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几对中药与维生素联合应用的得与失

樊富华;张丽萍;刘成芳

关键词:中药, 维生素, 药物联合应用, 临床效果, 中西医结合, 药物联用, 联合用药, 防治疾病, 常用药
摘要:随着中西医结合的深入发展,中西药物联合应用防治疾病的情况日益广泛.维生素属临床常用药,与中药合用较为常见,不同的药物联用会产生不同的临床效果,现采拮临床五种不同的联合用药得失简述如下: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微波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皮肤病,且近年来该病有增多趋势.笔者于2004年1月~2005年6月近一年半时间,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微波定向照射治疗带状疱疹,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晨霞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大学生心理问题探析

    健康心理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通过与学生沟通、交流,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作了一些探索,同时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教学过程中,以期化解学生的心理困惑,调节和优化学生的心理状态,为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尽到为人师者的责任和义务.

    作者:胡云波;李学琼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某部队干部B超普查结果分析

    分析某部队2006年干部B超普查结果,显示肥胖、年龄、饮酒、高血脂与脂肪肝成明显正相关.

    作者:荆培强;罗锦花;李宁一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消痔灵注射加LC电脑肛肠综合治疗仪治疗混合痔178例

    门诊常见的成人肛门疾病中,痔疮约占60%以上,其便血、脱出、疼痛和分泌物引起肛门潮湿不洁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影响很大.肛门垫下移、直肠粘膜内脱垂以及各种原因导致的腹压增大是导致其发病的主要因素,女性多于男性.我科自2003年以来,采用消痔灵四步注射加LC电脑肛肠综合治疗仪治疗混合痔,疗效满意,术后无复发,无术后疼痛、大便困难及出血并发症,较传统外剥内扎及单纯应用消痔灵注射治疗优越性多,且不需要住院治疗,患者更易于接受,现报告如下:

    作者:侯振世;张运卫;杨惠建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纳洛酮治疗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观察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发病机制极其复杂,近年来,随着基础和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机体在严重缺氧缺血应激状态下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产生的多种内源性致病因子是HIE发生的重要环节,其中内源性阿片样物质和氧自由基对脑组织的损伤作用受到关注.纳洛酮可通过多种药理作用影响HIE的病理生理过程.笔者在严格随机对照下,观察了纳洛酮对21例重度HIE的临床疗效,现报导如下.

    作者:吴传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白内障术前两点分辨力检查预测术后视力的观察

    目的 预测白内障术后视力,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方法 对拟行白内障手术的83眼术前进行两点分辨力、晶状体混浊程度及其它相关检查,预测结果与术后视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点分辨力值越大,术后视力越差;分辨力值越小,术后视力越好,成反比关系.结论 白内障术前两点分辨力检查预测术后视力简单易行、效果可靠.

    作者:李伟;杨海澎;管家忠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宫颈评分对引产效果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5年1月~12月,我院产科住院待产孕妇200例.入选标准:①知情同意.②年龄25~34岁.③初产妇.④为同满37周不足42周.⑤单胎头位.⑥无产科妇科并发症.⑦胎膜完整.⑧产前NST(+),引产前行Bishop评分分为≤5'114例,≥6'86例.

    作者:赵琴;张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浅谈常用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及耐药性

    1 常用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抗菌药物是临床治疗感染性疾病重要手段,这类药物的应用使许多严重感染(如感染性心内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等)的预后大有改观,使感染性疾病的病死率显著下降.但抗菌药物的应用也引起许多不良反应,甚至引起严重后果,临床应对抗菌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予以充分重视.

    作者:徐延宁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蜂刺中毒2例报告

    1临床资料病例1,男,6岁,因蜂螫伴皮疹、头痛、呕吐1小时,惊厥1次入院.查体:体温:36.2℃,呼吸:32次/分,心率:96次/分,BP:90/60mmHg.神清,精神差,表情淡漠,全身皮肤可见大小不等风团,瘙痒,左手小鱼际可见一蜂螫斑,未见蜂刺,巩膜无黄染,心、肺、腹及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血、尿常规正常;肝、肾功能正常;心电图、脑电图正常.诊断:蜂刺中毒.给予局部伤口碳酸氢钠清洗,并予皮质激素、钙剂、护肝、护脑治疗.住院3天,治愈出院.

    作者:陈皆兵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病,临床上患者反复感染、久治不愈,这可能与中耳结构复杂、脓液引流不畅有关,但临床上未能及时选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是其治疗困难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更好地了解目前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致病菌及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我们对116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耳分泌物进行了细菌培养及耐药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尹平;康玉珍;孙道芳;刘毅;刘常慧;史世娟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

    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在一般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硝酸甘油注射液及生脉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肺心病并心力衰竭32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王昌金;袁建喜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10例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病例的术后反思

    本文对10例误诊为急性阑尾炎进行了术后反思,指出医生先入为主、主观臆断、临床经验不足以及工作不细致、过分依赖医技检查结果是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

    作者:覃福星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基层医院影响健康教育的原因与对策

    以病人为中心开展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护士针对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的适应能力而进行一种干预性活动.为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促使整体护理工作的进一步完善,在基层医院就目前影响健康教育的因素及对策进行剖析.

    作者:黎昌敏;赵琦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90例羊水过少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羊水过少对围产儿的影响及分娩方式.方法 对90例羊水过少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B超对羊水量的估计准确率达94.5%;羊水过少高发于40~41周;且易并发宫内生长发育迟缓(IUGR);羊水量越少,羊水粪染及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越高.结论 对羊水过少确诊后选择剖宫产为宜.

    作者:曹扬萍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激素四日疗法治疗急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0例临床分析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小儿常见的出血性疾病,ITP现认为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发病机制在于针对血小板自身抗体与血小板结合导致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主要是肝脏)对血小板吞噬、破坏增加,血小板寿命缩短.临床分急、慢性两型,病程≤6月为急性,病程>6月为慢性[1].现将我科自2004年5月~2005年11月用激素4d疗法治疗急性ITP 20例分析如下:

    作者:李细林;朱雪梅;陈火容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石嘴山市公共场所公共用品用具消毒状况调查

    目的 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方法 采用抽样调查方法对石嘴山市公共场所单位的公共用品用具消毒质量进行调查;用品用具细菌学检测.结果 在53家公共场所单位中,有80%的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不懂用品用具的洗刷、消毒、保管等卫生知识,且保洁措施不全.用品用具的总合格率为71.87%.结论 应加强公共场所用品用具消毒卫生管理工作.

    作者:孙东芳;马建淮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不同剂量的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及近期预后观察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使用不同剂量氯吡格雷治疗的疗效及近期预后.方法 所有临床确定为AC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80)和对照组(n=78),治疗组用常规治疗加首次负荷剂量氯吡格雷(波立维)300mg口服,随后两周每天150mg,之后每天口服75mg,对照组用常规治疗加波立维每天口服75mg,比较两组的疗效及近期预后.结果 治疗组死亡、再梗死、中风、再发心绞痛、需要血运重建等联合终点事件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22.5%与4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发生出血并发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负荷剂量且短期较大剂量使用氯吡格雷治疗ACS具有更好的疗效且安全,能改善ACS患者的近期预后.

    作者:任军;蒋建东;陆俊杰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在改革中求突破在竞争中求发展——宜春市第三人民医院增收节支的主要措施

    精神病院属专科医院,是面向精神病人服务的特殊行业.因精神病人住院时间长,病情易迁延不愈,多数病人反复住院,使许多特困病人因此而住不起院,致使住院病人锐减,再加上民政部门兴办的精神病疗养院及综合性医院精神科的竞争,使医疗技术力量雄厚的精神专科医院门庭冷落,业务量明显减少.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精神专科医院要想生存就必须改变经营策略,扩大服务范围,在困境中求发展.我院近几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变单一的福利型机制为多种经营机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作者:刘玉梅;赖坚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围绝经期妇女激素替代治疗的护理进展

    近年来,为了使广大妇女安全度过围绝经期,避免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对围绝经期妇女血清性激素水平明显降低且症状明显者,采取激素替代治疗,改善其症状,随着科研成果的不断涌现,人们对激素替代治疗的认识越来越清晰,激素替代治疗的相关护理也摆在一个明确重要的位置.下面就这方面的内容做一概述.

    作者:张美丽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发热病人的心理护理

    护理工作的主要对象是病人,不同疾病促使病人产生不同的心理,病人心理形成之后,对疾病转归与身心康复有着显著的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因此,护士在临床上应自觉、细致、准确地发现和护理病人在疾病诊治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心理现象.

    作者:储梅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