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春;陈发清;王松柏;刘勤武;岳云林
近年颈源性头痛的诊断与治疗较受关注.颈源性头痛发病率高、临床表现复杂、反复发作、持续时间长,治疗较困难.既往多采用针灸、理疗、按摩、痛点注射或神经阻滞等方法进行治疗,但疗效并不持久.我院采用颈肩部超声并颈肌等长抗阻训练进行治疗,收到良好而持久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凭;胡敏;韩宇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弱视对儿童智力和注意力的影响.方法 63例弱视患者作研究组,与69例健康儿童进行对照研究,采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进行调查,同时进行注意力测试.结果两组相比,研究组重度弱视患者在领悟、积木、拼物、译码等分测验和操作智商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重度弱视对儿童智力和注意力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可能与儿童缺乏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有关.
作者:郑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索闭合复位空心螺钉经皮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C型臂X光机透视下,手法复位股骨颈骨折后,经皮穿入3根克氏针预固定,并以克氏针为导针,分别引导拧入长度合适的空心螺钉3根,治疗成人股骨颈骨折28例,术后随访6个月~3年,对其临床功能、复查X线片等作总结分析.结果优22例,占78.6%;良5例,占17.9%;差1例,占3.6%.总优良率96.5%,骨折愈合率100%.远期出现股骨头坏死5例,占17.9%.结论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方法简单,固定可靠,治疗效果好,适合治疗除老年头下型骨折的各型股骨颈骨折.
作者:郝文建;邢振广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消化性溃疡主要是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由于溃疡的形成与胃酸及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所以叫消化性溃疡.它是由于局部粘膜损害因素和粘膜保护因素之间失去平衡所致,当损害因素增加和/或保护因素减弱时,就可出现溃疡.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是25%~30%,在内科疾病中居首位,它的死亡率虽不高,但因其病程迁延,病人住院时间长,经常复发,所以做好消化性溃疡病人的健康教育非常重要.我科根据其特点,在健康教育指导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积极控制诱发因素,防止复发,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江凤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复杂性肾结石手术方式和治疗效果,分析复杂性肾结石的解剖因素.方法对肾结石手术取石根据结石形态、大小和数量采取不同途径,强调肾切除要慎重.重点讨论对于肾实质切开,只要手术途径选择恰当,均可不阻断肾血流取出结石.结果在保留肾脏取石172例中,术后经B超及腹平片复查,残余结石16例,占9.3%,均为肾窦内途径.IVU检查肾功能显示不同程度恢复.结论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出血少、并发症少、残余结石率低、效果满意,是目前常用的方法之一.
作者:邱显玉;邓先榜;雷晋平;禹乐宾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小儿烧伤的原因及治疗特点,提出小儿烧伤的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本院1993年7月~2003年7月收治的132例小儿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32例中热液烧伤115例,占87.8%,火焰烧伤7例,占5.3%,其它烧伤10例,占6.9%.结论小儿烧伤以中度为多,家庭热液和火焰致伤常见.积极抗休克、正确处理创面、及时治疗合并症是抢救小儿烧伤成功的关键;另外,普及意外伤害的安全教育及家庭自救方法,对降低小儿烧伤发病率至关重要.
作者:白素敏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颅内出血的治疗方法及微创术的适应范围.方法对我科2004~2005年用微创术治疗的颅内出血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死亡13人,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死亡3人,外伤性硬膜下硬膜外血肿患者无死亡病例.结论严格掌握适应范围及操作规范,并结合小骨窗开颅术,微创术可广泛用于颅内血肿的治疗.
作者:苏建中;张宝松;孙永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右半肝巨大肿瘤(直径≥10cm)是一种严重威胁生命的肝脏恶性肿瘤,手术切除是获得肝癌长期生存的重要手段[1],以往因其手术创伤大、出血多、术后护理难度大、并发症多.而我科一直在探索肝切除治疗上的突破,自2005年2月~2006年3月施行的绕肝提拉法原位规则性右半肝切除2例,大限度地减少因旋转肝脏造成的肝实质缺血所带来的术后肝功能损害,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翁为珍;李锋;班慧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并发一过性右束支阻滞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预后.方法将我院近5年收治的103例AMI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无新发的右束支阻滞;观察组:为伴有新出现的右束支阻滞,分析两组并发心功能不全、恶性心律失常及住院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心功能受损及住院病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伴随AMI新出现的右束支阻滞患者的预后不良.
作者:李念;吴志刚;李丽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膝关节镜术后关节腔内应用不同剂量的药物镇痛作用的差异.方法 80例硬膜外麻醉下行膝关节镜手术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四组(n=20).术后向关节腔内注入不同剂量的吗啡.C组(对照组):生理盐水30ml,M1组:2mg吗啡+0.5%布比卡因,M2组:4mg吗啡+0.5%布比卡因,M3组:6mg吗啡+0.5%布比卡因,给药后8、24小时在病人双足站立膝关节伸展状态下进行视觉摸拟评分(VAS).结果给药后8和24小时VAS评分为:吗啡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M1、M2、M3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M3组有2例出现皮肤瘙痒.结论 M2组可以有效缓解膝关节手术后的疼痛,且无任何副作用.
作者:刘向东;臧文义;倪建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呼吸道疾病是现今儿童的常见病多发病,其中部分患儿是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呼吸道感染大多因病毒引起.中医药在改善小儿体质、增强抗病能力、扶正祛邪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现将近来对本病的临怔体会简述如下.
作者:张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我院皮肤科自2004年1月起采用比利时灵葆雅制药厂生产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得宝松)治疗接触性皮炎、药疹,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毅人;夏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对先天性梅毒进行临床分析,探讨其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先天性梅毒患儿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治疗.结果 33例先天性梅毒中32例治愈,1例死亡,治愈率97.0%.结论及早诊断和治疗先天性梅毒可有效防止晚期梅毒的发生.
作者:赖永珲 刊期: 2006年第06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58岁,后背疼痛7月,右肺癌治疗后头晕,答非所问2月入院.患者2005年2月出现后背疼痛,呈进行性加重,无咳嗽、憋气.2005年4年3日CT发现:右肺中间段支气管及下叶支气管变窄,于中间段及基底处见不规则软组织密度灶,约2.5cm×5.3cm×7.0cm,增强后见明显强化,右肺门处见肿大的淋巴结.支气管镜活检病理证实:肺中低分化腺癌.
作者:徐晓东;燕丽萍;尚鲁强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比较分析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不同治疗方法的优劣.方法自1992~2004年治疗259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按Tronzo-Evans分类[1],其中Ⅰ型54例,Ⅱ型58例,Ⅲ型60例,Ⅳ型52例,Ⅴ型35例.分别接受保守治疗和手术内固定.结果半年后随访,能独立行走235例,扶杖行走13例,借助轮椅行走8例,死亡3例.按照X线评定标准,92.8%病人满意.髋关节功能评定优良率90.7%.结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以Gamma钉和PFN内固定为佳,牵引疗法仍有优势.
作者:刘宇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总结外伤性肝破裂的诊治经验.方法对89例外伤性肝破裂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非手术治疗20例,手术治疗69例,手术方式包括单纯清创修补、填塞修补、肝切除术.结果非手术治疗组中,1例因合并多器官损伤而死亡,手术治疗组中,2例死亡,治愈率97%.结论外伤性肝破裂一经确诊,应在短时间内补液、输血,纠正休克或防止休克的发生,维持循环稳定,缩短术前准备时间.根据肝损伤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及适宜的术式,正确的引流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同时术中应注意合并伤的处理.
作者:周崇臣;刘寒松;马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炎琥宁针剂治疗小儿上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上感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比较,主要临床症状好转时间、总有效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炎琥宁针剂治疗小儿上感疗效显著.
作者:王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广西钦州市华侨食管癌的发病特点.方法对56例经电子胃镜检查并病理确诊的食管癌进形回顾分析.结果①检出率为3.82%,男:女≈4: 1,发病高峰年龄41~60岁,占73.22%;②好发部位依次为中段(69.64%)>下段(17.86%)>上段(12.50%);③镜下形态以肿块浸润型为主,占55.56%;④病理类型以鳞癌为主,占87.50%.结论本地区华侨食管癌检出率偏低,发病高峰年龄提前,应抓好食管癌的防治工作.
作者:韦良宏;陈海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59例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治疗及结果.结果 59例中手术治疗56例,保守治疗1例,死亡2例(均为合并严重的颅脑损伤而死亡),死亡率为3.37%.术后并发症:肺感染2例,胸腔积液4例,肠粘连肠梗阻2例,切口感染5例,应激性溃疡1例,均治愈出院.结论腹部闭合性损伤多属严重的多发伤,早期以抢救休克及止血为主.在抢救过程中应详细了解病史,仔细检查,综合分析,密切观察,做到早期诊断、果断合理治疗,避免误诊漏治,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
作者:宋万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DM)合并急性心肌梗塞(AMI)的临床特点.方法对64例糖尿病合并AMI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合并AMI无痛性心梗占26.6%,多部位梗死占43.8%,并发急性心力衰竭占28.8%,心源性休克占29.7%,病死率42.2%.结论糖尿病合并AMI临床症状不典型、多部位梗塞常见、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应早期诊断,预防并发症.
作者:王伟;孙支余 刊期: 200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