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药物雾化吸入对重型颅脑损伤大鼠肺泡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

沈世琴;朱京慈;曾兢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 肺泡巨噬细胞, 吞噬功能, γ-干扰素, 庆大霉素, 雾化吸入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药物雾化吸入对重型颅脑损伤大鼠肺泡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颅脑局部气压冲击伤模型,将5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生理盐水组、庆大霉素组及γ-干扰素组.正常组4只动物不作任何处理,其余3组每组18只动物,均于致伤后第1天开始分别给予生理盐水、生理盐水+庆大霉素、生理盐水+γ-干扰素雾化吸入,2次/d,观察1、3、7 d处死动物,用支气管肺泡灌洗获取标本,用白色念珠菌法观察肺泡巨噬细胞的吞噬率.结果γ-干扰素组3 d和7 d肺泡巨噬细胞的吞噬率(0.742±0.073、0.778±0.033)高于生理盐水组(0.312±0.040、0.560±0.075)和庆大霉素组(0.388±0.074、0.415±0.089),P<0.001.结论γ-干扰素雾化吸入可提高重型颅脑损伤大鼠肺泡巨噬细胞吞噬率,庆大霉素吸人7 d时可使肺泡巨噬细胞吞噬率下降.
护理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经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监护

    总结了经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24例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监护经验.做好新生儿应用经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的护理,加强病情观察及患儿躁动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经口留置胃管护理,并发症的预防护理.认为积极有效的监护在经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能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古爱香;林明珠;黎红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老年健康俱乐部实施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目的帮助有健康需求的老年人掌握健康知识,由被动治疗变为主动治疗,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将参加老年健康俱乐部的368名会员按疾病种类分成3组,包括高血压病组、糖尿病组和骨关节病组进行健康教育,改变单一的授课方式,开展内容及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通过发放问卷表,评价俱乐部健康教育的效果.结果实施健康教育前后会员对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会员对俱乐部工作人员实施健康教育满意率从89.1%上升到99.2%.结论建立老年健康俱乐部,实施健康教育,促进了老年人健康意识和自我防病能力,是医院人性化服务的体现,是一种可行的服务模式.

    作者:黄丽娟;刘彬;徐丽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神经外科时间性治疗本的设计与应用

    在神经外科工作过的护士都知道,时间性的治疗比较多,比如甘露醇的应用,医生会根据病人的病情开医嘱为:q6h、q8 h、q12 h、Bid等.护士在抄写治疗卡的时候会更改为9-3-9-3或9-5-1或9-9或9-3(夜间用红色表示).而一个病区综合治疗本记录了病区所有病人的治疗,一张卡表示一个病人的治疗.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病人,也为了护士在执行时间性治疗时能更方便,且防止时间性治疗出现不执行或者执行不及时的状况,杜绝差错事故及医患纠纷的发生,我科护理人员于2003年1月设计并开始应用神经外科时间性治疗本,使用近3年来,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唐运香;胡君娥;赵东娥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肾移植患者术后并发巨细胞病毒感染性肺炎的护理

    报道了肾移植患者术后并发巨细胞病毒感染性肺炎的护理.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制定心理护理计划,根据其症状特点,做好发热期护理及氧疗护理,在机械通气期间做好通气管道护理,尽快撤除呼吸机,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预防继发感染.认为巨细胞病毒感染性肺炎起病急、病情重,早诊断、早治疗、给予有效细致护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蒋雪飞;叶桂荣;郭少英;李惠珍;周建仪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护患角色情景模拟在护理服务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患角色情景模拟在护理服务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主题中需探究的问题进行情景构思;护士选择角色,护士长布置有针对性的观察思考任务;以点代面,在全院开展护患角色情景模拟学习讨论.结果100%的护士对护患角色情景模拟的学习交流形式感兴趣;98.4%的护士认为对自己今后的工作有指导作用;97.5%的护士认为情景模拟中的规范服务型护理在临床工作中能做到.5个情景模拟中规范服务型护理在实际工作中容易做到的依次为:白班新病人入院接待100%,皮内试验99.%,查体温97.3%,夜班收治新病人90.0%,接待咨询者74.0%.11月份全院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为97.9%,比9月份上升2.9%.结论护患角色情景模拟在护理服务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是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

    作者:桂月玲;李玉肖;陈实娥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金华市296例公民无偿献血认知行为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公民对无偿献血的认识情况,探索适应的宣传模式,促进无偿献血工作可持续健康发展.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表,对296例无偿献血者和过往行人进行无偿献血相关知识和行为的调查.结果50%公民对无偿献血法律法规的知晓情况较为欠缺,70%公民对无偿献血有益健康等方面知识不甚了解,88%以上的公民对献血是否会传染疾病持怀疑态度.结论加大无偿献血宣传教育力度,对确保临床日常供血和急救用血需要,促进无偿献血工作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素贞;蒋华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利比里亚维和期间艾滋病防护对我国的借鉴

    通过对利比里亚执行维和任务期间艾滋病预防和护理工作的总结,认为首先要迅速掌握维和部队的艾滋病情况,从心理上战胜艾滋病;其次要做好各种防护措施,特别是手、呼吸道的防护及预防针刺损伤,积极预防艾滋病感染;同时认真做好艾滋病病人的心理护理,保证维和医疗任务的完成.笔者还就国内与维和地区的艾滋病情况做了比较,认为必须大力普及艾滋病常识和防护知识,控制国内艾滋病疫情的发展.

    作者:王泓;胡容;周芸;陈声容;余红梅;李莉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未婚妊娠者终止妊娠的心理评估与护理

    目的了解未婚妊娠者终止妊娠的心理状态.方法将668例未婚妊娠者分为中学生组和青年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试并进行分析.结果两组与全国常模比较,除强迫因子分略低外(P>0.05),其他各项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学生组的阳性总均分、阳性症状均分及阳性项目数均高于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未婚妊娠者中止妊娠时普遍存在心理障碍,医务人员要关注该人群,及时给予心理干预;尤其对于中学生未婚妊娠者,建议医务人员走进校园开展生理卫生及性知识讲座.

    作者:欧芬;谢艳红;钟秀琼;梁便群;何月桂;甘剑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根据护士的年龄段特点分层进行教育培训的实践

    多年来医院对护士的训练大多停留在制订计划-布置任务-组织考核等几个环节上,全程实行管、卡、压,方法比较陈旧,做法多是满堂灌,内容基本是常用科目.教育训练的方法不新颖,缺乏吸引力,效果不佳.针对其薄弱点,对教育训练的方法进行了改革.根据护士的年龄、资历、思想、心理、社会环境、工作氛围等不同因素的影响,将护士的工作经历大致分为4个阶段,以每个阶段的特点确定教育培训的内容,取得好的效果.

    作者:肖爱军;徐虹;马玉桂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婴幼儿意外伤害相关因素分析与干预

    目的分析婴幼儿意外伤害相关因素,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保健室近期检查的0~3岁婴幼儿1253人,其中对发生71例意外伤害有关数据进行相关性统计分析.结果0~3岁婴幼儿71例,意外伤害主要包括:跌伤、窒息、溺水、烧(烫)伤、割(扎)伤、动物咬伤、中毒、交通意外等.结论婴幼儿意外伤害情况严重,各方面应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以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

    作者:陈小丽;林毅容;严冬梅;阮翠雯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便秘的综合护理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便秘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129例出血性脑血管病伴便秘患者根据入院日期的单双日分为两组,双日63例,每晚给予果导片口服,有便意时予开塞露1支(20ml)辅助排便为常规护理组;单日66例,实施腹部按摩、指压法、温水足浴疗法为综合护理干预组.结果干预组有效率达8%,常规护理组为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预防和治疗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便秘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张艳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更佳的预防产后出血的方法.方法有潜在产后出血因素的高危产妇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予缩宫素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宫颈肌内注射.结果观察组出血量(215±62)ml明显低于对照组(295±71)ml,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缩宫素同时宫颈肌内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有效预防产后出血.

    作者:郑宋英;陈媛;郑邦一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本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康耐尔医学指数健康问卷设计的糖尿病知识问卷,对95例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知识、自我管理能力、糖尿病代谢控制指标、生活满意度进行干预前后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糖尿病知识讲座、个体针对性治疗、饮食、运动、药物、自我监测、并发症防治、足部护理、心理卫生指导等社区护理干预.结果持续干预后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糖尿病知识总评分、糖尿病代谢指标、对生活的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干预前;干预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01).结论针对性的社区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病情的良性转归,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席冠华;王云霞;张辛;谢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医院护理文化建设

    医院护理文化是医院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理组织在特定的护理环境下,逐渐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基本信念、行为准则.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入世的挑战,营造医院护理文化氛围,提升护理服务文化的水准已成为各医院竞争的焦点.对此我院护理部也非常重视,采取分层建设、逐步深化的方法加强了医院护理文化建设,收到明显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丁敏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脑梗死致假性球麻痹患者的护理

    总结脑梗死假性球麻痹患者的康复护理经验,包括取特殊坐位,用特别的餐具和食物进行循序渐进的喂食护理,尽早进行吞咽康复训练,注重心理护理等.本组患者经30 d康复治疗后球麻痹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作者:王灵芝;杨丽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新生儿经颞浅静脉与贵要静脉留置PICC导管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新生儿经颞浅静脉与贵要静脉留置PICC导管的效果.方法19例经颞浅静脉、72例经贵要静脉留置PICC导管新生儿,观察置管过程患儿心率、呼吸、氧饱和度情况,比较两组导管到达上腔静脉的到位率、并发症发生率、导管留置时间.结果置管过程患儿生命体征平稳;颞浅静脉组上腔静脉到位率74%,贵要静脉组94%,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导管留置时间无差异.结论新生儿经贵要静脉留置PICC导管优于经颞浅静脉置管,在贵要静脉显露不清晰或穿刺不成功时,可首选颞浅静脉置管.

    作者:林真珠;张小园;李丹莹;甘锦红;尹若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全静脉营养混合液配制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

    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有关规定[1],制剂管理文件要有配制记录,包括:编号、制剂名称、配制日期、制剂批号、配制过程、操作者、复核者;全静脉营养混合液(TNA)配制必须要按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配制,同时应采取配置过程的控制,终产品的检验等[2].配制记录是配制过程及特殊情况处理的记录,过去一直采用文字叙述方式,为简化这一工作程序,同时也为了规范文件的书写,笔者对配制记录单进行改进,通过临床应用证实,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朱刚;潘文松;梁桂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脊髓栓系综合征患儿的护理

    总结了脊髓栓系综合征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术前做好患儿及其家长心理护理,消除忧虑,帮助患儿练习卧位和清洁皮肤.术后监测生命体征,保持适当体位,密切观察伤口情况和康复训练.认为做好脊髓栓系综合征患儿的护理,增强家长的治疗信心,加强病情观察,及早发现并发症,采取相应措施,大限度地恢复脊髓神经功能,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

    作者:吴晓燕;董必伟;刘姝嫔;李凤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人性化护理对神经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神经症患者住院时间、生活质量、服药依从性及复发的影响.方法共94例神经症患者,分为人性化护理组(n=48)和常规护理组(n=46),出院随访6个月,采用生活质量量表(QOL-100)在入院时及随访结束时进行评估,并对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随访结束时的服药依从性、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随访结束时,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有改善(P<0.01),但人性化护理组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或P<0.01);人性化护理组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常规护理组(P<0.05),服药依从性亦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复发率则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能缩短神经症患者的住院时间,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服药依从性,降低复发率.

    作者:雷球英;彭新兰;薛爱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偏瘫患者言语康复训练及护理

    目的提高偏瘫患者言语沟通能力,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对18例偏瘫患者进行较系统的言语功能训练,采用汉语失语检查法对患者训练前后的言语能力进行评估并比较.结果18例患者经过1个疗程(1个月)的训练,言语得分从(52.4±20.1)分提高到(130.1±25.2)分,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系统、循序渐进的训练能提高偏瘫患者言语沟通能力.

    作者:李敏红;李玉玲;熊敏;李宝娣;蓝琼好;刘向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护理学报杂志

护理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