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宋英;陈媛;郑邦一
目的比较奥沙利铂(L-0HP)不同输注速度对神经毒性反应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用奥沙利铂方案化疗的32例胃癌患者,第1周期采用常规方法,输注速度控制在2.8~4.2 ml/min,第2周期采用干预方法,输注速度控制在1.4~1.7 ml/min,进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自身前后对照.结果使用常规方法发生神经毒性反应28例,采用干预方法发生神经毒性反应19例,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采用干预方法,神经毒性反应的发生程度也比较轻.结论减慢输注速度能降低奥沙利铂神经毒性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吴朝晖;余慧茜;叶雪微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总结脑梗死假性球麻痹患者的康复护理经验,包括取特殊坐位,用特别的餐具和食物进行循序渐进的喂食护理,尽早进行吞咽康复训练,注重心理护理等.本组患者经30 d康复治疗后球麻痹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作者:王灵芝;杨丽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比较新生儿经颞浅静脉与贵要静脉留置PICC导管的效果.方法19例经颞浅静脉、72例经贵要静脉留置PICC导管新生儿,观察置管过程患儿心率、呼吸、氧饱和度情况,比较两组导管到达上腔静脉的到位率、并发症发生率、导管留置时间.结果置管过程患儿生命体征平稳;颞浅静脉组上腔静脉到位率74%,贵要静脉组94%,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导管留置时间无差异.结论新生儿经贵要静脉留置PICC导管优于经颞浅静脉置管,在贵要静脉显露不清晰或穿刺不成功时,可首选颞浅静脉置管.
作者:林真珠;张小园;李丹莹;甘锦红;尹若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多年来医院对护士的训练大多停留在制订计划-布置任务-组织考核等几个环节上,全程实行管、卡、压,方法比较陈旧,做法多是满堂灌,内容基本是常用科目.教育训练的方法不新颖,缺乏吸引力,效果不佳.针对其薄弱点,对教育训练的方法进行了改革.根据护士的年龄、资历、思想、心理、社会环境、工作氛围等不同因素的影响,将护士的工作经历大致分为4个阶段,以每个阶段的特点确定教育培训的内容,取得好的效果.
作者:肖爱军;徐虹;马玉桂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不同药物雾化吸入对重型颅脑损伤大鼠肺泡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颅脑局部气压冲击伤模型,将5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生理盐水组、庆大霉素组及γ-干扰素组.正常组4只动物不作任何处理,其余3组每组18只动物,均于致伤后第1天开始分别给予生理盐水、生理盐水+庆大霉素、生理盐水+γ-干扰素雾化吸入,2次/d,观察1、3、7 d处死动物,用支气管肺泡灌洗获取标本,用白色念珠菌法观察肺泡巨噬细胞的吞噬率.结果γ-干扰素组3 d和7 d肺泡巨噬细胞的吞噬率(0.742±0.073、0.778±0.033)高于生理盐水组(0.312±0.040、0.560±0.075)和庆大霉素组(0.388±0.074、0.415±0.089),P<0.001.结论γ-干扰素雾化吸入可提高重型颅脑损伤大鼠肺泡巨噬细胞吞噬率,庆大霉素吸人7 d时可使肺泡巨噬细胞吞噬率下降.
作者:沈世琴;朱京慈;曾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换位教学法在提高《护理健康教育学》教学效果中的价值.方法对120名护生进行分组教学,其中试验组60例采用换位教学法,对照组60例采用单纯教师讲授.两组护生参加本研究学习成绩总体分布具有相似性,确保其研究条件具有可比性.课后对两组护生进行理论考核和问卷调查.结果试验组的成绩优秀+良好(90%)明显优于对照组(67%),P<0.05.问卷调查显示试验组对换位教学法的支持肯定评价态度(97%~100%)明显优于对照组(33%~47%),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换位教学法是一种良好的、互动的教学方法,有利于营造和谐、活跃的教学氛围,增强学生自信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黄和玲;何锡珍;杨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公民对无偿献血的认识情况,探索适应的宣传模式,促进无偿献血工作可持续健康发展.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表,对296例无偿献血者和过往行人进行无偿献血相关知识和行为的调查.结果50%公民对无偿献血法律法规的知晓情况较为欠缺,70%公民对无偿献血有益健康等方面知识不甚了解,88%以上的公民对献血是否会传染疾病持怀疑态度.结论加大无偿献血宣传教育力度,对确保临床日常供血和急救用血需要,促进无偿献血工作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素贞;蒋华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形成重危患者家属需求量表(CCFNI)的中文修订版.方法通过对CCFNI翻译、回译、内在一致性和等同性检验等过程形成中文修订版,进行信效度检验后微调、定版;并应用于小样本人群检验中文修订版信效度及稳定性.结果本量表信度分析显示:支持因子的Cronbach's α系数高为0.81,获取信息因子低,为0.65,说明量表有较好的信度;5个因子的标准关联效度Pearson相关系数均在0.70以上,说明中英版本CCFNI之间相关性较好;区分效度除支持因子外,其他因子得分患者家属和护士的差别都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中文版CCFNI可以区分不同人群.结论中文版CCFNI可以在国内ICU等领域应用,但还需要不断修订和完善,解决跨文化等问题,使之更符合国情.
作者:刘辉;王丽姿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笔者通过参加专科护士小组赴港参观学习,重点见习了香港的老年专科护理,体会到香港的老年护理从医院到家庭贯穿老年期始终,且护理形式及途径多样化,有先进的理念、丰富的经验及资源.我国大陆地区也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老年护理处于起步阶段,还需要借鉴香港的经验来发展老年护理,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老年人群的需要.
作者:周君桂;李漓;申校燕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舒普森(Superanzon)抗菌谱广,特别是对β-内酰胺酶的多重耐药菌的抗菌作用强,因此广泛用于临床多系统的重症感染,其不良反应主要是皮疹、发热、恶心、呕吐,引起速发过敏性休克较罕见.2006年3月,笔者遇到1例患者使用该药静滴时,出现过敏性休克,症状出现迅速,反应重,救治成功.报道如下.
作者:肖丽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游泳的合适水温,避免水温不当引起新生儿游泳时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方法观察367例正常新生儿在同一设置室温28°左右(26~30°),不同外界气温、不同水温下游泳时的反应,根据初水温设定的不同分为5组次:36℃、37℃、38℃、39℃、40℃.统计不同水温下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差别使用单因素分析χ2检验.结果5组水温比较,新生儿在初温为37℃的水温中游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其他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且随水温降低及升高,不良反应率明显升高,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37℃与36℃及38℃水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生儿游泳的合适水温是37℃.
作者:杨菊香;邓宗华;邓菊芳;高晓霞;陈益锋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社区已婚妇女生殖系统健康状况,促进育龄妇女的身心健康.方法选择2003年社区居委会、机关、事业单位自愿接受生殖系统健康查体和妇科疾病普查的已婚妇女2 804例,普查项目:妇科检查、宫颈涂片、B超检查、红外线乳腺扫描、实验室检查.按统一制定普查标准,对普查统计资料抽样调查分析.结果2 804例妇女中宫颈炎675例,阴道炎412例,乳腺疾病318例,子宫肌瘤218例,盆腔炎181例,卵巢囊肿115例,不孕症79例,查出乳腺癌4例,宫颈癌1例.调查显示育龄妇女以宫颈炎、阴道炎发病率高.不同年龄组社区已婚妇女的阴道炎、盆腔炎、宫颈炎、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乳腺疾病、不孕症发病情况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不同文化程度社区已婚妇女的阴道炎、盆腔炎、宫颈炎、卵巢囊肿、乳腺疾病、不孕症发病情况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子宫肌瘤发病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职业社区已婚妇女的阴道炎、盆腔炎、宫颈炎、乳腺疾病发病情况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不孕症发病情况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重视社区已婚妇女生殖系统的健康及加强干预,开展生殖系统健康知识教育,促进社区已婚妇女的健康.
作者:徐妙仪;金丽华;刘欣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股静脉采血拔针后有效的止血方法.方法82例股静脉采血后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拔针后采用单纯指压法按压止血;观察组拔针后采用喂奶加指压法按压止血.观察止血效果和穿刺部位皮肤情况.结果观察组按压2min针眼已止血,无出现皮肤淤斑;对照组12例未止血,6例出现皮肤淤斑,两组均无出现局部血肿,两组止血效果有显著性差异(χ2=14.06,P<0.05).结论喂奶加指压法按压止血,新生儿表现安静,有利于针眼止血,防止出现皮肤淤斑和局部血肿.
作者:侯海连;梁小琼;莫彩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创伤换药又称更换敷料,是一项重要的外科基本技术操作,是外科医护工作的重要内容.正确掌握换药规则和操作方法关系到创伤的愈合.现将1966年4月-2006年3月外科门诊24 250例病人换药共169 750例次的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孙芳;巩庆柱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中文版IBDQ、SF-36、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广州市4所医院71例炎症性肠病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横断面调查,通过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IBD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结果IBD患者的生存质量比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多元回归分析提示,对IBD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的因素为:抑郁、病情、焦虑、病期、年龄.IBD患者的生存质量较低,其中年轻(<35岁)、病情重的患者的生存质量更低;发作期患者生存质量低于缓解期患者;焦虑、抑郁水平越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越低.结论应根据影响IBD患者生存质量的因素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尤其注意年轻、发作期和病情较重患者的护理.
作者:周薇;尤黎明;李瑜元;颜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护患角色情景模拟在护理服务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主题中需探究的问题进行情景构思;护士选择角色,护士长布置有针对性的观察思考任务;以点代面,在全院开展护患角色情景模拟学习讨论.结果100%的护士对护患角色情景模拟的学习交流形式感兴趣;98.4%的护士认为对自己今后的工作有指导作用;97.5%的护士认为情景模拟中的规范服务型护理在临床工作中能做到.5个情景模拟中规范服务型护理在实际工作中容易做到的依次为:白班新病人入院接待100%,皮内试验99.%,查体温97.3%,夜班收治新病人90.0%,接待咨询者74.0%.11月份全院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为97.9%,比9月份上升2.9%.结论护患角色情景模拟在护理服务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是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
作者:桂月玲;李玉肖;陈实娥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护生仪表美状况,为加强护生仪表美的培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6名护理大专生,采用自设问卷调查仪表美状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部分护生的修饰打扮、仪表姿态、着装形体美欠缺,戴耳环占22.1%,留长甲占18.9%,上课穿拖鞋占34.5%,站姿不挺占18.4%.结论部分护生欠缺仪表美,学校应开设护理美学、礼仪等选修课,开办仪表美训练班,并鼓励护生积极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等,加强护生仪表美的培养.
作者:王秋芬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便秘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129例出血性脑血管病伴便秘患者根据入院日期的单双日分为两组,双日63例,每晚给予果导片口服,有便意时予开塞露1支(20ml)辅助排便为常规护理组;单日66例,实施腹部按摩、指压法、温水足浴疗法为综合护理干预组.结果干预组有效率达8%,常规护理组为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预防和治疗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便秘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张艳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饮食、运动对肥胖症患者胰岛素抵抗和血脂、血压的影响.方法选取肥胖症患者54例,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进行为期24周的饮食、运动干预.结果接受饮食、运动干预24周后干预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腰围、腰臀比、血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甘油三酯和HOMA-OR指数下降,McAuley指数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饮食、运动干预可减轻体质量,改善肥胖症患者的胰岛素抵抗、血压和甘油三酯.
作者:王湘郴;陆泽元;林怿昊;范紫香;刘红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保健技术快速进步,人均寿命随之逐渐上升.按国际通行标准,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超过10%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超过7%,即可视为老龄化社会.据国家统计局2004年的统计,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由1982年的4.9%上升到了2003年的7.5%,2000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就已达到1.3亿,占我国总人口的10%,标明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到2020年,预计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2.45亿,占总人口的16%以上[1].护理作为健康照护体系的重要一员,需要制定相应对策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作者:马晶晶;冯先琼 刊期: 200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