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钦州市华侨食管癌56例胃镜检查结果分析

韦良宏;陈海东

关键词:食管癌, 胃镜
摘要:目的探讨广西钦州市华侨食管癌的发病特点.方法对56例经电子胃镜检查并病理确诊的食管癌进形回顾分析.结果①检出率为3.82%,男:女≈4: 1,发病高峰年龄41~60岁,占73.22%;②好发部位依次为中段(69.64%)>下段(17.86%)>上段(12.50%);③镜下形态以肿块浸润型为主,占55.56%;④病理类型以鳞癌为主,占87.50%.结论本地区华侨食管癌检出率偏低,发病高峰年龄提前,应抓好食管癌的防治工作.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右肺动脉内膜肉瘤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42岁,自感反复咳嗽胸闷4月余.CT平扫:肺内未见明显异常,左右肺动脉干略粗;CT增强:左右肺动脉及肺动脉主干内充盈缺损,(图1-2).MR:DOUBLEIR呈等高信号(图3-4),FIESTA呈略低信号充盈缺损(图5-6).术前诊断:慢性肺动脉栓塞,累及左右肺动脉及肺动脉主干.

    作者:殷国玮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鼓室内注射庆大霉素治疗梅尼埃病

    目的探讨鼓室内注射庆大霉素治疗经保守治疗无效的梅尼埃病的疗效.方法对36例顽固性梅尼埃病的病例庆大霉素自患耳注入鼓室,1次/w.结果经随访2~5年,并根据1996年制定的梅尼埃病眩晕疗效评定标准,A级(眩晕完全控制)30例,B级(眩晕基本控制)3例.结论鼓室内注射庆大霉素是治疗梅尼埃病眩晕发作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邱泽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及其对不同脑梗死的诊断价值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已经问世近20年的时间,其成像技术日趋成熟,在临床上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在神经系统疾病特别是脑梗死的早期诊断方面,已经显示出其他成像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作此综述,希望能对深化了解弥散加权成像的原理及其在脑梗死方面的诊断价值有所裨益.

    作者:薛峰;张修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介绍一种骶骨硬脊膜外囊肿手术的新方法

    骶骨硬脊膜外囊肿是引起腰腿痛的原因之一,往往不被人们引起重视,其治疗方法多种多样.我院自2001~2003年应用纤维蛋白胶合并耳脑胶治疗2例巨大骶骨硬脊膜外囊肿,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明政;郑瑞启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运用自理模式对糖尿病病人的健康教育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升高,糖尿病将是21世纪的一个主要健康问题[1].目前糖尿病治疗的目标是减轻病人症状,延缓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2].要想达到这个目标,需要对糖尿病病人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使病人能够自我认识,自我护理.

    作者:崔福秀;逄金菊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透析疗法治疗儿童急性中毒39例临床分析

    小儿急性中毒是儿科急诊危重病症之一,病死率高,有些毒物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我院儿科1997年5月~2002年12月收治儿童急性中毒39例,采用透析疗法治疗,效果良好,现分析如下.

    作者:刘运军;邬进辉;朱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绕肝提拉法原位规则性右半肝切除术治疗右半肝巨大肿瘤围术期的护理体会

    右半肝巨大肿瘤(直径≥10cm)是一种严重威胁生命的肝脏恶性肿瘤,手术切除是获得肝癌长期生存的重要手段[1],以往因其手术创伤大、出血多、术后护理难度大、并发症多.而我科一直在探索肝切除治疗上的突破,自2005年2月~2006年3月施行的绕肝提拉法原位规则性右半肝切除2例,大限度地减少因旋转肝脏造成的肝实质缺血所带来的术后肝功能损害,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翁为珍;李锋;班慧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血压计袖带的污染与处理

    血压计是重要的诊疗器械,其袖带在接触病人过程中的污染程度尚未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人们较重视血压计的准确性,但忽视对其袖带的消毒.2001~2003年对我院血压计袖带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袖带的消毒处理进行了探讨.

    作者:张彩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骶管内小剂量曲马多注射加亚甲蓝局部注射在肛肠手术后镇痛中的应用体会

    亚甲蓝局部注射在肛肠手术后镇痛中被广泛应用,但因其起效慢,在骶管麻醉作用消失后和亚甲蓝起效之前有一段镇痛空档时间,在这期间,病人要忍受剧烈的术后疼痛.近年来我院试用在骶管麻醉时加入少量阿片类药物曲马多,以弥补亚甲蓝术后镇痛的不足,同时也加强了骶管麻醉的镇痛作用,效果满意.

    作者:张瑞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肾上腺皮质癌13例分析

    目的探讨肾上腺皮质癌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13例肾上腺皮质癌的诊治经过,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13例中有4例术前通过MRI得到诊断,1例行肾上腺动脉造影得到诊断,11例进行手术切除,2例活检后进行了介入化疗.结论术前全面了解病情变化过程,结合生化检查和影像学材料仔细分析,可不断提高本病的术前诊断率.早期发现、及时手术切除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李清;刘久敏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肺结节(肿块)MSCT灌注成像的临床应用

    目的评价肺结节(肿块)MSCT灌注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三位医师独立对经临床确诊的32例肺结节(肿块)病例的MSCT灌注原始图像进行成像研究,并对三组CT灌注成像参数值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CT灌注成像参数值受感兴趣区的部位、大小和输出静脉的选择影响较大.恶性肺结节(肿块)的CT灌注成像参数值均高于良性肺结节(肿块),其中BF、BV、PS值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MTT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MSCT灌注成像能评估肺结节(肿块)的血流模式,可为肺结节(肿块)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张军;邹松青;上官文博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住院精神病人拒服药物的护理干预

    在医学不断发展的今天,精神病有多种治疗方法和途经,其中口服药物治疗仍是目前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操作简便易行,疗效可靠安全.因此,患者按时按量服药是治疗疾病的关键.由于患者受疾病的影响,拒服药物的现象时有发生.笔者就住院精神病人拒服药物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作者:游莹洁;崔中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肝创面内引流在外伤性肝破裂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总结外伤性肝破裂的诊治经验.方法对89例外伤性肝破裂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非手术治疗20例,手术治疗69例,手术方式包括单纯清创修补、填塞修补、肝切除术.结果非手术治疗组中,1例因合并多器官损伤而死亡,手术治疗组中,2例死亡,治愈率97%.结论外伤性肝破裂一经确诊,应在短时间内补液、输血,纠正休克或防止休克的发生,维持循环稳定,缩短术前准备时间.根据肝损伤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及适宜的术式,正确的引流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同时术中应注意合并伤的处理.

    作者:周崇臣;刘寒松;马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临床的应用已十分广泛.我科选择40例病人采用全麻复合连续硬膜外麻醉,与另40例单纯复合全麻实施手术者比较,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东;李薇薇;况淼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189团2005年腮腺炎流行病学调查

    189团位于农十师师部所在地北屯东区,得仁北麓,额尔齐斯河南岸,国道216线自西向东横贯团场中部,全团规划面积13.73万亩,现有耕地4.8万亩,分布在北屯东、西、南郊区,是典型城郊型农牧团场.

    作者:王勇;马淑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复杂性肾结石术式选择(附196例报告)

    目的探讨复杂性肾结石手术方式和治疗效果,分析复杂性肾结石的解剖因素.方法对肾结石手术取石根据结石形态、大小和数量采取不同途径,强调肾切除要慎重.重点讨论对于肾实质切开,只要手术途径选择恰当,均可不阻断肾血流取出结石.结果在保留肾脏取石172例中,术后经B超及腹平片复查,残余结石16例,占9.3%,均为肾窦内途径.IVU检查肾功能显示不同程度恢复.结论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出血少、并发症少、残余结石率低、效果满意,是目前常用的方法之一.

    作者:邱显玉;邓先榜;雷晋平;禹乐宾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316例新生儿窒息与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分析与护理

    新生儿窒息是导致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主要原因,可致终身残疾,及时的救治及康复训练可减少或减轻并发症的发生.预见性的产前监护、防治是减少并发症发生的主要手段,产后的及时救治及精心的护理可减轻并发症的症状,早期的干预性康复训练可提高生存质量.总结经上述方法救治、护理、康复训练的患儿316例,认为:产前预防、产后救治、康复训练三阶段的防治方法,是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首选措施.

    作者:周艳霞;师红玲;王丽霞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一次性注射器减压法在巨大液性包块切除中的应用

    在腹腔、盆腔巨大液性包块切除过程中,常采用两种手术方式:①延长手术切口.②在包块上切一小切口,用吸引抽吸囊腔积液,待包块缩小后行包块切除,两种方法均有不足之处.我院自2004年5月采用20ml一次性注射器在腹腔、盆腔巨大液性包块中应用50例,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易红艳;钟笑萍;彭丹;林泗添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电疗配合中医穴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颈椎病在临床上多见,根据病变范围、病程,临床表现可各不相同.笔者自2002年~2005年,共收治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42例,均为门诊病例.发病时间短6个月,长15年.

    作者:罗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上感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炎琥宁针剂治疗小儿上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上感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比较,主要临床症状好转时间、总有效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炎琥宁针剂治疗小儿上感疗效显著.

    作者:王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