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彩珍;魏瑞璞
目的研究在一定浓度条件下,2-巯基乙醇(2-met)灭活血型IgM抗体的佳时间.方法对含IgG、IgM血型抗体,仅含IgM血型抗体的血清标本采用不同时间进行灭活,并测定其灭活效果.结果在灭活仅含天然血型IgM抗体,且盐水效价在1: 128的血清时,灭活40min可见微弱的盐水凝集,灭活50min、60min均无凝集发生;在灭活含IgG、IgM血型抗体的血清时,灭活50min、60min后,在盐水介质下无凝集发生,采用抗人球蛋白试验及凝聚胺试验均可发生凝集.结论用2-met灭活血型抗体的佳灭活时间是60min.
作者:贾璋林;王伟婷;唐新春;杨发达 刊期: 2006年第06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4岁,干部,下腹部肿物5天为主诉入院.诉5天前无意中发现下腹部肿物,乒乓球大,无红肿热痛,无腹痛腹泻,无尿频尿急和肉眼血尿.查体:脐下触及肿物5cm×5cm×4cm,质中等偏硬,表面光滑,活动度差,与皮肤无粘连.CT提示脐尿管肿物.术中见盆底、腹膜、大网膜、肠系膜上见黄豆大至蚕豆大肿物.下腹部见一肿物10cm×6cm×5cm,上与脐相连下与膀胱底部相连.肿物质地较硬,表面凹凸不平.病理报告:脐尿管粘液腺癌,部分为印戒细胞癌,盆底、腹膜、大网膜、肠系膜转移结节.
作者:赖庆安;卢月香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我院皮肤科自2004年1月起采用比利时灵葆雅制药厂生产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得宝松)治疗接触性皮炎、药疹,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毅人;夏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颈椎病在临床上多见,根据病变范围、病程,临床表现可各不相同.笔者自2002年~2005年,共收治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42例,均为门诊病例.发病时间短6个月,长15年.
作者:罗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并发一过性右束支阻滞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预后.方法将我院近5年收治的103例AMI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无新发的右束支阻滞;观察组:为伴有新出现的右束支阻滞,分析两组并发心功能不全、恶性心律失常及住院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心功能受损及住院病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伴随AMI新出现的右束支阻滞患者的预后不良.
作者:李念;吴志刚;李丽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自2005年12月1日以来,我科将门诊口腔科、眼耳鼻喉科的紫外线灯管进行定时设制,其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盛春生;高子娟;余祖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通过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后血糖及低血糖症发作时的血糖,分析低血糖发生原因,提出相应护理措施.方法 30例40~80岁2型糖尿病初次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病例进入本次研究.以10d为观察期限,监测各时点手指血糖,交互式在患者低血糖发作时及时监测.结果糖尿病无交互式发症组发生低血糖频率显著低于有交互式发症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40~59岁年龄段组在运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后发生低血糖的频率显著低于其他2个年龄段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①2型糖尿病病例经胰岛素强化治疗之后,年龄和是否有交互式发症是决定低血糖发生概率的重要影响因素.②对年龄较大、并发症较多的2型糖尿病患者需加强卫生宣教,密切观察病情,严密监测血糖,选用诺和锐30R优于其它剂型,并在胰岛素强化治疗过程中随时调整胰岛素用量.
作者:邓满聪;汪艳娟;陈偶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1998~2005年,我院对下肢广泛皮肤剥脱伤22例应用吻合血管的皮瓣移植修复膝部创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宋涛;黄东海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笔者总结了60例经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手术期护理的体会,认为:术前充分准备、心理护理和正确卫生指导对提高患者手术的耐受性极为重要;术后观察引流管尿液的颜色及保持膀胱冲洗通畅、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以及注重基础护理,对防止术后出血预防其他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均起着积极作用.
作者:张伟新;刘付国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59例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治疗及结果.结果 59例中手术治疗56例,保守治疗1例,死亡2例(均为合并严重的颅脑损伤而死亡),死亡率为3.37%.术后并发症:肺感染2例,胸腔积液4例,肠粘连肠梗阻2例,切口感染5例,应激性溃疡1例,均治愈出院.结论腹部闭合性损伤多属严重的多发伤,早期以抢救休克及止血为主.在抢救过程中应详细了解病史,仔细检查,综合分析,密切观察,做到早期诊断、果断合理治疗,避免误诊漏治,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
作者:宋万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索早期护理干预对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身高、体重及精神发育指数(MDI)的影响.方法将80名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治疗护理,干预组除常规的护理和治疗外辅以触觉、听觉等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身高、体重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早期干预对预防和减轻脑损伤所致的伤残起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蔡文晖;陈细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饮食不依从的原因,纠正患者错误的饮食观念和行为,达到控制血糖、延缓并发症发生、节约医疗费用的目的.方法采用自行编制的糖尿病饮食问卷调查表,对本院就诊的6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并采取护理干预.结果对糖尿病饮食重要性认识不足、对糖尿病膳食理解不到位、缺乏糖尿病知识、缺少饮食指导等是饮食不依从的主要原因.结论不依从饮食是导致血糖控制差的主要原因之一,采取护理对策提高患者饮食依从性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江仙菊;范肖春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异位妊娠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近年来国内外的发生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我院自2004年1月~2005年12月,对25例异位妊娠使用米非司酮、氨甲喋呤与中药联合杀胚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邱卫群;郑立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DM)合并急性心肌梗塞(AMI)的临床特点.方法对64例糖尿病合并AMI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合并AMI无痛性心梗占26.6%,多部位梗死占43.8%,并发急性心力衰竭占28.8%,心源性休克占29.7%,病死率42.2%.结论糖尿病合并AMI临床症状不典型、多部位梗塞常见、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应早期诊断,预防并发症.
作者:王伟;孙支余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近年来,剖宫产率日趋上升,术中并发症多,病情危急,剖宫产术中胎头娩出困难,是造成新生儿远期生存质量不高的原因.因此,正确选择子宫切口,减少术中并发症,进一步提高产科医生的技术水平,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有效降低手术并发症势在必行.笔者重点对剖宫产术中娩头困难原因及合理选择子宫切口等进行综合分析.
作者:张桂专;朱春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为就诊病人赢得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成立急救小组,应用急救护理程序.结果病人从来诊到抢救成功,时间明显缩短.结论采用急救护理程序可提高急性左心衰竭病人的抢救效率,提高病人日后的生存质量.
作者:周佩绸;方月梅;洪春燕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总结外伤性肝破裂的诊治经验.方法对89例外伤性肝破裂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非手术治疗20例,手术治疗69例,手术方式包括单纯清创修补、填塞修补、肝切除术.结果非手术治疗组中,1例因合并多器官损伤而死亡,手术治疗组中,2例死亡,治愈率97%.结论外伤性肝破裂一经确诊,应在短时间内补液、输血,纠正休克或防止休克的发生,维持循环稳定,缩短术前准备时间.根据肝损伤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及适宜的术式,正确的引流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同时术中应注意合并伤的处理.
作者:周崇臣;刘寒松;马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成批烧伤为多人同时在同一环境内发生的不同程度烧伤,伤员多、救治任务重、社会影响大.消毒供应工作是确保救治措施及时、顺利实施的物资保障,在整个救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根据我院两批烧伤救治案例的消毒供应实践,从供应方案与组织分工、消毒供应配合的分析与采取的主要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对成批烧伤病人救治的消毒供应配合工作提供有益的启示.
作者:王风勤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小儿烧伤的原因及治疗特点,提出小儿烧伤的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本院1993年7月~2003年7月收治的132例小儿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32例中热液烧伤115例,占87.8%,火焰烧伤7例,占5.3%,其它烧伤10例,占6.9%.结论小儿烧伤以中度为多,家庭热液和火焰致伤常见.积极抗休克、正确处理创面、及时治疗合并症是抢救小儿烧伤成功的关键;另外,普及意外伤害的安全教育及家庭自救方法,对降低小儿烧伤发病率至关重要.
作者:白素敏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比较分析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不同治疗方法的优劣.方法自1992~2004年治疗259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按Tronzo-Evans分类[1],其中Ⅰ型54例,Ⅱ型58例,Ⅲ型60例,Ⅳ型52例,Ⅴ型35例.分别接受保守治疗和手术内固定.结果半年后随访,能独立行走235例,扶杖行走13例,借助轮椅行走8例,死亡3例.按照X线评定标准,92.8%病人满意.髋关节功能评定优良率90.7%.结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以Gamma钉和PFN内固定为佳,牵引疗法仍有优势.
作者:刘宇杰 刊期: 200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