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焕昌;唐开兰;肖冰;金琳;许光旭
亚甲蓝局部注射在肛肠手术后镇痛中被广泛应用,但因其起效慢,在骶管麻醉作用消失后和亚甲蓝起效之前有一段镇痛空档时间,在这期间,病人要忍受剧烈的术后疼痛.近年来我院试用在骶管麻醉时加入少量阿片类药物曲马多,以弥补亚甲蓝术后镇痛的不足,同时也加强了骶管麻醉的镇痛作用,效果满意.
作者:张瑞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成批烧伤为多人同时在同一环境内发生的不同程度烧伤,伤员多、救治任务重、社会影响大.消毒供应工作是确保救治措施及时、顺利实施的物资保障,在整个救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根据我院两批烧伤救治案例的消毒供应实践,从供应方案与组织分工、消毒供应配合的分析与采取的主要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对成批烧伤病人救治的消毒供应配合工作提供有益的启示.
作者:王风勤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索闭合复位空心螺钉经皮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C型臂X光机透视下,手法复位股骨颈骨折后,经皮穿入3根克氏针预固定,并以克氏针为导针,分别引导拧入长度合适的空心螺钉3根,治疗成人股骨颈骨折28例,术后随访6个月~3年,对其临床功能、复查X线片等作总结分析.结果优22例,占78.6%;良5例,占17.9%;差1例,占3.6%.总优良率96.5%,骨折愈合率100%.远期出现股骨头坏死5例,占17.9%.结论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方法简单,固定可靠,治疗效果好,适合治疗除老年头下型骨折的各型股骨颈骨折.
作者:郝文建;邢振广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部队在进行军事训练时,常发生慢性足跟痛,它包括跟骨骨膜炎、跟骨下滑囊炎、跟骨下脂肪垫损伤、跟骨骨刺及附着在跟骨结节的肌筋膜撕脱.我院近两年来,选用强的松龙局部封闭治疗12例,全部有效.
作者:张功照;朱遵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颈椎病在临床上多见,根据病变范围、病程,临床表现可各不相同.笔者自2002年~2005年,共收治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42例,均为门诊病例.发病时间短6个月,长15年.
作者:罗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改良经腹小横切口子宫次全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适应症患者随机分为改良术式组与传统术式组,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及术后腹胀、术后排气、尿潴留及切口愈合情况.结果改良术式组与传统术式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手术时间明显短于传统术式组(P<0.01),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传统术式组(P<0.01),术后病率及术后腹胀率明显少于传统术式组(P<0.01),术后排气时间明显短于传统术式(P<0.01),尿潴留发生率少于传统式组(P<0.01).结论改良腹式小横切口的手术方式优于传统术式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成振晓;陈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总结外伤性肝破裂的诊治经验.方法对89例外伤性肝破裂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非手术治疗20例,手术治疗69例,手术方式包括单纯清创修补、填塞修补、肝切除术.结果非手术治疗组中,1例因合并多器官损伤而死亡,手术治疗组中,2例死亡,治愈率97%.结论外伤性肝破裂一经确诊,应在短时间内补液、输血,纠正休克或防止休克的发生,维持循环稳定,缩短术前准备时间.根据肝损伤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及适宜的术式,正确的引流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同时术中应注意合并伤的处理.
作者:周崇臣;刘寒松;马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4岁,干部,下腹部肿物5天为主诉入院.诉5天前无意中发现下腹部肿物,乒乓球大,无红肿热痛,无腹痛腹泻,无尿频尿急和肉眼血尿.查体:脐下触及肿物5cm×5cm×4cm,质中等偏硬,表面光滑,活动度差,与皮肤无粘连.CT提示脐尿管肿物.术中见盆底、腹膜、大网膜、肠系膜上见黄豆大至蚕豆大肿物.下腹部见一肿物10cm×6cm×5cm,上与脐相连下与膀胱底部相连.肿物质地较硬,表面凹凸不平.病理报告:脐尿管粘液腺癌,部分为印戒细胞癌,盆底、腹膜、大网膜、肠系膜转移结节.
作者:赖庆安;卢月香 刊期: 2006年第06期
1 临床资料患者,24岁,自由业者,孕1产0,因停经39周临产要求剖宫产于2005年06月20日入院.停经38天时在本院确诊早孕,孕约4月半时自觉有胎动至今,定期在本院门诊行产科检查,均无异常发现.孕6月时发现左右手腕、颈后部及腰部均有散在黄豆大小玖瑰红斑、丘疹,两侧大阴唇、会阴体及肛门周围均有湿润性红色丘疹,两侧腹股沟处均有玖瑰色鳞屑性斑丘疹,不痛不痒.
作者:陈金凤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氨芐西林+舒巴坦序贯疗法在小儿急性细菌性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应用疗效.方法设对照组:氨芐西林/舒巴坦静脉注射;治疗组:氨芐西林/舒巴坦静脉-口服序贯治疗,两组临床观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氨芐西林+舒巴坦的联合制剂,比现有同类不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抗生素具有更广的抗菌谱和更强的抗菌作用.结论序贯疗法临床疗效确切、安全,经济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牛春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在腹腔、盆腔巨大液性包块切除过程中,常采用两种手术方式:①延长手术切口.②在包块上切一小切口,用吸引抽吸囊腔积液,待包块缩小后行包块切除,两种方法均有不足之处.我院自2004年5月采用20ml一次性注射器在腹腔、盆腔巨大液性包块中应用50例,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易红艳;钟笑萍;彭丹;林泗添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肾上腺皮质癌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13例肾上腺皮质癌的诊治经过,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13例中有4例术前通过MRI得到诊断,1例行肾上腺动脉造影得到诊断,11例进行手术切除,2例活检后进行了介入化疗.结论术前全面了解病情变化过程,结合生化检查和影像学材料仔细分析,可不断提高本病的术前诊断率.早期发现、及时手术切除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李清;刘久敏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近年颈源性头痛的诊断与治疗较受关注.颈源性头痛发病率高、临床表现复杂、反复发作、持续时间长,治疗较困难.既往多采用针灸、理疗、按摩、痛点注射或神经阻滞等方法进行治疗,但疗效并不持久.我院采用颈肩部超声并颈肌等长抗阻训练进行治疗,收到良好而持久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凭;胡敏;韩宇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消化性溃疡主要是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由于溃疡的形成与胃酸及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所以叫消化性溃疡.它是由于局部粘膜损害因素和粘膜保护因素之间失去平衡所致,当损害因素增加和/或保护因素减弱时,就可出现溃疡.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是25%~30%,在内科疾病中居首位,它的死亡率虽不高,但因其病程迁延,病人住院时间长,经常复发,所以做好消化性溃疡病人的健康教育非常重要.我科根据其特点,在健康教育指导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积极控制诱发因素,防止复发,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江凤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索早期护理干预对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身高、体重及精神发育指数(MDI)的影响.方法将80名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治疗护理,干预组除常规的护理和治疗外辅以触觉、听觉等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身高、体重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早期干预对预防和减轻脑损伤所致的伤残起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蔡文晖;陈细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口咽通气管是一种非气管导管性通气管道,是一种操作简便,易于掌握,不需要特殊器械并能在数秒内迅速获得有效通气,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方法.吸痰是解除痰液阻塞,改善通气功能的一项简单有效的护理措施.临床上常用经鼻吸痰法,但重度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存在着影响经鼻吸痰效果的因素,使经鼻吸痰缺乏有效性.我科自2000~2005年以来收治的85例重度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使用了口咽管吸痰,克服了影响经鼻吸痰效果的不利因素,保证了吸痰效果.在维持有效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操作方法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丁丽华;于洋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实施预见性护理对老年手术病人防止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针对引起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对222例老年腹部手术实施超前的护理.结果 222例中,并发肺部感染12例,感染率为5.4%,因肺炎发生呼吸衰竭死亡3例,死亡率为1.35%.结论实施预见性护理,有效防止和减轻肺部感染的发生,降低肺部感染率,对老年腹部手术病人尤为重要.
作者:黄艳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根据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理、生理、社会要求、疾病等特点,对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采用一对一式和小组方式,运用语言指导、书面教育、经验式指导等具体方法,结果80%以上能掌握疾病的临床表现及防治;80%以上掌握心绞痛发作时的自救方法;90%以上能掌握发病的诱发因素;93.3%出院后能按时服药,注意休息及饮食调节,取得良好健康教育效果.
作者:范宝华;殷忠俊;韩业坤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并发一过性右束支阻滞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预后.方法将我院近5年收治的103例AMI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无新发的右束支阻滞;观察组:为伴有新出现的右束支阻滞,分析两组并发心功能不全、恶性心律失常及住院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心功能受损及住院病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伴随AMI新出现的右束支阻滞患者的预后不良.
作者:李念;吴志刚;李丽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为探讨炼胶作业对工人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泉州市卫生监督所与南安市疾控中心对某炼胶厂男性炼胶作业工人226名进行了肺通气功能测定分析.
作者:吴志服 刊期: 200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