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述普萘洛尔的临床药理作用

童三强

关键词:浅述, 普萘洛尔, β受体阻滞剂, 心血管系统, 用途
摘要:普萘洛尔为β受体阻滞剂中的代表药,在心血管系统具有广泛的作用和用途,现分述如下: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右肺动脉内膜肉瘤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42岁,自感反复咳嗽胸闷4月余.CT平扫:肺内未见明显异常,左右肺动脉干略粗;CT增强:左右肺动脉及肺动脉主干内充盈缺损,(图1-2).MR:DOUBLEIR呈等高信号(图3-4),FIESTA呈略低信号充盈缺损(图5-6).术前诊断:慢性肺动脉栓塞,累及左右肺动脉及肺动脉主干.

    作者:殷国玮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炼胶作业工人肺通气功能指标的测定与分析

    为探讨炼胶作业对工人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泉州市卫生监督所与南安市疾控中心对某炼胶厂男性炼胶作业工人226名进行了肺通气功能测定分析.

    作者:吴志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司帕沙星合并化疗治疗肺结核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司帕沙星合并常规化疗治疗肺结核的疗效.方法我院收治的80例肺结核患者给予司帕沙星合并常规化疗方案,用至临床症状消失、痰菌两次转阴,胸片病灶稳定吸收时停用司帕沙星.结果治疗两个月后观察,显效49例,有效24例,无效7例,总有效的率91.3%,随访一年无复发患者.结论司帕沙星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肺结核疗效显著,副作用小,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杜江渝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老年压疮病人处理方法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对老年病人进行压疮预防、治疗和护理,并分析老年病人褥疮发生原因.方法对9例老年压疮病人进行换药治疗和手术处理.结果 9例均获治愈,其中换药治愈平均40~45(42.5±2.5)d手术治愈时间平均21~25(23±2)d.结论在护理老年卧床病人时尤其应注意减少各种有害因素,预防压疮的发生.护理人员应特别注意协助家属做好预防措施,局部处理和全身护理.

    作者:韩卫丽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骶管内小剂量曲马多注射加亚甲蓝局部注射在肛肠手术后镇痛中的应用体会

    亚甲蓝局部注射在肛肠手术后镇痛中被广泛应用,但因其起效慢,在骶管麻醉作用消失后和亚甲蓝起效之前有一段镇痛空档时间,在这期间,病人要忍受剧烈的术后疼痛.近年来我院试用在骶管麻醉时加入少量阿片类药物曲马多,以弥补亚甲蓝术后镇痛的不足,同时也加强了骶管麻醉的镇痛作用,效果满意.

    作者:张瑞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鼓室内注射庆大霉素治疗梅尼埃病

    目的探讨鼓室内注射庆大霉素治疗经保守治疗无效的梅尼埃病的疗效.方法对36例顽固性梅尼埃病的病例庆大霉素自患耳注入鼓室,1次/w.结果经随访2~5年,并根据1996年制定的梅尼埃病眩晕疗效评定标准,A级(眩晕完全控制)30例,B级(眩晕基本控制)3例.结论鼓室内注射庆大霉素是治疗梅尼埃病眩晕发作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邱泽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透析疗法治疗儿童急性中毒39例临床分析

    小儿急性中毒是儿科急诊危重病症之一,病死率高,有些毒物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我院儿科1997年5月~2002年12月收治儿童急性中毒39例,采用透析疗法治疗,效果良好,现分析如下.

    作者:刘运军;邬进辉;朱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脉络膜裂囊肿的CT、MRI诊断

    目的探讨脉络膜裂囊肿的影像学表现.方法结合文献对3例脉络膜裂囊肿的CT、MRI的表现展开分析研究.结果脉络膜裂囊肿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边界光滑锐利的脑脊液样低密度影或信号,增强扫描无强化,短期内随访无变化.结论正确认识脉络膜裂囊肿的CT和MRI表现,避免漏诊或误诊.

    作者:宋万江;丑凯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脑室出血CT值对术式选择及其预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脑室出血CT值对术式选择的指导意义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86例侧脑室出血病例的血肿CT值,每10HU分成一组,对其脑室引流效果和1个月后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60HU以下与70HU以上组别之间ADL与脑室引流显效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期CT扫描显示脑室出血的CT值对应采取的具体术式和病情预后有重要指导价值.

    作者:张才宙;陈方焘;李杰修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对剖宫产产妇泌乳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剖宫产产妇泌乳的影响.方法选自我院2005年1月至2005年12月足月剖宫产的产妇共400例,年龄20~35岁.产妇孕期均正常,无任何合并症,新生儿体重2500~4000g,随机分为宣教组和对照组.宣教组有接诊护士及责任护士对孕妇在其入院后及产后进行宣教.使每位孕、产妇对母乳喂养的好处有所了解,做好乳房准备.指导母乳喂养的姿势及家属协助的方法和术后卧位、饮食等.对照组不作宣教.结果宣教组第1天的泌乳率占44%,对照组为5%,差异有显著性(P<0.01).宣教组泌乳量充足占58%,对照组仅17%,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接受过健康教育的剖宫产产妇泌乳开始时间早于未接受教育者,且泌乳率及泌乳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作者:赵瑞敏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脊椎骨折合并截瘫病人的健康教育

    脊椎骨折合并截瘫是创伤骨科常见疾病之一,由于病程长,恢复慢,有时甚至不能恢复,而且大部分时间患者需要在院外接受治疗、护理,因此,健康教育在该疾病的治疗护理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截瘫患者的健康教育是针对患者及家属所实施的健康教育活动,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系统的整体的实施健康教育愈来愈显得重要.

    作者:赵晓竹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

    1 临床资料近年来,用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为进一步了解微波在慢性宫颈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我院于2005年1月~12月对门诊及住院的1800例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0例,并治疗2个月.两组年龄(30~45岁)、病情(病检均确诊为慢性宫颈炎)、体质等方面无明显差别,具有可比性.

    作者:秦正元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发生脑卒中分析

    目的分析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对脑卒中的影响.方法心房颤动发生脑卒中30例,心房颤动无脑卒中98例,对比两组中高龄、心力衰竭、左心房扩大与脑卒中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高龄(X2=4.85、P<0.05)、心力衰竭(X2=4.39、P<0.05)、左心房扩大(X2=3.85、P<0.05)各组脑卒中发生率增高.结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有发生脑卒中危险因素时应积极给予抗凝.

    作者:吴志刚;蒋桂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微创术治疗颅内出血170例体会

    目的探讨颅内出血的治疗方法及微创术的适应范围.方法对我科2004~2005年用微创术治疗的颅内出血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死亡13人,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死亡3人,外伤性硬膜下硬膜外血肿患者无死亡病例.结论严格掌握适应范围及操作规范,并结合小骨窗开颅术,微创术可广泛用于颅内血肿的治疗.

    作者:苏建中;张宝松;孙永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治疗接触性皮炎、药疹疗效观察

    我院皮肤科自2004年1月起采用比利时灵葆雅制药厂生产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得宝松)治疗接触性皮炎、药疹,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毅人;夏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132例小儿烧伤原因分析及预防

    目的探讨小儿烧伤的原因及治疗特点,提出小儿烧伤的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本院1993年7月~2003年7月收治的132例小儿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32例中热液烧伤115例,占87.8%,火焰烧伤7例,占5.3%,其它烧伤10例,占6.9%.结论小儿烧伤以中度为多,家庭热液和火焰致伤常见.积极抗休克、正确处理创面、及时治疗合并症是抢救小儿烧伤成功的关键;另外,普及意外伤害的安全教育及家庭自救方法,对降低小儿烧伤发病率至关重要.

    作者:白素敏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弱视对儿童智力和注意力影响的分析

    目的探讨弱视对儿童智力和注意力的影响.方法 63例弱视患者作研究组,与69例健康儿童进行对照研究,采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进行调查,同时进行注意力测试.结果两组相比,研究组重度弱视患者在领悟、积木、拼物、译码等分测验和操作智商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重度弱视对儿童智力和注意力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可能与儿童缺乏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有关.

    作者:郑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中孕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顿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与传统羊膜腔注射利凡诺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10例中期妊娠患者两种引产方法比较.结果顿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组与传统羊膜腔注射利凡诺组在流产时间及产后出血存在显著差异.结论顿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引产明显优于利凡诺羊膜腔内注药引产,效果满意.

    作者:齐晓拂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幼儿多发双肾结石1例

    1 临床资料男性患儿,1岁4个月,因间断性血尿伴排尿时哭闹来院就诊.体查:该患儿营养一般,双眼睑无浮肿,双肺呼吸音粗,心音有力,心率为112次/min,呼吸29次/min,体温36℃,体重9公斤.

    作者:杨晓雪;胡言华;边迎松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急性心肌梗死伴一过性完全性右束支阻滞的预后分析

    目的观察并发一过性右束支阻滞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预后.方法将我院近5年收治的103例AMI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无新发的右束支阻滞;观察组:为伴有新出现的右束支阻滞,分析两组并发心功能不全、恶性心律失常及住院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心功能受损及住院病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伴随AMI新出现的右束支阻滞患者的预后不良.

    作者:李念;吴志刚;李丽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