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迎春
目的 观察尿激酶治疗脑梗塞早期效果观察.方法 将46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3例,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治疗组23例,给予尿激酶治疗.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脑梗塞早期疗效好.
作者:孙继宪 刊期: 2006年第07期
1 临床资料患儿,男,45天,因间断惊厥2小时于2002年5月3日入院.入院体检:T 37.2℃,P 120次/min,R 36次/min,皮肤黏膜苍白、前囟1.5cm×1.5cm、稍饱满,表情呆滞,心肺腹部无异常,四肢无畸形、神经系统检查无明显阳性体征.入院诊断:惊厥原因待查?低钙惊厥?给予止惊及脱水、抗感染药物,并急查血钙、血常规.将患儿置于操作台上,按要求摆好体位,常规消毒后按操作规程进行右股静脉穿刺,穿刺顺利.
作者:万平宝 刊期: 2006年第07期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的道德观念和道德选择已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医疗卫生队伍,使卫生行业作风建设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当前,医药购销中的不正之风、个别医务人员重利轻德收受红包、少数医务人员服务态度差,对病人生冷硬顶、部分医院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出现乱收费、大处方、滥检查等现象,已成为影响医疗单位形象的重要因素,也成为社会和老百姓普遍关心的一个热点难点问题.如何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卫生行业中的不正之风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医疗单位自身发展所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作者:宋岩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笔者自1998年以来,应用祛痰化瘀法治疗喘证42例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来自我院门诊病人,其中男31例,女11例,年龄39~76岁.病程10~30年.
作者:尹爱军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 探索现代化轿车生产中油漆作业人员的健康水平.方法 职业史调查、内科常规及皮肤检查、肝功能、血常规、肝脾B超.结果 检出神经衰弱综合征30例(17.8%),高血压22例(13%),ALT升高47例(27.8%),肝内脂肪沉积、脂肪肝41(24.3%)例,红细胞增高39例(23.1%)、血红蛋白增高65例(38.5%),而且红细胞、血红蛋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提示油漆作业人员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对缺氧,红细胞、血红蛋白增高的亚临床危害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
作者:宋春宵;李伟强;赵辉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 笔者通过复习婴幼儿呼吸道解剖特征,分析婴幼儿胸部平片X线表现及各种X线表现产生的出现病理变化,以提高婴幼儿肺部感染的诊断率.方法 收集我院2000~2005年婴幼儿胸部片300例,年龄出生6小时~6周岁.经副主任医师一名,高年资主治医师二名共同阅片.并按年龄分成0~1岁、1~3岁、3~6岁三组,寻找各年龄组患儿肺部感染的X线表现特点.结果 婴幼儿支气管肺炎时所产生的X线表现与婴幼儿呼吸道解剖、发育阶段及发育程度有关.不同年龄阶段支气管肺炎的X线表现有以下特点:0~1岁患儿支气管肺炎的胸片表现以弥散性肺气肿为主要表现;1~3岁患儿以肺小叶炎性渗出、多个肺小叶实变融合病灶为主要表现;3~6岁岁患儿,支气管肺炎的胸片则以两下肺点片状阴影、心后区条片状阴影为主要表现.
作者:詹国正;蔡俊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惊厥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资料.结果 新生儿惊厥病因中以缺氧缺血性脑病(15/43)和颅内出血(11/43)多见,发病时间多在产后3天内;惊厥发作类型以轻微型发作为主,占42.6%;43例中有26例惊厥与围产因素有关.结论 减少新生儿惊厥的关键是做好围产期保健,积极防止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发生;治疗目的不仅是降低新生儿病死率,更重要的是减少后遗症的发生率.
作者:唐芳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目前泉州市辖区内的南安市在职业病防治工作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应对的对策.方法 查阅该市职业病监督监测情况、职业病发病情况和职业病健康体检情况,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工作开展情况.结果 该市职业病防治形势严竣,大部分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忽视职业卫生工作,职业病危害的源头监管难度大,劳动者的健康权益得不到保障.结论 加大<职业病防治法>的宣贯力度,制订职业病防治规划,政府各部门密切配合,加强执法,加大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投入,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作者:吴志服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 临床观察痹安口服液对痹证的治疗效果.方法 通过对128例痹证病人给予口服痹安口服液,观察主要临床表现及理化检察结果的变化情况来判断疗效.结果 痹安口服液治疗痹证疗效明显,总有效率达95.3%.
作者:赵语华;宫玉柱;张立民;王云龙 刊期: 2006年第07期
据报道氨氯地平(Am)与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洋地黄合用,能减少非缺血性心脏病心衰病死率,不增加缺血性心脏病病死率.但是对不能耐受转换酶抑制剂感较大剂量者的心衰,特别是高龄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所知较少.为此我院自1999年11月~2003年12月在采用强心、利尿及扩血管药物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Am及1.6二磷酸果糖(FDP)治疗冠心病心衰62例,取得了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庆祥;柴文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自2001年2月~2005年3月对20例移位关节内跟骨骨折进行切开复位AO跟骨钛钢板治疗,20例均获得随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群峰;李林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 探索大月份(>49天胎儿双项径<3.5cm的宫内妊娠)药物流产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妊娠>49天,B超示宫内妊娠胎儿双项径<3.5cm无药物流产禁忌的25~40岁妇女,予米非司酮50mg Bid po二天,第三天米索前列醇600 μg Q3h po,多服用1800μg,待胎儿、胎盘完全或部分排出后,常规清理宫腔.术后一周复查B超示宫内无残留为成功.结果 我院收治的120例大月份药物流产均获成功,大月份药物流产可推广于临床.
作者:曹丽锦 刊期: 2006年第07期
头皮静脉穿刺是儿科常用、安全、固定性好的一种方法.特别是儿科输液,即使是患儿在清醒状态下,一般活动也不会影响连续输液,而且放置静脉留置针也方便可靠.笔者从事儿科工作20余年来,在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在小儿静脉穿刺方面,做到了心中有数,不仅是用手法穿刺,而且重要的是靠意念、用心去穿刺,做到游刃有余.现就穿刺体会介绍如下,供同仁们参考.
作者:张增林;王彦阁;张燕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中西药结合治疗扁平疣的疗效.方法 190例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120例采用中药煎服并热洗联合口服阿昔洛韦、外涂干扰素凝胶,对照组70例单纯口服阿昔洛韦、外涂干扰素凝胶.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痊愈率比较差异非常显著(X2=11.64,P<0.01),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亦非常显著(X2=9.52,P<0.01).结论 中西药结合治疗扁平疣,标本同治,治愈率高,复发率低.
作者:陈安丽;谢启旋;谢志原;黄毅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系指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经抢救缓解后,在数天以至数周表现基本正常的间歇期后再次出现以痴呆为主的一组神经、精神症状.本病以老年人多见,具有发病急、恢复慢、并发症多、预后好四大特点.
作者:赵沧海;郭颖兰;李建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躯体形式障碍是一种过分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疾病占优势观念为特征的神经症.CCMD-3将躯体化障碍、疑病症、躯体形式的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等列入躯体形式障碍.常伴有明显的抑郁和焦虑,使用静脉滴注舒必利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昝雪生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高危儿的监测及脑性瘫痪的早期诊断.方法 对255例高危新生儿进行运动发育、反射发育、Vojta姿势反射发育及肌张力等等方面的检查,结合母亲妊娠及患儿新生儿期疾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筛查出脑性瘫痪患儿18例,年龄均小于9个月.结论 对高危儿应该建立追踪随访制度,通过病因早期表现及神经发育学检查,可以早期发现脑性瘫痪患.
作者:刘宏伟;孙梅玲 刊期: 2006年第07期
随着人们对肿瘤生物学行为认识的不断深入,肿瘤的治疗方法由单纯的手术治疗演变为如今的综合治疗.内分泌治疗在肿瘤的综合治疗中占有一席重要地位,尤其是对激素依赖性肿瘤而言,内分泌治疗的效果要优于化疗和放疗.
作者:王兵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笔者就急性心肌梗塞(AMI)并高血糖症导致病死率增高的有关问题探讨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00例AMI,男性73例,女性27例.年龄30~79岁.均有心电图的动态演变和心肌酶学改变.血糖均以入院后3天内水平为依据,AMI并血糖>7mmol/L者为高血糖组(A组),30例;AMI并血糖<7mmol/L者为非高血糖组(B组),70例.两组病例在年龄、梗塞部位与范围、病情轻重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
作者:张丽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珍珠草乙肝舒康胶囊联合贺普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方法 珍珠草乙肝舒康胶囊联合贺普丁与单纯贺普丁治疗24周后检查HBV-M及肝功能对照比较.结果 治疗组肝功能好转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HBeAg、HBV-DNA阴转率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两药联合应用效果肯定.
作者:于明辉 刊期: 200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