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慧春
我院自1998年1月~2004年4月,应用改良的Putti-platt[1]法治疗习惯性肩关节前脱位9例,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季永东;吕翠华;赵诗磊 刊期: 2006年第09期
输卵管绝育术以其安全、简便、经济、永久等优点,成为生育二孩及二孩以上育龄夫妇的主要绝育措施.绝育术后异位妊娠是绝育失败的一种表现[1],严重危害育龄妇女的健康,应予重视.为此,笔者对绝育术后并发异位妊娠61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从而探讨其病因及预防措施.
作者:林素榕;石天英 刊期: 2006年第09期
1概念人文关怀是对平等的作为主体的人的生命与质量的关注,是对人的人格、尊严和需求的肯定,以及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它表现为对人文精神价值的弘扬和对人性的根本关怀.护理工作中的人文关怀就是以人为本,把对病人的关怀作为一切护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一切以病人为中心.
作者:严国云 刊期: 2006年第09期
1临床资料患者,29岁,主因第二胎孕足月阵发性腹痛3小时,于2004年6月29日入院.入院后查体:T:36.5℃ P:80次/分Bp:110/7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心肺未闻及异常,腹部膨隆如孕足月大小,可及宫缩,先露头,入盆,胎心142次/分,律齐,外阴经产型,阴道畅,宫颈管半消,宫口开大2.5cm,先露头,棘上0.5cm,双下肢浮肿(-);彩超示:宫内胎儿,双顶径8.9cm,股骨径6.8cm,右侧壁胎盘Ⅲ级,胎盘下缘可探及一大小8.8cm×6.9cm的略低回声肿物,边界清,形态规整,其内回声不均匀,中间为强回声,周边为低回声,其内可见极少量血流信号,羊水深4.85cm,血Rt、尿Rt无异常.
作者:赵爱娟;姚新国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探索上下颌牙牙髓切除(断)术麻醉效果更好、更理想的麻醉方法.方法 对3736例上下颌牙骨膜下浸润麻醉作牙髓切除(断)术.其中乳牙、上颌牙、下切牙,与相同数量同名牙在骨骼上浸润麻醉切髓作比较;下尖牙及双尖牙与相同数量同名牙在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切髓作比较;下磨牙与相同数量同名牙在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切髓作比较.结果 乳牙、上颌牙、下颌前牙及双尖牙骨膜下浸润麻醉切髓时基本无痛,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下磨牙骨膜下浸润麻醉总有效率低于神经阻滞麻醉.结论 乳牙、上颌牙、下前尖牙及双尖牙采用骨膜下浸润麻醉、下磨牙采用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作切髓术麻醉效果较理想.
作者:宁鸿雁;伍民诚 刊期: 2006年第09期
1临床资料我院每年开展妇科门诊手术麻醉3000余例,一般选择静脉麻醉,过去少部分未满意禁食的患者曾采用监护麻醉(神经安定+局部浸润麻醉),其中术后有2例发生锥体外系反应.例1,女,24岁,宫内孕6周,拟行无痛人流术.例2,女,41岁,月经量异常增多,拟行宫腔镜检查.两者均为ASA Ⅰ级,进食不足4小时.静注氟哌利多2.5mg、芬太尼0.1mg,待患者入睡后辅以宫颈注射1%利多卡因2ml,行人工流产术和宫腔镜检查,手术顺利.术后患者呈嗜睡状,静注纳洛酮0.2mg,待清醒后送观察室留观,2小时后自行离院.例1当晚深夜出现斜颈,后颈背部肌肉紧张,头部不由自主摇摆,双眼球定向障碍,意识清醒,难以入睡,于次日6Am来我院复诊.例2次日出现焦虑,不能安静,无法自控的来回走动,遂入院诊查.两例查体:Bp、R、P、SpO2均正常,无病理征.考虑为氟哌利多引发的锥体外系反应.处理:静注2mg力月西.患者入睡,30分钟后清醒,症状消失.
作者:高建新;缪丹;樊育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是焦虑症综合治疗的一项重要措施,如何使健康教育达到佳的教育效果,以满足焦虑症病人对健康知识的需求,迄今仍没有一种公认的模式.鉴此,2004年2月至2005年2月,我院开放管理病房(有家属陪护)应用临床路径[1]对焦虑症病人实施健康教育,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定萍;黎文云 刊期: 2006年第09期
1 常用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抗菌药物是临床治疗感染性疾病重要手段,这类药物的应用使许多严重感染(如感染性心内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等)的预后大有改观,使感染性疾病的病死率显著下降.但抗菌药物的应用也引起许多不良反应,甚至引起严重后果,临床应对抗菌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予以充分重视.
作者:徐延宁 刊期: 2006年第09期
我科对5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采用外剥内扎和切除缝合的方法治疗,效果满意.男24例,女26例,年龄21~72岁,病程3~36年.脱出嵌顿肿痛6例;伴出血16例;出血致严重贫血2例;大便次数增多3例;排便时间延长21例;便秘15例;有注射治疗史5例;手术治疗1例.
作者:韩宇科;王凭;胡敏;荆大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低分子肝素钠是一种抗血栓形成剂,临床常用于防治肾病综合征的血栓形成和栓塞并发症.但用于减少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改善血酯代谢报告甚少,我们用于治疗糖尿病肾病,改善血酯代谢、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指标,从而降低尿蛋白排泄,降低血粘度,降低血清胆固醇,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
作者:苗淑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笔者探讨了腹腔镜行幽门环肌切开48例的临床效果.共进行了48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行幽门环肌切开术,年龄6天至5月,平均年龄1个月,手术历时30分钟,术后禁食6小时始流质由少渐多,观察72小时无不适症状,平均术后5天出院.术后并发症少.由此可见,腹腔镜行幽门环肌切开术具有术中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粘连轻、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周平;熊华丽;罗红艳;黄秀娟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应用薄层高分辨率CT(HRCT)评价活动性肺结核的各项影像学征像,探讨其临床诊断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薄层螺旋CT对50名已确诊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进行高分辨率CT扫描.其中痰及支气管灌洗液中查出结核杆菌阳性36例,14例经临床随诊半年以上.采用西门子欢悦双排螺旋CT进行肺部10mm常规层厚扫描,对病灶区进行1mm高分辨扫描.结果 6例病变HRCT显示支气管增厚及狭窄,21例显示微节结影及小叶实变,空洞影.18例显示小叶间隔和小叶内间质增厚.其中46例显示磨玻璃影,44例显示小叶中心结节分支状影及树芽征.结论 螺旋CT薄层高分辨率扫描对诊断活动性肺结核能提供较常规CT更多的信息.
作者:孙耀辉;付克广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开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复方散剂.方法 根据现代医学和中医药学理论组方制备复方散剂,每次一匙水冲服,每日两次.结果 临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58例.总有效率96.5%.结论 本散剂使用方便,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价廉易得,患者易接受,疗效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梁宏展;冯萍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120名出院患者随机等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试验组出院后采用面对面教育、病情追踪等方式进行饮食、运动、自我监测、用药几方面的的指导,对照组不施加任何干预,半年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遵医率调查及空腹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结果 试验组遵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护理干预能够帮助糖尿病患者提高遵医率,较好的控制血糖.
作者:王亚琼;张美丽;张效梅;侯桂梅 刊期: 2006年第09期
配合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手术14例,总结出此手术精确度高,程序复杂,配合手术必须熟悉手术过程,掌握各种器械的名称和正确使用方法、功能状态、调节方法、清洗要求.
作者:罗伟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电击是指一定强度的电流通过人体时,造成机体的损伤及功能障碍,电流通过人体可引起全身性损伤和局限性损伤,严重者可导致呼吸心跳停止.
作者:曾翠 刊期: 2006年第09期
近几年几乎全球结核病人发病率较前上升,我国也不例外,结核性脑膜炎(TBM)亦随着增多,不典型者亦有所增加,脑脊液(CSF)常规检查约1/3结果不典型,因而易误诊其它疾病,为了提高结脑的早期诊断率,现将我科70年代以来收治的结脑作回顾性分析.
作者:徐艳云 刊期: 2006年第09期
褥疮是完全性截瘫病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治疗困难,护理难度大,影响康复,亦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因此,研究褥疮的防治,对完全性截瘫病人的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2005年7月26日,我科收治1例尾骶部褥疮Ⅳ期的完全性截瘫病人,除实施褥疮常规护理外,我们应用物理因子和药物等综合治疗60天,创面完全愈合,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戴梅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和分析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确定抗菌药物应用管理重点.方法 对2006年1月份出院病历共1383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内容包括抗菌药物使用率、联合用药情况、手术科室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情况及感染性疾病病原学检查率等.结果 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6.67%;手术科室、呼吸科、儿科、SICU抗菌药物使用率较高为82.75%(763/922);单联用药者为82.97%(765/922);手术科室围术期预防用药率为100%,其中≤72小时用药率50.68%;抗菌药物使用频次前3位者为头孢呋辛28.20%(260/922)、头孢曲松21.26%(196/922)、头孢哌酮/舒巴坦17.46%(161/922)、感染性疾病病原学检查率为29.17%.结论 我院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管理的重点为:①控制手术科室围术期预防用药,特别是严格控制Ⅰ类切口手术用药;②加强对围术期预防用药时间限制,努力控制在72小时以内;③针对呼吸道感染,要严格掌握抗菌药物使用指征,有效控制抗菌药物使用率;④提高感染性疾病病原学送检率,减少经验性和盲目性用药.
作者:高凤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学龄前儿童龋齿情况,为在学龄前儿童中开展龋齿防治和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青岛市市北区2613名学龄前儿童采用口腔检查的方法检查龋齿情况,并做相应的护齿.结果 2613名学龄前儿童中,患龋944名,龋惠率为36.13%.同组间男女儿童龋患率差别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青岛市学龄前儿童龋患率较高,有关部门应该重视学龄前儿童的口腔卫生健康教育,并督促其养成健康的卫生习惯.
作者:焦丰叶 刊期: 200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