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娟;赵淑玲;李波
随着科学的进步,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已发展成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指导下的以病人为中心的心身整体护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心理护理已成为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心理护理的方法,主要是指心理治疗中的支持疗法,这种疗法是通过对病人进行精神上的安慰、支持、劝解、保证、疏导和环境调整等方法,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作者:洪春兰;刘瑞梅;艾梅芳 刊期: 2007年第36期
消化性溃疡是日常门诊常见的病种之一,为监测抗消化性溃疡药用药的合理性和发现药物利用的流行趋势,从而加强临床合理用药及药品的科学管理,对我校门诊部2003~2005年连续3年使用抗消化性溃疡药物的处方进行了调查分析.
作者:叶文杰 刊期: 2007年第36期
我院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头痛36例,疗效较好,现总结如下:
作者:徐双 刊期: 2007年第36期
目的 初步探讨血浆CRP升高程度与发热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对我院2005年~2006年89例发热患者(其中低热患者43例,高热患者46例)进行血浆CRP浓度测定,同时测定正常人血浆对照组45例.结果 两组发热患者血浆CRP浓度都比正常对照组高,且发热温度越高血浆CRP浓度越高.结论 CRP水平的高低与疾病的炎症反应程度相关,检测血浆CRP浓度有利于临床合理利用抗菌药物和及时对症处理,尤其是发热门诊,对患者早期诊断、治疗上有极大的帮助.
作者:农建宏;龙丹 刊期: 2007年第36期
胰管结石是一种少见的疾病.近半年来,由于B超、CT、ERCP和MRCP广泛应用于上腹部疾病的诊断,发现的病例有增多趋势.现以我院近期1例胰管结石手术取石患者为例,探讨一下整个治疗过程的护理体会.
作者:黄麦翠;刘丽 刊期: 200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白内障囊外摘除手术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方法、复明效果及手术成功的关键.方法 对580例患者(718只眼)施行白内障囊外摘除加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 视力≥0.1者为578只眼,占94.4%,<0.1者为40只眼(5.6%).结论 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是白内障复明手术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刘元昌 刊期: 2007年第36期
随着外科微创观念的发展及腹腔镜技术的进步,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已逐渐广泛运用于临床.外科病人由于手术创伤导致分解代谢增强,机体往往处于免疫抑制状态,合理的饮食指导是保证病人术后营养供给,减少重要器官功能障碍及并发症发生[1],促进切口愈合的有效措施.我院自2006年3月报道开展免气腹单孔法微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2],在护理过程中,发现有大部分病人肛门排气时间在术后36h后,有多数病人在手术后24小时之前有口渴、食欲或饥饿感,而在24h后反而无食欲,同时有时会出现腹胀、自汗、乏力、精神差等,致使术后身体恢复慢,病程长.我们采取术后6~8h后给病人饮食,促进病人肠功能早日恢复,缩短排气、排便时间,有利于病人早日康复.
作者:滕艳玲 刊期: 2007年第36期
目的 报道1例术后吻合口狭窄,2例术后营养管脱出,患者通过介入辅助治疗的初步经验.方法 均通过导管导丝的介入配合X线造影定位完成.结果 3例病人均治愈.结论 对一些外科术后并发症或意外通过介入处理,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郭新生;张卫东 刊期: 2007年第36期
外周浅静脉穿刺输液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用的护理和操作之一,是治疗多种疾病和抢救危重病人的主要途径.一次静脉穿刺成功至关重要,它不仅保证了治疗药物及时有效的应用,还可减轻或避免静脉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多年来一直是护理工作者关注和研究的内容,并做了大量的尝试.现将近年来部分有关如何提高外周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技巧和技术做一综述.
作者:刘新华 刊期: 2007年第36期
近20多年来,性病疫情逐年上升,近两年增长幅度加快,特别是梅毒和非淋菌性尿道炎居多,在1999年,我国实际新发性病至少400万例.
作者:张秀莲;杜岫梅 刊期: 2007年第36期
不合理用药是相对合理用药而言的.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药学界的同仁已就合理用药问题达成共识,给合理用药赋予了科学、完整的定义:以当代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和理论为基础,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地使用药物,这就是合理用药.合理用药是临床用药的理想境界,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就不合理用药的人员因素作以分析如下:
作者:王森;孟玲宇 刊期: 2007年第36期
手术切口感染是较常见的手术并发症,随着手术技术的提高和医疗设施的改进,切口感染率有下降趋势,但仍是困扰手术科室的常见问题.其主要因素介绍下如为:
作者:张志明 刊期: 2007年第36期
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一般病情急、症状典型、发展较快.洗胃是首先进行的一项重要抢救措施,是抢救成功与否的关键.我科自2002年~2006年共收治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病人12例,无一例死亡.现将洗胃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马素香;刘善娥;刘玉枝 刊期: 2007年第36期
产后6~8h膀胱有尿而不能自行排出者,称为产后尿潴留.它是产科常见并发症之一,常影响子宫收缩,导致阴道出血量增多,给产妇增加痛苦,也是造成产后泌尿系统感染的重要因素.现就产后尿潴留的发病原因、预防及护理措施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杨双珍 刊期: 200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肺癌脑转移的放疗疗效.方法 1999年~2006年收治的肺癌脑转移的病人,行钴-60全脑及全脑加局部放疗.结果 总有效率89.3%.结论 放疗对肺癌脑转移可达到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的目的.
作者:姜霞 刊期: 2007年第36期
肌肉注射是临床治疗给药的常用方法之一,注射后局部产生红肿疼痛、形成硬结是常见的并发症.它既给病人增加痛苦,又影响继续治疗,给护理工作带来困难.我院从2005年2月至今,采用止痛消炎软膏外敷治疗肌肉注射后局部产生红肿疼痛硬结的病人3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晚英;付渊;张青华 刊期: 2007年第36期
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HICH)是脑血管病中病死率及致残率都很高的一种疾患.在我国占全部脑卒中的21%~48%[1].HICH后所致的脑组织破坏及相应功能受损,目前尚无有效方法治疗.我院自2004年6月~2007年6月对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早期行针灸治疗,收到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饶静;曾阳;高发睿 刊期: 200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2000年5月~2007年6月,我院收治的421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发生皮瓣坏死59例,皮下积液12例,经局部换药、穿插抽液后痊愈,患肢运动功能全部达到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无淋巴水肿发生.结论 预防和减少乳腺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围手术期护理的主要课题,畅通有效的引流,可减少皮瓣坏死和皮下积液的发生率,心理护理、患肢术后的功能锻炼等,均有助于患者迅速康复.
作者:王霞;张卫东;黄险峰;张颖顺 刊期: 2007年第36期
在临床上,尤其是救治危重病人时,深静脉穿刺置管对于快速补充血容量及测定中心静脉压、纠正休克具有重要作用.下面是笔者总结我院2006年以来手术前或手术中通过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快速补液、监测中心静脉压、抢救低血容量休克及大手术前预防性深静脉置管,保证补液通路及中心静脉压测定的护理体会.
作者:林明彬 刊期: 2007年第36期
目的 测定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用于上腹部术后中胸段硬膜外镇痛的EC50,探讨二者用于中胸段硬膜外镇痛的效价比.方法 择期成年上腹部手术患者47例,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和布比卡因组.全麻加硬膜外维持麻醉,术后患者自觉疼痛难忍时,硬膜外推注布比卡因或罗哌卡因药液10ml,药物浓度按序贯增减法调整,用100mmVAS评分法评估镇痛效果,VAS≤10镇痛有效,VAS>10镇痛无效.按Dixon法计算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的EC50.结果 布比卡因的EC50为0.073%,罗哌卡因的EC50为0.105%.结论 罗哌卡因用于中胸段硬膜外术后镇痛的效能低于布比卡因.
作者:刘安林;黄波;姚虹;陈爱文;李胜利;黄梅平;林小玲;仇武君 刊期: 2007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