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海燕;欧阳普友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护士长,营造一支服务优良、技术精湛、新型、和谐的医护患关系的护理团队,是护理管理者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护士长工作在第一线,是基层领导者,其自身素质、管理水平及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整个病区的内涵和质量,就护士长的管理,笔者略谈如下:
作者:温秀英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对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与传统开放性气管切开术(OT)在急危重症治疗中应用的对照研究来评价PD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比较PDT组(21例)与OT组(25例)手术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PDT组从开始穿刺至置管成功5~20min,平均(8±2.6)min.OT组从切皮至置管需20~40min,平均(28±6.8)min,PDT组手术时间明显比OT组短(P<0.01);PDT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9.5%,OT组为28%,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而且拔管后切口的愈合也较OT组快,PDT组为3~5天,OT组为5~7天.结论 PDT简单快捷,手术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许健瑞;唐召力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调查8~10岁儿童腹痛与性别、性格、饮食、排便习惯有无相关性.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对无锡四所小学1068名8~10岁小学生(男生460人,女生608人)就有关腹痛及生活因子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 59.55%的人有腹痛存在,女性儿童、性格文静内向、一日二餐或无规律进餐、喜好辣味油炸食物、进餐速度快、三日以上或无规律排便者与腹痛相关性高.结论 小儿腹痛是儿科常见症状,与不良生活习惯及紧张内向型情绪性格有关.要宣传健康的生活方式,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
作者:李征瀛;郁敏;王树洲 刊期: 2006年第09期
为了提高护理质量,对目前护理质量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1目前护理质量存在的问题1.1现代科学管理知识和科学管理意识有待提高护士长的管理是整体管理的关键环节,护士长主要精力必须放在护理的组织和管理上,但实际上目前大多数护士长缺乏科学管理知识和管理经验,花大量的精力从事繁杂的行政事务,抓护理质量的时间和精力相对较少,从而严重影响了护理质量管理.
作者:刘淑梅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探索上下颌牙牙髓切除(断)术麻醉效果更好、更理想的麻醉方法.方法 对3736例上下颌牙骨膜下浸润麻醉作牙髓切除(断)术.其中乳牙、上颌牙、下切牙,与相同数量同名牙在骨骼上浸润麻醉切髓作比较;下尖牙及双尖牙与相同数量同名牙在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切髓作比较;下磨牙与相同数量同名牙在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切髓作比较.结果 乳牙、上颌牙、下颌前牙及双尖牙骨膜下浸润麻醉切髓时基本无痛,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下磨牙骨膜下浸润麻醉总有效率低于神经阻滞麻醉.结论 乳牙、上颌牙、下前尖牙及双尖牙采用骨膜下浸润麻醉、下磨牙采用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作切髓术麻醉效果较理想.
作者:宁鸿雁;伍民诚 刊期: 2006年第09期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是焦虑症综合治疗的一项重要措施,如何使健康教育达到佳的教育效果,以满足焦虑症病人对健康知识的需求,迄今仍没有一种公认的模式.鉴此,2004年2月至2005年2月,我院开放管理病房(有家属陪护)应用临床路径[1]对焦虑症病人实施健康教育,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定萍;黎文云 刊期: 2006年第09期
护理工作的主要对象是病人,不同疾病促使病人产生不同的心理,病人心理形成之后,对疾病转归与身心康复有着显著的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因此,护士在临床上应自觉、细致、准确地发现和护理病人在疾病诊治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心理现象.
作者:储梅 刊期: 2006年第09期
新中国成立至今,妇女常见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解放前后遗留下来的严重危害妇女身心健康的子宫脱垂和尿瘘有了大幅度的下降.由于重视妇女病的普查、普治,宫颈癌的发病率也有了显著的下降,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和行为的改变生殖道感染、月经病和乳腺病的患病率在逐渐增加.我院决定对笔架辖区的已婚妇女进行妇女病普查.
作者:付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产房是孕产妇集中分娩及治疗的地方,特殊人群的集中,排泄物、分泌物的污染,以及侵入性操作技术的应用,使产房院内感染率明显增高.产房作为医院Ⅱ类环境,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成为产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产房的医院感染率降低,是大限度降低院内感染的重要途径之一.现就产房医院感染的发生和预防进行探讨.
作者:田阿红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50mg 30分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有溶栓指征的AMI患者共170例,随机分成二组:rt-PA 50mg 30分钟为治疗组,共89例;rt-PA 50mg 90分钟为对照组,共81例.所有病例均采用rt-PA联合静脉肝素治疗.治疗组rt-PA给予8mg静脉注射,余42mg在30分钟内静脉滴注;对照组rt-PA给予8mg静脉注射,余42mg在90分钟内静脉滴注.以溶栓开始后30~60分钟及90分钟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率、治疗中出血并发症及30天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为观察指标.结果 溶栓开始后30~60分钟治疗组血管再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9.8%与64.2%,P=0.023);溶栓开始后90分钟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血管再通率无显著性差异(79.8%与79.0%,P=0.902).治疗组与对照组30天内梗死后心绞痛、再梗死、死亡率、中风、需要血运重建无显著性差异.30天两组的LVEF比较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58.3%与53.7%,P<0.05).出血发生率: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13.5%与12.3%,P>0.05).结论 与50mg 90分钟方案比较,rt-PA 50mg 30分钟静脉溶栓治疗AMI患者安全有效,能更早开通梗死相关血管,改善左心室功能,不增加出血并发症.
作者:蒋建东;周嬿;季燕妮;徐亮 刊期: 2006年第09期
近年来,为了使广大妇女安全度过围绝经期,避免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对围绝经期妇女血清性激素水平明显降低且症状明显者,采取激素替代治疗,改善其症状,随着科研成果的不断涌现,人们对激素替代治疗的认识越来越清晰,激素替代治疗的相关护理也摆在一个明确重要的位置.下面就这方面的内容做一概述.
作者:张美丽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和分析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确定抗菌药物应用管理重点.方法 对2006年1月份出院病历共1383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内容包括抗菌药物使用率、联合用药情况、手术科室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情况及感染性疾病病原学检查率等.结果 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6.67%;手术科室、呼吸科、儿科、SICU抗菌药物使用率较高为82.75%(763/922);单联用药者为82.97%(765/922);手术科室围术期预防用药率为100%,其中≤72小时用药率50.68%;抗菌药物使用频次前3位者为头孢呋辛28.20%(260/922)、头孢曲松21.26%(196/922)、头孢哌酮/舒巴坦17.46%(161/922)、感染性疾病病原学检查率为29.17%.结论 我院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管理的重点为:①控制手术科室围术期预防用药,特别是严格控制Ⅰ类切口手术用药;②加强对围术期预防用药时间限制,努力控制在72小时以内;③针对呼吸道感染,要严格掌握抗菌药物使用指征,有效控制抗菌药物使用率;④提高感染性疾病病原学送检率,减少经验性和盲目性用药.
作者:高凤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减轻长期化疗患者静脉穿刺时的痛苦,提高穿刺成功率.方法 观察组50例穿刺时用5号半头皮钢针以≤15角度选择手背静脉进针,不使用止血带,手自然放松;对照组50例选用7号头皮钢针,选择手背静脉,按常规穿刺方法进针,比较两组间一针穿刺成功率和静滴过程中外渗现象.结果 观察组穿刺一针成功率为47例,占94%,对照组一针穿刺成功率为40例,占80%.结论 采用小针头小角度进针,不使用止血带,手自然放松,一针穿刺成功率可明显提高,而且静滴过程中外渗现象显著减少.
作者:王颖霞;张冉 刊期: 2006年第09期
气管切开术是一种常见的手术,它的应用范围已日趋广泛,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喉阻塞;二是下呼吸道阻塞.其中下呼吸道分泌物阻塞的原因很多,如各种原因引起的昏迷、颅脑外伤、神经麻痹性疾病、严重的胸外伤、呼吸道烧伤等.在我们所做的为解除下呼吸道分泌物阻塞之气管切开病例中,颅脑外伤及其它原因者较多,胸外伤较少.现将笔者近年来临床遇到的17例严重胸外伤施行气管切开术的实践体会做粗浅总结.
作者:潘淑霞 刊期: 2006年第09期
快速病理切片(即术中病理),它包括冰冻切片和快速石蜡切片.对于基层医院和小型医院多使用快速处理仪进行快速石蜡制片,其设备简单,可时间一般较冰冻制片长(一般40~50分钟).我科经过反复试验,改用电磁炉代替快速处理仪,利用微火隔水煮沸法进行快速石蜡制片,这样缩短了制片时间,制片效果和H-E常规石蜡相同,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新芝;刘怀斌;臧同临;臧侠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羊水过少对围产儿的影响及分娩方式.方法 对90例羊水过少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B超对羊水量的估计准确率达94.5%;羊水过少高发于40~41周;且易并发宫内生长发育迟缓(IUGR);羊水量越少,羊水粪染及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越高.结论 对羊水过少确诊后选择剖宫产为宜.
作者:曹扬萍 刊期: 2006年第09期
1990年,在国际癌症协会召开的早期乳癌治疗讨论会上,正式将保留乳房治疗(breast conservation therapy,BCT)作为治疗Ⅰ、Ⅱ期乳癌的一种适宜而可取的方法给以肯定[1].从此,BCT这一名称得到确认,并取代了乳腺部分切除术、乳腺区段切除术、象限切除术、肿块切除术等繁杂的术式.BCT代表了乳癌治疗的一个新阶段,使乳癌的外科治疗由以局部解剖学为基础追求手术彻底性的根治手术向全身生物学改变为指导理论的防治方面发展.
作者:许本柯;王兵 刊期: 2006年第09期
随着中西医结合的深入发展,中西药物联合应用防治疾病的情况日益广泛.维生素属临床常用药,与中药合用较为常见,不同的药物联用会产生不同的临床效果,现采拮临床五种不同的联合用药得失简述如下:
作者:樊富华;张丽萍;刘成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VitB1缺乏与厌食症的关系.方法 2004年6月~2006年6月66例门诊厌食症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均嘱食用富含VitB1的食物,治疗组予肌肉注射VitB1三天.在就诊后第四天、第一周、第二周,电话随访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第四天治疗组有效率17.6%,对照组有效率0%,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第一周治疗组有效率17.6%,对照组有效率15.6%,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第二周治疗组有效率20.6%,对照组有效率21.9%,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治疗第四天有效率(0%)与治疗第一周有效率(15.6%),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第一周总有效率(16.7%)与治疗第二周总有效率(21.2%),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VitB1缺乏是导致厌食症的病因之一.VitB1治疗VitB1缺乏引起的厌食症能迅速缓解症状.方法 不同,效果相近.
作者:周保健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补充营养物质、扩容治疗胎儿生长受限(FGR)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73例胎儿生长受限者补充营养物质、扩容治疗,测定治疗前后的宫高、腹围、孕妇体重、胎儿双顶径及新生儿出生体重.结果 治疗组上述各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新生儿低体重儿及早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补充营养、扩容能有效治疗FGR,改善胎儿宫内生长发育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美秀 刊期: 200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