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后路上颈椎内固定加枕颈融合术的手术配合

周群玉;王菊清

关键词:上颈椎, 后路, 内固定术, 枕颈融合术, 手术配合
摘要:总结了12例上颈椎后路Cewifix系统内固定加枕颈融合的手术配合方法,术前做好特殊设备、器械、物品及患者的准备.术中配合麻醉;安置好体位,保持俯卧头部脊柱中立位,头架固定;加强仪器管理;由于术中可能损伤上颈段脊髓甚至呼吸中枢,故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变化.器械护士密切配合手术步骤,缩短手术时间,提高配合质量.
护理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采取授课前收集信息法培养新毕业护士

    刚进入临床的新毕业护士虽然已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护理知识与技能,但如何将学校获得的书本传统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紧跟瞬息万变的时代步伐,是摆在护理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自2003年7月起我科采用授课前收集信息法培养新毕业护士,发现:采用授课前收集信息法培养的新毕业护士其掌握知识的广度、深度、牢固度、运用知识的灵活度等方面,均优于一般传授法.

    作者:沈耀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使用拐杖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随着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病人的日渐增多,术后的各项康复训练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笔者对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使用拐杖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于共荣;凌云霞;李静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英国4所大学护理本科成人护理课程的研究及思考

    对4所英国大学护理本科注册前护士教育项目的教学计划、护理本科课程设置、课程教学大纲等19份资料进行文献研究,描述成人护理课程群的主要课程要素,归纳出英国护理本科成人护理课程主要优点为按照专业方向设置护理课程,成人护理课程群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结合紧密,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形式多样.提出我国的护理专业课程设置应该体现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理念,按照人的生命周期设置成人护理学课程,构建更加富有护理专业特色的课程框架与教学内容体系,围绕学生能力素质培养的核心,进一步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密切理论教学与临床护理实践的联系.

    作者:徐燕;王志红;李家顺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康宁克通A局部注射减轻甲状腺术后切口瘢痕增生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甲状腺术后切口局部注射康宁克通A对减轻瘢痕增生的效果.方法 将20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康宁克通A组取康宁克通A 1~2 ml+1%普鲁卡因2 ml在手术切口局部注射,术后第3天注射第1次,以后每隔20 d注射1次,注射2~3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按常规外科切口护理,不在切口周围使用药物.观察比较术后3个月、半年、1年两组患者切口瘢痕增生情况.结果 注射康宁克通A能减轻瘢痕增生程度,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康宁克通A切口局部注射对甲状腺术后切口瘢痕的修复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谢佩珠;张淑琴;黄次花;温春良;李满华;林艳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1例老年糖尿病足并发黑棘皮病患者的护理

    黑棘皮病(AN)又名黑色角化病,系以色素增生、角化过度、乳突状、疣状增殖为特征的少见皮肤病,多见于腋下、腹股沟、颈部、乳晕、肛周和暴露部位.黑棘皮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遗传、内分泌疾病、肿瘤、肥胖,药物以及交感神经功能失调有关.

    作者:宋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进普食后行结肠镜检查佳时间探讨

    目的 探讨进食后行结肠镜检查的佳时间,以避免进食对结肠镜检查时肠道清洁造成影响,导致检查失败.方法 将155例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按普食后行结肠镜检查时间的不同分为3组,分别于进食后2 h、3 h、4 h行结肠镜检查.比较3组行结肠镜检查时的肠道清洁程度、肠道清洁范围及不良反应.结果 3组的肠道清洁程度及肠道清洁范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h组的肠道清洁程度较高,清洁范围较大;3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进普食后行结肠镜检查的佳时间是进食后1~2 h.

    作者:肖凤珊;刘妥英;邬佩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肾动脉狭窄合并一过性肺水肿患者的护理

    目的 分析肾动脉狭窄导致一过性肺水肿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12例因肾动脉狭窄导致难治性高血压、合并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的患者,介入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及护理要点.结果 所有患者均伴有单侧或双侧肾动脉狭窄,在肾动脉支架植入术后3个月,血压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消失,7例肾功能不全患者血肌酐降低.强调对此类患者细致的心理护理及介入前后血压、电解质、肾功能密切监测对病情改善至关重要.结论 肾动脉狭窄合并一过性肺水肿患者进行介入治疗效果较好,护理重点是密切观察血压、电解质和肾功能的变化.

    作者:宁清秀;邢攸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临床带教老师竞聘上岗对护理教学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临床带教老师竞聘上岗对护理带教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 将2002级护理大专生45名为对照组,2003级护理大专生59名为实验组,学制均为3年.两组年龄、在校理论基础课成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是选择年资高的护士作为带教老师;实验组采用竞聘上岗的方法选择带教老师,即通过按条件报名、理论考试、竞聘演讲、综合考核评价4个步骤而择优选聘的老师.结果 实验组的理论、操作考试合格率及对老师评价合格率分别是97%、95%、9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71%、69%、74%.同时用两样本率采用四格表x2检验或精确x2检验,显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的教学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 带教老师竞聘上岗适应现时代选择人才要求,并提高了护理临床带教水平及教学质量.

    作者:姜吉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提高老年眼科病人自我护理能力的临床护理路径研究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对老年眼科病人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对102例眼科住院病人按就诊时间分为临床护理路径组(CNP组)和对照组.CNP组依据病人不同的疾病和住院不同时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路径并实施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 CNP组病人正确滴眼药、按时用药、正确卧位、配合结膜囊冲洗、术前准备配合和护理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 CNP护理模式可明显提高老年病人自我护理能力.

    作者:陈燕燕;黄小琼;游宵露;陈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欧莱凝胶外涂治疗皮下注射所致硬结

    皮下注射是临床疾病治疗中应用很广的一种治疗手段,注射后形成硬结是其常见并发症,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且影响药物的吸收和疗效.我院采用欧莱凝胶涂擦局部硬结,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作者:姚小珠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冠状动脉内光学干涉断层成像术的护理配合

    报告了15例患者行冠状动脉内干涉断层成像的护理配合,行术前准备、心理疏导及加强术中各项指征监测,预防并发症等.本组2例术中出现高血压、心绞痛等一过性并发症,1例发生血管内膜撕裂及夹层,置入支架后症状逐渐缓解,复查0CT示支架充分覆盖病变部位,与血管壁均贴合良好,未见斑块组织突入管腔,其他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和护理并发症.

    作者:王蕊;张海红;隋雪芝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分娩疼痛管理及研究进展

    1979年,国际疼痛研究协会对疼痛的定义是:疼痛是一种令人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随着现有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疼痛是主观的,每个人在生命的早期,就通过损伤的经历学会了表达疼痛的确切词汇,无疑这是身体局部或整体的感觉,而且也总是令人不愉快的一种情绪上的感受[1].

    作者:陈慧娟;李雪芬;丁敏华;许建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肾移植患者术后服用FK 506的健康教育

    对143例服用FK 506的肾移植患者给予教育指导,采取了开设术后电话咨询专线,对护士进行有关服用FK 506知识的培训;发放FK 506教育指导内容测试问卷;建立FK 506用药监测和随访记录表等措施.本组143例患者中,28例因经济原因自行减药、停药,2例失访,其余113例随访1年显示:均能了解用药相关知识,能定期监测和随访,未出现擅自停药现象.提示对肾移植术后患者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指导,有效利用社会支持系统,可以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保证用药安全.

    作者:谢晓萍;程学军;郭瑜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我国社区护理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我国社区护理的主要问题包括缺乏宏观调控及有效的管理机制,缺乏社区护理观念、工作服务范围局限,社区护士角色功能单一、社区护理人员素质偏低、社区人群保健意识不成熟、服务缺少专业特色等.加强宏观调控、完善管理机制,重视、加强社区护理人才培养,合理配置社区护理人员,并进行规范化培训,规范陪护工作,实现陪护服务社会化,利用互联网等工具开展健康管理业务,开展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护理模式,以提高社区护理质量.

    作者:肖爱军;焦守凤;周晨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老年肝移植患者术后护理

    报道老年肝移植患者的术后护理,根据13例老年肝移植患者的生理、心理特点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分别从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以及老年药代动力学变化、心理等几方面特点结合术后患者出现的各种临床症状进行护理,12例患者在术后30~50 d出院,1例患者因术后肺部白色念珠菌感染于第26天死亡.对于老年肝移植术患者,充分评估,制定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手段.

    作者:袁颖;张秀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培美曲塞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不良反应的护理

    总结1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使用培美曲塞化疗不良反应的护理经验.18例患者中,1例发生药液外渗,10例出现轻度胃肠道反应,5例出现血红蛋白或白细胞下降,1例出现皮肤瘙痒,2例出现肝功能损害,转氨酶升高.加强血常规和体温检测,及时发现药物的血液毒性及时处理;给予地塞米松预防皮肤瘙痒发生;用药前及用药期间检测肝功能情况,对于肝功能异常者予护肝治疗:18例患者均能够顺利完成培美曲塞治疗.

    作者:王喜辉;聂咏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适时翻身替代定时翻身预防临终癌症患者压疮的探讨

    目的 探讨适时翻身替代定时翻身预防临终癌症患者压疮效果的异同.方法 调查及分析临终癌症患者采用定时翻身(2 h/次)与适时翻身(<6 h/次)的患者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出现不适感、压疮发生率、对翻身满意度等.结果 与定时翻身相比,延长翻身间隔时间为6 h内,患者出现疼痛、胸闷、呼吸困难、睡眠不足、烦躁等不适感明显下降(P<0.0001);但压疮的发生率并未增加(P>0.05);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定时翻身组(P<0.05).结论 传统的定时翻身原则不利于临终癌症患者对翻身的耐受,且不符合该类患者的治疗原则,应根据具体情况,在适当的时间给予临终癌症患者翻身.

    作者:林岩;镇艳;潘丽芬;吴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不同密闭式吸痰方法对ARDS小猪动脉血气的影响

    目的 探讨密闭式吸痰时高氧法和/或肺泡复张术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小猪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pH值的影响.方法 16只小猪给予清洁剂(detergent)(1.37±0.64)mg/kg气管注入制作ARDS模型,模型成功后随机分为呼气末正压(PEEP)0.5 kPa(5 cmH2O)和1.0 kPa(10 cmH2O)两组,每组8只.每只小猪按随机顺序分别采用单纯密闭式吸痰(简称单纯法)、高氧法密闭式吸痰即密闭式吸痰前1 min给予100%氧供并贯穿整个吸痰过程共持续2 min(简称高氧法)、复张法密闭式吸痰即吸痰后即刻调节PEEP水平到2.0 kPa(20 cmH2O),通气10 s(简称复张法)、高氧-复张法密闭式吸痰即吸痰时高氧供及肺泡复张术两种措施联合应用(简称结合法)4种方法吸痰,观察吸痰前1 min、吸痰后1 min、3 min、5 min、10 min动脉血气的变化.结果 在两个PEEP水平组,单纯法吸痰后ARDS小猪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均下降,直到吸痰后10 min仍然低于吸痰前基线水平(P<0.05);高氧法吸痰后1 min PaO2、SaO2较基线水平有所升高,其中PEEP 0.5 kPa(5 cmH2O)组P>0.05,PEEP 1.0 kPa(10 cmH2O)组P<0.05;复张法吸痰后1 min PaO2、SaO2有所下降(P>0.05),从吸痰后3 min开始恢复到基线水平;结合法吸痰后1 min PaO2、SaO2升高(P<0.05),直到吸痰后10 min仍然高于基线水平(P>0.05).结论 单纯法可引起ARDS小猪较严重的低氧血症;高氧法可暂时改善密闭式吸痰所引起的缺氧,但作用时间短暂;复张法不能避免吸痰瞬间所引起的PaO2、SaO2下降;结合法能够保持吸痰前后全过程较好氧合状态,是一种比较安全的吸痰方式.

    作者:王建荣;张利岩;尹利华;马燕兰;谢景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音乐疗法缓解包皮环切手术患者焦虑的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音乐疗法缓解包皮环切手术患者术中焦虑的效果.方法 将80例包皮环切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观察组患者进行音乐疗法干预.采用状态焦虑问卷(S-AI)进行焦虑程度测定,并监测血压、心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中焦虑程度明显下降(P<0.001),血压、心率更趋于平稳(P<0.05).结论 音乐疗法具有明显缓解包皮环切患者术中焦虑的作用.

    作者:李惠琼;夏昕晖;栾华;刘利梅;钟甘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67例病人高葡萄糖钳夹试验中护理问题及对策

    目的 探讨高葡萄糖钳夹技术的护理要求,保证高葡萄糖钳夹试验的顺利进行.方法 总结2004年8月-2006年8月67例高葡萄糖钳夹试验病例,对影响高葡萄糖钳夹技术顺利进行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67例高葡萄糖钳夹试验66例成功,1例失败.存在的问题包括设备性能检查不足、病人心理状态不佳、选择的穿刺静脉不合适、试验过程中采血失败、试验后低血糖等,通过对上述问题逐一克服,终保证高葡萄糖钳夹试验得以顺利进行.结论 高葡萄糖钳夹试验前物品、设备、环境准备充分,正确评估病人的心理状态,试验当日晨禁饮以及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是试验成功的基础,试验中彻底地冲净管壁以及管理保持好静脉通路的畅通是成功的关键,试验后的饮食护理是预防低血糖的重要措施.

    作者:呼庆红;梁真;罗国春;王亚燕;陈楠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护理学报杂志

护理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