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明俊;隋玉玲
自1984年以来,我院共处理胆囊切除致胆管损伤6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2例,女4例.年龄45~70岁.其中开放性胆囊切除术(OC)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1例.
作者:胡元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辨证施治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炎的疗效.方法对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炎患者87例(87只眼)结合全身症状辨证分型,据型分治.结果 87例(87只眼)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炎全部治愈.其中浊邪上犯型13例(占15%),气滞血郁型57例(占65%),肝肾不足型11例(占12%),心脾两虚型7例(占8%),疗程短者6天,长者27天,平均12天.结论辨证施治治疗中心性脉络膜视网膜炎效果好,大大缩短本病病程.
作者:闫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恢复期治疗对预后影响.方法 86例中、重度HIE患儿分成治疗组、对照组两组.治疗组在恢复期给予脑活素、高压氧治疗,10次为一疗程,每月1疗程,共4~5疗程.两组均定期随访,比较两组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率、智能发育商数方面的情况.结果①治疗组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X2=4.93,P《0.05,差异有显著性.②治疗组智能发育商数(DQ)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恢复期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能促进受损脑细胞、神经细胞的修复,明显改善预后,降低伤残儿童发生率有重要意义,值得提倡开展应用.
作者:宋静 刊期: 2006年第04期
2005年10月我科收治了一例因静滴左氧氟沙星(可乐必妥)引起严重静脉炎的患者.经过对症支持治疗,严密的观察,精心的护理,使患者的病情明显好转,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属芳;陈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采用平阳霉素注射治疗翼状胬肉的佳治疗方法,为治疗翼状胬肉提供一新途径.方法改以往低浓度小剂量多次注射的方法,为提高浓度小剂量1~2次注射的方法治疗翼状胬肉,并与手术治疗方法进行对比.结果平阳霉素注射法治疗翼状胬肉效果优于手术治疗,特别对复发型、肥厚型的疗效明显优于手术治疗,P《0.05;其复发率明显低于手术治疗,P《0.001;且无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论对翼状胬肉患者应尽量采用平阳霉素注射法治疗,这是基层医院的一条方便治疗途径.
作者:张小琴;周敏;钱查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26岁.因慢性鼻窦炎急性发作,于2005年10月25日服替硝唑1克,服药后半小时感全身不适,手足、会阴部及口唇周围皮肤瘙痒,随之出现以大、小鱼际肌及足底为著的大面积红肿,按之或搔之均有刺痛感,难以忍受.吞药及喝水均有明显疼痛及噎感.
作者:王穗芝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因症状来得快、消失也快、恢复后不留后遗症而易被人忽视.实际上TIA症状虽轻,后果严重,它是脑血管病的先兆或危险信号.据统计约有25%~40%的病人在5年内将发展成为脑梗死而威胁病人生命.做好TIA病人的早期护理干预,有利于进行有效的预防,积极治疗,延缓或避免脑梗死的发生.我院通过对2003年1月~2004年7月39例TIA病人的早期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总结如下.
作者:陈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应用于腹腔镜手术的效果,寻求临床安全有效的方法.方法择期全麻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组Ⅰ,n=30),观察组(组Ⅱ,n=30).诱导插管后,麻醉维持:组Ⅱ,以异丙酚lmg/kg静脉注射,同时用美国百特Baxter AS40A型微量泵持续静注异丙酚10mg/kg/hr,10min,以后8mg/kg/hr,10min后6mg/kg/hr.组Ⅰ,以静吸复合麻醉,异氟醚1~1.5MAC,两组均间断静注芬太尼2μg/kg/hr、维库溴铵0.1mg/kg/hr,两组至术毕停药.比较麻醉效果,诱导前、气腹后5、10、15min、气腹毕、术毕的SBP、DBP、HR、SpO2、拔管时间、清醒程度及不良反应,以统计学分析结果.结果组Ⅰ在气腹后5、10、15min的HR、SBP、DBP及术毕HR高于诱导前的基础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Ⅱ气腹后10min、气腹毕、术毕的HR低于组Ⅰ,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Ⅱ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组Ⅰ,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应用于腹腔镜手术是临床安全有效的快通道麻醉方法.
作者:陈锐;黄德卫;夏恒夫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采用内窥镜下获取大隐静脉作为血管桥材料,本方法具有创伤小、痛苦小、术后恢复快、美观等优点.此种手术方法可使患者早期下地活动,利于病情恢复.
作者:刘英乔;杨润亭;汪贵茹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和先进技术的涌现,各手术学科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对手术护理质量提出了高效、高质、高水平的要求.手术室护理工作只有从过去的随意参与型向专科定人参与型转化,才能适应临床分科的需要,达到手术护理专业化.自2003年起,我院手术室设立专科护士组长和组员,即固定和相对固定在某个医疗专业组配合手术的护士.两年的临床实践证明,这是一种民主与科学的管理方法,在护士综合素质提高的同时,护理质量也全面提高.
作者:刘军红;刘英乔 刊期: 2006年第04期
1 临床资料自2000年1月~2005年12月间,因卵巢良性肿瘤于我院行卵巢囊肿剔除术部分病例29例,年龄21~43岁,囊肿直径4~13cm.本组病例在卵巢囊肿完整剔除术后创面均有较深的出血点,其中10例经缝合创面后仍有出血.
作者:吕春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提出并探讨便于临床医生掌握和使用的乳腺囊性增生症和乳痛症的临床分级及疗效评定标准.方法从1986~2004年共收集7299例患者的资料,根据我们1988年提出的临床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和多年临床应用的体会再次做出了一些修改.结果由于对病情和疗效有了客观的评判标准,分级界限及疗效评定简洁明确,临床医生易掌握,对病情好转或加重的动态观察准确可靠,对于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结论乳腺囊性增生症和乳痛症既可同时存在,又可分别单独存在,而且乳腺囊性增生症和乳痛症病变的程度又各不相同,这就会给治疗带来一些困难,目前临床上还没有一个比较好的诊断和治疗分级标准,根据我们的临床经验,特提出观点,供同道们探讨,并希望能得到同道们的指教.
作者:陈凯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肿瘤一直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杀手,其中胃癌的死亡率为全部恶性肿瘤之首,因此对于胃癌的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日趋受到重视.早期胃癌的诊断是防治胃癌的重要措施之一,笔者共收集了1990~2004年间24800余例胃病患者的资料加以研究,其中经病理证实的早期胃癌43例.现将其临床资料、X线低张造影、胃镜检查、病理分析如下:
作者:丑凯平;郭祥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寻求治疗波及距跟关节的跟骨骨折微创、有效的方法.方法采用C臂机X线监视下闭合克氏针撬拨复位固定治疗该病患者13例(14足).结果随访3个月~5年,平均2年4个月,根据美国足踝骨科协会足踝临床评分系统,优5足,良7足,可1足,差1足,优良率85.7%.结论该法具有微创简单、复位满意、固定牢靠等优点,可以防止严重后遗症的发生,是一种有效、经济、实用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振昊;任志强;张坡;焦文学;王铁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道德作为现代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护理人员的道德水平如何直接影响着医疗质量与病人的康复.护士高尚的道德、积极的情绪、和善的语言、端庄的仪表,不仅能调节治疗环境的气氛,而且能唤起病人治疗的信心,增强安全感和信赖感.下面谈谈护理道德与病人健康之浅见:
作者:贾惠娟;杨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介绍输尿管镜直视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经验.方法对经尿道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755例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输尿管上段结石碎石成功率为56.2%(72/128),输尿管中下段为96.6%(606/627),55例辅助体外震波碎石,9例改经皮肾镜取石,10例中转开放手术,3例再行腔镜下碎石取石.结论输尿管镜直视下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明显优于上段结石,是治疗中下段结石的理想方法.
作者:谢辉忠;唐黎明;张成富;刘义武;刘孟贤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随着胸腔镜器械的不断更新及操作技术的提高,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的数量和种类逐渐增加,某些过去只能剖胸完成的手术已逐渐被VATS所代替.我院自1994年10月起,在应用VATS的基础上开展了电视胸腔镜辅以胸部小切口手术(VAMT),扩大了VATS的治疗范围并增加了其安全性,取得了满意疗效,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吴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颅内血肿微创钻孔引流术是一项操作简便、创伤小、治疗效果迅速的新技术,术后护理工作在预防并发症和促进康复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我院自2002年10月~2005年10月共对28例颅内血肿病人进行微创钻孔引流术,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童福英;李弋琴 刊期: 2006年第04期
1 适应症1.1 顺行转移修复膝及小腿上段创面.1.2 逆行转移修复踝及足部创面.1.3 游离移植修复四肢创面.2 应用解剖2.1 皮瓣的血供来源于腓动脉发出的肌间隔皮动脉和肌皮动脉穿支.前者经小腿外侧群及后群之间的小腿后肌间隔,后者由腓动脉肌支穿过拇长屈肌或比目鱼肌后在分部布至皮区.皮瓣的静脉回流有深组的伴行静脉和浅组的小隐静脉.
作者:韩树强;陈光;邵新中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烤瓷冠修复对牙髓组织的影响.方法选取不同情况下400个活髓牙进行烤瓷冠修复.结果外伤缺损牙修复后牙髓病变百分率为23%,错位牙修复后牙髓病变百分率为16.6%.结论从基牙预备、修复体的设计、备牙及备牙后的处理,采取措施减少烤瓷冠修复对牙髓组织的影响,提高烤瓷冠修复的成功率.
作者:熊初骏 刊期: 200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