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介入治疗肺癌术后并发脊髓损伤的预防

刘冠华

关键词:肺肿瘤, 介入治疗, 脊髓损伤, 预防
摘要:通过对介入治疗肺癌患者术后并发脊髓损伤的分析,认为术中应加强药物灌注的监护,尽量做到导管的超选择,灌注前略低浓度造影剂试注观察,避开可疑脊髓走向血管等预防措施的综合应用,就能减少脊髓损伤情况的发生,提高介入治疗成功率.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以人为本规范管理

    以人为本规范管理就是在建立严格的硬指标规范管理的同时通过自愿报名、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科领导裁定的方法兼顾人的个性特点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及特长,调动一切积极性,如:①对老同志发挥其有经验、做事稳的特点,把好关;对年轻同志发挥其知识新、接受快、热情主动、勤学上进的特点,达到佳配合,②人的个性化,根据个人的性格、知识面及其专长、生理特点,实现适人佳位组合方法,实现在报告及时、准确,满足临床需要的前提下更新知识,提高全科业务人员理论水平和业务操作水平.达到设备、试剂佳使用效率和高人员效率,保证报告质量,降低成本,开创新业务,创造良好的经济收入,树立良好的医院和社会形象的目的,使医院在今后的发展和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

    作者:汪小风;王少敏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蜂针辨证取穴治疗面瘫40例

    面瘫即周围性神经瘫痪亦称面神经麻痹,俗称口眼歪斜,是临床常见病之一.以非特异性面神经炎所致为多见,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青壮年发病为多,起病急,为单纯性的一侧面颊筋肉弛缓,无半身不遂,神志不清等症状,其病因多由脉络空虚,风寒湿热之邪侵入面部筋脉,以致气血阻滞,经筋失养,肌肉弛缓不收而成面瘫,其起病突然,每在睡觉醒来时,发现一侧面部板滞、麻木、瘫痪、不能蹙额、皱眉、露齿、鼓颊等,口角向健侧歪斜,漱口漏水,病侧额纹消失,患侧鼻唇沟变浅或消失,露晴流泪,流涎,进食困难,笔者自1997年10月2005年3月采用蜂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40例,效果较好.

    作者:罗志青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威灵仙治疗羊痫风有良效

    威灵仙味辛、咸、性温,归膀胱经、肝经,用于治疗风湿痹痛,咽喉骨鲠为人所共识.然而,笔者在临床实践中,辨证加用该药治疗羊痫风多例,取得了良好效果,兹举2列如下.

    作者:张件云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浅谈输液速度管理缺陷与对策

    目的 探讨输液速度缺陷管理方法,提高病人输液安全及有效性.方法 对近5年在我院输液过程中存在的输液速度管理缺陷进行回顾性分析,提出管理对策.结果 全体护士对输液速度问题都能认真对待,相关知识的掌握能力明显提高,今年未发现输液速度管理缺陷.结论 强化专业理论培训,完善输液巡视管理制度,是控制输液速度管理缺陷的根本方法.

    作者:张惠芬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血清脂肪酶(LPS)在胰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血清LPS主要来源于胰腺,LPS增高常见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胰腺癌等.临床常依据淀粉酶的升高来诊断胰腺炎,而血、尿淀粉酶升高持续的时间较短,特异性较差.血清LPS升高可持续长时间,特异性较强.

    作者:常喜冬;孙娇杰;田娜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运用护理程序进行术前心理护理

    手术对病人是一种严重的生理创伤,必然产生强烈的心理刺激.不良的心理反应又会影响病人的生理变化,导致不良后果.故术前充分的心理护理对手术效果及术后康复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通过临床观察,运用护理程序对病人术前的心理问题进行护理,提高了护理质量,取得了满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徐丽;徐秀凤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二维超声监测卵泡发育分析

    目的 提高不孕患者医治率以及方便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选用阿洛卡-630二维超声诊断仪,根据月经周期,在月经第13天,膀胱充盈适度,B超下测量子宫、卵巢、卵泡大小并作纪录,以便追踪.结果 本组73例,成熟卵泡48例,未成熟卵泡10例,无卵泡8例,不排卵的卵泡形成卵泡囊肿7例.结论 随着二维超声的广泛应用,在超声下监测卵泡的发育,直观、方便,便于反复、连续探查,值得推广.

    作者:黄爱;梁红征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肝前性门脉高压32例临床分析

    我院自2001年1月至2006年1月收治肝前性门脉高压症患者32例,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32例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10~82岁,平均46.9岁.上腹痛13例,呕血、黑便11例,脾肿大4例,腰背痛2例,腹胀、腹围增大1例,全身浮肿1例.

    作者:胡琳琳;孙呈岗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89例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输卵管妊娠是常见的异位妊娠,为尽量保留输卵管妊娠患者的生育功能,临床上实施了多种保守治疗的方法.近年来,腹腔镜输卵管妊娠的治疗已经成为异位妊娠的常规术式,持续性异位妊娠(Persistent Ectopic Pegnancy,PEP)是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成为再次治疗的主要原因.回顾我院收治的89例进行分析.

    作者:姜海燕;欧阳普友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小儿脊髓纵裂的诊断及治疗

    目的 研究小儿脊髓纵裂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报告20例脊髓纵裂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X线及CT确诊.根据术中所见和术后恢复结果分析手术时机及手术要点.结果 20例患儿均经手术切除骨嵴和硬膜袖,小年龄5个月,大16岁,平均9岁.术后平均随访时间2年.4例下肢无力、3例神经功能障碍者已回复,所有病例均取得较好疗效.结论 X线、CT平扫是确诊脊髓纵裂的主要手段,及早手术切除骨嵴及硬膜袖是治疗此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曲修水;付秀花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微波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皮肤病,且近年来该病有增多趋势.笔者于2004年1月~2005年6月近一年半时间,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微波定向照射治疗带状疱疹,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晨霞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心肌酶变化的研究

    目的 探讨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心肌酶谱改变与病情轻重及愈后的关系.方法 通过测定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45例)的血清心肌酶谱,测定酶学的消长与病情的关系.结果 45例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CK、AST、LDH、HBDH均明显升高,CKMB升高不明显.结论 出血性脑血管病症患者血清心肌酶升高,且心肌酶谱变化与病情轻重及愈后均有关.

    作者:张瑞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1911例高危新生儿急救转运综合评价

    目的 对6年高危围产儿急救转运进行综合评价,以进一步提高转运效率与质量.方法 对1999年5月~2005年5月转诊住院的高危新生儿,按转运方式分为3组:Ⅰ组宫内转运组,Ⅱ组双程转运组,Ⅲ组单程转运组.比较3组间危重儿发生率、治愈率、死亡率、后遗症率、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等.结果 Ⅰ组宫内转运组:危重儿发生率51.2%(191/373),治愈率91.4%(351/373),死亡率1%(4/373),后遗症率1%(4/373),平均住院日为12天,平均住院费2615元;Ⅱ组双程转运组:危重儿发生率62%(761/1066),治愈率90%<967/1066),死亡率1.78%(19/1066),后遗症率2.6%(28/1066),平均住院日为15天,平均住院费3211元;Ⅲ组单程转运组:危重儿发生率76.6%(362/472),治愈率80%(378/472),死亡率2.96%(14/472),后遗症率3.8%(18/472),平均住院日为18天,平均住院费4762元.结论 3组间Ⅰ组宫内转运方式和Ⅱ组双程转运方式较Ⅲ组单程转运方式的危重儿发生率、死亡率、后遗症率、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为低,治愈率为高;在高危围产儿转运中,以宫内转运或双程转运对新生儿急救康复更为安全、便利、经济、有效.

    作者:陶春莲;姜赤秋;吴莉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外剥内扎加切除缝合治疗环状混合痔50例临床观察

    我科对5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采用外剥内扎和切除缝合的方法治疗,效果满意.男24例,女26例,年龄21~72岁,病程3~36年.脱出嵌顿肿痛6例;伴出血16例;出血致严重贫血2例;大便次数增多3例;排便时间延长21例;便秘15例;有注射治疗史5例;手术治疗1例.

    作者:韩宇科;王凭;胡敏;荆大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论医院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

    医院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意识形态的两种表现方式,同属于上层建筑,都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在当前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探讨和认识医院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发挥医院文化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补充作用,对于更有效、更充分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对于医院的建设发展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纪翠萍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654-2与思密达联合治疗秋季腹泻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654-2与思密达联合治疗秋季腹泻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5年9月~2005年12月我院儿科的100例秋季腹泻患儿,分为治疗组(使用654-2和思密达联合治疗)和对照组(对照组用常规治疗),对两组患儿疗效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654-2与思密达联合治疗秋季腹泻临床疗效显著,且无不良反应.

    作者:周杰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糖尿病合并感染134例临床分析

    感染是糖尿病(DM)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现通过对我院2000年10月~2003年12月住院的糖尿病患者合并感染的情况进行分析,分析其临床特点如下:

    作者:崔鸿铭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89例围手术期处理及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处理及操作技巧对手术安全的意义.方法 89例均经B超检查确诊,有合并症者62例,同一患者并存2种疾病者36例.术前综合评估病人脏器功能,结合病史及病人身体状况拟定出合理的预防和治疗方案,酌情采取急诊手术或病情平稳后择期手术.结果 顺利完成手术84例,其中急诊手术48例,延时手术41例.中转开腹5例,平均手术时间53分钟.无手术死亡及胆管损伤.平均住院时间3.8天.结论 LC适于老年胆囊切除患者.

    作者:井晓亮;李万义;闫振;闫波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3625名供浆员血清乙肝表面抗体测定结果分析

    为了了解我站供浆员接受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后获得表面抗体情况,笔者系统统计并分析本站2001年1月份至12月份所作的3625名接受乙肝疫苗全程免疫的供浆员血清中的乙肝表面抗体效价进行了测定,详细报道如下.

    作者:吴琼晟;尹兴德;高茜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某校新生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监测与分析

    目的 了解我校新生HBsAg感染情况,为学校传染病的预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1~2005年入校新生3765人进行HBsAg检查,采用ELISA酶标法测定HBsAg的滴度,对HBsAg阳性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新生HBsAg阳性率为6.85%,来自农村的学生比来自城镇的阳性率高,男生阳性率高于女生.结论 乙型肝炎仍是学生人群中不可忽视的传染病,应加强学校内乙型肝炎的预防.

    作者:钱瑞娜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