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加替沙星的临床疗效观察

吴亚卿;董保国;柴清河;李秋丽

关键词:加替沙星, 盐酸左氧氟沙星, 呼吸系统感染
摘要:目的评价加替沙星注射液治疗呼吸系统感染的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设计,将纳入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予以加替沙星注射液和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n=35)与对照组(n=37)的临床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51.43%和88.57%与48.65%和81.08%;两组痊愈率和有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替沙星注射液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治疗呼吸道感染.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掌、指骨骨折多种固定方法的选用

    目的探讨如何正确应用微型钢板、螺丝钉、交叉克式针及张力带钢丝四种内固定方法治疗掌指骨骨折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根据骨折部位类型及技术特点等有选择的应用上述四种内固定方法治疗掌指骨骨折40例47处.结果骨折均达到或接近解复位,愈合顺利,不伴肌腱损伤的23例;手功能均恢复正常,伴肌腱损伤17例,手工能恢复按tam标准评分优10例,良6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94%.结论上述四种方法适应症不同,各有优缺点,应根据骨折的类型部位及技术条件等不同,合理选择才可达到满意的效果.

    作者:马建华;王继往;刘清淼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中孕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顿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与传统羊膜腔注射利凡诺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10例中期妊娠患者两种引产方法比较.结果顿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组与传统羊膜腔注射利凡诺组在流产时间及产后出血存在显著差异.结论顿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引产明显优于利凡诺羊膜腔内注药引产,效果满意.

    作者:齐晓拂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改良肾盂癌肾输尿管全切术后的观察与护理

    笔者通过对15例改良肾盂癌肾输尿管全切术后的观察与护理,除1例患者切口肌层内积液外,其余患者术后未发现切口出血、感染、尿外渗等并发症.认为术后加强负压引流管和留置导尿管的护理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患者术后定期化疗和检查是出院指导的重要内容.

    作者:胡光曦;孔德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孕期血清IL-6与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与胎膜早破及绒毛膜羊膜炎的关系.方法选择2004年1月~2005年3月在广州花都区人民医院分娩的胎膜早破孕妇50例和正常孕妇50例,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IL-6水平,分娩时取胎盘胎膜组织作病理检查.结果胎膜早破孕妇血清中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随着破膜时间延长,孕妇血清IL-6水平有增加趋势;有绒毛膜羊膜炎者血清IL-6水平高于无绒毛膜羊膜炎者及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IL-6水平升高对诊断胎膜早破合并绒毛膜羊膜炎有重要意义.

    作者:江少青;林莉;卢美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浅说辨、证、论、病、治

    笔者从字义、古今医理对辨、证、论、病、治,五个中医学中有关疾病的概念进行了论述.以物质决定意识,中医学是人体客观事实的反应为基点,按照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为程序,阐述了五个概念的现实意义.重点阐述了症、征、候、证候、证、病、治等相关概念的范围、物质基础、相互关系.既发掘了古人的指向,又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独特的见解.使对疾病从认识观象到判断病理实质,到得出疾病结论,到作出治疗布署,形成一条层次清晰、程序连贯、处理务实的系统.

    作者:王良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钦州市华侨食管癌56例胃镜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广西钦州市华侨食管癌的发病特点.方法对56例经电子胃镜检查并病理确诊的食管癌进形回顾分析.结果①检出率为3.82%,男:女≈4: 1,发病高峰年龄41~60岁,占73.22%;②好发部位依次为中段(69.64%)>下段(17.86%)>上段(12.50%);③镜下形态以肿块浸润型为主,占55.56%;④病理类型以鳞癌为主,占87.50%.结论本地区华侨食管癌检出率偏低,发病高峰年龄提前,应抓好食管癌的防治工作.

    作者:韦良宏;陈海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脉络膜裂囊肿的CT、MRI诊断

    目的探讨脉络膜裂囊肿的影像学表现.方法结合文献对3例脉络膜裂囊肿的CT、MRI的表现展开分析研究.结果脉络膜裂囊肿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边界光滑锐利的脑脊液样低密度影或信号,增强扫描无强化,短期内随访无变化.结论正确认识脉络膜裂囊肿的CT和MRI表现,避免漏诊或误诊.

    作者:宋万江;丑凯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妊娠合并梅毒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24岁,自由业者,孕1产0,因停经39周临产要求剖宫产于2005年06月20日入院.停经38天时在本院确诊早孕,孕约4月半时自觉有胎动至今,定期在本院门诊行产科检查,均无异常发现.孕6月时发现左右手腕、颈后部及腰部均有散在黄豆大小玖瑰红斑、丘疹,两侧大阴唇、会阴体及肛门周围均有湿润性红色丘疹,两侧腹股沟处均有玖瑰色鳞屑性斑丘疹,不痛不痒.

    作者:陈金凤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平潭县农村12年间孕产妇死亡分析

    孕产妇死亡率可以作为衡量一个地区经济、文化、卫生工作综合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为了加强农村围产保健工作,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现将福建省平潭县12年间孕产妇死亡原因进行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刘榕华;吴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经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总结

    笔者总结了60例经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手术期护理的体会,认为:术前充分准备、心理护理和正确卫生指导对提高患者手术的耐受性极为重要;术后观察引流管尿液的颜色及保持膀胱冲洗通畅、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以及注重基础护理,对防止术后出血预防其他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均起着积极作用.

    作者:张伟新;刘付国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丙泊酚复合芬太尼辅助硬膜外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

    目的比较丙泊酚复合芬太尼辅助硬膜外麻醉与氯胺酮复合咪唑安定辅助硬膜外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应用.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心肺功能正常100例妇科腹腔镜下非全子宫切除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K组,氯胺酮复合咪唑安定组,实验室P组,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组.两组均选L1~2间隙施行连续硬膜外麻醉,试验剂量为2%利多卡因5ml,首次剂量为1%罗哌卡因10~15ml,控制硬膜外阻滞平面在T8~S4.两组患者均于气腹前、气腹后15min和气腹后30min均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f)、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和潮气量(VT).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K组患者HR于气腹后15min明显升高,P<0.01,VT于气腹后15min明显下降,P<0.05,f和PETCO2于气腹后15min、气腹后30min明显升高,P<0.01.P组患者MAP于气腹后15min、30min明显下降,P分别<0.05和<0.01,HR于气腹后15min、30min明显下降,P<0.01;VT于气腹后15min也下降,P<0.05,f和PETCO2于气腹后15min、30min均明显升高,P<0.01.与K组比较,P组患者MAP、HR于气腹后15min、30min明显低于K组,P<0.01;P组患者PETCO2于气腹后15min明显高于K组,P<0.05.与K组相比,P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K组.结论丙泊酚复合芬太尼辅助硬膜麻醉.

    作者:谭宗池;张兴;邓梅玉;潘志坚;李锋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氟乙酰胺中毒患者的护理

    2002年1月~2006年1月我院急诊科解救15例重度氟乙酰胺中毒患者,积累了成功的护理经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慧;陈素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后牙劈裂保留修复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后牙劈裂保留修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后牙劈裂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半年至2年,15例患者中14颗牙保留修复效果良好,治疗后患者无任何不适,咀嚼功能正常,1例效果欠佳.结论此方法优越性大,不拔牙,易被患者所接受,是一种切实可行的修复方法.

    作者:王晓丽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老年病人院内感染相关因素调查与分析

    目的对我院老年病人医院内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为有效地防治院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2005年12月所有60岁以上住院病人的出院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调查期间院内感染率为14.84%,感染率随患者年龄增加而升高;以脑血管病人感染率高,为23.31%,其次为糖尿病患者为18.75%;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及泌尿生殖道为主;感染率随住院时间的延长而加大;抗生素的使用和创伤性治疗均增加院内感染的机会;院内感染病原体检出率为70.97%,常见病原菌为真菌、金葡菌和肺炎球菌.结论老年病人院内感染与年龄、原发疾病、住院时间、创伤性治疗、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有关.

    作者:陶红霞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近期心功能情况分析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一月内的心功能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分析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例资料,比较年龄、有无合并症及梗死范围的不同心功能情况.结果年龄小于45岁与45岁以上相比,有无合并症、梗死范围前壁与其他部位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年龄大、有合并症、梗死范围广的患者心功能差.

    作者:李丽娟;吴志刚;李念;李慧欣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米非司酮、氨甲喋呤与中药联合治疗异位妊娠

    异位妊娠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近年来国内外的发生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我院自2004年1月~2005年12月,对25例异位妊娠使用米非司酮、氨甲喋呤与中药联合杀胚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邱卫群;郑立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先天性梅毒33例临床分析

    目的对先天性梅毒进行临床分析,探讨其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先天性梅毒患儿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治疗.结果 33例先天性梅毒中32例治愈,1例死亡,治愈率97.0%.结论及早诊断和治疗先天性梅毒可有效防止晚期梅毒的发生.

    作者:赖永珲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急性心肌梗塞致心跳骤停32分钟抢救成功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74岁.2005年12月3日因胸痛10多小时,加重1小时在家属护送下欲到本院就诊.11点45分经过一卫生所门口时患者突然出现面色发绀、意识丧失、呼吸停止.

    作者:彭建军;叶凤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

    目的探索闭合复位空心螺钉经皮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C型臂X光机透视下,手法复位股骨颈骨折后,经皮穿入3根克氏针预固定,并以克氏针为导针,分别引导拧入长度合适的空心螺钉3根,治疗成人股骨颈骨折28例,术后随访6个月~3年,对其临床功能、复查X线片等作总结分析.结果优22例,占78.6%;良5例,占17.9%;差1例,占3.6%.总优良率96.5%,骨折愈合率100%.远期出现股骨头坏死5例,占17.9%.结论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方法简单,固定可靠,治疗效果好,适合治疗除老年头下型骨折的各型股骨颈骨折.

    作者:郝文建;邢振广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2-巯基乙醇灭活血型IgM抗体的灭活时间研究

    目的研究在一定浓度条件下,2-巯基乙醇(2-met)灭活血型IgM抗体的佳时间.方法对含IgG、IgM血型抗体,仅含IgM血型抗体的血清标本采用不同时间进行灭活,并测定其灭活效果.结果在灭活仅含天然血型IgM抗体,且盐水效价在1: 128的血清时,灭活40min可见微弱的盐水凝集,灭活50min、60min均无凝集发生;在灭活含IgG、IgM血型抗体的血清时,灭活50min、60min后,在盐水介质下无凝集发生,采用抗人球蛋白试验及凝聚胺试验均可发生凝集.结论用2-met灭活血型抗体的佳灭活时间是60min.

    作者:贾璋林;王伟婷;唐新春;杨发达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