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及其对不同脑梗死的诊断价值

薛峰;张修石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脑梗死
摘要: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已经问世近20年的时间,其成像技术日趋成熟,在临床上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在神经系统疾病特别是脑梗死的早期诊断方面,已经显示出其他成像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作此综述,希望能对深化了解弥散加权成像的原理及其在脑梗死方面的诊断价值有所裨益.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腹部闭合性损伤59例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59例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治疗及结果.结果 59例中手术治疗56例,保守治疗1例,死亡2例(均为合并严重的颅脑损伤而死亡),死亡率为3.37%.术后并发症:肺感染2例,胸腔积液4例,肠粘连肠梗阻2例,切口感染5例,应激性溃疡1例,均治愈出院.结论腹部闭合性损伤多属严重的多发伤,早期以抢救休克及止血为主.在抢救过程中应详细了解病史,仔细检查,综合分析,密切观察,做到早期诊断、果断合理治疗,避免误诊漏治,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

    作者:宋万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人工补片在老年人腹股沟疝的应用

    目的探讨人工补片对老年人腹股沟修补的疗效.方法 120例老年人腹股沟疝采用人工补片疝修补术,并术后随访,与传统未做补片老年人疝修补术进行对比.结果人工补片修补的疝复发率明显降低,其它并发症无明显差别.结论老年人疝修补术应采用人工补片.

    作者:罗建华;汪振耿;卢绍福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肾上腺皮质癌13例分析

    目的探讨肾上腺皮质癌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13例肾上腺皮质癌的诊治经过,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13例中有4例术前通过MRI得到诊断,1例行肾上腺动脉造影得到诊断,11例进行手术切除,2例活检后进行了介入化疗.结论术前全面了解病情变化过程,结合生化检查和影像学材料仔细分析,可不断提高本病的术前诊断率.早期发现、及时手术切除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李清;刘久敏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探讨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易发生肺部感染的预见性护理

    目的探讨实施预见性护理对老年手术病人防止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针对引起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对222例老年腹部手术实施超前的护理.结果 222例中,并发肺部感染12例,感染率为5.4%,因肺炎发生呼吸衰竭死亡3例,死亡率为1.35%.结论实施预见性护理,有效防止和减轻肺部感染的发生,降低肺部感染率,对老年腹部手术病人尤为重要.

    作者:黄艳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股骨转子间骨折259例不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

    目的比较分析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不同治疗方法的优劣.方法自1992~2004年治疗259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按Tronzo-Evans分类[1],其中Ⅰ型54例,Ⅱ型58例,Ⅲ型60例,Ⅳ型52例,Ⅴ型35例.分别接受保守治疗和手术内固定.结果半年后随访,能独立行走235例,扶杖行走13例,借助轮椅行走8例,死亡3例.按照X线评定标准,92.8%病人满意.髋关节功能评定优良率90.7%.结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以Gamma钉和PFN内固定为佳,牵引疗法仍有优势.

    作者:刘宇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脑梗死的早期针刺治疗与肢体运动功能恢复临床分析

    神经康复生物学认为:神经具有可塑性和再生性.脑梗死病人发病后应尽早综合治疗,好在发病6小时内进行积极治疗.从临床资料来看,脑梗死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志清醒、神经系统不在恶化,48小时后即可进行早期针刺和肢体功能康复治疗,从而使受损的神经功能在大限度上得到恢复,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王寿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氨芐西林/舒巴坦序贯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氨芐西林+舒巴坦序贯疗法在小儿急性细菌性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应用疗效.方法设对照组:氨芐西林/舒巴坦静脉注射;治疗组:氨芐西林/舒巴坦静脉-口服序贯治疗,两组临床观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氨芐西林+舒巴坦的联合制剂,比现有同类不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抗生素具有更广的抗菌谱和更强的抗菌作用.结论序贯疗法临床疗效确切、安全,经济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牛春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早期护理干预与效果评价

    目的探索早期护理干预对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身高、体重及精神发育指数(MDI)的影响.方法将80名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治疗护理,干预组除常规的护理和治疗外辅以触觉、听觉等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身高、体重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早期干预对预防和减轻脑损伤所致的伤残起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蔡文晖;陈细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电疗配合中医穴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颈椎病在临床上多见,根据病变范围、病程,临床表现可各不相同.笔者自2002年~2005年,共收治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42例,均为门诊病例.发病时间短6个月,长15年.

    作者:罗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的关系探讨

    近年来,各种研究表明,炎症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1].某些炎症标记物,尤其是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已被视为血管疾病独立的危险因素[2].2003年9月~2005年9月,对78例冠心病患者血清CRP水平进行测定,以探讨CRP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

    作者:赵茂林;黄景梅;王志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改良肾盂癌肾输尿管全切术后的观察与护理

    笔者通过对15例改良肾盂癌肾输尿管全切术后的观察与护理,除1例患者切口肌层内积液外,其余患者术后未发现切口出血、感染、尿外渗等并发症.认为术后加强负压引流管和留置导尿管的护理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患者术后定期化疗和检查是出院指导的重要内容.

    作者:胡光曦;孔德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直肠肛管损伤的诊治体会(附14例报告)

    目的探讨直肠肛管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总结分析2002~2006年我院直肠肛管损伤14例病人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本组病人全部治愈.结论直肠肛管损伤病情复杂,早期诊断和恰当的治疗是提高直肠肛管损伤疗效的关键.

    作者:黄春育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近期心功能情况分析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一月内的心功能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分析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例资料,比较年龄、有无合并症及梗死范围的不同心功能情况.结果年龄小于45岁与45岁以上相比,有无合并症、梗死范围前壁与其他部位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年龄大、有合并症、梗死范围广的患者心功能差.

    作者:李丽娟;吴志刚;李念;李慧欣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肝创面内引流在外伤性肝破裂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总结外伤性肝破裂的诊治经验.方法对89例外伤性肝破裂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非手术治疗20例,手术治疗69例,手术方式包括单纯清创修补、填塞修补、肝切除术.结果非手术治疗组中,1例因合并多器官损伤而死亡,手术治疗组中,2例死亡,治愈率97%.结论外伤性肝破裂一经确诊,应在短时间内补液、输血,纠正休克或防止休克的发生,维持循环稳定,缩短术前准备时间.根据肝损伤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及适宜的术式,正确的引流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同时术中应注意合并伤的处理.

    作者:周崇臣;刘寒松;马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产道血肿的原因分析及护理现状

    产道血肿是较常见的分娩并发症之一,国外发病率低为1: 5000,高为1: 329[1],国内报道在0.24‰~6.2‰之间[2,3].是指产时及产褥初期软产道包括外阴、阴道、宫旁等部位发生血肿,好发部位为阴道,属产后出血的一种形式[4],以会阴左侧切口处及左侧阴道壁多见[5].因发病隐蔽,诊断易被延误,常致出血增多,处理不当会引起严重后果.

    作者:马晨霞;王亚琴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1例RH溶血病患儿的护理体会

    新生儿溶血症是由于母子血型不合而引起的一种溶血性疾病,常见的是ABO血型不合.RH溶血病发生率较低,一旦发生病情凶险,后果严重.2006年3月,我科收治1例RH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性黄疸1例,现谈谈对此患儿的护理体会:

    作者:杨彩珍;魏瑞璞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糖尿病患者急性心肌梗塞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糖尿病(DM)合并急性心肌梗塞(AMI)的临床特点.方法对64例糖尿病合并AMI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合并AMI无痛性心梗占26.6%,多部位梗死占43.8%,并发急性心力衰竭占28.8%,心源性休克占29.7%,病死率42.2%.结论糖尿病合并AMI临床症状不典型、多部位梗塞常见、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应早期诊断,预防并发症.

    作者:王伟;孙支余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

    1 临床资料近年来,用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为进一步了解微波在慢性宫颈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我院于2005年1月~12月对门诊及住院的1800例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0例,并治疗2个月.两组年龄(30~45岁)、病情(病检均确诊为慢性宫颈炎)、体质等方面无明显差别,具有可比性.

    作者:秦正元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浅谈护士继续教育的重要性

    传统的教育观念是一种一次性的学校教育,由于现代医学科学的迅猛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使护理学的工作领域不断拓宽,对临床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致使一些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观念不断涌现,影响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改变了人们的世界观,传统教育在观念、形式、结构、内容等方面都或多或少的受到冲击,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护理工作者需要通过继续教育的方式来进一步掌握新的理论和技术,才能适应社会需要,促进护理工作的发展.

    作者:贾月芹;杨会玲;蔡怡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跟骨骨折的治疗现状及其进展

    跟骨骨折是足部常见损伤,多因从高处坠落所致,其骨折分类、治疗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争议,近几年来,在此类骨折治疗方面取得较大的进展.笔者对跟骨骨折损伤机制、分类、治疗、评分标准及其并发症等做一综述.

    作者:尤少裕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