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妊娠糖尿病相关代谢的评价

胡建慧;滕凯

关键词:妊娠糖尿病, 高血糖, 高脂蛋白血症
摘要:目的对妊娠糖尿病相关代谢指标的测定,明确产后发生糖尿病的风险因素.方法测定658名围产期和产后6~20周妇女的血清葡萄糖、葡萄糖耐量、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C-肽、总胆固醇、甘油三脂、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100、脂蛋白(a).结果妊娠期74.5%的妇女及产后84.0%的妇女的相关代谢正常;25.5%的妇女妊娠期及16.0%的妇女产后血清葡萄糖、葡萄糖耐量、糖化血红蛋白异常;其中9.2%的妊娠期妇女及6.0%的产后妇女伴不同程度的脂代谢异常.结论妊娠糖尿病伴高脂蛋白血症及胰岛素、C-肽轻度异常是产后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因素.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脂蛋白a及其临床意义

    1脂蛋白a的研究过程1963年,北欧的挪威遗传学家Berg用受试者的人低密度脂蛋白(LDL)免疫家兔,产生一种针对LDL组分内的某种抗原成分的抗血清,Breg将这种新发现的抗原成分命名为Lipoprotein(a),Lp(a).

    作者:周业模;马晓茹;王联霞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巡回护士对手术病人心理护理的体会

    目的探讨巡回护士在手术前后及过程中,心理护理对病人的影响.方法对57例病人进行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心理护理,了解心理护理对病人的影响.结果通过术前、术中及术后进行手术病人心理护理,病人手术效果明显好于未接受心理护理的病人.结论接受有效的心理护理的手术病人,其术后效果明显好于未接受心理护理的病人.

    作者:崔忠荣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252例颅脑损伤病人病情观察体会

    颅脑损伤,尤其是极严重的损伤,病理变化复杂,症状多种多样,其病情有突变、易变、多变的特点,常影响病人的安危,因此,病情观察极为重要.

    作者:胡菊容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老年人肺部感染116例首程抗生素经验性应用效果分析

    肺部感染是老年人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老年人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及时、准确选用有效的抗生素是老年肺部感染治疗的重要环节.现对我院治疗的老年人肺部感染患者116例首程抗生素应用的情况进行总结分析.

    作者:靳秀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上消化道出血的观察及护理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指食管、胃、十二指肠及肠腔上段或胰腺、胆道部位疾病引起大出血.就其观察与护理探讨如下.

    作者:廖凤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尿液分析中亚硝酸盐检出的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尿液亚硝酸盐检出的临床意义.方法利用CLINTEK-50型尿十项分析仪检测.结果400份标本中有30例NO2-阳性,其中泌尿系统病8例占26%,感冒7例占25%,消化道疾病5例占16%,心血管病3例占7%.结论泌尿系统所占NO2-阳性率略高于其他疾病,但不能作为泌尿系统有无细菌感染的指标.

    作者:徐春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通经活络散配合手法治疗肩周炎98例临床观察

    运用通经活络散外敷配合手法治疗肩周炎98例,显效78例,好转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9%.使用以上方法治疗该病,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减少疼痛,疗效显著.

    作者:尹显坤;尹华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截瘫患者褥疮的治疗与预防

    目的总结截瘫患者褥疮的治疗方法并为预防褥疮发生提供方法.方法对48例截瘫患者褥疮发生情况和治疗方法等进行了总结.结果48例患者中17例局部换药后自愈、直接缝合者27处创面中22处愈合、局部皮瓣转移术23例中22例创面均一期愈合,1例皮瓣远端小片坏死经换药2周后愈合.结论截瘫患者褥疮的治疗方法因创面不同而异,但好的治疗是预防其发生.

    作者:刘敏;张恒术;赵昌惠;田兴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48例急诊PTCA+支架术的护理体会

    近十几年来,冠心病研究迅速,急性心肌梗死的再灌注治疗尤其引人注目,它对限制梗死范围,保护心功能,减少并发症,减轻残余狭窄程度,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并得到一致的肯定[1].我科自2003年4月~2005年9月对4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急诊PTCA+支架术,效果显著,现将其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其俊;张继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男性乳腺发育60例体会

    男性乳腺发育是一种较常见的疾病,临床以双侧或单侧乳房呈女性化肥大,有结节为特征,目前未见特效治疗方法,严重的多采用手术切除.本院自1999年2月~2004年12月采用局部封闭与中药内服相结合的方法治疗6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升良;张春和;黄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ALT和AST结果失真的分析

    目的探讨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ALT和AST结果失真的原因以及解决的方法.方法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7600速率法检测ALT和AST.结果有一些ALT和AST测定结果太低甚至为负值,反应曲线异常,经过稀释后测定,其结果与稀释前相差甚远.结论遇到过低的结果要寻找原因,经常察看反应曲线,避免报告结果与临床不符.

    作者:张剑波;徐三男;龚国富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锂盐中毒反应的观察与护理

    对21例口服锂盐出现中毒反应的病人的观察及护理进行了总结,强调早期发现及早处理的重要性,结合临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护理干预措施.

    作者:陈维香;陈常云;郭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静脉点滴氨苄青霉素过敏反应1例报告

    1临床资料患者,女,45岁,于2005年4月16日因腹膜炎住院期间用青霉素800万单位,每日一次静点,用一周,因效果不好,改用氨苄青霉素6.0g溶于5%葡萄糖500ml内静点,用药后5min,病人突然呼吸困难,颜面潮红,心率为120次/min,血压:8/6kPa,立即停止氨基苄青霉素,给氢化考地松300mg溶于5%葡萄糖500mg内静点,付肾0.5mg肌注,西地兰0.4mg肌注,15min后,病人呼吸渐平稳,血压回升,心率下降,后逐渐恢复正常,症状消失.

    作者:董艳萍;董敏;宋丽娜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残髓炎的诊断及病因分析

    目的探讨残髓炎的诊断及病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以前做过牙髓治后的牙齿又发生残髓炎的病因.结果残髓炎症状主要是自发性钝痛、温度刺激病和咬合痛.检查需加大刺激强度,延长刺激时间,甚至去除充填物直接探查根部有无疼痛而确诊.结论残髓炎的病因主要是治疗时操作不合要求,其它原因有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龙跃进;唐丽芳;唐远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专科医学生就业心态的调查与建议

    目的了解专科医学生对毕业后就业的心态问题,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方法采用向在校专科医学生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学生答完卷后收回分析.结果通过调查问卷,得知在专科医学生中对毕业后的就业问题存在着各种各样不同的心态.结论针对调查得知的各种不同心态,进行统一综合处理,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供政府、高校和社会参考.

    作者:赵则祥;张传宝;王旭;蒋继国;谢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愈肝龙联合生育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愈肝龙联合生育酚治疗慢性乙肝肝纤维化指标变化情况.方法将新矿集团中心医院2003~2005年慢性乙肝患者4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仅给予保肝药;治疗组2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愈肝龙及生育酚,疗程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ALT、AST及血清PⅢP变化情况.结果两组ALT、AST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好转(P<0.05).治疗组PⅢ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对照组无显著性改变.结论愈肝龙联合生育酚对肝纤维化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阻断作用,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魏传义;王安利;李岩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1.6二磷酸果糖辅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1.6二磷酸果糖(FDP)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方法108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FDP.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及临床症状改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FDP治疗新生儿HIE疗效肯定.

    作者:高翔;杨东山;党守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高白细胞血症采用白细胞单采术的护理

    高白细胞血症是指外周血白细胞增多至100 × 109/L的急慢性白血病,此类患者由于白细胞数量过多,可造成小血管血流淤滞及血管壁侵润,易发生局部血栓形成及出血,尤其损害肺、脑,致急性呼吸衰竭或脑出血,常迅速致死[1].

    作者:朱艳萍;杨静丽;杨向亚;冯亚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静脉穿刺的体会

    静脉输液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非常重要,是临床护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护理技术,静脉穿刺的成功率直接影响到病人的病情.临床在输液操作过程中,有没有看到回血是判断针头是否刺入血管的标志.

    作者:孟楠;孟庆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42617例新生儿筛查苯丙酮尿症分析

    目的调查我市苯丙酮尿症(PKU)的发病率.方法采用时间分辨荧光法检测干血片中苯丙氨酸浓度.结果2002年9月~2005年9月筛查新生儿42617例,发现PKU患儿4例,发病率为1/10654.结论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能及早发现PKU并及早治疗,对降低智力低下儿的发病率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曹建平;诸葛末伊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