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宫腔镜在宫内异物诊断及治疗中的作用

尤丽;赵俭;左丽

关键词:宫腔镜, 宫内异物, 异物残留, 宫腔内, 诊断和治疗, 现报告如下, 组织残留, 月经失调, 异物存留, 炎症反应, 微创技术, 胎骨残留, 流产, 继发不孕, 患者, 医源性, 节育器, 分娩后, 息肉, 胎盘
摘要:宫腔内异物存留的原因大多为医源性,可能为节育器断裂残留、大月份流产后胎骨残留,以及流产或分娩后胎盘组织残留等.宫内异物残留易导致局部慢性炎症反应,改变宫腔环境,不利于精子及孕卵成活,引起继发不孕,并可形成息肉导致月经失调,下腹坠痛及白带增多,给患者身心带来巨大伤害.我院自2006年以来,采用宫腔镜微创技术对68例宫腔内异物残留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刺五加注射液致过敏反应5例护理体会

    刺五加注射液在临床上常用于肝肾不足所致的短暂性脑缺血、脑动脉硬化、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亦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合并神经衰弱和更年期综合征等[1].随着临床应用的日益广泛,对其所致的各种不良反应屡有报道,现将我科近几年来应用刺五加注射液所出现的5例不良反应报告如下.

    作者:黄云;牛香群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高压氧治疗颅脑外伤病例分析

    1临床资料高压氧(HBO)医学近年来在我国发展迅速,对颅脑外伤的疗效已经得到广泛认可.高压氧对外伤并发症、精神障碍和脑积水疗效显著.

    作者:吴军;孙德英;高永良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79例老年人蛇伤的流行病学特点及急诊救治

    1995年1月~2006年12月,我们共接诊了1025例毒蛇咬伤病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79例(7.71%).现将老年毒蛇咬伤病人的流行病学特点及急诊救治情况分析和总结如下.

    作者:覃永安;赖添武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成人支气管气管异物18例

    目的 探讨成人支气管气管异物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成人支气管气管异物的临床特点及有关文献,总结成人支气管气管异物的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 18例成人支气管气管异物中有5例被误诊或漏诊;在4例采用表面麻醉、14例采用表面麻醉加静脉复合麻醉情况下,13例在硬管支气管镜下取出异物,5例异物取出中经声门多次脱落取出失败,经气管切开术气管切开口异物取出,术后均痊愈.结论 成人支气管气管异物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多数患者X线胸片透视能显示异物的直接表现,但异物吸入史常不明确,故易被误诊或漏诊.合适的麻醉是成人支气管气管异物成功取出的关键.

    作者:陈文质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颌面部外伤切口缝合的处理体会

    目的 探讨颌面部外伤切口处理方法.方法 对颌面部外伤患者彻底清创后采取分层缝合肌层、皮下组织及皮肤,组织缺损予全厚皮片或旋转皮瓣修复.结果 本组112例颌面部外伤患者,直接清创缝合99例,旋转皮瓣修复6例,鼻部缺损全厚皮片修复2例,耳轮修复3例,完全断耳再植2例,均一期愈合,皮瓣成活.结论 一期修复和小针小线或美容缝合对减少颌面部外伤后疤痕形成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夏志生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172例胃溃疡中西医结合治疗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方法 采用降低粘膜侵袭力的药物、质子泵阻滞剂、抗H.pylori感染的药物、疏肝、化淤、和胃、护脾等中西医结合方法.结果 本组172例,治愈156例,好转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7.70%.结论 初步讨论了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的机理.

    作者:刘政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

    小儿静脉穿刺技术是儿科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儿科护理工作的难点之一.近两年我科采用小儿静脉留置针技术部分代替普通头皮穿刺技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受到家长和护士的欢迎.

    作者:杨丽娟;赵淑玲;李波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超选择性动脉介入化疗栓塞在晚期宫颈癌放疗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晚期宫颈癌患者于放疗前采用动脉超选择介入化疗栓塞方式进行新辅助化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6年8月期间,我院对14例晚期宫颈癌患者采用动脉超选择介入化疗栓塞,24h后开始放疗.评价效果,观察并发症并定期随访.结果与结论 动脉超选择介入化疗栓塞是治疗晚期宫颈癌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作为晚期宫颈癌患者放疗过程中的新辅助化疗手段,提高了放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朝晖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有机磷农药中毒误诊为急性胃肠炎8例分析

    有机磷农药中毒是急诊常见病之一.根据农药的接触史和临床表现,辅以实验室检查,诊断一般不困难,但在临床工作中时有误诊发生.我科在2003年10月~2007年1月期间共收治有机磷农药中毒67例,其中误诊为急性胃肠炎8例,误诊率为11.9%.笔者就误诊的原因、类型及预防对策作一探讨,以期在今后临床工作中尽可能减少或杜绝类似事故的发生.

    作者:顾家望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318例新生儿窒息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主要原因,以减少窒息死亡及后遗症,提高人口素质.方法 对山西省阳泉市第三人民医院2003年1月~2006年12月出生时窒息的新生儿31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新生儿窒息主要原因与母亲因素、分娩时情况及胎儿因素三方面有着密切关系.结论 窒息病例大多数在产前具有高危因素即在产前可通过病史知道有窒息发生的危险,从而采取相应措施.

    作者:侯银萍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护理临床带教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临床实习是护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巩固护理基础理论具有重要意义.是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对临床患者的护理实践的途径[1].我院是一所三级乙等综合性教学医院,每年都要接受近100名护理专业毕业实习生的带教任务,现将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如下:

    作者:范琪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6例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10年间收治的6例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例患者均发生在妊娠晚期,主要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乏力、黄疸及凝血功能障碍等表现,母儿死亡率较高.结论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是发生在妊娠晚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早期诊断和治疗,尽快终止妊娠对改善母儿预后很重要.

    作者:马亚萍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颅内肿瘤病人围手术期健康教育

    颅内肿瘤是指颅腔内原发或继发的新生物,常见的有胶质瘤、脑膜瘤、听神经瘤及转移瘤等.众所周知,大脑乃生命中枢,是人体司令部,颅内肿瘤对生命的威胁大,手术切除是治疗肿瘤的基本方法,但手术本身对病人又是一种强烈的生理和心理刺激,病人对疾病的预后、手术的安全性、并发症等缺乏正确的、系统的、全面的了解,因此做好颅内肿瘤病人的健康教育,对治疗、预后、康复有着积极的意义,可使病人积极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生活质量.针对颅内肿瘤病人的健康教育问题,笔者以口头讲解、文字材料、板报、示范等多种形式,从术前、术后、出院教育着手,使病人对疾病的治疗、护理、康复、预后等,做到心中有数,大大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收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刘艳华;魏华丽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提高外周浅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方法与技巧

    外周浅静脉穿刺输液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用的护理和操作之一,是治疗多种疾病和抢救危重病人的主要途径.一次静脉穿刺成功至关重要,它不仅保证了治疗药物及时有效的应用,还可减轻或避免静脉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多年来一直是护理工作者关注和研究的内容,并做了大量的尝试.现将近年来部分有关如何提高外周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技巧和技术做一综述.

    作者:刘新华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2例肾移植后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观察及护理

    胆总管结石在肝胆外科是一种常见病,但肾移植后合并胆总管结石病人少见.我科2006年9月~2007年6月共收治2例,均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胆囊摘除术.我们从病人入院到出院整个治疗、护理的全过程给予了细致的观察及精心的护理,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疗效满意,痊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小兰;胡秀红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莪术油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10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莪术油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例病毒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给予莪术油注射液10mg/(kg·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静点,1次/d;对照组用病毒唑10~15mg/(kg·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静点每日1~2次.疗程均为一周左右,两组可加用镇静、吸氧、止咳、平喘、退热等对症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为84%,两组比较,治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莪术油治疗病毒性肺炎疗效好,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孟付忠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1例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致过敏性休克的抢救体会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为复方制剂,其抗菌成份为头孢哌酮和舒巴坦.头孢哌酮为第三代头孢菌素,通过抑制敏感细菌细胞壁的生物合成而达到杀菌作用.舒巴坦可保护-内酰胺类抗生素免受耐药菌-内酰胺酶的水解破坏,两者合用时,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对所有对头孢敏感的细菌均有抗菌活性.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随着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临床应用日益增加,也不断出现一些过敏反应.本院一职工因下肢软组织感染而自用该药引起的过敏性休克.

    作者:赵惠仙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护士长的素质与管理策略

    结合自己几年来从事护理管理工作经验,阐述了护士长应具备的素质和管理策略,指出护士长要善于应用科学管理,有效用人,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杨红琳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硬膜外-腰椎联合麻醉的临床分析

    我院自2000年开始,将蛛网膜下腔麻醉(SA)与连续硬膜外麻醉(CEA)复合麻醉应用于临床至今,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严晓娥;邢月琴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12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1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0例,对照组9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补阳还五汤合桑钩温胆汤加减.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包括脱水剂、脑细胞保护剂及706代血浆500ml加复方丹参针16~20ml静滴,1次/d,3wk为1个疗程.其它对症支持治疗两组相同.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值(9.56±2.73);对照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值为(12.19±3.98),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显效率为74.17%,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显效率为55.56%,总有效率为82.22%,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 中西医结合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较好方法.

    作者:韩圣亭;袁建喜 刊期: 2007年第36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