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雪莲;陶小琴;叶永峰
总结对48例喉癌术后患者进行出院后的综合护理的经验.认为喉癌术后患者的心理状态、语言功能、进食方式及呼吸通道发生改变,影响其生活方式和生存质量,应进行综合护理.包括:针对患者的恐惧、悲观进行心理护理,争取家庭的支持;成立佛山新声会,让喉切除患者在医务人员的帮助下获得语言康复,重新回归社会;设立喉科护理专科门诊,帮助解决家庭护理中的常见问题,给予日常护理和康复护理的指导.通过院外护理,本组48例患者完全生活自理,有45例(94%)能掌握至少1种发声方法,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肖健香;谢雪颜;刘美华 刊期: 2007年第11期
从患者自身潜意识出发对HIV/AIDS患者围绕潜意识的六大功能:本能、记忆、习惯、情绪、能量、想像力方面进行护理.护理人员应发现患者情绪变化引起的生理改变,及时对患者进行暗示,缓解症状;引导患者内心深处潜藏的美好记忆,帮助其排除莫名的恐惧;注意帮助患者潜意识习惯的形成,以更好地配合治疗、护理工作;给予患者关心和爱护,消除其不良的情绪反应;予患者合理平衡的膳食,加强生活护理,并配合电磁理疗,促使患者自感经历充沛、身心愉悦;予放电影、讲故事、读小说等陶冶患者情操,使其内心得到满足.认为全面了解患者潜意识心理状况,在患者心理产生微妙变化的阶段即采取干预措施,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护理效果.
作者:陈美琴;唐从峰;李小林;肖维艳;曾令梅;尤洪普;谢玉燕;赵青 刊期: 2007年第11期
多帕菲严重过敏反应发生率很低[1],多发生于首次用药,多次用药后发生过敏反应鲜见报道,且报道的均为速发反应,通常发生在滴注的初几分钟[2],迟发反应尚未见报道.因此,若发生迟发过敏反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抢救措施便显得尤为重要.2007年4月2日我科1例肺癌患者出现迟发严重的过敏反应,救治成功,报道如下.
作者:胡君娥;周志芳 刊期: 2007年第11期
对2006年1-10月住院并经临床或病理确诊的70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有流产史41例,有盆腹腔手术史3例,剖宫产史5例,放置宫内节育器(IUD)12例,有停经史60例,阴道不规则流血55例,下腹疼痛58例.认为护理人员掌握异位妊娠的临床表现特点,注意区分疼痛的性质,倾听患者主诉,临床中注意观察不规则阴道流血的量、颜色及性质,了解体征、辅助化验、检查结果的特点,指导孕妇选择有效的避孕措施,避免不必要的宫腔操作,积极治疗生殖系统的急性炎症等可降低发生异位妊娠的风险;加强预防保健知识宣教,告知患者区别正常与异常的阴道出血,若平日月经规律、量适中,有性生活史,而此次表现阴道流血量少呈点滴状、色暗红或深褐色,且流血持续时间已超过以往月经时间,即应及早就医等是确保异位妊娠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李秀云;梁惠芳;耿聪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高三男生报考大学时选择护理专业的意向情况,为护理教育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自设问卷,对93名高三男生在准备报考大学时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对护理专业的认知情况和选择护理专业的意向.结果 91%的男生对护理专业不了解或只了解一点,83%对护理专业不感兴趣或仅有一点兴趣,43%认为男生从事护理专业的就业前景好或较好,但只有17%有填报护理专业的意向.结论 高三男生对护理专业认识不足,家庭支持不够,是较少男生选择报考护理专业的原因.为此,应加强护理专业的宣传,树立男护士形象,充分认识男性从事护理专业的优势,注重男护士教育,提高男性对护理专业的兴趣.
作者:邓英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探索课间实习教学模式在护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襄樊职业技术学院2005级护理大专生2个班98名学生实施课间实习教学,第2学年结束时对学生和相关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和教师对课间实习教学模式的看法.结果 98%的学生认为课间实习可激发学习兴趣,还可加深对前期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并提高后续学习效果;97%的教师认为课间实习突出了教学过程的职业性与实践性,可提高后续课程的教学效果;97%的学生和96%的教师肯定课间实习能提高学生的沟通意识和能力.结论 课间实习使理论学习与岗位实践有机交融,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是一种可以推广的教学模式.
作者:罗红艳 刊期: 2007年第11期
便秘是指排便次数减少,每2~3 d或更长时间排便1次,无规律性,粪质干硬,常伴有排便困难[1].如不及时解决,就会引起各种并发症,可致患者腹痛、腹胀、食欲不振甚至烦躁焦虑[2],加重患者的病情.为了减轻患者痛苦,寻找更好的治疗便秘的方法,我科2005年1月-2007年6月应用免煎生大黄粉剂灌肠治疗便秘76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丽丽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对先天性白内障患儿术后家庭康复训练指导,使患儿能够坚持弱视训练,巩固并提高先天性白内障患儿术后视力.方法 先天性白内障患儿56例93只眼,在住院期间对患儿及家长有计划地进行心理干预,指导患儿及其家长弱视训练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并指导家长亲自操作.在患儿出院时根据患儿的年龄及视力情况制定具体的弱视训练计划和复诊时间,定期给予电话指导及家庭访视并询问训练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并强化坚持训练的重要性.结果 通过家庭康复指导,48例3~12岁患儿共81只患眼,平均训练27个月,其中67%达到良好视力,8例6~36个月患儿12只患眼平均训练18个月,其中58%达到注视反射灵活.结论 本组患儿能够坚持弱视训练且经过弱视训练不仅可以使患儿视力有所提高,甚至可以达到正常水平.家庭康复指导是目前能够使患儿坚持弱视训练的有效的方法之一,能够提高患儿的视力和生活质量.
作者:杨晨霞;尹新 刊期: 2007年第11期
常规鼻空肠管的留置常需在X线或内镜下进行[1].X线透视下置管需将患者送到放射科,费时费力;内镜下置管法患者痛苦,且治疗费用高.盲视置管法是按常规插胃管的方法,将鼻空肠管从一侧鼻孔插入胃内,凭借胃窦部的蠕动将管道前端推入十二指肠至空肠.我科2006年1-5月对15例重症胰腺炎患者施行盲视放置鼻空肠管,现报道如下.
作者:袁昊晖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拉玛泽分娩减痛法对分娩的影响,以便探索非药物分娩减痛法,减轻产妇痛苦.方法 将2006年10-12月有自然分娩意向的初产妇42例作为对照组,2007年1-6月经孕妇学校进行拉玛泽分娩减痛法训练的初产妇42例作为产前干预组.两组均行导乐陪伴分娩,对照组按常规指导孕妇深呼吸;产前干预组在孕7~9个月时进行拉玛泽分娩法学习,训练孕产妇在宫缩时的呼吸方法和在宫缩间歇期放松全身肌肉的方法,告知孕妇在第1产程潜伏期宫口开2~3 cm时应用胸式呼吸,进入活跃期加速期后(宫口开3~8 cm)应用浅而慢加速呼吸,在宫口开8~9 cm时应用浅呼吸,进入第2产程时指导闭气用力呼吸,当胎头娩出2/3时应用哈气呼吸或吹蜡烛呼吸.比较两组产妇阴道分娩产程时间、分娩疼痛及分娩方式情况.结果 产前干预组第1产程、总产程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产前干预组第1产程活跃期、第2产程分娩疼痛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0.05);而两组分娩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拉玛泽分娩减痛法可减轻产妇压力,降低分娩疼痛,缩短产程,而对分娩方式影响不明显.
作者:应莉;张琳;林亚;项雪芬;张征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心脏介入治疗患者应用BoomerangTM血管封堵器封堵股动脉后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 选择心脏介入治疗后采用封堵器的病例60例为观察组,常规手工压迫止血75例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止血成功率及局部血管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全部封堵成功,发生小血肿1例,血管并发症发生率2%;对照组发生各种血管并发症共8例,发生率11%,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BoomerangTM血管封堵器应用于心脏介入治疗后,封堵股动脉的止血成功率高,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低,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
作者:龚积艳;王艳红;张小丹 刊期: 2007年第11期
临床上,连续输注甘露醇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较高,给患者带来了较大的痛苦,因此,如何预防输注甘露醇导致静脉炎则受到了临床护理人员的重视.我科2005年5月-2006年12月,利用止痛消炎膏的药理作用,对连续静脉输注甘露醇2 d以上的住院病例60例,使用止痛消炎膏预防静脉炎的发生,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晶晶;余淑素;张春霞;叶赛玉;李育珍 刊期: 2007年第11期
总结协议护理在预防家庭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病人导管出口处感染的应用体会.采取协议护理方法对71例家庭腹膜透析病人进行健康教育随访3个月,即通过举办导管出口处护理知识讲座、小组交流、个别讨论等形式,与病人商讨导管出口处护理的方法,结合腹膜透析护士(PD护士)每月对病人进行随访和不定期考核,3个月后评估病人导管出口处感染发生情况.与常规护理病人导管出口处感染率9%相比,本组病人无出现感染,护理效果满意.运用协议护理可明显降低CAPD病人导管出口处感染发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减轻病人痛苦.
作者:廖玉梅;徐春华;高敏 刊期: 2007年第11期
对31例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浆置换及中药神农肝康合剂口服治疗.认为及时消除患者不良心理、给予合理饮食指导、重视服用神农肝康合剂过程中胃肠不适的护理及熟练掌握血浆置换操作规程、注意观察和处理操作中出现的各种并发症是确保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艾书眉 刊期: 2007年第11期
临床上,肝癌晚期的患者都会有大量的腹水,特别是到了后期腹水用药物已无法控制.每日穿刺抽腹水患者也很痛苦,为了缓解患者的病痛,一般给予腹腔引流,每日定时放腹水,但由于患者腹胀明显,腹部压力较大,腹水经常会从引流穿刺点渗漏出来,污染敷料、被服,引起患者不适,增加护士临床工作量.我科从2006年9月起采用卫生巾吸收引流处的渗漏液,避免了漏液引起的不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盖绿华;冯冰 刊期: 2007年第11期
麻疯树是一种热带药用植物,属大戟科,其叶、树皮及根可药用,但有一定毒性,其果仁毒性更大.成熟果仁具有花生仁样香味,易被小孩误食,造成中毒,甚至死亡.海南省2007年4月发生一起22例儿童麻疯果仁集体中毒事件,经我院抢救全部治愈出院.
作者:赵丹;吴旻;林莉莉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成立老年病专科护理联络小组后,对老年患者吞咽障碍的护理康复效果.方法 通过筛选,将48例伴有吞咽障碍的老年患者由联络小组成员,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评估和康复训练.结果 康复前该组患者吞咽困难分级评分(3.06±1.06)分,康复3周后为(6.73±1.62)分(P<0.01),明显改善了患者的吞咽功能.结论 由老年病专科护理联络小组成员对老年吞咽障碍患者实施系统的护理康复计划,可有效地促进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体现了专科护士及联络小组成员的工作价值.
作者:陈杰珠 刊期: 2007年第11期
营养不良可引起机体免疫功能降低、组织器官萎缩以及心情抑郁等,导致患者的感染率增加、手术切口愈合延迟、生活质量下降,从而使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病死率增加[1].
作者:田付丽;邹志英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门诊化疗患者进行家属健康教育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2006年5-11月选择门诊化疗患者62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接受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步实施家属健康教育.在患者首次化疗及第2疗程化疗时,分别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分.结果 第2周期化疗时,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首次化疗时和对照组同时段(P<0.05).结论 对门诊化疗患者和家属同时实施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胡阳元 刊期: 2007年第11期
总结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的术中配合经验.本组显微手术治疗大型听神经瘤患者70例,其中肿瘤全切除59例,次全切除11例.提出手术室配置神经外科专职护士,帮助患者准确摆放手术体位,熟悉手术方法步骤,熟练掌握专科特殊器械的使用,术中密切配合操作,进行神经电生理监测,熟悉神经外科医生的手术需求,从而提高手术效果.
作者:张春华;张军花;李志勇 刊期: 200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