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慧娟;李雪芬;丁敏华;许建娟
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术器械分类越来越细,专业性越来越强,为避免一些特殊手术器械的丢失和损坏,一般由器械护士在手术开始前消毒;另外,由于连台手术的增多,手术器械的重复消毒也随之增加.由于快速消毒锅使用便捷、消毒效果明确,因此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手术室.而当手术器械放人消毒锅后到消毒完毕还有一个过程,手术护士不可能一直守候在消毒锅旁.
作者:陈晓阳;孙玲;王曼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自发性食管破裂常由于呕吐引起的腹压突然升高所造成[1],是一种凶险的急性胸部疾病,突发疾病再加上对手术治疗的恐惧,术后又限制进食,患者思想压力很大,因此,适时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2006年2月我科收治1例酒后呕吐致自发性食管破裂患者,现将在不同时期的心理干预报道如下.
作者:赵敏;王兆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对某校中医护理本科毕业生就业期望与实际就业状况进行调查比较,及时发现护生就业方面的潜在问题,为学校更有效地开展职业指导等相关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用自行设计并经预实验校正的问卷对中医护理专业2005届与2006届护理本科毕业生在离校前就业地区、就业行业或医院级别、就业收入的期望以及在这3方面的实际就业状况进行调查.发放问卷92份,回收有效问卷86份,有效率为93%,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护理毕业生对就业地区的期望与就业实际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行业及就业医院级别的期望、薪金水平的期望与就业实际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医护理本科生对就业地区期望基本符合实际状况,对行业及就业医院级别以及就业收入的期望值偏高,建议学校对护生加强就业现实和准确就业定位方面的相关指导,使护生自主调节就业期望值,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作者:王晓冰;潘伟增;简福爱;黄时华;杨少雄;吴建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杜绝内镜检查病人错检漏检隐患发生.方法 运用质量控制活动,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审视各项流程,找出发生错检漏检的原因有:环境因素,即候诊大厅小,前台秩序欠佳;分诊工作繁忙,人员配备不足;交接班制度不完善;手术、检查申请单不规范;病人检查服颜色单一,查对方法不便捷;候检区分区不明确.根据原因逐一进行有针对性地改进:通过把预约病人从镜检病人的分诊台中分流出去;及时调配人力,明确分工;加强交接班制度的落实;对预约单和申请单进行修改;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检查服式等,使各项防范措施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结果 应用质量控制活动有效杜绝了内镜检查病人错检漏检隐患的发生.结论 质量控制活动充分发挥了一线护士的管理潜能,保证了病人的安全,防止了隐患事故的发生,同时增加了病人对内镜检查的信心,从而提高了病人的复检率.
作者:罗丽芳;黎淑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报道2002年1月-2005年12月47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采取钻孔引流术后,33例出现少量颅内积气,14例出现中量颅内积气,通过体位护理,术后患者头部保持低枕位;适当过度输液;根据引流量调整引流管高度,以便气体排出等,收到较好的效果,术后4周内积气完全吸收,无并发症发生.
作者:蒋淑蓉;朱海晓;尤朝霞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高葡萄糖钳夹技术的护理要求,保证高葡萄糖钳夹试验的顺利进行.方法 总结2004年8月-2006年8月67例高葡萄糖钳夹试验病例,对影响高葡萄糖钳夹技术顺利进行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67例高葡萄糖钳夹试验66例成功,1例失败.存在的问题包括设备性能检查不足、病人心理状态不佳、选择的穿刺静脉不合适、试验过程中采血失败、试验后低血糖等,通过对上述问题逐一克服,终保证高葡萄糖钳夹试验得以顺利进行.结论 高葡萄糖钳夹试验前物品、设备、环境准备充分,正确评估病人的心理状态,试验当日晨禁饮以及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是试验成功的基础,试验中彻底地冲净管壁以及管理保持好静脉通路的畅通是成功的关键,试验后的饮食护理是预防低血糖的重要措施.
作者:呼庆红;梁真;罗国春;王亚燕;陈楠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为了作者投稿方便并随时掌握论文审稿进程,免去电话、信件查询的麻烦,同时方便读者、作者对本学报文献的查阅,实现网上审稿,提高审稿效率,本刊2006年组建了自己的网站,2007年起全面实行网上在线投稿,需向本刊投稿的作者请登录本刊网站(www.hlxb.com.cn).现就网站在线投稿、审稿进度查询、信息查阅的操作流程向读作者介绍如下.
作者:《护理学报》编辑部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报道1998年7月-2005年12月手术治疗的720例乳腺癌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情况:皮下积液84例,发生率为11.7%,患侧上肢水肿36例,发生率为5.0%,皮瓣坏死19例,发生率为2.6%,切口内大出血2例,发生率为0.3%,对并发症原因进行分析并通过妥善治疗与护理,均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庞永慧;陈振兰;葛德湘;曾珊 刊期: 2007年第01期
PBL(problem-based leaning)即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1969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初主要用于当时的医学教育,后来逐渐被其他院校所采用.目前,这种教学模式早已跨越国界,在不同国家教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1].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一些医学院校开始试行.如今,PBL不仅在医疗的教育中得到应用,也在护理教育领域得到了尝试.笔者就PBL在我国护理教育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郭红霞;姜永东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阶梯式教学法在护理教学查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应用阶梯式教学法设置56名不同层次实习护生外科轮转期间的护理教学查房内容和方式,并进行教学实践,实习结束前进行教学满意度调查.结果 99%护生对阶梯式教学法在护理教学查房中的应用很满意.结论 阶梯式教学法能提高护理教学查房质量,优化教学效果,有利于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
作者:杨仲毅;曾讯;陈艳玲;刘雅玲;林凤巧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主要成分为多种维生素,性状为黄色疏松块状或粉末状的多种水溶性维生素冻干制剂.用以补充每日各种水溶性维生素的生理需要,使机体各有关生化反应能正常进行.很少有不良反应发生,发生严重过敏性休克尚未见报道.我科于2006年3月出现1例因静滴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致严重的过敏性休克患者,来势凶猛,经医护人员全力抢救,患者脱离危险,痊愈出院,现报道如下.
作者:付锐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青黛粉治疗糖尿病皮肤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8例糖尿病皮肤感染病人按入院顺序单双号随机分成两组各54例,试验组采用青黛粉+庆大霉素敷料换药;对照组只用庆大霉素敷料换药.观察两组创面的愈合情况,用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青黛粉组患者创面脓性分泌物迅速减少,愈合率明显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黛粉+庆大霉素敷料换药治疗糖尿病皮肤感染,临床疗效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闵小彦;吴碎秋;张静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皮下注射是临床疾病治疗中应用很广的一种治疗手段,注射后形成硬结是其常见并发症,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且影响药物的吸收和疗效.我院采用欧莱凝胶涂擦局部硬结,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作者:姚小珠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既经济又方便的方法解决手术器械的残余血问题,减少院内感染.方法 把术后手术器械分为4组,分别采用4种方法清洗术后器械:传统清洗方法;传统方法清洗后,放入含有效氯334 mg/L的健之素消毒液中浸泡10 min;传统法清洗后,放入含有效氯250 mg/L的健之素消毒液中浸泡10 min;传统法清洗后,放入含有效氯250 mg/L的健之素消毒液中浸泡15 min.手术器械按上述4种方法清洗冲净擦干后分别对器械表面、轴关节、咬合齿、管腔进行隐血测试.结果 传统方法清洗后,放人含有效氯334 mg/L的健之素消毒液中浸泡10 min或放入含有效氯250 mg/L的健之素消毒液中浸泡15 min,手术器械各个部位合格率均为100%,而传统方法清洗合格率全部为0,而传统法清洗后,放入含有效氯250 mg/L的健之素消毒液中浸泡10min,只有器械表面的合格率是100%,其他部位均存在不合格的情况.结论 用含有效氯334 mg/L的健之素消毒液浸泡传统方法清洗后的手术器械10 min或含有效氯250 mg/L的健之素消毒液浸泡15 min,能有效去除残余血.
作者:马慧仙;杨丽华;李君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临床带教老师竞聘上岗对护理带教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 将2002级护理大专生45名为对照组,2003级护理大专生59名为实验组,学制均为3年.两组年龄、在校理论基础课成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是选择年资高的护士作为带教老师;实验组采用竞聘上岗的方法选择带教老师,即通过按条件报名、理论考试、竞聘演讲、综合考核评价4个步骤而择优选聘的老师.结果 实验组的理论、操作考试合格率及对老师评价合格率分别是97%、95%、9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71%、69%、74%.同时用两样本率采用四格表x2检验或精确x2检验,显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的教学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 带教老师竞聘上岗适应现时代选择人才要求,并提高了护理临床带教水平及教学质量.
作者:姜吉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监测在PET检查中注射18F-脱氧葡萄糖(18F-FDG)全过程护理人员手部辐射剂量,为临床防护提供参考数据.方法 用辐射计量仪测量出护士每注射8 mCi(296 MBq)18F-FDC在分装室、注射室的计量当量率,从而计算出护理人员手部的年剂量当量.结果 测量护士每注射8 mCi18F-FDG各步操作中的剂量当量,药品分装时:右手(37±9)mSv,左手(7±2)mSv;注射时:右手(29±8)mSv;左手(10±4)mSv.护士的累计年剂量当量为右手(67±17)mSv;左手(18±6)mSv.结论 通过现有防护设施和方法,护理人员受照剂量均未超过国家辐射安全标准(GBSS)关于职业个人年剂量限值.但在护理操作中,仍然要尽可能地减少护理人员的受照剂量.
作者:王光琳;鞠海兵;袁荣国;刘再璧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适时翻身替代定时翻身预防临终癌症患者压疮效果的异同.方法 调查及分析临终癌症患者采用定时翻身(2 h/次)与适时翻身(<6 h/次)的患者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出现不适感、压疮发生率、对翻身满意度等.结果 与定时翻身相比,延长翻身间隔时间为6 h内,患者出现疼痛、胸闷、呼吸困难、睡眠不足、烦躁等不适感明显下降(P<0.0001);但压疮的发生率并未增加(P>0.05);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定时翻身组(P<0.05).结论 传统的定时翻身原则不利于临终癌症患者对翻身的耐受,且不符合该类患者的治疗原则,应根据具体情况,在适当的时间给予临终癌症患者翻身.
作者:林岩;镇艳;潘丽芬;吴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刚进入临床的新毕业护士虽然已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护理知识与技能,但如何将学校获得的书本传统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紧跟瞬息万变的时代步伐,是摆在护理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自2003年7月起我科采用授课前收集信息法培养新毕业护士,发现:采用授课前收集信息法培养的新毕业护士其掌握知识的广度、深度、牢固度、运用知识的灵活度等方面,均优于一般传授法.
作者:沈耀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对4所英国大学护理本科注册前护士教育项目的教学计划、护理本科课程设置、课程教学大纲等19份资料进行文献研究,描述成人护理课程群的主要课程要素,归纳出英国护理本科成人护理课程主要优点为按照专业方向设置护理课程,成人护理课程群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结合紧密,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形式多样.提出我国的护理专业课程设置应该体现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理念,按照人的生命周期设置成人护理学课程,构建更加富有护理专业特色的课程框架与教学内容体系,围绕学生能力素质培养的核心,进一步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密切理论教学与临床护理实践的联系.
作者:徐燕;王志红;李家顺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我国社区护理的主要问题包括缺乏宏观调控及有效的管理机制,缺乏社区护理观念、工作服务范围局限,社区护士角色功能单一、社区护理人员素质偏低、社区人群保健意识不成熟、服务缺少专业特色等.加强宏观调控、完善管理机制,重视、加强社区护理人才培养,合理配置社区护理人员,并进行规范化培训,规范陪护工作,实现陪护服务社会化,利用互联网等工具开展健康管理业务,开展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护理模式,以提高社区护理质量.
作者:肖爱军;焦守凤;周晨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