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艳红
产道血肿是较常见的分娩并发症之一,国外发病率低为1: 5000,高为1: 329[1],国内报道在0.24‰~6.2‰之间[2,3].是指产时及产褥初期软产道包括外阴、阴道、宫旁等部位发生血肿,好发部位为阴道,属产后出血的一种形式[4],以会阴左侧切口处及左侧阴道壁多见[5].因发病隐蔽,诊断易被延误,常致出血增多,处理不当会引起严重后果.
作者:马晨霞;王亚琴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部队在进行军事训练时,常发生慢性足跟痛,它包括跟骨骨膜炎、跟骨下滑囊炎、跟骨下脂肪垫损伤、跟骨骨刺及附着在跟骨结节的肌筋膜撕脱.我院近两年来,选用强的松龙局部封闭治疗12例,全部有效.
作者:张功照;朱遵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颈椎病在临床上多见,根据病变范围、病程,临床表现可各不相同.笔者自2002年~2005年,共收治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42例,均为门诊病例.发病时间短6个月,长15年.
作者:罗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通过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后血糖及低血糖症发作时的血糖,分析低血糖发生原因,提出相应护理措施.方法 30例40~80岁2型糖尿病初次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病例进入本次研究.以10d为观察期限,监测各时点手指血糖,交互式在患者低血糖发作时及时监测.结果糖尿病无交互式发症组发生低血糖频率显著低于有交互式发症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40~59岁年龄段组在运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后发生低血糖的频率显著低于其他2个年龄段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①2型糖尿病病例经胰岛素强化治疗之后,年龄和是否有交互式发症是决定低血糖发生概率的重要影响因素.②对年龄较大、并发症较多的2型糖尿病患者需加强卫生宣教,密切观察病情,严密监测血糖,选用诺和锐30R优于其它剂型,并在胰岛素强化治疗过程中随时调整胰岛素用量.
作者:邓满聪;汪艳娟;陈偶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1 临床资料男性患儿,1岁4个月,因间断性血尿伴排尿时哭闹来院就诊.体查:该患儿营养一般,双眼睑无浮肿,双肺呼吸音粗,心音有力,心率为112次/min,呼吸29次/min,体温36℃,体重9公斤.
作者:杨晓雪;胡言华;边迎松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已经问世近20年的时间,其成像技术日趋成熟,在临床上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在神经系统疾病特别是脑梗死的早期诊断方面,已经显示出其他成像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作此综述,希望能对深化了解弥散加权成像的原理及其在脑梗死方面的诊断价值有所裨益.
作者:薛峰;张修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为探讨炼胶作业对工人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泉州市卫生监督所与南安市疾控中心对某炼胶厂男性炼胶作业工人226名进行了肺通气功能测定分析.
作者:吴志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对老年病人进行压疮预防、治疗和护理,并分析老年病人褥疮发生原因.方法对9例老年压疮病人进行换药治疗和手术处理.结果 9例均获治愈,其中换药治愈平均40~45(42.5±2.5)d手术治愈时间平均21~25(23±2)d.结论在护理老年卧床病人时尤其应注意减少各种有害因素,预防压疮的发生.护理人员应特别注意协助家属做好预防措施,局部处理和全身护理.
作者:韩卫丽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顺应历史发展变化,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
作者:王爱莹;崔爽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DM)合并急性心肌梗塞(AMI)的临床特点.方法对64例糖尿病合并AMI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合并AMI无痛性心梗占26.6%,多部位梗死占43.8%,并发急性心力衰竭占28.8%,心源性休克占29.7%,病死率42.2%.结论糖尿病合并AMI临床症状不典型、多部位梗塞常见、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应早期诊断,预防并发症.
作者:王伟;孙支余 刊期: 2006年第06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74岁.2005年12月3日因胸痛10多小时,加重1小时在家属护送下欲到本院就诊.11点45分经过一卫生所门口时患者突然出现面色发绀、意识丧失、呼吸停止.
作者:彭建军;叶凤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总结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外科手术切除听神经瘤的经验和技巧,以提高肿瘤全切率和面神经的保留率,预防并发症.方法对32例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听神经瘤的手术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肿瘤的全切率为93.3%(30),面神经解剖保留为90.7%(29),无死亡病例.结论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是切除听神经瘤的安全有效入路;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和局部显微解剖学基础知识是术中面神经保留的关键.
作者:郑洪波;丁丽华;陈玉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对脑卒中的影响.方法心房颤动发生脑卒中30例,心房颤动无脑卒中98例,对比两组中高龄、心力衰竭、左心房扩大与脑卒中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高龄(X2=4.85、P<0.05)、心力衰竭(X2=4.39、P<0.05)、左心房扩大(X2=3.85、P<0.05)各组脑卒中发生率增高.结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有发生脑卒中危险因素时应积极给予抗凝.
作者:吴志刚;蒋桂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脑胶质瘤是临床常见的颅内恶性肿瘤,其治疗方法复杂多样,通常以常规治疗与辅助治疗相结合.但是传统治疗方法具有低效性及不可避免的副作用.近年来生物技术快速发展,针对不同阶段脑胶质瘤的特异性基因所进行的研究成为近期基因治疗的热点.但目前利用基因治疗脑胶质瘤还未能在临床上得以应用.
作者:任雯雯;杨洋;陈付学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比较丙泊酚复合芬太尼辅助硬膜外麻醉与氯胺酮复合咪唑安定辅助硬膜外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应用.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心肺功能正常100例妇科腹腔镜下非全子宫切除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K组,氯胺酮复合咪唑安定组,实验室P组,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组.两组均选L1~2间隙施行连续硬膜外麻醉,试验剂量为2%利多卡因5ml,首次剂量为1%罗哌卡因10~15ml,控制硬膜外阻滞平面在T8~S4.两组患者均于气腹前、气腹后15min和气腹后30min均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f)、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和潮气量(VT).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K组患者HR于气腹后15min明显升高,P<0.01,VT于气腹后15min明显下降,P<0.05,f和PETCO2于气腹后15min、气腹后30min明显升高,P<0.01.P组患者MAP于气腹后15min、30min明显下降,P分别<0.05和<0.01,HR于气腹后15min、30min明显下降,P<0.01;VT于气腹后15min也下降,P<0.05,f和PETCO2于气腹后15min、30min均明显升高,P<0.01.与K组比较,P组患者MAP、HR于气腹后15min、30min明显低于K组,P<0.01;P组患者PETCO2于气腹后15min明显高于K组,P<0.05.与K组相比,P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K组.结论丙泊酚复合芬太尼辅助硬膜麻醉.
作者:谭宗池;张兴;邓梅玉;潘志坚;李锋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新生儿溶血症是由于母子血型不合而引起的一种溶血性疾病,常见的是ABO血型不合.RH溶血病发生率较低,一旦发生病情凶险,后果严重.2006年3月,我科收治1例RH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性黄疸1例,现谈谈对此患儿的护理体会:
作者:杨彩珍;魏瑞璞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导乐分娩在减轻孕产妇的焦虑、消除孕产妇的紧张心理、降低分娩期并发症及剖宫产率后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05年4月~2006年3月间十堰市妇幼保健院开展导乐分娩的113例孕妇的焦虑及恐惧心理、产痛情况、产程时间、产后出血、新生儿阿氏评分、剖宫产率并与同期未开展导乐分娩的113例产妇进行比较.结果导乐分娩使孕产妇消除或减轻了焦虑、恐惧感,缩短了产程时间,减少了产后出血量,降低了剖宫产率,新生儿结局良好,孕妇感到轻松.结论导乐分娩提高了产科质量,降低了剖宫产率,缩短了医患之间的距离,增加了医患之间的感情,使孕产妇减轻了心理压力,消除了恐惧感,体现了人性化服务和人文关怀,有利于孕产妇和胎婴儿的生理、心理健康及安全.
作者:裴焕昌;唐开兰;肖冰;金琳;许光旭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在医学不断发展的今天,精神病有多种治疗方法和途经,其中口服药物治疗仍是目前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操作简便易行,疗效可靠安全.因此,患者按时按量服药是治疗疾病的关键.由于患者受疾病的影响,拒服药物的现象时有发生.笔者就住院精神病人拒服药物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作者:游莹洁;崔中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笔者从字义、古今医理对辨、证、论、病、治,五个中医学中有关疾病的概念进行了论述.以物质决定意识,中医学是人体客观事实的反应为基点,按照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为程序,阐述了五个概念的现实意义.重点阐述了症、征、候、证候、证、病、治等相关概念的范围、物质基础、相互关系.既发掘了古人的指向,又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独特的见解.使对疾病从认识观象到判断病理实质,到得出疾病结论,到作出治疗布署,形成一条层次清晰、程序连贯、处理务实的系统.
作者:王良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小儿烧伤的原因及治疗特点,提出小儿烧伤的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本院1993年7月~2003年7月收治的132例小儿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32例中热液烧伤115例,占87.8%,火焰烧伤7例,占5.3%,其它烧伤10例,占6.9%.结论小儿烧伤以中度为多,家庭热液和火焰致伤常见.积极抗休克、正确处理创面、及时治疗合并症是抢救小儿烧伤成功的关键;另外,普及意外伤害的安全教育及家庭自救方法,对降低小儿烧伤发病率至关重要.
作者:白素敏 刊期: 200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