ficat Ⅲ~Ⅳ期优良率75%.结论 双介入法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无副作用、疗效高等优点.

    作者:曹培刚;金明植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支原体肺炎并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鼻出血

    1临床资料患儿,男,8岁.因发热、咳嗽10天,加重伴鼻衄1天入院.10天前因受凉后引起发热,体温38℃,咳嗽,呈阵发性连声咳嗽,无呕吐、腹泻及抽搐等症.当地给口服西药及中药(具体用药不详)效果不佳.1天前上述症状加重,并出现腹痛、鼻衄,又给输红霉素、地塞米松一次(用量不祥),效差,且患儿精神差,嗜睡,鼻衄不止,故急诊入院.查体:体温36.0℃,脉搏:130次/分,呼吸:32次/分,血压:5.3/0.0kPa,神志清,精神差,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全身散在点片状出血性皮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咽充血,双侧扁桃体不大,心率130次/分,律齐,心音尚有力,未闻及杂音,双肺背部可闻及中小水泡音,腹软,肝脾未触及,四肢末梢冰凉,四肢及臀部散在出血点,以双下肢及臀部较密集.

    作者:刘红;赵卉;高继光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抢救与治疗护理中需注意的问题.方法 189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经充分洗胃、应用阿托品、胆碱酯酶复活剂等治疗及护理.结果 179例痊愈,5例死亡,5例未愈自动离院,17例并发中间综合征.结论 早期彻底洗胃,注意阿托品化观察,对中间综合征的识别,对抢救成功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作者:周素荷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补中益气丸治疗神经性尿频40例

    2004年8月以来,我们共遇小儿神经性尿频40例,均用补中益气丸治疗,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40例患儿中男30例、女10例.年龄2~7岁,其中2~3岁27例(占67.5%),4~5岁10例(占25%),6~7岁3例(占7.5%).春季发病3例,夏季发病3例,秋季发病21例,冬季发病13例.发病时间长者26天、短2天、平均16.5天.40例有38例拟诊泌尿系感染曾用抗炎药物治疗无效.诊断标准:学龄前儿童及幼儿有尿频症状(每隔4~7分钟排尿1次,每日排尿多达20~40次,每次尿量少,但夜间排尿次数不多,早晨第1次排尿正常且量多),有尿急感,排尿时无哭闹.患儿白日玩耍如常,无其他不适,分散其注意力尿频症状缓,患儿平时排尿正常.40例均伴有:①纳食不振的症状.②体检、体温正常、心肺阴性、腹部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无压痛及反跳痛、肠呜音正常,亦无其它阳性体征可查.③本组40例作尿常规、尿糖及肾、输尿管及膀胱X线平片检查、腹部B超,均无异常发现,其中20例行中段尿培养无细菌生长.

    作者:郑春生;余玉桂;桂永洪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乳腺湿疹样癌6例诊治体会

    乳腺湿疹样癌又称为乳腺Paget病,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乳癌,本病发生率约占女性乳癌的0.7%~3.0%.我科2000~2006年共收治348例乳腺癌患者仅包括6例乳腺湿疹样癌.

    作者:樊艳;王丽;王炜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浅谈精神科病人住院康复的管理——分组分级管理

    现在医学发展很快,随着医学模式从单纯的生物型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型模式转变,对精神康复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解除精神病人的封闭关锁,实行开放训练管理势在必行.我们在精神病人住院康复的不同时期,采取了分组分级的管理方法,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盛红;芦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附1226例分析)

    我院自2005年10月开展腰硬联合麻醉(CSEA)以来,已逐步取代硬膜外麻醉成为非全麻手术的主要麻醉方式.除了应用在产科手术、妇科经腹手术以及阴式手术外,还与全麻联合用于LAVH手术.现将1226例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及麻醉管理中的相关问题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何虹;刘文箐;曹爽;黄唯;陈铭;唐慧;姜治国;金忆;许嶷;王春林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浅谈门诊妇产科带教体会

    临床护理带教是护理教育的后阶段,是护理实习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必经途径,是培养护生进行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妇产科是医院的一个高危科室,对妇产科护士的知识面要求广,应急能力要求强,无菌要求高,其各方面的安全隐患也较多.因此,做好护生的临床带教工作,不仅关系到护生实际工作能力的提高,也是杜绝许多安全隐患的重要手段,同时能帮助护生树立良好的护理职业形象.

    作者:陈建钦;林秀仁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螺旋CT表现

    目的 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螺旋CT表现,提高FNH的诊断符合率.方法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FNH 18例(24个病灶)的影像资料.结果 4/4个病灶CT平扫呈等或略低密度影;92%病灶在CT增强扫描动脉期为均匀高密度或明显高密度;96%病灶在门静脉期表现为高密度或略高密度;38%病灶在延迟后平衡期扫描表现为高密度或略高密度,52%为等密度;50%病灶内有纤维分隔或瘢痕.结论 平扫和动态增强螺旋CT能较全面显示FNH的病理特征和血供特点,明显地提高与其它富血管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能力.

    作者:杨红军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妊娠合并糖尿病9例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护理体会

    妊娠合并糖尿病系指在原有糖尿病的基础上合并妊娠或妊娠前为隐性糖尿病,妊娠后发展为糖尿病[1].妊娠合并糖尿病属高危妊娠,对母婴均有较大危害.我院自2000年12月~2005年12月,共收治妊娠合并糖尿病9例,本文将健康教育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杜常华;陈永莉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动态观察

    目的 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患者的诊断及康复评定价值.方法 对126例VBI患者眩晕入院第一天和痊愈后三天行BAEP动态观察,测量Ⅰ、Ⅲ、Ⅴ各波潜伏期(PL)和峰间期(IPL),两次(同一个病人)进行对比分折.结果 两次(同一病人)Ⅴ波PL、Ⅲ-ⅤIPL、Ⅲ-Ⅴ/Ⅰ-ⅢIPL比值对照有显著性差异,BAEP异常率为93%.结论 本组资料提示VBI患者以桥脑中上部缺血较重,Ⅲ-V/Ⅰ-Ⅲ比值是反映脑干缺血的敏感指标,BAEP为VBI患者的诊断、康复评定提供客观依据,值得临床同行深入研究.

    作者:郑秀琴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化疗后并发口腔溃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

    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早期即可发生血行转移,单纯手术达不到根治的目的,故以化疗为主.口腔溃疡是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常发生的一种副反应,它不仅给患者造成痛苦,影响患者营养供给和化疗的顺利进行,而且也是患者感染、发热并发败血症的主要原因.口腔溃疡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与口腔护理直接相关.本文回顾分析了2003年7月~2005年6月在我院进行滋养细胞肿瘤化疗60例患者的有关资料,探讨其发生口腔溃疡的原因及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艳;朱沂萍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腹腔镜下治疗休克型异位妊娠21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治疗休克型异位妊娠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1月~2006年05月收治的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休克型异位妊娠21例临床资料,探讨手术治疗的安全性.结果 21例手术均成功,异位妊娠破裂率80.9%,出血800~1600ml,输血400~800ml,2例行输卵管开窗取胚术,余19例行输卵管切除术,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天.结论 随着腹腔镜手术操作技巧、麻醉和监护技术的提高,腹腔镜下治疗休克型异位妊娠在一定条件下是安全和有效的.

    作者:吴海燕;许希中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220例先天性唇腭裂发病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先天性唇腭裂的发病因素,找出预防先天性唇腭裂患儿出生的方法.方法 通过综合整理两年来临床上收治的先天性唇腭裂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归类分析,用χ2统计方法检验.结果 通过分析得知,先天性唇腭裂的发病因素与遗传、环境和孕妇自身患严重疾病有关.结论 预防先天性唇腭裂患儿的出生,必须作好产前诊断,避免接触环境中的致畸因素,保持孕期身体健康和精神愉快.

    作者:赵则祥;张立生;陶淑玲;王旭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福松治疗老年人功能性便秘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目的 进一步探讨福松(Forlax)对治疗老年人功能性便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本试验采用随机、平行对照试验.106例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福松(Forlax)(10g,bid,n=52)和乳果糖(15ml,bid,n=54)治疗,疗程2~4周.观察排便次数和大便性状的变化.结果 治疗2周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4%和83.3%,4周总有效率分别为97.5%和88.2%,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但2周和4周显效率比较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57.7%比35.2%,P<0.01;63.3%比41.2%,P<0.01).治疗期间试验组和对照组平均Bristol大便性状计分分别为4.06±0.33、2.84±0.13(P<0.01);4周治疗结束时,试验组75.5%患者大便状态保持正常,对照组54.9%(P<0.01).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15.4%和13.0%(P>0.05),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福松(Forlax)是一种治疗老年人功能性便秘有效、安全的药物.

    作者:张葵玲;张长青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超声和CT在输尿管癌诊断中的价值

    输尿管癌是泌尿系统中的少见肿瘤,由于其位置深,早期诊断困难.我们收集了8例经临床和手术病理证实的输尿管癌患者的超声和CT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于卫中;杨建秀;刘力波;周相臣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