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非降糖药治疗糖尿病

于晓秋;张雪玲

关键词:降糖药物, 治疗糖尿病, 疗效显著, 药理学
摘要:近年来,随着药理学的深入研究,发现一些非降糖药物治疗糖尿病疗效显著,现概述如下.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补阳还五汤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ST段抬高的非Q波心梗)40例心电图及心脏超声变化

    目的 从心电图及超声方面评价补阳还五汤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按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常规综合治疗(包括吸氧、卧床、静脉使用硝酸甘油、溶栓,口服肠溶阿司匹林、倍他乐克、开搏同、调脂药,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等);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补阳还五汤(黄芪、当归、川穹、桃仁、红花、赤芍、地龙等组成)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心电图ST段变化和心脏超声方面: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左室短轴缩短率(FS)、射血分数(EF)以及E/A比值的变化.结果 两组心电图比较:总有效率:治疗组92.5%,对照组67.5%,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两组心脏超声:CO、LVEF、E/A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FS、CI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补阳还五汤可显著改善心肌缺血和左室功能.

    作者:王学福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青少年上消化道穿孔分析

    目的 探讨青少年上消化道穿孔病因及治疗方法,预防青少年上消化道穿孔发生.方法 回顾24例青少年上消化道穿孔的治疗,并根据术中所见分析致上消化道穿孔的病因.结果 消化性溃疡致穿孔20例,异物致穿孔1例,药物致穿孔各2例,肠道蠕虫致穿孔1例;手术治疗或条件许可下保守治疗,24例全部治愈.结论 消化性溃疡是少年上消化道穿孔的主要病因,误吞异物及肠道蠕虫仅极少数;青少年上消化道穿孔以单纯穿孔修补为主,条件允许可作保守治疗以减少并发症.

    作者:茹光璇;宋明东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脐带帆状附着前置血管破裂造成新生儿死亡1例

    帆状胎盘即脐带附着于胎膜上,脐带血管象船帆的缆绳分布于胎膜中,通过羊膜与绒毛之间再延伸入胎盘,称脐带帆状附着或帆状胎盘.如附着胎膜上的血管接近宫口,位于先露的前方,称之为前置血管.它一旦破裂则使胎儿失血,危及胎儿生命.本院于2003年5月1日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霍学青;詹洪晶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CO2激光治疗声带病变108例分析

    声带病变是五官科的常见病,临床上手术方法多样.我科自2005年4月~2006年4月共采用CO2激光治疗声带病变108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谭丽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箬叶近10年的化学与药理研究

    对箬叶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从箬叶提取的多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提示糖类在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以及与氧化损伤有关的疾病具有潜在的理论意义,为开发利用箬叶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周良;谢世彬;谢行;谢立维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介入治疗滋养细胞瘤并发阴道转移瘤大出血的护理

    恶性滋养细胞瘤并发阴道转移瘤大出血是妇科常见急症,传统方法是阴道填塞纱布压迫止血.随着介入放射技术的不断发展,选择性血管栓塞术已在临床各科广泛应用,同时对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我院应用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治疗滋养细胞瘤并发阴道转移瘤大出血27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唐光明;曾玉梅;白永旗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十堰市燃煤污染型氟中毒流行特点与防治对策的研究

    1 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的成因我市地质结构属古老的志留、寒武纪两种地质构造.矿藏资源丰富,尤其是竹山、竹溪两县广泛分布着早古生代寒武系、寒武-奥陶系、志留系质岩地层中较为丰富的石煤资源,具有矿化程度高灰分高、杂质多、发热量低的特点,同时煤中含有大量的伴生元素,含氟量高.

    作者:何光慧;李久春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浅析非语言沟通的形式与作用

    护患交流的方式主要有语言和非语言沟通,两者常常是结合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现谈谈非语言沟通的形式与作用.

    作者:盛文敏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萝卜汁治疗结肠疾病的研讨

    我院自2004年4月~2005年12月采用萝卜汁灌肠法,经临床验证158例,证明该疗法效果好,无副作用,方法简便.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尹涛;邢道花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医院检验科信息化管理的研讨

    检验科作为医院的一大分支,检验科信息化是未来数字化医院的基础,检验科大量的理化数据信息构成了诊疗过程和决策的重要依据.目前医院检验科所使用的包括全自动及半自动生化分析仪、血液分析仪、血凝分析仪、电解质分析仪、电泳分析仪、电发光分析仪、化学发光分析仪、全自动酶标仪、免疫分析仪、尿液分析仪及尿沉渣工作站、细菌培养及鉴定仪等十几种甚至几十种检验仪器.品种繁多,来源复杂,数据记录格式不一,报告形式各异,有些报告既不规范也不美观,例如:无中文标识,热敏打印字迹模糊不清等,降低甚至失去了检验报告为临床医生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和参考价值.

    作者:闫光伟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死因分析

    我科自1998年10月~2006年3月共收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188例,死亡13例.其中乐果4例,敌敌畏4例,甲胺磷3例,敌百虫加乐果2例.服药后24h死亡9例,24h~72h死亡4例.

    作者:杨忠平;肖庆贵;熊大娟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磺胺嘧啶银粉剂治疗Ⅲ期压疮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磺胺嘧啶银治疗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8例长期卧床并发Ⅲ期压疮的病人共24处,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磺胺嘧啶银粉剂外涂;对照组采用0.5%活力碘外涂.结果 观察组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采用磺胺嘧啶银粉剂可有效快速治愈Ⅲ期压疮.

    作者:戴群;李冬梅;崔焕卿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医院感染是基层医院管理的重要工作

    医院感染是目前医院管理的一个相对薄弱环节,而基层医院在认识、设备、投入等方面,对医院感染的管理问题更为突出.因此,重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完善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开展对医务人员预防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增加对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投入和做好重点科室、人群的监测,是基层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工作.

    作者:邵建宏;王玉珍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小儿腮腺炎后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经验

    小儿腮腺炎后胰腺炎的临床报道不多,但其病因病理与成人不同.笔者总结我院18年收治的小儿腮腺炎后胰腺炎55例,对其病因病理、临床特点及治疗经验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闫绍宏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金葡菌L型致间质性肺炎的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

    目的 观察各实验动物感染金葡菌L型后肺脏和其它重要脏器的病理变化.方法 高渗培育金葡菌L型,经静脉人工感染小白鼠、大白鼠等动物,光镜观察相应脏器变化.结果 发现主要脏器实质细胞发生变性、慢性炎细胞浸润和间质细胞增生性改变.结论 细菌L型具有侵入和破坏组织脏器实质细胞的能力,引起相应脏器发生间质性炎症改变.

    作者:王作仁;戈鲁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在急性脑血管病中凝视麻痹的临床意义(附124例分析)

    目的 提高凝视麻痹在急性脑血管中临床意义的认识.方法 对124例伴有凝视麻痹的急性脑血管进行分析.结果 在124例患者中,男74例,女50例,脑出血的凝血麻痹的患者,意识障碍和死亡发生率增高.结论 伴有凝视麻痹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预后不好.

    作者:付金霞;周洁信;陈辉;方玉玲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43例新生儿惊厥临床分析及相关因素探讨

    目的 探讨新生儿惊厥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资料.结果 新生儿惊厥病因中以缺氧缺血性脑病(15/43)和颅内出血(11/43)多见,发病时间多在产后3天内;惊厥发作类型以轻微型发作为主,占42.6%;43例中有26例惊厥与围产因素有关.结论 减少新生儿惊厥的关键是做好围产期保健,积极防止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发生;治疗目的不仅是降低新生儿病死率,更重要的是减少后遗症的发生率.

    作者:唐芳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多器官复合伤的手术室急救护理

    多器官复合伤伤势重、伤情变化快,休克发生率高,易发生低氧血症,易漏诊误诊,病死率高,抢救措施要争分夺秒.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依靠手术室护士所实施的一系列急救护理措施配合,开放静脉通道,准确判断患者病情,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活动性出血防止病人病情进一步恶化,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迎春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鼻底双矩形瓣及鼻中隔软骨植入整复唇裂鼻畸形

    目的 探讨唇裂鼻畸形的手术疗效.方法 采用鼻底双矩形瓣及鼻中隔软骨植入整复鼻小柱低矮的唇裂鼻畸形.结果 共治疗19例,均效果良好,无并发症.结论 本方法对鼻小柱低矮的唇裂鼻畸形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李向东;刘锡青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高龄老年性痴呆看护者的健康教育

    老年性痴呆(AD)是痴呆综合征中常见的一种类型,痴呆表现为记忆力、思维和推理能力的进行性下降.老年痴呆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加有增高趋势,根据1996年荷兰一项调查,65岁以上人口按5岁一个年龄段65~69岁的痴呆发生率为1.1%,以后每一年龄段患病率增加一倍多,90岁以上的患病率为32.7%,总患病率为6.5%.

    作者:王淑静;孙晓玲;冯树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