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针灸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应用研究

饶静;曾阳;高发睿

关键词:早期针灸治疗, 高血压脑出血,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相应功能, 脑血管病, 致残率, 脑组织, 脑卒中, 病死率, 受损, 方法, 病人
摘要: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HICH)是脑血管病中病死率及致残率都很高的一种疾患.在我国占全部脑卒中的21%~48%[1].HICH后所致的脑组织破坏及相应功能受损,目前尚无有效方法治疗.我院自2004年6月~2007年6月对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早期行针灸治疗,收到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现状与诊治

    近20多年来,性病疫情逐年上升,近两年增长幅度加快,特别是梅毒和非淋菌性尿道炎居多,在1999年,我国实际新发性病至少400万例.

    作者:张秀莲;杜岫梅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肾性血尿的治疗

    目的 探讨肾性血尿的机理及如何治疗,采用中医治疗效果明显.方法 采用中医辨证分5型治疗.结果 治疗30例血尿患者,显效17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有效率90%.结论 中医治疗肾性血尿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陈国芳;陈和金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无菌手术膜的附着粘贴纸在手术中的应用

    近几年,我们医院的手术越来越多,无菌手术膜的使用率越来越高,在使用无菌手术膜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无菌手术膜的附着粘贴纸具有质硬、平整、光滑、防水的特点,无菌手术膜用了以后,将其附着粘贴纸丢弃,觉得很是浪费,于是我们将它巧妙地充分利用,收效较好,现将其阐述,以供参考.

    作者:李园珍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莪术油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10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莪术油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例病毒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给予莪术油注射液10mg/(kg·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静点,1次/d;对照组用病毒唑10~15mg/(kg·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静点每日1~2次.疗程均为一周左右,两组可加用镇静、吸氧、止咳、平喘、退热等对症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为84%,两组比较,治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莪术油治疗病毒性肺炎疗效好,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孟付忠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食管癌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27例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食管癌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的临床特点、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27例食管癌术后胃排空障碍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例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治愈16例,并发吻合口瘘死亡1例,因经济原因自动出院2例;8例机械性胃排空障碍全部手术治愈.结论 食管癌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大多数为功能性,可经保守疗法治愈,机械性胃排空障碍多与术中操作不当有关,确诊为机械性胃排空障碍者应尽早手术.因治疗方法不同,需特别注意对二者的鉴别诊断.

    作者:张振法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卵巢癌腹腔化疗的护理体会

    腹腔化疗是一条理想的给药途径,因卵巢上皮癌的播散转移主要是位于腹盆腔内各脏器表面的弥散种植,腹腔化疗可使药物在一定时间内保持较高的浓度和肿瘤直接接触,有利于药物在腹腔内发挥作用,有效地控制腹水,腹腔内药物浓度明显高于血浆药物,浓度低、毒副反应轻,因而腹腔化疗已成为卵巢癌的一个重要途径[1].我院自1999年~2004年对36例卵巢癌病人进行腹腔灌注化疗,无1例术后并发症,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文文;贺曼;张利丽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护士长的素质与管理策略

    结合自己几年来从事护理管理工作经验,阐述了护士长应具备的素质和管理策略,指出护士长要善于应用科学管理,有效用人,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杨红琳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探讨新形势下如何构建健康和谐的医患关系

    目的 探讨新形势下医疗卫生行业怎样构建健康和谐的医患关系.方法 笔者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卫生工作特点及临床医疗活动中医患关系不和谐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寻找发现改善目前医患关系的方法.结果 政府重视、媒体正确导向、卫生行业深化改革、病人理性求医、医务人员正确价值取向、建立和谐有效的医患沟通等是构建健康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结论 构建和谐社会,健康和谐的医患关系同样不容忽视.

    作者:李凡;蒋云华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临床护士工作满意度调查分析

    目的 本调查旨在了解本院临床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Mnuller/McCloskey满意度量表(MMSS)对131名临床护士的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临床护士对福利待遇、家庭/工作平衡、个人与专业发展机会及与社会或专业上交流、交往的机会等满意度低.结论 医院领导和护理管理者应及时了解临床护士的满意度水平,采取相关措施,有效地满足护士的需要,从而提高护士的工作积极性,达到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

    作者:潘学芳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新形势下的图书馆管理与创新

    1 创新是时代发展的鲜明特征社会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给图书馆带来生存与发展环境的改变,而且直接影响图书馆的发展战略、管理模式、服务方式的变革.随着读者需求的变化,在信息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图书馆惟有敢于打破传统、大胆改革、努力创新,才有出路,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张彩彩;王强;荆村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手术配合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采用铲状电极经尿道电气化切割的技术,通过摄像监视系统,利用高频电刀进行操作的新的手术方式.我院自2004年7月~2006年12月开展该手术105例均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林珊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哮喘的研治状况

    随着社会生活环境的变化,哮喘不但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反而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是发达的欧美国家,在儿童、老年人群体中更是多见,其治疗费用已超过肺结核和爱滋病费用的总和.因此,全球的科研人员为攻克哮喘而积极定义哮喘,并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现笔者把研究状况总结如下:

    作者:胡少娟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精神科新护士上岗前的心理教学

    目的 考察心理教学对精神科新护士的作用.方法 对23名精神科新上岗护士在一年的试用期内运用心理教学的方法,分析她们在不同阶段的心理变化特点,找出存在的心理问题,制定出相应的带教计划和措施,在始初时、6mo后、结束时分别作SCL-90测定.结果 SCL-90多个因子改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新护士进行心理教学有助于加强她们心理素质的修养.

    作者:刘美秀;文斌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小儿药物性肝功能损害56例临床分析

    对56例小儿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资料进行处理分析,结果表明导致肝功能损害的药物,常见有解热镇痛药、抗癫痫药物、抗菌药物,包括-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中药制剂,如双黄连等,患儿有应用相关药物史,符合药物性肝损害诊断标准,临床表现多有发热、皮疹、瘙痒、恶心、食欲不振、黄染、肝肿大等.给予停用致病药物及保肝、对症、支持治疗,预后良好.

    作者:孙金凤;王金波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318例新生儿窒息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主要原因,以减少窒息死亡及后遗症,提高人口素质.方法 对山西省阳泉市第三人民医院2003年1月~2006年12月出生时窒息的新生儿31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新生儿窒息主要原因与母亲因素、分娩时情况及胎儿因素三方面有着密切关系.结论 窒息病例大多数在产前具有高危因素即在产前可通过病史知道有窒息发生的危险,从而采取相应措施.

    作者:侯银萍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术后硬膜外自控止痛、硬膜外连续止痛及肌肉注射止痛三种止痛方法的对比观察分析

    我院1999年1月~2006年1月应用于硬膜外自控止痛和连续硬膜外止痛及肌肉注射止痛的择期手术病例随机抽样2400病例,笔者对三种不同术后止痛的方法进行观察研究分析,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发有;秦超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杏丁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杏丁(银杏达莫)注射液对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将1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A组)80例和治疗组(B组)80例,对照组以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方法治疗基础上加用杏丁(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分别测定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24h尿微量白蛋白(U-Alb)、血液流变学变化等指标.结果 治疗组经杏丁治疗后尿微量白蛋白、血液流变学明显改善(P《0.01),而治疗前后两组FBG、HbAlc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杏丁(银杏达莫)注射液具有降低血液粘滞度、改善微循环、显著减少尿微量白蛋白排泄,对糖尿病肾病尤其是早期糖尿病肾病有保护和治疗作用.

    作者:张燕;扈林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竹溪县鼠形动物地理分布与有关自然疫源性疾病

    鼠形动物分布广、数量多,是多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寄生虫病的贮存宿主,如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地方性斑疹伤寒等.鼠类与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因此,摸清我县鼠形动物地理分布,为除害灭病与防治疾病提供基础参考资料是非常必要的.笔者就近年来的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孟振华;刘义全;许衍平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在乙肝病毒DNA检测中的应用

    PCR(Polymeras Chain Reation)即聚合酶链反应,于1985年就有报道,是一种模拟特异天然DNA复制过程的核酸扩增法.以DNA为模拟的特异靶序列,在引物介导下酶促扩增,可以从极少量基因组DNA合成百万拷贝数的某DNA片段.我们应用PCR测试法,对肝病患者及体检的青年工人血清中的乙肝病毒DNA进行有关血清分析及临床研究,获得了可靠数据和临床效果.

    作者:乔守波;栾淑芹;兰信国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脉压指数(PPI)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脉压指数(PPI)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86人,计算其初诊PPI,并与84名单纯性高血压患者的PPI对比分析.结果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PPI高于单纯高血压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PPI可作为预测高血压患者并发冠心病的指标.

    作者:王俊谊;陈添华 刊期: 2007年第36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