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胆囊切除致胆管损伤6例报告

胡元明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管损伤, 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开放性, 共处理, 年龄
摘要:自1984年以来,我院共处理胆囊切除致胆管损伤6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2例,女4例.年龄45~70岁.其中开放性胆囊切除术(OC)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1例.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终止妊娠80例临床观察

    2003年10月~2005年4月我科以米非司酮配伍米索用于终止12~18周妊娠及高危妊娠80例,进行临床观察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蔡淑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静脉输液的技巧

    静脉输液是临床护士必须掌握的护理技术操作,笔者在静脉输液操作上进行了仔细观察,积累了一些经验,为了促进护理业务的进步,加以总结.

    作者:张晓琴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157例肢(指)伤残患者的健康教育实施和评价

    目的调整伤残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提供疾病诊疗、护理知识,指导康复训练,提高再就业和社会适应能力.方法对伤残患者进行连续性、系统性的健康教育,使患者掌握自身疾病的相关健康知识.结果通过对157例肢(指)伤残患者实施连续性、系统性的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结果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突然的受伤大部分表现出惊慌失措、焦虑恐惧、无所适从,特别是当证实为伤残后,个别表现出情绪极度低落,甚至绝望,无法接受突然造成的肢(指)残.通过有效的健康教育实施,能大限度地消除患者因伤残所致的心理障碍,提高再就业和社会适应能力.

    作者:黄丽燕;陈凤群;麦凤莲;邬为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机械通气病人行口腔冲洗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冲洗法在经口行气管插管病人口腔护理的效果.方法将经口行气管插管需口腔护理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两组,每组40例.1组:实验组,用冲洗法;2组:对照组,按基础护理教科书的特殊口腔护理法,从口臭发生率、舌苔转薄率、口腔感染率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 1组优于2组.结论利用冲洗法进行口腔护理,能彻底清除口腔内的血迹、污垢,有效地控制细菌感染,减少气管插管病人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叶妙红;谭少屏;梁燕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替硝唑起引起重度过敏1例报告

    1 临床资料患者,女,26岁.因慢性鼻窦炎急性发作,于2005年10月25日服替硝唑1克,服药后半小时感全身不适,手足、会阴部及口唇周围皮肤瘙痒,随之出现以大、小鱼际肌及足底为著的大面积红肿,按之或搔之均有刺痛感,难以忍受.吞药及喝水均有明显疼痛及噎感.

    作者:王穗芝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免气腹单孔法迷你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已成为国内大多数普外科医师熟练掌握的一项基本技术.近年来兴起的迷你腹腔镜阑尾切除术[1,2]已逐渐为大家所接受,但以上术式仍然严重依赖于气腹技术.笔者于2006年3月应用免气腹单孔法迷你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2例病人,均获成功,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李锋;张兴;黄林;刘良;杨立健;宁冬兰;赖克;黄国雄;黄丽;黄运福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老年糖尿病并发症、心理与生活质量及健康教育的护理进展

    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的疾病,其发病率是继心、脑血管病、肿瘤之后而列第三位.近年来随着年龄构成的日益老龄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1],据估计,我国现有3000万以上的糖尿病患者.老年糖尿病包括60岁以后才发病或60岁以前发病而延续至60岁以后的老年患者[2].我国将进入老龄化的社会,老年糖尿病将是21世纪的一个主要健康问题[3].笔者对老年糖尿病并发症、生活质量及健康教育的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邱霞;周霄雯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健康教育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以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喘息和胸闷等为主要症状,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体健康的重要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通过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及有关人员对COPD的认识和自身处理疾病的能力,更好的配合治疗和加强预防措施,减少反复加重,维持病情稳定,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孔平凡;贺倩;王忠爱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铅中毒危害儿童健康

    铅进入人体后,通过血液侵入大脑神经组织,使营养物质和氧气供给不足,造成脑组织损伤.铅元素具有极强的亲神经毒性,是人体不需要的微量元素,在体内目前未发现任何生理功能,即使是极其微量的铅也会对人体健康产生破坏性损伤.儿童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许多器官的功能不完善,对铅的毒性十分敏感.由于人类周围环境中铅普遍存在,人体中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量铅,长期低剂量铅接触,会损伤脑内控制学习记忆中枢,导致智力发育、学习记忆和注意力及脑功能损伤,直接影响儿童和青少年大脑发育和学习效率.

    作者:马哲允;冯迪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手术室实施专科化护理的做法

    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和先进技术的涌现,各手术学科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对手术护理质量提出了高效、高质、高水平的要求.手术室护理工作只有从过去的随意参与型向专科定人参与型转化,才能适应临床分科的需要,达到手术护理专业化.自2003年起,我院手术室设立专科护士组长和组员,即固定和相对固定在某个医疗专业组配合手术的护士.两年的临床实践证明,这是一种民主与科学的管理方法,在护士综合素质提高的同时,护理质量也全面提高.

    作者:刘军红;刘英乔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绝经前子宫切除后妇女生活质量研究进展

    随着子宫肿瘤发病率的增高,子宫切除术也将是越来越多的绝经前妇女可能或已经碰到的人生大事,这些妇女的生活质量关系到她们的身心健康、长远康复及其家庭、夫妻关系的稳定和谐.伴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患者手术后的性功能、婚姻和生活质量也越来越受到医护工作者的重视,一些专家甚至主张将这些目标确定为医学治疗疗效评定标准和终结果[1].近年来,关于绝经前妇女子宫切除后的生活质量研究也日益增多,现综述如下.

    作者:汪淼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岗前教育帮助实习生顺利进入手术室

    我院担任着滨洲医学院、万杰医学院的临床教学任务,因实习学生多,每天进入手术室的人员较多,增加了手术室管理的难度.近年来通过对实习生进入手术室前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田林;刘春英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炎诊疗体会

    目的探讨辨证施治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炎的疗效.方法对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炎患者87例(87只眼)结合全身症状辨证分型,据型分治.结果 87例(87只眼)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炎全部治愈.其中浊邪上犯型13例(占15%),气滞血郁型57例(占65%),肝肾不足型11例(占12%),心脾两虚型7例(占8%),疗程短者6天,长者27天,平均12天.结论辨证施治治疗中心性脉络膜视网膜炎效果好,大大缩短本病病程.

    作者:闫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58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恢复期治疗的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恢复期治疗对预后影响.方法 86例中、重度HIE患儿分成治疗组、对照组两组.治疗组在恢复期给予脑活素、高压氧治疗,10次为一疗程,每月1疗程,共4~5疗程.两组均定期随访,比较两组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率、智能发育商数方面的情况.结果①治疗组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X2=4.93,P《0.05,差异有显著性.②治疗组智能发育商数(DQ)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恢复期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能促进受损脑细胞、神经细胞的修复,明显改善预后,降低伤残儿童发生率有重要意义,值得提倡开展应用.

    作者:宋静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小儿腹股沟斜疝限价收费的诊治体会

    小儿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外科的常见病种.为了解决农村病人看病难、看病贵及积极响应国务院下达的医院管理年活动,我院外三科2005年3月~2006年3月实行三种单病种限价收费包干措施,小儿腹股沟斜疝是其中的一种,得到了医院和广大社会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现介绍如下:

    作者:钱运春;钱伟;李承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急性胰腺炎患者C-RP、TNF-а和IL-6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浆肿瘤坏死因子а(TNF-а)和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检测在急性胰腺炎(AP)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东安县人民医院2001年11月~2005年06月住院的AP患者36例,根据疗效分为两组,其中临床有效组30例,临床无效组6例,以30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用激光散射比浊法及ELL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其入院第1、4天C-RP、TNF-а、IL-6.结果 AP临床有效组入院第4天较入院第1天血液中C-RP、TNF-а、IL-6显著降低(P《0.01);临床无效组入院第1、4天血液中C-RP、TNF-а、IL-6均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入院第1天3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C-RP、TNF-а、IL-6检测是AP治疗效果的预测指标之一.

    作者:邓玉强;宾湘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大隐静脉曲张的治疗现状及进展

    大隐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的血管外科疾病.张培华报告[1]在我国15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为8.6%,45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为16.4%.可分为单纯性和继发性两类,前者是指大隐静脉瓣膜关闭不全所致,而后者指继发于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或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所致.大隐静脉曲张的病因学虽未完全明确,但静脉壁软弱,静脉瓣膜缺陷以及浅静脉内压力升高被认为是引起其曲张的主要原因.静脉壁薄弱和静脉瓣膜缺陷与遗传因素有关.相对性瓣膜关闭不全多由于长期站立、重体力劳动、妊娠、慢性咳嗽、习惯性便秘等使瓣膜承受过度的压力,逐渐松弛,加之循环血量经常超负荷,造成静脉内压力升高,静脉扩张所致.

    作者:丁凯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小腿外侧皮瓣

    1 适应症1.1 顺行转移修复膝及小腿上段创面.1.2 逆行转移修复踝及足部创面.1.3 游离移植修复四肢创面.2 应用解剖2.1 皮瓣的血供来源于腓动脉发出的肌间隔皮动脉和肌皮动脉穿支.前者经小腿外侧群及后群之间的小腿后肌间隔,后者由腓动脉肌支穿过拇长屈肌或比目鱼肌后在分部布至皮区.皮瓣的静脉回流有深组的伴行静脉和浅组的小隐静脉.

    作者:韩树强;陈光;邵新中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32例散发性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护理体会

    总结了32例散发性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护理,探讨散发性病毒性脑炎的佳护理方法.结果表明认真细致有效的临床观察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口腔、皮肤护理,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合理用药和正确使用脱水剂,饮食支持疗法对此病的抢救成功起到积极作用,观察护理得当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王玉琼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B超直视下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B超直视下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3年12月~2004年12月108例要求在B超直视下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患者进行观察.结果 108例患者中过度前倾前屈和过度后倾后屈者35例,子宫畸形3例,壁间肌瘤合并妊娠3例,宫外孕4例,葡萄胎3例,带器妊娠18例.手术者操作顺利,准确无误吸刮出胚胎组织,出血少,手术时间2~5分钟(平均3分钟).结论 B超直视下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给手术者提供了准确的子宫位置形态及孕囊附着部位,避免了盲目性,节约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漏吸及子宫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B超直视下行人工流产术,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陈风玲;张正静;袁冰;谢雨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