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程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是新生儿期的常见病,死亡率高也是新生儿致残的主要原因.1990年至2005年15年中我科收治重症HIE病人85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潘继燕 刊期: 2006年第07期
有机磷农药在我国农村应用较为广泛,各种原因引起的有机磷农药中毒,是基层医院为常见的急性中毒之一.小儿急性中毒有其特殊性,临床表现常常多种多样,且毒物接触史常不明确,极易和儿科急症混淆,造成误诊和误治.我院去年收治的1例以肢体抽搐为突出表现的有机磷农药中毒患儿,因为上述原因而误诊.现对此病例作一分析回顾,以吸取经验教训.
作者:邓梅平;徐波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病人合并急性胆囊炎时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必要性、可行性及手术要点.方法 在插管全麻下对4例肾移植术后4~10年的病人行L.C,气腹压力维持在10~12mmHg,在20~40分钟内完成L.C.结果 4例病人均安全地接受了L.C治疗,镜下3例有粘连,但分离尚容易,其中1例发病仅32小时胆囊部分坏死.住院期间病人肾功能正常,未发生排斥反应和腹腔感染,术后3~5天出院.结论 ①肾移植术后长期应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病人机体抵抗力差,易患胆囊结石、急性胆囊炎,毒素吸收、疼痛刺激可影响移植肾的功能,所以年龄大于50岁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小气腹压力、缩短手术时间是保证此类病人安全的几个关键环节.胆囊结石或发生急性胆囊炎,应积极手术治疗;②L.C具有损伤小、痛苦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比较适应于肾移植术后合并性胆囊炎、胆囊结石的治疗,原有的肾移植手术不影响L.C操作;③保持麻醉平稳,以满足手术操作;④肾移植后行L.C要求特别细致,动作轻柔,选择恰当的时机谨慎的施行L.C,手术是安全的.父
作者:周宏建;朱彦凯;丁兆武;王世超;王琳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病毒性肠炎多为轮状病毒感染,秋冬季多见,多见于幼儿,病程多为7~10d,目前治疗中尚未特异性药物.我院儿科门诊使用河南省中和信医用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复合脉冲磁性治疗仪治疗病毒肠炎230例取得良好的效果,患儿病情明显好转及缩短.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马建华;王金丽;姚平波 刊期: 2006年第07期
我院采用侧方内括肌切开术加长效止痛剂治疗肛裂30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国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胃癌是常见的肿瘤之一,占消化道肿瘤的第一位[1].近几年的临床实践发现,胃癌发病年龄日趋减小,也就是胃癌有年轻化的趋势.由于年轻人生活阅历及对疾病的看法不同,不能对疾病本身有充分的认识和重视,因此应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减轻中青年胃癌患者的心理反应程度,提高生活质量,让患者积极配合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袁福珍;晏金玲 刊期: 2006年第07期
肥胖指体重超过标准体重.计算肥胖用肥胖度.肥胖度在±10%不应算作肥胖症,大于10%,甚至超过20%即为肥胖症.日本定的标准体重(公斤)为身长(厘米)-105.
作者:杨付兵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 对手术病人留置导尿插管的改进.方法 对手术室麻醉后与在病房插导尿管临床资料的分析.结果 在手术室麻醉后插导尿管造成的病人不适、尿道损伤导尿失败明显低于在病房插管.结论 变手术病人在病房留置导尿插管为在手术室麻醉后插管.
作者:胡素琴 刊期: 2006年第07期
1临床资料多发癌是指发生在不同部位的不同组织类型的癌,分为同时性多发癌与异时性多发癌两种,前者指机体同时存在2个以上癌肿(2个以上癌肿同时发现或在6个月内相继发现),后者则指机体中先后出现2个以上癌肿(超过6个月再次发现后的肿瘤).我院近三个月发现2例多发癌,报告如下:
作者:赖庆安;卢月香 刊期: 2006年第07期
会阴切开缝合术是产科常用手术,为防止伤口感染,缝合和护理是重要的.我院2001年1月~2002年1月500例会阴侧切的产妇,使用甲硝唑注射液冲洗侧切周围组织后以2~0可吸收合成线连续缝合会阴切口,可明显增加伤口Ⅰ期愈合率,减轻产妇痛苦,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杨丽萍;王云兰;何元兰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尼莫平、灯盏花素与弥可保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将72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常规应用口服降糖药和/或胰岛素治疗.对照组34例肌注维生素B1注射液100 mg,弥可保注射液500ug,1次/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灯盏花素50mg加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次/d,尼莫地平片40mg口服,3次/d.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对照组总有效率6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幅度治疗组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尼莫地平、灯盏花素与弥可保联合应用可提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
作者:丁星贺;袁建喜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高危儿的监测及脑性瘫痪的早期诊断.方法 对255例高危新生儿进行运动发育、反射发育、Vojta姿势反射发育及肌张力等等方面的检查,结合母亲妊娠及患儿新生儿期疾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筛查出脑性瘫痪患儿18例,年龄均小于9个月.结论 对高危儿应该建立追踪随访制度,通过病因早期表现及神经发育学检查,可以早期发现脑性瘫痪患.
作者:刘宏伟;孙梅玲 刊期: 2006年第07期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衡量儿童生存状况的主要指标,为了解郑州市儿童保健工作情况并促进儿童保健工作进一步发展和加强,现将我市2000~2004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结果进行总结分析.
作者:周秀萍;崔玲;崔豫琳 刊期: 2006年第07期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是早中期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达12%~33%[1],这不仅给患者造成身心痛苦,而且不利于宫颈癌的后续治疗,围手术期的预防与护理显得非常重要,现将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贾旭霞 刊期: 2006年第07期
口腔溃疡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常见病、多发病、自限性疾病.浅溃疡即使不经任何治疗,7~10天也可自愈,深溃疡可迁延一个月左右,口腔溃疡的另一个特点是疼痛剧烈,影响进食.
作者:赵以梓;张文缓 刊期: 2006年第07期
动-静脉内瘘是一种安全且能为终末期肾病患者提供长期有效血液透析治疗使用的永久性血管通道.一个理想的动-静脉内瘘要求能够提供足够的血流量,不至于动脉瘤和血栓形成,位置表浅又不至于影响病人的生命活动,安全可靠,可长期使用.但术后的观察护理对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如果护理措施不当或观察不及时可造成内瘘手术失败.现将我科行动静脉内瘘术后的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蔡怡;贾月芹;杨会玲;李静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唇裂鼻畸形的手术疗效.方法 采用鼻底双矩形瓣及鼻中隔软骨植入整复鼻小柱低矮的唇裂鼻畸形.结果 共治疗19例,均效果良好,无并发症.结论 本方法对鼻小柱低矮的唇裂鼻畸形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李向东;刘锡青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联用冠心宁极化液治疗急性心梗(AMI)前后QT散度(QTd)及校正QT间期离散度(QTcd)的改变,及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方法 将5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测定治疗前后的QTd和QTcd,记录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后两组的QTd和QTcd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联用冠心宁和极化液能降低AMI的QTd及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
作者:吴克林;严楠;吴天英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胆源性急性胰腺炎行胆道手术的时机.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6月~2005年12月收治的35例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 11例患者早期或急诊行胆道手术,24例患者病情稳定后出院前及时择期行胆道手术,均取得满意疗效;而病情稳定后出院2~4周再返院行胆道手术患者,往往不能待到要求时间,胰腺炎复发.结论 胆源性急性胰腺炎合并胆道梗阻或严重胆道感染患者应早期或急诊行胆道手术;不伴有胆道梗阻患者,非手术综合疗法病情稳定后应及时择期于出院前行胆道手术.
作者:权新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螺旋CT及三维立体成像在诊断尿道狭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5例尿道狭窄患者应用德国西门子SOMATOM PLUS4扫描盆腔区、尿道,包括平扫、增强后实质期和分泌期扫描.采用MRI、MIP和3D对图像进行后处理.结果 20例显示为膜部尿道狭窄,9例显示为球部尿道狭窄,4例显示为前列腺尿道狭窄,2例因无法排尿检查暂停.33例均直观而充分显示狭窄段长度,狭窄程度及其与周围组织关系,定位准确.单纯尿道造影仅能显示狭窄段大概长度.结论 螺旋CT三维立体成像对尿道狭窄的诊断有成像清晰、定位准确的优点,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
作者:陈宁;李辉华;邓助朋;陈结能;乔颖 刊期: 200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