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卫东;聂运修;刘玖玖
足部外伤是临床上常见的外伤,严重者会影响足的功能和日常生活,因足是通过足部肌肉及26个骨骼之间的协同和调节,使人的身体保持动态平衡,完成行进、迅跑、跳跃等各种动作.为此,足部结构的破坏,必然会给负重行进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但足部功能的重要性并未受到充分的认识和重视,在治疗上,要求不严,标准不高,甚至在治疗下肢其他部位损伤过程中,经常忽视防止和避免发生足部的一些并发症和后遗症[1].2005年,我院门诊外科处理的手足外伤385例,其中2例从他院门诊转治的久治不愈病人,经过1~2月精心治疗护理痊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丽萍;申静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胰岛素的发现与临床应用开创了糖尿病治疗的新纪元,胰岛素挽救和延缓了无数糖尿病患者的生命.它在治疗糖尿病中的地位无法取代.
作者:朱向阳;方林 刊期: 2006年第05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61岁,因上腹部不适2个月,5天前腹部扪及搏动性肿物来诊.自述2个月来常感上腹部胀痛不适,在当地卫生室按胃病治疗(用药不详)后症状时轻时重.
作者:杨晓雪;胡言华;边迎松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记录的心率变异性分析在冠心病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3年1月年至2005年12月,对145例体检正常人,141例住院冠心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进行分析.结果 冠心病患者24小时SDNN、rMSSD、PNN50时域指标明显低于正常人,LF、HFTP等频域指标也明显低于正常人.结论 冠心病患者存在心脏植物神经功能损害,交感神经相对占优势.
作者:周正安;张伟斌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我院采用WB-100 Ⅱ型微波多功能治疗仪加中药熏洗治疗肛门湿疹53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祝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使人体主动地处于一种三位一体动态的,受地球重力相对较平衡的环境中.方法 依照二力平衡原理,使用反重力位去抵御或减轻正重力对人体的损害作用.结果 用反重力位生存的方法去从根本上预防正重力损害性疾病的发生是一种新的可靠有效方法.结论 首次明确指出直立活动是正重力损害性疾病的病因.提出限制或减少直立活动,用反重力位生存法预防正重力损害性疾病,开拓和发展反重力位精神、物质、健康世界的新观念.
作者:曹理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体外血液灌流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 运用HA型血液灌流器及单泵对于18例重型肝炎患者进行血液灌流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常规、肝功能、血糖及细胞因子的变化,判定疗效.结果 血液灌流后重型肝炎患者症状及肝功能明显改善,血糖(BS)、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AST/ALT)比值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血常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a)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 应用单泵行血液灌流治疗重型肝炎可清除患者体内引起肝细胞损害的有毒代谢物质,从而改善肝功能,特别是提高肝性脑病的清醒率,为肝细胞再生创造条件,治疗方法简单、安全,效果好.
作者:翁雪梅;郭建波;张志和;付小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和胃癌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凤凰县人民医院一定时间内的两组患者:观察组为胃镜和病理检查确诊的胃癌病人95例,对照组是胃镜检查胃粘膜正常的正常人或其他系统疾病的患者82例,所有患者都经过活检组织的快速尿素酶试验,判断HP的感染情况.结果 观察组HP的感染率为73.68%,对照组的HP感染率为48.78%,经x2检验统计,P<0.01,两组的HP感染有显著差异性.结论 胃癌的HP感染率较高,HP感染和胃癌有明显的相关性.
作者:吴晓青;侯进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肺错构瘤是肺部的良性肿瘤,发病率在肺部良性肿瘤中占第一位,是由于胚胎的异位组织发育所致,是由支气管上皮和中胚层的多种成分混合而形成的瘤样畸形[1].其中含有多量软骨、脂肪和纤维组织,软骨成分可钙化,占肺肿瘤的3%~5%[2],发病年龄与肺癌相似,多见于40岁以上的成年人,男性多于女性,右肺较左肺多见.发生于主、叶、段支气管内者称中央型,发生于段支气管以下及肺内者称周围型.
作者:崔海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哈萨克族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G972R多态性同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抽取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及正常对照测定身高、体重、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血浆胆固醇、甘油三脂.提取DNA,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测定IRS-1基因G972R多态性.结果 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和正常人群IRS-1 G972R多态GR,GR基因型频率之间差异无显著性(0.97,0.04及0.97,0.03,X2=0.240,P>0.05);两组中G及R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显著性(0.98,0.02及0.99,0.01,P>0.05).未发现GG,GR基因型间体重指数、血糖及血脂水平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IRS-1基因G972R多态性可能与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无关.
作者:赵蕾;徐翀;敖由特;王坤;郭艳英;宋涛;格尔莉;武贵臻;陈艳;何秉贤 刊期: 2006年第05期
1临床资料患者,68岁,因绝经21年,少量阴道流血1周就诊.妇科检查:外阴潮湿,阴道壁充血,阴道内少量淡红血性分泌物.宫颈萎缩,光滑.子宫后位,小,活动,无压痛,质软.双侧附件未扪及包块.B超提示:子宫小,内膜厚3mm,宫内节育器(IUD)存在嵌顿.X线腹部透视提示:宫腔内偏左有一金属IUD.患者44年前置IUD,10多年前因停经1年多时到某医院取IUD,但检查宫腔内无IUD,认为IUD已自行脱落,故未行取IUD术.初诊:①老年性阴道炎;②宫内节育器留置;③阴道流血原因待诊.
作者:吕春艳;胡爱琴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吸烟有害健康,而我国又是烟草生产和消费大国,烟民数量超过3亿,吸烟对青少年危害更大.在我国3.5亿吸烟者中,青少年有500多万[1].为了解黑龙江省城市青少年吸烟的情况,并探讨吸烟行为的干预措施,对我省城市青少年进行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凤云;秦爱萍;刘淑梅;许丽丽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影响力是一个人与他人交往中影响和改变他人心理和行为的能力.领导的影响力就是领导者有效地影响和改变被领导者的心理和行为的能力.
作者:董珺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手术治疗是外科系统病人的主要治疗方法,病人在手术前大都对麻醉和手术感到紧张和恐惧,对自己所患疾病的预后感到焦虑或忧伤,甚至悲观、绝望,这种情绪上的剧烈波动必然引起其机体内环境的紊乱,可严重影响病人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力,增加病人对疼痛的敏感性.为了减轻病人对手术的恐惧,并使病人以佳的身心状态接受手术,我院对择期手术病人进行了手术室整体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朱秀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妇女、儿童占人口的三分之二,其整体素质的提高关系到全民族的素质.前置胎盘是妊娠晚期阴道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处理不当可危及母婴安全,其发病率国内报道为0.24%~1.57%.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共收治前置胎盘患者60例,孕产妇无死亡,新生儿死亡1例,胎儿宫内死亡1例,现就诊断治疗报道如下:
作者:张桂专;李凤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双极气化治疗前列腺增生(BPH)的手术前后护理和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采用英国Gyrus全套双极等离子体气化与影像系统治疗前列腺增生68例,通过术前后心理护理、膀胱冲洗护理,加强并发症观察护理、饮食护理、自我护理等措施.结果 患者术前后经过系统护理措施后,恢复顺利,拔管后排尿通畅,无继发性出血及尿路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经尿道双极气化治疗前列腺增生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疗效显著等优点.完善的护理措施及护士高度的责任感,是使病人恢复健康的前提,是保证护理质量的关键.
作者:李超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分析妇科高龄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要点,制定一系列护理程序的可行性.方法 64例妇科高龄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工作按护理操作程序进行,从术前准备、术后观察等方面严格按规程操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条不紊,形成完整的护理体系.结果 术前护理准备充分,术后观察细致,护理质量明显提高,避免护理工作的失误,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妇科高龄患者的护理操作程序有利于手术的顺利实施及术后的康复.
作者:黄志燕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标本放置时间对全血细胞分析结果产生的影响.方法 运用全血细胞分析仪对放置不同时间的静脉血标本进行测试.结果 标本放置2小时结果差异不大,放置4小时对结果存在影响.结论 对静脉血抗凝标本应及时测定,如放置4小时,为避免误差应在混匀后30分钟进行测定.
作者:赵阳春;梅楠楠;吴琳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关系到每个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也是经济学界探讨的重要课题.鉴于医疗机构改革的复杂性和实践经验的不足,对它的研究只能算是一个开始.
作者:王大忠;阎培德;吴莉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及相应的心理措施.方法 选择5例糖尿病产妇,在分娩期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结果 5例糖尿病产妇均能较好地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及护理,以较为稳定的心理状态顺利渡过分娩期.结论 通过与糖尿病产妇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制定并实施专业的心理护理措施可以疏导糖尿病产妇的心理障,协助其顺利渡过分娩期.
作者:何丽铿;陈晓丽;蔡妹;陈霞陈;伟雅 刊期: 200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