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终病人的心理特点与护理干预

边平

关键词:临终病人, 心理特点, 护理干预
摘要:临终关怀是近代医学领域中的一门边缘性交叉学科,是针对垂危病人进行的一种特殊护理.垂危病人大多可以产生预感自己濒临死亡的心境,这种心境可以加重病人的心理压力,甚至使病人产生绝望心理,对疾病的转归失去信心,从而加重病情.因此,做好临终病人的心理护理极为重要.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食管粘膜损伤内镜诊断价值与临床意义分析

    急性食管粘膜损伤并非少见,但国内外文献对该病研究报导不多.1994年~2005年我们在对18695例上消化道内镜检查中,诊断急性食管粘膜损伤43例,现就其内镜诊断与临床特点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董霞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术前访视与术后回访记录单的应用

    随着医学模式和护理观念的转变,我国医院的手术室普遍开展了术前访视和术后回访.我们医院在2004年实行了该措施,但在实际工作中发现了访视记录不全面、叙述繁琐等不足.为此,我们设计了简单的访视记录单,自2005年使用至今,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王飞;关楠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组教护士对精神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作用

    2004年始我院封闭式病房(无家属陪护)选拔优秀护理骨干担任组教护士,对精神病患者实施系统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廖梅英;卢迪水;朱小英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大剂量纳洛酮治疗肝性脑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大剂量纳洛酮对肝性脑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8例肝性脑病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32例,均予以去除诱因,及支链氨基酸等一般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0.8mg纳洛酮加入10%葡萄糖250ml中静滴,每天3次,观察72小时.对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氨水平及β-内啡肽水平进行比较,观察肝肾功能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3.3%,对照组53.1%,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前后两组β-内啡肽水平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纳洛酮治疗肝性脑病疗效好,安全可靠.

    作者:姜齐宏;彭安林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超短波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50例

    目的 探讨退行性膝关节炎超短波治疗效果,自01年至05年中应用超短波治疗50例疗效观察,疗效较优治愈率达75%.

    作者:王荔媛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应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35例,其疗效与鲁南欣康注射液治疗的33例进行了对比观察,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景珍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胃镜检查导致老年人心电图的变化分析

    随着纤维胃镜的普及,胃镜检查可引起心率失常等心电图改变在国外已屡见报告.为观察其对老年人患者心电图变化,笔者对60例5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胃镜检查前后心电图的变化进行比较并分析如下:

    作者:蒋晓林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胰腺肿瘤的超声显像定位与定性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显像对胰腺肿瘤的定位与定性诊断价值及影响胰腺小肿瘤检出的原因.方法 对经手术及活检穿刺病理证实的68例胰腺肿瘤的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8例胰腺肿瘤,超声显像定位诊断正确64例,符合率94.1%,定性诊断正确59例,符合率86.8%.胰腺小肿瘤检出率较低,所占比率8.8%(6/68).结论 超声显像对胰腺肿瘤的定位与定性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但对胰腺小肿瘤(小于2.0cm)的诊断有一定难度,小肿瘤的检出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者:赵景林;杨婕;秦卫红;杨晓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一种新型的医疗市场细分理论模型及其应用

    1 模型介绍对医疗市场这块大蛋糕,到底如何切分比较合理?在一般的市场营销理论中,往往选择地理区域、人口统计因素、心理因素、行为因素等作为细分标准.笔者结合医疗市场特征、医疗消费者价值差异,提出医疗市场细分框架及八个细分标准:疾病类型、区域、年龄、付费方式、健康状况、消费层次、治疗时间、决策类型.如图1.

    作者:季一鸣;王耀辉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在护理工作中的实践

    目地 调动每名护理人员的优势,为患者提供温馨、便捷、安全的服务,实践从入院-住院-出院-院后连续的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方法 护士方面:组织培训、更新服务理念、做好细节、各尽其职,发挥护士个人素质中的优势,合理安排工作.患者方面:从入院有接诊护士和主管医生热情接诊,住院期间护理服务的每个环节体现人性化理念,出院后电话咨询.结果 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提高,护士的责任心、荣誉感、护理理念增强,护理质量提高.

    作者:司海云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医院健康教育的有利条件及特殊意义

    在医院这个特定的场合和条件下,开展健康教育具有任何部门和场合所不具备的优势.医院要善于运用自身的有利条件(包括针对性强、高技术优势、可信性、病人相对集中)来进行有效的医院健康教育.

    作者:裴彩萍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序贯透析抢救急性心衰肺水肿的观察护理

    序贯透析是指在一次治疗中,透析和超滤分开进行[1].超滤的动力是跨膜压(TMP),即膜内正压、膜外负压之差,超滤可以在透析之前、中、后进行[1].患者多由于无尿而入量过快,透析不充分或透析间期水入量控制不严,使体内潴溜过多水分,导致心脏急性容量负荷过重而失代偿心衰.我院1998.8~2006.8抢救急慢性肾衰引起的急性心衰、肺水肿患者58例次,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文恋;齐淑琴;张红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异丙酚联合阿托品用于无痛人流340例临床观察

    为了提高计划生育手术质量,减少受术者的痛苦,我院自2004年6月至2006年5月,将异丙酚加阿托品用于娠妊6~10周人流中镇痛,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美英;王东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儿童骨骺板损伤的MRI诊断11例

    目的 儿童骨骺板的损伤在儿童外伤性疾病中十分常见.常规的X线平片、CT在对此类疾病诊断仍起主要的作用.MRI对于儿童骨骺板以及未骨化骨骺的显示有多种潜在的优势.MRI无电离辐射,可对肢体进行轴面、冠状面,矢状面和偏轴心层面等多方位成像,较常规X线平片能更好地显示骨和软骨的发育以及软组织结构.方法 本文收集我院自2004年~2006年间诊断的11例患者,年龄在8~15岁之间,分析其MRI表现.结果 11例患者临床表现均有外伤史,一般病史为2~8个月.正常骨骺板在MRI SE-T1WI显示呈低信号,GRE-T2WI呈高信号,STIR呈高信号.结论 对于儿童如果有骨干骺端的损伤,而临床怀疑有可能伤及骨骺板的而行MRI检查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孙晓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96例临床分析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简称甲心病),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的常见合并症,绝大多数的患者均系成年人,其中以50~70岁的患者更为多见.现将我院1995年1月至2005年12月间收治的甲心病患者96例分析如下.

    作者:田红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疗程8周,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阳性症状量表(SAPS)、阴性症状量表(SANS)、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阿立哌唑组的锥体外系反应(EPS)发生率13.3%(4例),明显低于利培酮组66.7%(20例)(P<0.01).结论 阿立哌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精神病药.

    作者:冷小兵;谢新园;彭智勇;熊生才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3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舒适护理

    目的 分析舒适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舒适护理作好健康教育,以获得患者的心理支持,调节情绪稳定,分散患者对疼痛注意力,减轻胸闷,预见性地对急性心肌梗塞实施护理程序,以提高抢救质量为目的全程护理.结果 采用舒适护理使患者倍受护士的关爱和家庭支持,科学地利用各种手段为患者解除疼痛,使患者感受到大的舒适度.结论 针对性的舒适护理措施,使患者的舒适度明显增强,提高了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救护质量.

    作者:曹玉霞;曹秋兰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支原体肺炎并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鼻出血

    1临床资料患儿,男,8岁.因发热、咳嗽10天,加重伴鼻衄1天入院.10天前因受凉后引起发热,体温38℃,咳嗽,呈阵发性连声咳嗽,无呕吐、腹泻及抽搐等症.当地给口服西药及中药(具体用药不详)效果不佳.1天前上述症状加重,并出现腹痛、鼻衄,又给输红霉素、地塞米松一次(用量不祥),效差,且患儿精神差,嗜睡,鼻衄不止,故急诊入院.查体:体温36.0℃,脉搏:130次/分,呼吸:32次/分,血压:5.3/0.0kPa,神志清,精神差,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全身散在点片状出血性皮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咽充血,双侧扁桃体不大,心率130次/分,律齐,心音尚有力,未闻及杂音,双肺背部可闻及中小水泡音,腹软,肝脾未触及,四肢末梢冰凉,四肢及臀部散在出血点,以双下肢及臀部较密集.

    作者:刘红;赵卉;高继光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桥本病合并甲状腺恶性肿瘤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桥本病合并甲状腺癌的诊断和治疗原则.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2005年收治甲状腺恶性肿瘤240例的临床资料,桥本病共189例,38例桥本病合并甲状腺癌.桥本病合并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占慢性淋巴细胞甲状腺炎的20.1%,占甲状腺癌的15.8%,并存甲状腺癌中乳头状癌34例,滤泡状癌3例,1例B细胞淋巴瘤;治疗均一期完成手术,2例行根治性手术,6例行一侧腺叶加峡部切除术;30例双侧甲状腺次全切或全切术,随访止今,无复发、死亡.结论 桥本病与甲状腺癌并存率高,诊断困难,对桥本病合并甲状腺结节掌握手术探查指征十分必要,及时手术探查,降低桥本病合并恶性肿瘤的误漏诊率.正确诊断有利于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

    作者:杨莉萍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关于医院建立分级成本核算体系的设想

    医院目前大都已实现院级和科级两级核算体系,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医院管理科学化的实际需要及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导致第三方支付的出现,医院必须建立以收费项目为核算单位的第三级核算乃至以病种和病例为核算单位的第四级核算体系.

    作者:林国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