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血压病药物治疗的新认识

赵晓昙

关键词:高血压病人, 心血管疾病, 药物治疗, 治疗率, 知晓率, 新指南, 控制率, 患病率, 防与治, 程度
摘要:高血压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在我国,高血压病患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而高血压的知晓率和治疗率现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控制率上升较为缓慢,真正能够服用药物治疗的高血压病人,血压仍未达到新指南中规定的正常血压范围内的仍占有大多数.所以说我国高血压病的防与治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经尿道前列腺切开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经尿道前列腺切开术(TUIP)治疗年龄较轻或高龄高危的小体积前列腺增生症(BPH)的疗效.方法采用TUIP治疗BPH患者41例.结果手术时间10~30min,平均随访2年,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由(25.9±4.2)分降至(10.3±3.1)分(P<0.05),大尿流率(MFR)由(6.4±2.4)ml/s上升至(13.2±3.4)ml/s(P<0.05),剩余尿(RU)由(92.5±45.8)ml降至(24.4±16.8)ml(P<0.05).逆行射精发生率为7.1%(2/28).结论对于BPH<35g,TUIP可取得与经尿道前列腺汽化术(TUVP)相似的疗效,且逆行射精、膀胱颈挛缩及阳痿的发生率低,适用于症状明显的年龄偏小或高龄高危的小体积BPH患者.

    作者:梁甲旭;郑昌庆;王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甲型肝炎并发肝外损害11例误诊分析

    病毒性肝炎并发肝外损害以乙、丙型肝炎较常见,甲型肝炎报道较少,我科自1988~2001年发现甲型肝炎并发肝外损害11例,现报导如下.

    作者:徐艳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掌、指骨骨折多种固定方法的选用

    目的探讨如何正确应用微型钢板、螺丝钉、交叉克式针及张力带钢丝四种内固定方法治疗掌指骨骨折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根据骨折部位类型及技术特点等有选择的应用上述四种内固定方法治疗掌指骨骨折40例47处.结果骨折均达到或接近解复位,愈合顺利,不伴肌腱损伤的23例;手功能均恢复正常,伴肌腱损伤17例,手工能恢复按tam标准评分优10例,良6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94%.结论上述四种方法适应症不同,各有优缺点,应根据骨折的类型部位及技术条件等不同,合理选择才可达到满意的效果.

    作者:马建华;王继往;刘清淼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后牙劈裂保留修复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后牙劈裂保留修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后牙劈裂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半年至2年,15例患者中14颗牙保留修复效果良好,治疗后患者无任何不适,咀嚼功能正常,1例效果欠佳.结论此方法优越性大,不拔牙,易被患者所接受,是一种切实可行的修复方法.

    作者:王晓丽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复方磷酸液治疗颌骨囊肿135例

    目的用腔内注药法治疗颌骨囊肿代替手术摘除法,不破坏周围正常组织结构,不影响正常生理功能,不遗留疤痕畸形,不影响美容.即使巨大骨囊肿也无须植骨,不遗留骨质缺陷畸形.方法囊腔穿刺冲洗,注入复方磷酸液(Composite Phosphoric,CP液),5~10分钟后冲洗.结果注药后功能及生活无影响;囊腔愈合、骨化;松动牙固定;无感觉运动异常、功能障碍、残留疤痕及缺陷畸形.结论 CP液能使上皮细胞层凝固坏死,使之失去分泌与隔离功能,肉芽组织增生充满囊腔,骨腔骨化,恢复功能.

    作者:郑继刚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脑梗死的早期针刺治疗与肢体运动功能恢复临床分析

    神经康复生物学认为:神经具有可塑性和再生性.脑梗死病人发病后应尽早综合治疗,好在发病6小时内进行积极治疗.从临床资料来看,脑梗死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志清醒、神经系统不在恶化,48小时后即可进行早期针刺和肢体功能康复治疗,从而使受损的神经功能在大限度上得到恢复,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王寿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先天性梅毒33例临床分析

    目的对先天性梅毒进行临床分析,探讨其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先天性梅毒患儿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治疗.结果 33例先天性梅毒中32例治愈,1例死亡,治愈率97.0%.结论及早诊断和治疗先天性梅毒可有效防止晚期梅毒的发生.

    作者:赖永珲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妊娠合并梅毒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24岁,自由业者,孕1产0,因停经39周临产要求剖宫产于2005年06月20日入院.停经38天时在本院确诊早孕,孕约4月半时自觉有胎动至今,定期在本院门诊行产科检查,均无异常发现.孕6月时发现左右手腕、颈后部及腰部均有散在黄豆大小玖瑰红斑、丘疹,两侧大阴唇、会阴体及肛门周围均有湿润性红色丘疹,两侧腹股沟处均有玖瑰色鳞屑性斑丘疹,不痛不痒.

    作者:陈金凤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改良腹式小横切口子宫次全切除术100例体会

    目的探讨改良经腹小横切口子宫次全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适应症患者随机分为改良术式组与传统术式组,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及术后腹胀、术后排气、尿潴留及切口愈合情况.结果改良术式组与传统术式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手术时间明显短于传统术式组(P<0.01),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传统术式组(P<0.01),术后病率及术后腹胀率明显少于传统术式组(P<0.01),术后排气时间明显短于传统术式(P<0.01),尿潴留发生率少于传统式组(P<0.01).结论改良腹式小横切口的手术方式优于传统术式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成振晓;陈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肺结节(肿块)MSCT灌注成像的临床应用

    目的评价肺结节(肿块)MSCT灌注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三位医师独立对经临床确诊的32例肺结节(肿块)病例的MSCT灌注原始图像进行成像研究,并对三组CT灌注成像参数值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CT灌注成像参数值受感兴趣区的部位、大小和输出静脉的选择影响较大.恶性肺结节(肿块)的CT灌注成像参数值均高于良性肺结节(肿块),其中BF、BV、PS值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MTT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MSCT灌注成像能评估肺结节(肿块)的血流模式,可为肺结节(肿块)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张军;邹松青;上官文博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CO2激光治疗仪配合宫血宁胶囊治疗宫颈糜烂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CO2激光治疗仪配合宫血宁胶囊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 222例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12例,CO2激光配合宫血宁胶囊口服;对照组110例,用爱宝疗栓外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9.29%;对照组有效率64.65%.两组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 CO2激光治疗仪配合宫血宁胶囊治疗宫颈糜烂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再娟;邝秋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支气管哮喘三联疗法的远期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三联疗法的远期疗效.方法三联组采用中药(同中药组)内服、穴位敷贴、氧疗三法同时进行;中药组完全服用中药,方用自拟固本理肺散辨证加减;西药组给予西药口服、雾化吸入,较重给予静脉注射.结果三联组控显率86.67%、中药组控显率66.67%、西药组控显率50%,远期疗效三联组明显高于其它两组,统计显示均P<0.01.结论三联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远期疗效良好.

    作者:谢永侠;吴翠荷;沈秋菊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早期护理干预与效果评价

    目的探索早期护理干预对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身高、体重及精神发育指数(MDI)的影响.方法将80名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治疗护理,干预组除常规的护理和治疗外辅以触觉、听觉等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身高、体重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早期干预对预防和减轻脑损伤所致的伤残起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蔡文晖;陈细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中药存在问题的调查与建议

    目的加强中药材市场的管理.方法加强<药品管理法>等法规的宣传学习,提高法制观念,合理利用资源,把好中药饮片的质量关,按药典规定依法炮制,严格遵守药材储藏的有关规定.结果规范医药市场,保护野生及原产地资源.加强药监队伍建设,加强监督管理工作.结论药品市场的管理是一项长远而艰巨的工作,提高专业人员素质是此项工作的关键.

    作者:鞠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和谐医患关系的经济学与伦理学分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顺应历史发展变化,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

    作者:王爱莹;崔爽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穿琥宁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36岁,因颈部出现簇集成群的粟粒至绿豆大小红色丘疹于2006年1月21日入我院治疗.入科查体:体温38.5℃、脉搏78次/min、血压120/80mmHg,临床诊断为带状疱疹.

    作者:王华强;郝清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

    目的探索闭合复位空心螺钉经皮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C型臂X光机透视下,手法复位股骨颈骨折后,经皮穿入3根克氏针预固定,并以克氏针为导针,分别引导拧入长度合适的空心螺钉3根,治疗成人股骨颈骨折28例,术后随访6个月~3年,对其临床功能、复查X线片等作总结分析.结果优22例,占78.6%;良5例,占17.9%;差1例,占3.6%.总优良率96.5%,骨折愈合率100%.远期出现股骨头坏死5例,占17.9%.结论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方法简单,固定可靠,治疗效果好,适合治疗除老年头下型骨折的各型股骨颈骨折.

    作者:郝文建;邢振广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消化性溃疡病人的健康教育指导

    消化性溃疡主要是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由于溃疡的形成与胃酸及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所以叫消化性溃疡.它是由于局部粘膜损害因素和粘膜保护因素之间失去平衡所致,当损害因素增加和/或保护因素减弱时,就可出现溃疡.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是25%~30%,在内科疾病中居首位,它的死亡率虽不高,但因其病程迁延,病人住院时间长,经常复发,所以做好消化性溃疡病人的健康教育非常重要.我科根据其特点,在健康教育指导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积极控制诱发因素,防止复发,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江凤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一次性注射器减压法在巨大液性包块切除中的应用

    在腹腔、盆腔巨大液性包块切除过程中,常采用两种手术方式:①延长手术切口.②在包块上切一小切口,用吸引抽吸囊腔积液,待包块缩小后行包块切除,两种方法均有不足之处.我院自2004年5月采用20ml一次性注射器在腹腔、盆腔巨大液性包块中应用50例,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易红艳;钟笑萍;彭丹;林泗添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早期应用辛伐他汀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发生后(48小时内)应用辛伐他汀的疗效与安全性以及半年中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方法将确诊的ACS患者46例随机分为两组,随访半年,观察调脂疗效、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用药后血脂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心脑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X2=11.29,P<0.05).治疗过程中肝肾功能及肌酸激酶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ACS早期应用辛伐他汀可明显降低缺血事件发生.

    作者:王秀梅;张波;崔文海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