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颖;张秀萍
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主要成分为多种维生素,性状为黄色疏松块状或粉末状的多种水溶性维生素冻干制剂.用以补充每日各种水溶性维生素的生理需要,使机体各有关生化反应能正常进行.很少有不良反应发生,发生严重过敏性休克尚未见报道.我科于2006年3月出现1例因静滴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致严重的过敏性休克患者,来势凶猛,经医护人员全力抢救,患者脱离危险,痊愈出院,现报道如下.
作者:付锐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对老年眼科病人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对102例眼科住院病人按就诊时间分为临床护理路径组(CNP组)和对照组.CNP组依据病人不同的疾病和住院不同时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路径并实施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 CNP组病人正确滴眼药、按时用药、正确卧位、配合结膜囊冲洗、术前准备配合和护理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 CNP护理模式可明显提高老年病人自我护理能力.
作者:陈燕燕;黄小琼;游宵露;陈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合作学习在本科《护理研究》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2003级护理本科的《护理研究》课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方法,课后对61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学生感受的收集.结果 61名学生中,对合作学习法持满意态度的占80%,93%的人希望采用该教学法.对教学效果评价方面,多数被调查者认为合作学习法有助于培养合作精神(84%),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79%),提高了表达能力(59%)、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77%)、对科研的兴趣(82%)、创新意识(87%)和自学能力(82%),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较为透彻(66%),增加了探究性思维活动(72%),同时增强了从事护理专业的信心(75%).结论 《护理研究》采用合作学习法受到了学生较为普遍的欢迎,该方法对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自学能力,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科研兴趣和创新意识,效果令人满意.
作者:李秋萍;陈佩珍;李金平;蒋玉宇;胡昕;徐静娟;邱玉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总结1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使用培美曲塞化疗不良反应的护理经验.18例患者中,1例发生药液外渗,10例出现轻度胃肠道反应,5例出现血红蛋白或白细胞下降,1例出现皮肤瘙痒,2例出现肝功能损害,转氨酶升高.加强血常规和体温检测,及时发现药物的血液毒性及时处理;给予地塞米松预防皮肤瘙痒发生;用药前及用药期间检测肝功能情况,对于肝功能异常者予护肝治疗:18例患者均能够顺利完成培美曲塞治疗.
作者:王喜辉;聂咏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随着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病人的日渐增多,术后的各项康复训练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笔者对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使用拐杖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于共荣;凌云霞;李静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我国社区护理的主要问题包括缺乏宏观调控及有效的管理机制,缺乏社区护理观念、工作服务范围局限,社区护士角色功能单一、社区护理人员素质偏低、社区人群保健意识不成熟、服务缺少专业特色等.加强宏观调控、完善管理机制,重视、加强社区护理人才培养,合理配置社区护理人员,并进行规范化培训,规范陪护工作,实现陪护服务社会化,利用互联网等工具开展健康管理业务,开展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护理模式,以提高社区护理质量.
作者:肖爱军;焦守凤;周晨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总结了30批共813例集中连台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护理配合经验,与眼科及时沟通,注重术前准备,合理安排排人员,术中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注意与患者及家属的交流等.结果813例手术顺利进行,既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培养了一支业务娴熟、配合默契的护理团队.
作者:王铮;魏擎;成洪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音乐疗法缓解包皮环切手术患者术中焦虑的效果.方法 将80例包皮环切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观察组患者进行音乐疗法干预.采用状态焦虑问卷(S-AI)进行焦虑程度测定,并监测血压、心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中焦虑程度明显下降(P<0.001),血压、心率更趋于平稳(P<0.05).结论 音乐疗法具有明显缓解包皮环切患者术中焦虑的作用.
作者:李惠琼;夏昕晖;栾华;刘利梅;钟甘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多媒体技术将课堂讲授无法表现的、抽象的、微观的事物和事物发展过程以动态的、直观的画面和图像以及声音再现于课堂,给学生提供有利的学习环境.护理专业教师掌握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基本技巧,针对课堂教学需要、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自己设计制作辅助教学软件,对提高教学质量有较大帮助.PowerPoint是快速编辑电子讲稿的专用软件,具有简单易学,表现力丰富,易于修改的特点,适合任务重,时间紧的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笔者介绍了用豪杰超级解霸V8.3、RealMedia Editor对视频、音频文件进行剪辑处理,用Windows录音机对音频文件进行剪辑,在PowerPoint中调用恰当的视频、音频文件片段的方法,以及利用Office控件工具在PowerPoint中添加动画文件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方法.
作者:翟惠敏;曾毅;王亦斌;刘宏华;苏方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高葡萄糖钳夹技术的护理要求,保证高葡萄糖钳夹试验的顺利进行.方法 总结2004年8月-2006年8月67例高葡萄糖钳夹试验病例,对影响高葡萄糖钳夹技术顺利进行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67例高葡萄糖钳夹试验66例成功,1例失败.存在的问题包括设备性能检查不足、病人心理状态不佳、选择的穿刺静脉不合适、试验过程中采血失败、试验后低血糖等,通过对上述问题逐一克服,终保证高葡萄糖钳夹试验得以顺利进行.结论 高葡萄糖钳夹试验前物品、设备、环境准备充分,正确评估病人的心理状态,试验当日晨禁饮以及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是试验成功的基础,试验中彻底地冲净管壁以及管理保持好静脉通路的畅通是成功的关键,试验后的饮食护理是预防低血糖的重要措施.
作者:呼庆红;梁真;罗国春;王亚燕;陈楠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适时翻身替代定时翻身预防临终癌症患者压疮效果的异同.方法 调查及分析临终癌症患者采用定时翻身(2 h/次)与适时翻身(<6 h/次)的患者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出现不适感、压疮发生率、对翻身满意度等.结果 与定时翻身相比,延长翻身间隔时间为6 h内,患者出现疼痛、胸闷、呼吸困难、睡眠不足、烦躁等不适感明显下降(P<0.0001);但压疮的发生率并未增加(P>0.05);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定时翻身组(P<0.05).结论 传统的定时翻身原则不利于临终癌症患者对翻身的耐受,且不符合该类患者的治疗原则,应根据具体情况,在适当的时间给予临终癌症患者翻身.
作者:林岩;镇艳;潘丽芬;吴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总结了12例上颈椎后路Cewifix系统内固定加枕颈融合的手术配合方法,术前做好特殊设备、器械、物品及患者的准备.术中配合麻醉;安置好体位,保持俯卧头部脊柱中立位,头架固定;加强仪器管理;由于术中可能损伤上颈段脊髓甚至呼吸中枢,故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变化.器械护士密切配合手术步骤,缩短手术时间,提高配合质量.
作者:周群玉;王菊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术器械分类越来越细,专业性越来越强,为避免一些特殊手术器械的丢失和损坏,一般由器械护士在手术开始前消毒;另外,由于连台手术的增多,手术器械的重复消毒也随之增加.由于快速消毒锅使用便捷、消毒效果明确,因此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手术室.而当手术器械放人消毒锅后到消毒完毕还有一个过程,手术护士不可能一直守候在消毒锅旁.
作者:陈晓阳;孙玲;王曼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报道1998年7月-2005年12月手术治疗的720例乳腺癌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情况:皮下积液84例,发生率为11.7%,患侧上肢水肿36例,发生率为5.0%,皮瓣坏死19例,发生率为2.6%,切口内大出血2例,发生率为0.3%,对并发症原因进行分析并通过妥善治疗与护理,均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庞永慧;陈振兰;葛德湘;曾珊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增加肛管插入深度对小儿灌肠药液保留时间的影响.方法 77例腹泻病患儿均使用思密达保留灌肠,将灌肠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31例次灌肠,肛管插入深度为7~12 cm,观察组231例次灌肠,肛管插入深度为17~22 cm.观察、记录两组药液保留时间,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观察组药液保留时间(95.18±38.16)min,对照组(18.18±11.87)min,观察组药液保留时间明显延长(P<0.01).结论 增加肛管插入深度可有效延长小儿灌肠的药液保留时间.
作者:谌丽;朱小容;张秋香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报道2002年1月-2005年12月47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采取钻孔引流术后,33例出现少量颅内积气,14例出现中量颅内积气,通过体位护理,术后患者头部保持低枕位;适当过度输液;根据引流量调整引流管高度,以便气体排出等,收到较好的效果,术后4周内积气完全吸收,无并发症发生.
作者:蒋淑蓉;朱海晓;尤朝霞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肾动脉狭窄导致一过性肺水肿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12例因肾动脉狭窄导致难治性高血压、合并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的患者,介入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及护理要点.结果 所有患者均伴有单侧或双侧肾动脉狭窄,在肾动脉支架植入术后3个月,血压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消失,7例肾功能不全患者血肌酐降低.强调对此类患者细致的心理护理及介入前后血压、电解质、肾功能密切监测对病情改善至关重要.结论 肾动脉狭窄合并一过性肺水肿患者进行介入治疗效果较好,护理重点是密切观察血压、电解质和肾功能的变化.
作者:宁清秀;邢攸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希望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中文版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和中文版Herth的希望量表(HII)对81例乳腺癌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总体得分45~98(68.19±12.96)分;希望总分得分23~46(31.73±5.35)分,总体希望水平处于低水平的17例(21%),中等水平的45例(56%),高水平的19例(23%).不确定感总分及各因子得分与希望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 护理人员应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降低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同时提高患者内心的希望水平,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王艳华;阎成美;黄丽婷;王烈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监测在PET检查中注射18F-脱氧葡萄糖(18F-FDG)全过程护理人员手部辐射剂量,为临床防护提供参考数据.方法 用辐射计量仪测量出护士每注射8 mCi(296 MBq)18F-FDC在分装室、注射室的计量当量率,从而计算出护理人员手部的年剂量当量.结果 测量护士每注射8 mCi18F-FDG各步操作中的剂量当量,药品分装时:右手(37±9)mSv,左手(7±2)mSv;注射时:右手(29±8)mSv;左手(10±4)mSv.护士的累计年剂量当量为右手(67±17)mSv;左手(18±6)mSv.结论 通过现有防护设施和方法,护理人员受照剂量均未超过国家辐射安全标准(GBSS)关于职业个人年剂量限值.但在护理操作中,仍然要尽可能地减少护理人员的受照剂量.
作者:王光琳;鞠海兵;袁荣国;刘再璧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门诊健康教育是医院开展防病、治病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联系当前形势和医院实际情况,2005年9月,组建了病人支助服务中心.由新分来的合同护士组成,除日常工作外,她们在帮助病人就医的过程中进行健康教育,包括针对门诊病人的特点,发放宣传资料,利用VCD、电视机、展板进行宣传,实施电话回访和问卷评价,积极参与健康教育专科品牌建设.收到满意效果,全面提升了医院的服务品牌形象.
作者:刘桃英;陈红宇;陈艳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