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次性注射器减压法在巨大液性包块切除中的应用

易红艳;钟笑萍;彭丹;林泗添

关键词:一次性注射器, 减压法, 包块, 切除, 手术切口, 手术方式, 盆腔, 腹腔, 小切口, 腔积液, 应用, 方法
摘要:在腹腔、盆腔巨大液性包块切除过程中,常采用两种手术方式:①延长手术切口.②在包块上切一小切口,用吸引抽吸囊腔积液,待包块缩小后行包块切除,两种方法均有不足之处.我院自2004年5月采用20ml一次性注射器在腹腔、盆腔巨大液性包块中应用50例,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护患沟通的心得体会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健康观念的转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也不断在增强,因而,护患纠纷在临床上有上升的趋势.但是笔者发现许多纠纷与护患沟通不够、护患沟通障碍等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关系.真正的属于护理差错或护理事故的纠纷是微乎其微的.因此早在90年代,临床就将护患沟通纳入整体护理的一部分.经几十年的深入开展和不断的摸索总结,如今,护患沟通已经渗透到护理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这里,浅谈一下护理沟通的心得体会.

    作者:孙洪香;江明;邢小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弱视对儿童智力和注意力影响的分析

    目的探讨弱视对儿童智力和注意力的影响.方法 63例弱视患者作研究组,与69例健康儿童进行对照研究,采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进行调查,同时进行注意力测试.结果两组相比,研究组重度弱视患者在领悟、积木、拼物、译码等分测验和操作智商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重度弱视对儿童智力和注意力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可能与儿童缺乏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有关.

    作者:郑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口咽管吸痰在抢救神经外科重症昏迷患者中的应用

    口咽通气管是一种非气管导管性通气管道,是一种操作简便,易于掌握,不需要特殊器械并能在数秒内迅速获得有效通气,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方法.吸痰是解除痰液阻塞,改善通气功能的一项简单有效的护理措施.临床上常用经鼻吸痰法,但重度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存在着影响经鼻吸痰效果的因素,使经鼻吸痰缺乏有效性.我科自2000~2005年以来收治的85例重度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使用了口咽管吸痰,克服了影响经鼻吸痰效果的不利因素,保证了吸痰效果.在维持有效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操作方法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丁丽华;于洋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论护士情商的培养

    随着护理模式由功能制护理向责任制护理及系统化整体护理的转变,作为系统化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两年的实践,深深体会到对病人的教育不同于一般的课堂教育.因为病人为一特殊群体--要针对他们的年龄、生理、心理及知识层次做好健康教育,就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积极而稳定的情绪及善解人意的洞察力.

    作者:葛秋梅;宋爱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治疗接触性皮炎、药疹疗效观察

    我院皮肤科自2004年1月起采用比利时灵葆雅制药厂生产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得宝松)治疗接触性皮炎、药疹,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毅人;夏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微创术治疗颅内出血170例体会

    目的探讨颅内出血的治疗方法及微创术的适应范围.方法对我科2004~2005年用微创术治疗的颅内出血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死亡13人,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死亡3人,外伤性硬膜下硬膜外血肿患者无死亡病例.结论严格掌握适应范围及操作规范,并结合小骨窗开颅术,微创术可广泛用于颅内血肿的治疗.

    作者:苏建中;张宝松;孙永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绕肝提拉法原位规则性右半肝切除术治疗右半肝巨大肿瘤围术期的护理体会

    右半肝巨大肿瘤(直径≥10cm)是一种严重威胁生命的肝脏恶性肿瘤,手术切除是获得肝癌长期生存的重要手段[1],以往因其手术创伤大、出血多、术后护理难度大、并发症多.而我科一直在探索肝切除治疗上的突破,自2005年2月~2006年3月施行的绕肝提拉法原位规则性右半肝切除2例,大限度地减少因旋转肝脏造成的肝实质缺血所带来的术后肝功能损害,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翁为珍;李锋;班慧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骶管内小剂量曲马多注射加亚甲蓝局部注射在肛肠手术后镇痛中的应用体会

    亚甲蓝局部注射在肛肠手术后镇痛中被广泛应用,但因其起效慢,在骶管麻醉作用消失后和亚甲蓝起效之前有一段镇痛空档时间,在这期间,病人要忍受剧烈的术后疼痛.近年来我院试用在骶管麻醉时加入少量阿片类药物曲马多,以弥补亚甲蓝术后镇痛的不足,同时也加强了骶管麻醉的镇痛作用,效果满意.

    作者:张瑞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肝创面内引流在外伤性肝破裂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总结外伤性肝破裂的诊治经验.方法对89例外伤性肝破裂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非手术治疗20例,手术治疗69例,手术方式包括单纯清创修补、填塞修补、肝切除术.结果非手术治疗组中,1例因合并多器官损伤而死亡,手术治疗组中,2例死亡,治愈率97%.结论外伤性肝破裂一经确诊,应在短时间内补液、输血,纠正休克或防止休克的发生,维持循环稳定,缩短术前准备时间.根据肝损伤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及适宜的术式,正确的引流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同时术中应注意合并伤的处理.

    作者:周崇臣;刘寒松;马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析临床医学实践中的形而上学现象

    作为一个医务工作者,笔者在儿科临床工作已经近20年,在这期间亲眼目睹了身边许多典型的形而上学现象.现在列举出一些,分析其产生原因,并探讨改正的方法和措施,以使今后的工作更加合理、科学、人文.

    作者:宋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先天性梅毒33例临床分析

    目的对先天性梅毒进行临床分析,探讨其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先天性梅毒患儿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治疗.结果 33例先天性梅毒中32例治愈,1例死亡,治愈率97.0%.结论及早诊断和治疗先天性梅毒可有效防止晚期梅毒的发生.

    作者:赖永珲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探讨

    根据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理、生理、社会要求、疾病等特点,对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采用一对一式和小组方式,运用语言指导、书面教育、经验式指导等具体方法,结果80%以上能掌握疾病的临床表现及防治;80%以上掌握心绞痛发作时的自救方法;90%以上能掌握发病的诱发因素;93.3%出院后能按时服药,注意休息及饮食调节,取得良好健康教育效果.

    作者:范宝华;殷忠俊;韩业坤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CO2激光治疗仪配合宫血宁胶囊治疗宫颈糜烂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CO2激光治疗仪配合宫血宁胶囊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 222例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12例,CO2激光配合宫血宁胶囊口服;对照组110例,用爱宝疗栓外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9.29%;对照组有效率64.65%.两组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 CO2激光治疗仪配合宫血宁胶囊治疗宫颈糜烂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再娟;邝秋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316例新生儿窒息与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分析与护理

    新生儿窒息是导致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主要原因,可致终身残疾,及时的救治及康复训练可减少或减轻并发症的发生.预见性的产前监护、防治是减少并发症发生的主要手段,产后的及时救治及精心的护理可减轻并发症的症状,早期的干预性康复训练可提高生存质量.总结经上述方法救治、护理、康复训练的患儿316例,认为:产前预防、产后救治、康复训练三阶段的防治方法,是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首选措施.

    作者:周艳霞;师红玲;王丽霞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介绍一种骶骨硬脊膜外囊肿手术的新方法

    骶骨硬脊膜外囊肿是引起腰腿痛的原因之一,往往不被人们引起重视,其治疗方法多种多样.我院自2001~2003年应用纤维蛋白胶合并耳脑胶治疗2例巨大骶骨硬脊膜外囊肿,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明政;郑瑞启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米非司酮、氨甲喋呤与中药联合治疗异位妊娠

    异位妊娠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近年来国内外的发生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我院自2004年1月~2005年12月,对25例异位妊娠使用米非司酮、氨甲喋呤与中药联合杀胚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邱卫群;郑立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小温经汤治疗寒性痛经28例

    痛经是在经期或经形前后出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则剧痛昏厥者,多发生于青春期.笔者近年来用温经汤治疗本病,收到了满意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李桂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消化性溃疡病人的健康教育指导

    消化性溃疡主要是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由于溃疡的形成与胃酸及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所以叫消化性溃疡.它是由于局部粘膜损害因素和粘膜保护因素之间失去平衡所致,当损害因素增加和/或保护因素减弱时,就可出现溃疡.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是25%~30%,在内科疾病中居首位,它的死亡率虽不高,但因其病程迁延,病人住院时间长,经常复发,所以做好消化性溃疡病人的健康教育非常重要.我科根据其特点,在健康教育指导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积极控制诱发因素,防止复发,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江凤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甲型肝炎并发肝外损害11例误诊分析

    病毒性肝炎并发肝外损害以乙、丙型肝炎较常见,甲型肝炎报道较少,我科自1988~2001年发现甲型肝炎并发肝外损害11例,现报导如下.

    作者:徐艳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糖尿病患者急性心肌梗塞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糖尿病(DM)合并急性心肌梗塞(AMI)的临床特点.方法对64例糖尿病合并AMI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合并AMI无痛性心梗占26.6%,多部位梗死占43.8%,并发急性心力衰竭占28.8%,心源性休克占29.7%,病死率42.2%.结论糖尿病合并AMI临床症状不典型、多部位梗塞常见、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应早期诊断,预防并发症.

    作者:王伟;孙支余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