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支原体肺炎并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鼻出血

刘红;赵卉;高继光

关键词:支原体肺炎,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咳嗽, 鼻衄, 浅表淋巴结, 效果不佳, 臀部, 体温, 四肢, 临床资料, 急诊入院, 患儿, 发热, 地塞米松, 阵发性, 咽充血, 双下肢, 红霉素, 出血性, 出血点
摘要:1临床资料患儿,男,8岁.因发热、咳嗽10天,加重伴鼻衄1天入院.10天前因受凉后引起发热,体温38℃,咳嗽,呈阵发性连声咳嗽,无呕吐、腹泻及抽搐等症.当地给口服西药及中药(具体用药不详)效果不佳.1天前上述症状加重,并出现腹痛、鼻衄,又给输红霉素、地塞米松一次(用量不祥),效差,且患儿精神差,嗜睡,鼻衄不止,故急诊入院.查体:体温36.0℃,脉搏:130次/分,呼吸:32次/分,血压:5.3/0.0kPa,神志清,精神差,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全身散在点片状出血性皮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咽充血,双侧扁桃体不大,心率130次/分,律齐,心音尚有力,未闻及杂音,双肺背部可闻及中小水泡音,腹软,肝脾未触及,四肢末梢冰凉,四肢及臀部散在出血点,以双下肢及臀部较密集.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医院健康教育的有利条件及特殊意义

    在医院这个特定的场合和条件下,开展健康教育具有任何部门和场合所不具备的优势.医院要善于运用自身的有利条件(包括针对性强、高技术优势、可信性、病人相对集中)来进行有效的医院健康教育.

    作者:裴彩萍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25例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诊治体会

    从2002年10月至2004年10月,我科共收治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25例,现作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25例患儿中男15例,女10例.男女之比为3:2.发病年龄:25~30天15个,~40天6个.

    作者:郑春生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卵巢甲状腺肿4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卵巢甲状腺肿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断标准.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卵巢甲状腺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特点及病理组织学特征,同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卵巢甲状腺肿4例中右侧3例,左侧1例,其中1例为增生性甲状腺肿,临床表现为非特异性盆腔肿块症状.光镜下2例肿瘤全部含甲状腺组织,2例肿瘤为混合性,50%以上由甲状腺组织组成,其他为成熟畸胎瘤成分.免疫组织化学显示肿瘤细胞甲状腺球蛋白抗体阳性.结论 卵巢甲状腺肿是发生在卵巢的少见的单胚层高度特异性成熟畸胎瘤,多为良性,手术切除预后良好.

    作者:傅文胜;张景英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162例弱视治疗的临床体会

    目的 探索传统弱视治疗方法在弱视治疗中的重要作用.方法 162例弱视儿童均用1%阿托品眼水散瞳.采用网膜检影法验光,配戴合适的矫正眼镜,同时用遮盖及精细目力训练(均未使用弱视治疗仪).每月复诊一次,根据视力调整遮盖比例及精细目力训练的具体方法,每半年验光一次,据客观验光度数及眼位情况,调整眼镜度数.结果 传统弱视治疗方法,效果良好,经济适用.结论 弱视治疗疗效与患儿就诊的年龄、弱视的类型及程度有关.

    作者:庞慧霞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51例

    我院自1999年5月至2000年9月应用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51例,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本组病历的诊断均符合张梓荆主编<小儿病毒性呼吸道感染与病毒性肺炎>的诊断标准.94例均为我院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对照组42例.治疗组51例中男27例,女24例;对照组43例中男30例,女13例;两组年龄小为32天,大为1周岁6个月.两组间病历数、性别、年龄、临床表现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

    作者:张良梁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胃肠癌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胃肠癌患者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对我院2003年9月至2006年8月期间收治的293例胃肠癌中60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另随机抽取60例无糖尿病胃肠癌病人为对照组.结果 术后并发症如切口裂开、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吻合口漏、死亡率及住院时间,糖尿病组和血糖正常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胃肠癌患者合并糖尿病病人在围手术期给予综合降糖治疗和正确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使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术后并发症及病死率和血糖正常者无明显差异,能平稳度过围手术期.

    作者:朱霆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初乳中补体介导的杀菌作用研究

    目的 进一步探讨初乳中补体对血清敏感的大肠杆菌(E.coli 0111)的杀菌作用.方法 通过免疫浊度法检测正常人血清和产妇初乳中补体和免疫球蛋白的水平,通过血清稀释和灭活后细菌集落形成单位的变化来鉴定E.coli 0111对血清补体的敏感性,进而通过灭活、EDTA螯合等处理后检测初乳中补体对血清补体敏感型大肠杆菌E.coli 0111的杀菌作用,并应用ELISA方法检测初乳中补体在不同活化途径中沉积的调理素.结果 经鉴定E.coli 0111为血清补体敏感型大肠杆菌.初乳中C3、C4含量均值为0.143g/L、0.051g/L.全初乳和去脂乳均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其抑制效果分别达到92%、82.3%.而经灭活或EDTA处理后,其杀菌功能极大丧失,降至5%左右(P<0.001).经ELISA检测发现:初乳中补体在体外可以通过经典途径和旁路途径激活而产生调理素.结论 初乳中的补体成分具有很好的抑制大肠杆菌生长的作用.提示其在保护婴儿免受感染和疾病中具有重要的生理学意义.

    作者:唐宗青;王晓芹;游琨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冠心病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与肿瘤坏死因子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冠心病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及炎症因子的变化,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运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检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各分别为52、48例及健康体检者50例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激素(TSH),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浓度,比较各组间的差异,并对T3和TNF-α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甲状腺激素的水平随冠心病病情的严重程度不同而变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的血清FT3明显降低,而TNF-α明显升高.与冠心病心绞痛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FT4、TSH略有下降,但与急性心肌梗死者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FT3与TNF-α呈负相关(r=-0.54).结论 冠心病AMI时甲状腺激素的代谢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而且冠心病病情的严重程度与甲状腺激素水平、炎症因子水平有明显的相关关系.

    作者:张春雨;宋丽萍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慢性酒精中毒所致震颤谵妄脑电图分析

    震颤谵妄是慢性酒精中毒患者在饮酒量急骤减少或戒酒后出现,以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精神疾病.本组资料对住院戒酒而发生震颤谵妄的患者脑电图(EEG)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曹晓澜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健脾益肾法治疗肾病综合征48例临床分析

    肾病综合征一旦确诊即以激素作为主要药物.但激素往往引起许多副作用,发生柯兴氏综合征、感染、类固醇性溃疡、类固醇糖尿病、低钾血症、肌痛、肌病、精神失常、无菌性股骨头坏死等,而且停用激素或激素减量过程中疾病易复发.为此,我们于1996~2005年应用中医健脾益肾法自拟方为基本方,佐以辨证施治治疗肾病综合征48例,收到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吕少波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胰腺肿瘤的超声显像定位与定性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显像对胰腺肿瘤的定位与定性诊断价值及影响胰腺小肿瘤检出的原因.方法 对经手术及活检穿刺病理证实的68例胰腺肿瘤的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8例胰腺肿瘤,超声显像定位诊断正确64例,符合率94.1%,定性诊断正确59例,符合率86.8%.胰腺小肿瘤检出率较低,所占比率8.8%(6/68).结论 超声显像对胰腺肿瘤的定位与定性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但对胰腺小肿瘤(小于2.0cm)的诊断有一定难度,小肿瘤的检出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者:赵景林;杨婕;秦卫红;杨晓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基层医院住院病人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的 分析护理人员在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所采取有效的管理对策.方法 对住院的12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健康教育实施情况.结论 通过对健康教育实施情况进行调查反馈,提高了健康教育的效果.

    作者:张红霞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56例妊娠期合并急性阑尾炎的病例分析

    急性阑尾炎是妊娠期常见的外科急腹症,可发生于妊娠的各个阶段.为了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与治疗,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我院收治的56例妊娠期合并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张春肖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胎儿宫内窘迫临床病例分析

    胎儿宫内窘迫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围产儿死亡和儿童神经系统损害的主要原因.因此,早期、正确、及时地发现胎儿宫内窘迫并做合理的处理则十分重要.本文就我院4年内分娩的发生胎儿宫内窘迫的182例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高红云;邹新文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阑尾切除术后腹部并发症的防治

    目的 提高对阑尾切除术后腹部并发症的认识和防治.方法 结合临床对500例病人的病情分析和术后治疗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阑尾切除术后腹部并发症多,且与病人的病情有关.结论 应提高对阑尾炎术后并发症的认识,完善手术方法,加强术后治疗和护理.

    作者:李学亮;赵春蕾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乳腺癌放疗模拟机定位规范操作的改进与体会

    乳腺癌放疗效果与模拟机定位及技术人员的摆位关系十分密切.本院放疗科在留法专家的指导下,对乳腺癌的定位做了进一步的规范,从而使乳腺癌的放疗得到很好的开展.现将具体方法总结如下:

    作者:庄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胆总管探查术后Ⅰ期缝合临床经验

    我院自2004~2005年选择85例患者,胆总管切开探查后直接作Ⅰ期缝合,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

    作者:杜建国;谈惠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序贯透析抢救急性心衰肺水肿的观察护理

    序贯透析是指在一次治疗中,透析和超滤分开进行[1].超滤的动力是跨膜压(TMP),即膜内正压、膜外负压之差,超滤可以在透析之前、中、后进行[1].患者多由于无尿而入量过快,透析不充分或透析间期水入量控制不严,使体内潴溜过多水分,导致心脏急性容量负荷过重而失代偿心衰.我院1998.8~2006.8抢救急慢性肾衰引起的急性心衰、肺水肿患者58例次,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文恋;齐淑琴;张红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32例交感性眼炎患者回顾性调查分析

    目的 通过对交感性眼炎患者各相关因素的分析,以便对交感性眼有一较全面的了解,更好地开展交感性眼炎的防治工作.方法 对32例住院交感性眼炎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受伤地点、致伤原因、就诊时间等因素进行了临床统计与分析.结果 统计结果显示,交感性眼炎发病以青壮年居多,男女之比为4.33:1;锐器伤占首位;潜伏期2~8周多;农村患者24小时就诊率低于城市(镇)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视力>0.3居多.结论 应提高人们对交感性眼炎的认识,不能放弃治疗,并定期随访.

    作者:吴競;傅少颖;吴子信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小剂量杜氟和小剂量氯胺酮在阑尾切除术中的应用

    抑制阑尾切除术中牵拉反应的方法多种多样,各有优缺点.自2000年1月至今对81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其中43例小剂量杜氟合剂加小剂量氯胺酮(1组)和38例单纯杜氟合剂(2组)用于阑尾切除术中的效果观察如下.

    作者:何松涛;许焱;姜岩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