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红艳;钟笑萍;彭丹;林泗添
目的探讨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治疗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7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经验.结果发病后72小时内手术者29例,术后切口感染1例,胆汁瘘1例;发病后三天至一周手术12例,术后切口感染2例;发病一周后手术者6例,术后切口感染1例,死亡1例.结论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应尽早行急诊或早期手术.
作者:李向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1 临床资料男性患儿,1岁4个月,因间断性血尿伴排尿时哭闹来院就诊.体查:该患儿营养一般,双眼睑无浮肿,双肺呼吸音粗,心音有力,心率为112次/min,呼吸29次/min,体温36℃,体重9公斤.
作者:杨晓雪;胡言华;边迎松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近年颈源性头痛的诊断与治疗较受关注.颈源性头痛发病率高、临床表现复杂、反复发作、持续时间长,治疗较困难.既往多采用针灸、理疗、按摩、痛点注射或神经阻滞等方法进行治疗,但疗效并不持久.我院采用颈肩部超声并颈肌等长抗阻训练进行治疗,收到良好而持久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凭;胡敏;韩宇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用腔内注药法治疗颌骨囊肿代替手术摘除法,不破坏周围正常组织结构,不影响正常生理功能,不遗留疤痕畸形,不影响美容.即使巨大骨囊肿也无须植骨,不遗留骨质缺陷畸形.方法囊腔穿刺冲洗,注入复方磷酸液(Composite Phosphoric,CP液),5~10分钟后冲洗.结果注药后功能及生活无影响;囊腔愈合、骨化;松动牙固定;无感觉运动异常、功能障碍、残留疤痕及缺陷畸形.结论 CP液能使上皮细胞层凝固坏死,使之失去分泌与隔离功能,肉芽组织增生充满囊腔,骨腔骨化,恢复功能.
作者:郑继刚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对2002年3月~2006年3月期间我科施行小切口切除胆囊治疗的223例胆结石病人进行住院时间、术后使用止痛剂和医疗费用以及有无术后并发症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23例病人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切口胆囊切除术3~4天,住院费用平均节约600元,术后不用止痛剂占90.3%,223例小切口胆囊切除病人中有2例皮下脂肪液化,未发现任何其它并发症发生,经平均18个月的随访无手术后肠粘连等并发症出现.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对病人创伤小、痛苦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只要技术熟练不会有术后并发症出现.
作者:李桂春;陈发清;王松柏;刘勤武;岳云林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提高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CT诊断及分度正确率.方法收集分析75例新生儿窒息脑损伤缺血缺氧性脑病及颅内出血的一周内、二周后CT诊断结果,分别与6个月后的CT诊断结果及临床结论比较.结果一周内的CT诊断58例与临床相符,第二周以后的CT诊断71例与临床相符.结论新生儿窒息脑损伤的CT诊断有重要意义,尤其以二周后第14天的CT诊断结果,对判断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和颅内出血的分度、预测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顾苏彪;吴海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评价加替沙星注射液治疗呼吸系统感染的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设计,将纳入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予以加替沙星注射液和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n=35)与对照组(n=37)的临床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51.43%和88.57%与48.65%和81.08%;两组痊愈率和有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替沙星注射液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治疗呼吸道感染.
作者:吴亚卿;董保国;柴清河;李秋丽 刊期: 2006年第06期
2002年1月~2006年1月我院急诊科解救15例重度氟乙酰胺中毒患者,积累了成功的护理经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慧;陈素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三联疗法的远期疗效.方法三联组采用中药(同中药组)内服、穴位敷贴、氧疗三法同时进行;中药组完全服用中药,方用自拟固本理肺散辨证加减;西药组给予西药口服、雾化吸入,较重给予静脉注射.结果三联组控显率86.67%、中药组控显率66.67%、西药组控显率50%,远期疗效三联组明显高于其它两组,统计显示均P<0.01.结论三联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远期疗效良好.
作者:谢永侠;吴翠荷;沈秋菊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总结外伤性肝破裂的诊治经验.方法对89例外伤性肝破裂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非手术治疗20例,手术治疗69例,手术方式包括单纯清创修补、填塞修补、肝切除术.结果非手术治疗组中,1例因合并多器官损伤而死亡,手术治疗组中,2例死亡,治愈率97%.结论外伤性肝破裂一经确诊,应在短时间内补液、输血,纠正休克或防止休克的发生,维持循环稳定,缩短术前准备时间.根据肝损伤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及适宜的术式,正确的引流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同时术中应注意合并伤的处理.
作者:周崇臣;刘寒松;马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根据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理、生理、社会要求、疾病等特点,对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采用一对一式和小组方式,运用语言指导、书面教育、经验式指导等具体方法,结果80%以上能掌握疾病的临床表现及防治;80%以上掌握心绞痛发作时的自救方法;90%以上能掌握发病的诱发因素;93.3%出院后能按时服药,注意休息及饮食调节,取得良好健康教育效果.
作者:范宝华;殷忠俊;韩业坤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近年来,各种研究表明,炎症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1].某些炎症标记物,尤其是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已被视为血管疾病独立的危险因素[2].2003年9月~2005年9月,对78例冠心病患者血清CRP水平进行测定,以探讨CRP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
作者:赵茂林;黄景梅;王志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右半肝巨大肿瘤(直径≥10cm)是一种严重威胁生命的肝脏恶性肿瘤,手术切除是获得肝癌长期生存的重要手段[1],以往因其手术创伤大、出血多、术后护理难度大、并发症多.而我科一直在探索肝切除治疗上的突破,自2005年2月~2006年3月施行的绕肝提拉法原位规则性右半肝切除2例,大限度地减少因旋转肝脏造成的肝实质缺血所带来的术后肝功能损害,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翁为珍;李锋;班慧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口咽通气管是一种非气管导管性通气管道,是一种操作简便,易于掌握,不需要特殊器械并能在数秒内迅速获得有效通气,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方法.吸痰是解除痰液阻塞,改善通气功能的一项简单有效的护理措施.临床上常用经鼻吸痰法,但重度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存在着影响经鼻吸痰效果的因素,使经鼻吸痰缺乏有效性.我科自2000~2005年以来收治的85例重度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使用了口咽管吸痰,克服了影响经鼻吸痰效果的不利因素,保证了吸痰效果.在维持有效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操作方法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丁丽华;于洋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改良经腹小横切口子宫次全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适应症患者随机分为改良术式组与传统术式组,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及术后腹胀、术后排气、尿潴留及切口愈合情况.结果改良术式组与传统术式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手术时间明显短于传统术式组(P<0.01),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传统术式组(P<0.01),术后病率及术后腹胀率明显少于传统术式组(P<0.01),术后排气时间明显短于传统术式(P<0.01),尿潴留发生率少于传统式组(P<0.01).结论改良腹式小横切口的手术方式优于传统术式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成振晓;陈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我院急诊科承担着全院各专科门诊病人的临时输液和病情观察的任务,每天输液人次约60人次左右.由于急诊观察病人多、病种多、病情复杂、用药量广的因素,因此病情突变的发生率也较高.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孙慧;岳梅;苏兆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1 临床资料患者,24岁,自由业者,孕1产0,因停经39周临产要求剖宫产于2005年06月20日入院.停经38天时在本院确诊早孕,孕约4月半时自觉有胎动至今,定期在本院门诊行产科检查,均无异常发现.孕6月时发现左右手腕、颈后部及腰部均有散在黄豆大小玖瑰红斑、丘疹,两侧大阴唇、会阴体及肛门周围均有湿润性红色丘疹,两侧腹股沟处均有玖瑰色鳞屑性斑丘疹,不痛不痒.
作者:陈金凤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脉络膜裂囊肿的影像学表现.方法结合文献对3例脉络膜裂囊肿的CT、MRI的表现展开分析研究.结果脉络膜裂囊肿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边界光滑锐利的脑脊液样低密度影或信号,增强扫描无强化,短期内随访无变化.结论正确认识脉络膜裂囊肿的CT和MRI表现,避免漏诊或误诊.
作者:宋万江;丑凯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1998~2005年,我院对下肢广泛皮肤剥脱伤22例应用吻合血管的皮瓣移植修复膝部创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宋涛;黄东海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脑室出血CT值对术式选择的指导意义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86例侧脑室出血病例的血肿CT值,每10HU分成一组,对其脑室引流效果和1个月后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60HU以下与70HU以上组别之间ADL与脑室引流显效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期CT扫描显示脑室出血的CT值对应采取的具体术式和病情预后有重要指导价值.
作者:张才宙;陈方焘;李杰修 刊期: 200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