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涛;黄东海
传统的教育观念是一种一次性的学校教育,由于现代医学科学的迅猛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使护理学的工作领域不断拓宽,对临床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致使一些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观念不断涌现,影响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改变了人们的世界观,传统教育在观念、形式、结构、内容等方面都或多或少的受到冲击,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护理工作者需要通过继续教育的方式来进一步掌握新的理论和技术,才能适应社会需要,促进护理工作的发展.
作者:贾月芹;杨会玲;蔡怡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普萘洛尔为β受体阻滞剂中的代表药,在心血管系统具有广泛的作用和用途,现分述如下:
作者:童三强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健康观念的转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也不断在增强,因而,护患纠纷在临床上有上升的趋势.但是笔者发现许多纠纷与护患沟通不够、护患沟通障碍等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关系.真正的属于护理差错或护理事故的纠纷是微乎其微的.因此早在90年代,临床就将护患沟通纳入整体护理的一部分.经几十年的深入开展和不断的摸索总结,如今,护患沟通已经渗透到护理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这里,浅谈一下护理沟通的心得体会.
作者:孙洪香;江明;邢小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对脑卒中的影响.方法心房颤动发生脑卒中30例,心房颤动无脑卒中98例,对比两组中高龄、心力衰竭、左心房扩大与脑卒中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高龄(X2=4.85、P<0.05)、心力衰竭(X2=4.39、P<0.05)、左心房扩大(X2=3.85、P<0.05)各组脑卒中发生率增高.结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有发生脑卒中危险因素时应积极给予抗凝.
作者:吴志刚;蒋桂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血压计是重要的诊疗器械,其袖带在接触病人过程中的污染程度尚未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人们较重视血压计的准确性,但忽视对其袖带的消毒.2001~2003年对我院血压计袖带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袖带的消毒处理进行了探讨.
作者:张彩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实施预见性护理对老年手术病人防止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针对引起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对222例老年腹部手术实施超前的护理.结果 222例中,并发肺部感染12例,感染率为5.4%,因肺炎发生呼吸衰竭死亡3例,死亡率为1.35%.结论实施预见性护理,有效防止和减轻肺部感染的发生,降低肺部感染率,对老年腹部手术病人尤为重要.
作者:黄艳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膝关节镜术后关节腔内应用不同剂量的药物镇痛作用的差异.方法 80例硬膜外麻醉下行膝关节镜手术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四组(n=20).术后向关节腔内注入不同剂量的吗啡.C组(对照组):生理盐水30ml,M1组:2mg吗啡+0.5%布比卡因,M2组:4mg吗啡+0.5%布比卡因,M3组:6mg吗啡+0.5%布比卡因,给药后8、24小时在病人双足站立膝关节伸展状态下进行视觉摸拟评分(VAS).结果给药后8和24小时VAS评分为:吗啡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M1、M2、M3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M3组有2例出现皮肤瘙痒.结论 M2组可以有效缓解膝关节手术后的疼痛,且无任何副作用.
作者:刘向东;臧文义;倪建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深圳市儿童支原体的流行情况.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我院确诊为下呼吸道感染的5725例患儿取静脉血,用ELISA法检测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IgM(Mp-IgM).结果两年间该地区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Mp-IgM的总检出率为43.1%,其中2004年10月至2005年9月,Mp-IgM的检出率持续达40%以上,感染患儿经临床相应治疗均取得明显效果,证实该期间存在支原体流行;发病年龄前移,1~3岁的儿童Mp-IgM的检出率高达53.5%,≤1岁的婴儿检出率为26.7%.结论肺炎支原体已成为本地区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本病的发生及流行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作者:李晶;郑跃杰;邓继岿;白大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我院皮肤科自2004年1月起采用比利时灵葆雅制药厂生产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得宝松)治疗接触性皮炎、药疹,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毅人;夏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42岁,自感反复咳嗽胸闷4月余.CT平扫:肺内未见明显异常,左右肺动脉干略粗;CT增强:左右肺动脉及肺动脉主干内充盈缺损,(图1-2).MR:DOUBLEIR呈等高信号(图3-4),FIESTA呈略低信号充盈缺损(图5-6).术前诊断:慢性肺动脉栓塞,累及左右肺动脉及肺动脉主干.
作者:殷国玮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59例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治疗及结果.结果 59例中手术治疗56例,保守治疗1例,死亡2例(均为合并严重的颅脑损伤而死亡),死亡率为3.37%.术后并发症:肺感染2例,胸腔积液4例,肠粘连肠梗阻2例,切口感染5例,应激性溃疡1例,均治愈出院.结论腹部闭合性损伤多属严重的多发伤,早期以抢救休克及止血为主.在抢救过程中应详细了解病史,仔细检查,综合分析,密切观察,做到早期诊断、果断合理治疗,避免误诊漏治,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
作者:宋万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医德医风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不可少的精神支柱.医务人员是人民健康的卫士,又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窗口.医德医风好与坏,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密切相关,是关系到党和政府威信的大事.近些年来,卫生事业面临市场经济的竞争和挑战,医务工作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发生变化,传统的医德医风经受严峻的考验,出现了一些人民群众不满意的热点问题.
作者:郭青青;田林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笔者报道数字化成像(DSI)在胃肠道钡餐检查中的应用;研究了1485例数字化成像胃肠道钡餐检查中数字化点片成像的检查结果;重点分析了数字化点片成像钡餐检查的优点及与常规钡餐检查的比较;分析研究了1485例不同体位多格照片的配套组合方式;肯定了常规1片6体位的两种组合方式.
作者:牟健民;孟桂兰;张玉敏;王林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如何正确应用微型钢板、螺丝钉、交叉克式针及张力带钢丝四种内固定方法治疗掌指骨骨折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根据骨折部位类型及技术特点等有选择的应用上述四种内固定方法治疗掌指骨骨折40例47处.结果骨折均达到或接近解复位,愈合顺利,不伴肌腱损伤的23例;手功能均恢复正常,伴肌腱损伤17例,手工能恢复按tam标准评分优10例,良6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94%.结论上述四种方法适应症不同,各有优缺点,应根据骨折的类型部位及技术条件等不同,合理选择才可达到满意的效果.
作者:马建华;王继往;刘清淼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人工补片对老年人腹股沟修补的疗效.方法 120例老年人腹股沟疝采用人工补片疝修补术,并术后随访,与传统未做补片老年人疝修补术进行对比.结果人工补片修补的疝复发率明显降低,其它并发症无明显差别.结论老年人疝修补术应采用人工补片.
作者:罗建华;汪振耿;卢绍福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评价肺结节(肿块)MSCT灌注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三位医师独立对经临床确诊的32例肺结节(肿块)病例的MSCT灌注原始图像进行成像研究,并对三组CT灌注成像参数值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CT灌注成像参数值受感兴趣区的部位、大小和输出静脉的选择影响较大.恶性肺结节(肿块)的CT灌注成像参数值均高于良性肺结节(肿块),其中BF、BV、PS值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MTT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MSCT灌注成像能评估肺结节(肿块)的血流模式,可为肺结节(肿块)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张军;邹松青;上官文博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颈椎病在临床上多见,根据病变范围、病程,临床表现可各不相同.笔者自2002年~2005年,共收治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42例,均为门诊病例.发病时间短6个月,长15年.
作者:罗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新生儿窒息是导致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主要原因,可致终身残疾,及时的救治及康复训练可减少或减轻并发症的发生.预见性的产前监护、防治是减少并发症发生的主要手段,产后的及时救治及精心的护理可减轻并发症的症状,早期的干预性康复训练可提高生存质量.总结经上述方法救治、护理、康复训练的患儿316例,认为:产前预防、产后救治、康复训练三阶段的防治方法,是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首选措施.
作者:周艳霞;师红玲;王丽霞 刊期: 2006年第06期
1998~2005年,我院对下肢广泛皮肤剥脱伤22例应用吻合血管的皮瓣移植修复膝部创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宋涛;黄东海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小儿急性中毒是儿科急诊危重病症之一,病死率高,有些毒物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我院儿科1997年5月~2002年12月收治儿童急性中毒39例,采用透析疗法治疗,效果良好,现分析如下.
作者:刘运军;邬进辉;朱艳 刊期: 200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