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川崎病诊治进展

李伟;王秀贞

关键词:川崎病, 风湿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 天性心脏病, 妇幼保健院, 儿童常见病, 治疗关系, 早期诊断, 讨论报告, 湖北省, 动脉瘤, 资料, 损害, 经验, 交流, 儿科
摘要:川崎病(kawasak diseaseKD)近年来已成为儿童常见病,其并发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已超过风湿性心脏病,而成为小儿主要后天性心脏病[1].其预后与该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关系密切,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儿科自1998年6月至2005年6月共收治该病102例,其中32例并发冠状动脉损害,3例并发冠状动脉瘤.为交流经验,改善该病预后,现将有关资料讨论报告如下.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脐带帆状附着前置血管破裂造成新生儿死亡1例

    帆状胎盘即脐带附着于胎膜上,脐带血管象船帆的缆绳分布于胎膜中,通过羊膜与绒毛之间再延伸入胎盘,称脐带帆状附着或帆状胎盘.如附着胎膜上的血管接近宫口,位于先露的前方,称之为前置血管.它一旦破裂则使胎儿失血,危及胎儿生命.本院于2003年5月1日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霍学青;詹洪晶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7例误诊分析

    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IHP)是一种较少见的内分泌疾病,特点是手足抽搐、癫痫样发作、低钙血症和高磷血症.有一部分病人常被误诊为原发性癫痫或精神病.为加强对该病的认识,避免临床误诊的发生,现收集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患者7例,对其临床和CT表现,结合文献进行分析.

    作者:张海英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重症HIE病人的呼吸道护理体会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是新生儿期的常见病,死亡率高也是新生儿致残的主要原因.1990年至2005年15年中我科收治重症HIE病人85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潘继燕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急性心肌梗塞并高血糖症病死率分析

    笔者就急性心肌梗塞(AMI)并高血糖症导致病死率增高的有关问题探讨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00例AMI,男性73例,女性27例.年龄30~79岁.均有心电图的动态演变和心肌酶学改变.血糖均以入院后3天内水平为依据,AMI并血糖>7mmol/L者为高血糖组(A组),30例;AMI并血糖<7mmol/L者为非高血糖组(B组),70例.两组病例在年龄、梗塞部位与范围、病情轻重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

    作者:张丽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三维牵引配合药物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 为探讨三维多功能牵引床配合药物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采用三维多功能牵引床配合药物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6例.结果 11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牵引综合治疗后症状、体征较牵引综合治疗前明显改善,优良率达76.9%,有效率达81.5%.结论 三维多功能牵引床牵引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非手术治疗中的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作者:宫丽敏;徐建伟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克伦特罗中毒致代谢紊乱和心肌损害探讨

    因误食用含有克伦特罗的猪肉或内脏而中毒发病时有报道,而因食用白豆腐中毒,群体发病报道不多见.本报告为我市首起克伦特罗群体中毒事件,2005年元月29日午夜,我院收治了因误食含有克伦特罗的白豆腐导致42例中毒病人,发现以心肌损害和代谢紊乱为主要表现,今报告如下:

    作者:陈文瑞;江启钦;陈顺洪;魏国平;吴国寿;骆木娘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护理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系指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经抢救缓解后,在数天以至数周表现基本正常的间歇期后再次出现以痴呆为主的一组神经、精神症状.本病以老年人多见,具有发病急、恢复慢、并发症多、预后好四大特点.

    作者:赵沧海;郭颖兰;李建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辛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 对30例冠心病患者给予辛伐他汀20mg,每日一次,治疗三个月,观察其对患者血脂各项指标的影响,并通过肱动脉彩色超声检查,观察患者动脉内径、内膜厚度、舒张期大血流速度及阻力指数的变化.结果 肱动脉内径增宽、内膜变薄、血流速度增加、阻力指数减小.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辛伐他汀能延迟冠心病患者的动脉硬化,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作者:王秀梅;张波;吕晔源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浅议柔性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柔性管理是以人为中心,依据组织的共同价值观和文化、精神氛围进行的人格化管理,柔性管理认为人既是管理的主体,又是管理的客体.既是管理的出发点,又是管理的落脚点,强调依据人们心理和行为特征进行管理,采用非强制性方式,在员工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个人的自觉行为.在满足人、理解人、尊重人的基础上,通过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来实现管理者的目的,从而达到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效益双赢.

    作者:马晨霞;王亚琴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小儿股静脉穿刺采血致血肿1例

    1 临床资料患儿,男,45天,因间断惊厥2小时于2002年5月3日入院.入院体检:T 37.2℃,P 120次/min,R 36次/min,皮肤黏膜苍白、前囟1.5cm×1.5cm、稍饱满,表情呆滞,心肺腹部无异常,四肢无畸形、神经系统检查无明显阳性体征.入院诊断:惊厥原因待查?低钙惊厥?给予止惊及脱水、抗感染药物,并急查血钙、血常规.将患儿置于操作台上,按要求摆好体位,常规消毒后按操作规程进行右股静脉穿刺,穿刺顺利.

    作者:万平宝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穴位注射配合小儿按摩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穴位注射配合小儿按摩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婴幼儿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均给予补液纠正脱水及酸中毒,改善微生态治疗,治疗组加用穴位注射与小儿按摩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脱水纠正时间和治愈时间治疗组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穴位注射配合小儿按摩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有较佳的疗效.

    作者:刘国清;范宜文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43例新生儿惊厥临床分析及相关因素探讨

    目的 探讨新生儿惊厥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资料.结果 新生儿惊厥病因中以缺氧缺血性脑病(15/43)和颅内出血(11/43)多见,发病时间多在产后3天内;惊厥发作类型以轻微型发作为主,占42.6%;43例中有26例惊厥与围产因素有关.结论 减少新生儿惊厥的关键是做好围产期保健,积极防止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发生;治疗目的不仅是降低新生儿病死率,更重要的是减少后遗症的发生率.

    作者:唐芳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氯胺酮、异丙酚、芬太尼复合在小儿静脉麻醉中的应用

    我院从2003年起将氯胺酮、异丙酚、芬太尼三者复合应用于小儿静脉麻醉,现报道如下.

    作者:罗云;周安平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异丙酚在人工流产手术中的应用

    异丙酚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人工流产手术的麻醉.靶控输注(TCI)是智能化连续控制输注系统,帮助麻醉医生精确地调控静脉麻醉深度,准确预测苏醒时间,减少了用药的盲目性.笔者旨在了解异丙酚TCI及手控输注(MCI)在人工流产手术中的麻醉效应,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和副作用.

    作者:金树安;张珺;晁磊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电针合并中小剂量舒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20例疗效观察

    电针合并中小剂量舒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能迅速改善精神分裂症的孤僻、淡漠和退缩行为,对消除幻觉妄想有一定疗效.能有效地缩短病人的住院时间,使其早日回归社会.

    作者:吴曙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剖宫产术中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处理

    目的 研究剖宫产术中如何正确诊断及处理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133例剖宫产术中合并卵巢肿瘤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33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良性卵巢肿瘤和瘤样病变发生率1:121,恶性肿瘤发生率为1∶5231,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病理类型以成熟性畸胎瘤多见.结论 妊娠合并卵巢良、恶性肿瘤应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其手术治疗原则与非孕期相同.

    作者:刘敏;杨筱青;阎臻;张云龙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1例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探讨其早期诊断和治疗问题.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实验室检查有持续性低血糖和高胰岛素血症,胰腺病理均为胰岛细胞增殖,经胰腺95%次全切除术后,血胰岛素和血糖逐渐恢复正常.结论 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可通过血糖监测,血胰岛素检查作出早期诊断,胰腺95%次全切除术治疗有效.

    作者:邢程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腹腔镜下多囊肾去顶减压术致严重高碳酸血症伴

    1临床资料患者,女,63岁,因双侧多囊肾拟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经腹腹腔镜双侧多囊肾去顶减压术.ASA分级Ⅲ级,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史20余年,未规律服降压药,术前血压145/80mmHg.入室后静脉注射力月西3mg,异丙酚120mg,维库溴铵8mg,芬太尼0.2mg诱导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氧流量2L/min,潮气量500ml,频率12次/min.

    作者:金树安;张珺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院内感染原因与处理

    目前,医院感染已成为现代医学中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院内感染不仅造成住院病人患病率和死亡率增加,而且也对社会构成新的健康威胁.我科近两年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约158例,其中约有30例发生院内感染占19%.笔者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发生院内感染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将相应的治疗处理方法报告如下:

    作者:唐金水;黄永东;潘智丰;周昆;王庆纶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甲亢性心脏病50例临床分析

    目的 了解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甲亢性心脏病)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36例甲亢性心脏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怕热、多汗36例,食欲亢进28例,消瘦30例,甲状腺弥漫性肿大29例,结节性肿大7例.心悸48例,气短23例,心绞痛5例,心电图异常42例,心脏增大者24例,心力衰竭者11例.误诊12例,占24.0%(12/50).结论 充分认识甲亢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对甲亢性心脏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董付青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