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建轮;王竟杰
目的 探讨超声显像对胰腺肿瘤的定位与定性诊断价值及影响胰腺小肿瘤检出的原因.方法 对经手术及活检穿刺病理证实的68例胰腺肿瘤的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8例胰腺肿瘤,超声显像定位诊断正确64例,符合率94.1%,定性诊断正确59例,符合率86.8%.胰腺小肿瘤检出率较低,所占比率8.8%(6/68).结论 超声显像对胰腺肿瘤的定位与定性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但对胰腺小肿瘤(小于2.0cm)的诊断有一定难度,小肿瘤的检出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者:赵景林;杨婕;秦卫红;杨晓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胸腔积液患者的肺功能改变.方法 对80例胸腔积液患者的肺功能改变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不同量胸水对肺功能的影响有差异,大量胸水的肺功能普遍异常,而少量胸水的肺功能测定均基本正常.结论 胸腔积液对肺功能的影响,不仅取决于胸腔积液的容量,而且与肺实质受压迫状况有关,且胸腔积液对肺功能的影响是可逆的,随胸腔积液减少而逐渐恢复.
作者:王静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幽门螺杆菌是1983年澳大利亚Warven和Marshall对慢性胃炎病人的胃粘膜培养5开后发现的.由于在早期发现该菌与胃幽门部炎症有关,故称之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HP与许多种慢性胃病如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胃粘膜淋巴细胞瘤等关系密切.因此,有关HP感染的临床研究发展迅速.下面仅就幽门螺杆菌的临床实验室方法简述如下.
作者:管彩霞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应用胸腺肽α1辅助治疗严重脓毒症,探讨免疫调理治疗策略在严重脓毒症导致的ARDS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ICU收治的严重脓毒症导致的ARDS患者3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9例,两组患者同时进行原发病治疗、充分的抗感染、器官营养支持、机械通气.治疗组胸腺肽α1(日达仙)1.6mg皮下注射,每日一次,根据病情应用5~7天.检测C-反应蛋白(CRP)、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和NK细胞百分率变化,观察APACHEⅡ评分、ICU治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病死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CD+4和CD+4/CD+8显著增高并且和对照组有显著差异,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存活患者ICU治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但两组病死率无显著差异.结论 ICU内严重脓毒症导致的ARDS患者,应用胸腺肽al可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减轻炎症反应,改善病情,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
作者:张舟;李茂琴;许继元;卢飞;李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2004年始我院封闭式病房(无家属陪护)选拔优秀护理骨干担任组教护士,对精神病患者实施系统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廖梅英;卢迪水;朱小英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我院自1990~2005年共收治右半结肠癌106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现就右半结肠癌的误诊及未能早期诊断原因进行分析.
作者:贾兴明;黄增祥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保定市5岁以下儿童营养健康状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提出改善儿童营养状况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保定市市直二幼2006年在园儿童进行膳食调查、体格检查.结果 ①膳食中能量、蛋白质、铁、核黄素、抗坏血酸及维生素E均达到推荐摄入量的80%以上,钙、锌摄入量均在推荐量的80%以下;②所调查的儿童中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贫血检出率为1.92%.结论 保定市5岁以下儿童营养健康状况较好,应推广科学育儿知识宣传教育,提倡平衡膳食和合理营养.
作者:卢会兰;韩秀莲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胃肠破裂延期就诊的临床诊治情况.方法 对76例胃肠破裂延期就诊患者进行诊治,并提出临床体会.结果 在76例延期就诊患者中,有4例严重感染性休克,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其余均治愈出院.结论 胃肠破裂是一种危急病症,患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造成严重后果.医生诊断明确后应早期手术治疗,避免病情加重,错过抢救良机.
作者:黄永昌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科学合理使用充气止血带,减轻术中止血带引起的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方法 严格注意使用禁忌证;合理选择袖带,注意捆绑细节;防止消毒液造成的化学烧伤;使用尽可能小的充气压力;应用自动气压止血带.结果 1326例患者使用止血带后,术野清楚,术中配合良好,疼痛发生率降低.结论 加强临床观察,着重心理护理,使护理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作者:彭丹;易红艳;李青莲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切除大子宫的三种术式特点及选择原则.方法 随机分组2004年7月~2005年12月159例子宫超过12孕周大小子宫良性病变患者,分别采用经腹子宫全切除术(TAH)55例,阴式子宫全切除术(TVH)48例,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除术(LAVH)56例,进行对比术中、术后情况.结果 TAH组、LAVH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TVH组;术中出血量LAVH组比TVH、TAH组增多;术后镇痛率TAH组显著高于TVH组和LAVH组;术后病率TAH组显著高于TVH组和LAVH组;术后住院时间TAH组显著长于TVH组和LAVH组;术中并发症TVH组有一例膀胱损伤,术后TAH组有2例伤口愈合不良.结论 大子宫切除术选择TVH和LAVH创伤小,病人痛苦少,术后恢复快,但LAVH兼有TAH和TVH的优点.应根据各自术者的操作特长和具备的不同条件恰当选择三种术式,对于子宫如孕16周以下者LAVH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胡庆兰;黄华仪;刘永珠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桥本病合并甲状腺癌的诊断和治疗原则.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2005年收治甲状腺恶性肿瘤240例的临床资料,桥本病共189例,38例桥本病合并甲状腺癌.桥本病合并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占慢性淋巴细胞甲状腺炎的20.1%,占甲状腺癌的15.8%,并存甲状腺癌中乳头状癌34例,滤泡状癌3例,1例B细胞淋巴瘤;治疗均一期完成手术,2例行根治性手术,6例行一侧腺叶加峡部切除术;30例双侧甲状腺次全切或全切术,随访止今,无复发、死亡.结论 桥本病与甲状腺癌并存率高,诊断困难,对桥本病合并甲状腺结节掌握手术探查指征十分必要,及时手术探查,降低桥本病合并恶性肿瘤的误漏诊率.正确诊断有利于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
作者:杨莉萍 刊期: 2006年第12期
随着超声技术在妇科领域的更为广泛的应用,阴道超声引导介入对治疗盆腔炎性包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我院于2002年2月~2005年12月对25例输卵管卵巢囊肿及脓肿的病人在阴道超声引导下经阴道行囊肿及脓肿穿刺,抽液及注药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贲红;盖中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临终关怀是近代医学领域中的一门边缘性交叉学科,是针对垂危病人进行的一种特殊护理.垂危病人大多可以产生预感自己濒临死亡的心境,这种心境可以加重病人的心理压力,甚至使病人产生绝望心理,对疾病的转归失去信心,从而加重病情.因此,做好临终病人的心理护理极为重要.
作者:边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爱诺华对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 爱诺华起始剂量为50mg/d,连用三日后,改为每日20mg口服,维持半年,同时口服强的松,起始剂量为0.8~1.0mg/kg/d,根据疗效减量至6个月时,减至维持剂量,激素运用期间不用其它免疫制剂,不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受体拮抗剂(ARB)等影响蛋白尿的药物.结果 19例完全缓解,6例部分缓解,在停药6个月后复发1例,余21例超过半年均未复发.结论 爱诺华治疗肾病综合征患者有效、且副作用小、值得临床医生借鉴.
作者:冯丽萍;高泉 刊期: 2006年第12期
2000年3月至2005年12月,我科采用了三种方法治疗寻常疣258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作者:杨林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我院于2004年12月~2006年6月从984例腹泻粪便标本中检出轮状病毒抗原阳性301例(30.5%);腺病毒抗原阳性498例(50.6%);粪便乳糖阳性512例(52%).这类患儿粪便呈金黄色水样或稀粘便,带有泡沫,并有酸奶味,每天数次或数十次不等,大便培养及常规均无异常.对抗生素、助消化及收敛药等效果不佳,停奶或少食乳类食物,腹泻可迅速控制.这一研究表明:轮腺病毒抗原与乳糖相互间有密切相关.提示轮腺病毒抗原与乳糖联合监测在小儿腹泻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曹娜;王晓卫 刊期: 2006年第12期
胎儿胚胎时期心血管系统发生较早,胚胎心脏发育从第2周开始至第8周已基本完成.在此期间易受到遗传和环境等致畸因素的损害而造成心脏发育不良或畸形,但因胎儿血流动力学及解剖学特点,胎儿心血管畸形不易引起胎儿宫内死亡.其产前诊断率较低.我们从2001年11月~2006年3月对前来就诊的26652例孕妇的胎儿心脏进行了系统的筛查检测,发现胎儿有心脏疾病47例,对此做一分析研究,旨在提高产前对胎儿时期心脏疾病的诊断,达到优生优育目的.
作者:罗慧丽;岳慧新;段金玲;赵晶;叶春秀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退行性膝关节炎超短波治疗效果,自01年至05年中应用超短波治疗50例疗效观察,疗效较优治愈率达75%.
作者:王荔媛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颈动脉灌注术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尿激酶或降纤酶、地塞米松、维生素C、20%甘露醇、2%普鲁卡因或利多卡因,按一定比例配制成灌注液,进展性脑梗塞用含尿激酶配制液,非进展性脑梗塞用含降纤酶配制液,经病灶侧颈动脉灌注治疗37例;对照组32例仅予以常规治疗.结果 颈动脉灌注治疗组37例神经功能障碍恢复效果显著,无无效病例.结论 颈动脉灌注术治疗急性期脑梗塞效果好、操作简单易掌握、安全无痛苦、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吴仕站 刊期: 2006年第12期
随着医学模式和护理观念的转变,我国医院的手术室普遍开展了术前访视和术后回访.我们医院在2004年实行了该措施,但在实际工作中发现了访视记录不全面、叙述繁琐等不足.为此,我们设计了简单的访视记录单,自2005年使用至今,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王飞;关楠 刊期: 200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