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幼亮;鲍贵峰
目的 对比银汞合金和Z350纳米复合树脂充填后牙Ⅱ类洞的疗效.方法 应用银汞合金充填后牙Ⅱ类洞45例102颗牙,应用Z350纳米复合树脂充填后牙Ⅱ类洞51例,108颗牙,经2a复查.结果 银汞合金和Z350纳米树脂成功率为75.5%和94.4%,两者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在观察时间内,Z350纳米复合树脂充填Ⅱ类洞显示良好的充填效果.
作者:李瑶;徐静舒 刊期: 2007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思密达局部给药治疗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 诊断为消化道出血的新生儿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思密达0.5~1.0g经胃管内注入,根据出血情况,每日2~3次,连用1~3d;对照组加用西米替丁5~10mg/(kg·次)经胃管内注入,根据出血情况,每日2~3次,连用1~3d.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7%,对照组总有效率80%,2组止血效果比较,经卡方检验,差别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思密达是治疗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简单、方便、安全、有效的药物之一,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彭军琴;姚芳 刊期: 2007年第36期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而我院每天门诊就诊人数达6000多人次,需要进行静脉输液的病人也相对较多,加上门诊输液室护理人员少、年龄结构偏大、学历层次不均、工作量重、随机性强;同时又是患者密度相对集中,对护理的要求也较高,在院停留时间短,单纯进行静脉输液治疗后即可回家的科室.因而在人员少、工作量多及复杂的患者群体,是产生护患纠纷的一个重要因素.
作者:董胜利;姚洁;龚锦 刊期: 200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T3期声门型喉癌的功能保全性手术治疗的可行性,技术操作和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2005年收治的T3期声门型喉癌45例,均行功能保全性治疗,喉垂直部分切除术40例,喉水平垂直部分切除术5例.以胸骨舌骨肌肌筋膜瓣5例,颈阔肌肌皮瓣40例.全部患者均行术后放射治疗(50~60Gy).结果 3a生存率81.8%,5a生存率68.2%,45例患者中已拔管42例,拔管率93.3%.全部患者均恢复经口进食,无呛咳、误咽,所有患者均发声成功.结论 T3期声门型喉癌虽为晚期恶性肿瘤,但只要严格掌握适应证,熟练运用多种修复方法,提高外科手术技巧,保留喉功能是可行的.
作者:陈文质;方文旭;蔡志福;林松兴 刊期: 2007年第36期
目的 探索贲门癌患者血清中检测人端粒酶逆转录酶信使核糖核酸(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scriptase messengerRNA,hTERT-mRNA)的可行性,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抽取20例各期贲门癌患者外周静脉血,采用RT-PCR方法检测血清中hTERT-mRNA的表达,并与40例炎症性胃病患者及40例健康者作对照.分析其与临床参数如性别、年龄、血红蛋白、血白蛋白、癌胚抗原、组织学分化程度以及病理分期之间的关系,并用诊断实验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结果 20例贲门癌患者血清hTERT-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40例炎症性胃病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组;单变量分析显示不同细胞分化程度之间无差异;CEA与hTERT-mRNA的表达相关;多变量回归分析表明,血CEA值、细胞分化程度都独立地与hTERT-mRNA的阳性表达相关.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RT-PCR方法从血清中检测hTERT-mRNA是足够敏感的,这种方法有可能应用于肿瘤的早期诊断、治疗方案的评价以及随访.
作者:唐建枢;管方华;金辉;刘志勇 刊期: 2007年第36期
为了弥补护理人员不足,在政策允许情况下,我们使用了部分聘用护士,如何规范管理和调动聘用护士的积极性,保证其稳定性是护理管理的重要任务,也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途径.提高聘用护士整体素质,细致的落实具体措施,是我们探讨的主要目的.
作者:许小兰 刊期: 2007年第36期
1995年1月~2006年12月,我们共接诊了1025例毒蛇咬伤病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79例(7.71%).现将老年毒蛇咬伤病人的流行病学特点及急诊救治情况分析和总结如下.
作者:覃永安;赖添武 刊期: 200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成人支气管气管异物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成人支气管气管异物的临床特点及有关文献,总结成人支气管气管异物的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 18例成人支气管气管异物中有5例被误诊或漏诊;在4例采用表面麻醉、14例采用表面麻醉加静脉复合麻醉情况下,13例在硬管支气管镜下取出异物,5例异物取出中经声门多次脱落取出失败,经气管切开术气管切开口异物取出,术后均痊愈.结论 成人支气管气管异物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多数患者X线胸片透视能显示异物的直接表现,但异物吸入史常不明确,故易被误诊或漏诊.合适的麻醉是成人支气管气管异物成功取出的关键.
作者:陈文质 刊期: 2007年第36期
我院2000年10月~2007年12月共收治跟骨骨折患者21例,并施实手术治疗.现将跟骨骨折的手术要领及手术后并发症的防治论述如下.所有病例采取切开复位足跟钢板内固定,1例足跟内柱骨折,选择内侧途径,其余均选择外侧途径.处理原则:急诊手术或选择7d内开放复位内固定,术前、术中、术后应用抗生素,术中植骨、术后用石膏固定4~6wk,2mo后根据骨折愈合情况,逐渐负重活动.
作者:聂信生 刊期: 2007年第36期
幽门螺杆菌(HP)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菌,也是消化性溃疡复发的一个重要原因.根治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进一步提高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及预防复发的关键.
作者:王幼亮;鲍贵峰 刊期: 200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学应用于手术患者的效果,从而增加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减少患者的顾虑,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报告2005~2007年7月普通外科手术患者83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19例,实验组术前实施心理护理;对照组术前未实施心理护理.观察其围手术期患者的情绪变化与疗效的关系.结果 实验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好,术后并发症也少.结论 心理护理是外科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使患者消除紧张、矛盾、担心、忧虑的情绪,使之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手术的顺利完成,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淑芳 刊期: 2007年第36期
不合理用药是相对合理用药而言的.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药学界的同仁已就合理用药问题达成共识,给合理用药赋予了科学、完整的定义:以当代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和理论为基础,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地使用药物,这就是合理用药.合理用药是临床用药的理想境界,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就不合理用药的人员因素作以分析如下:
作者:王森;孟玲宇 刊期: 200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中医外治足跟痛临床心得.方法 采用家传中药验方外敷患处治疗足跟痛(跟痛症).结果 治疗2mo显效率92.8%;半年显效率82.1%.结论 中药外敷治疗跟痛症是一种方法简便、疗效可靠的保守疗法.
作者:徐立刚;梁佳树 刊期: 2007年第36期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灵敏的脑脊液和尿液蛋白质测定方法.方法 用溴酚兰丙酮与蛋白质结合,用白蛋白标准液作标准.结果 标本测定结果与考马斯亮兰-G250法相比无显著差异,相关系数r=0.99,线性范围0~1500mg/L,平均回收率100.5%.结论 溴酚兰丙酮比色法定量测定脑脊液和尿液蛋白,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
作者:陈家年 刊期: 2007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盐酸氨溴索静脉给药治疗喘憋性肺炎效果.方法 将60例喘憋性肺炎患儿(2005年1月~2006年12月)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常规抗感染、对症、激素等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治疗观察.结果 治疗组喘憋、气促、肺部哮鸣音、痰鸣音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盐酸氨溴索静滴治疗喘憋性肺炎疗效显著.
作者:陈淑香;刘育红 刊期: 2007年第36期
近20多年来,性病疫情逐年上升,近两年增长幅度加快,特别是梅毒和非淋菌性尿道炎居多,在1999年,我国实际新发性病至少400万例.
作者:张秀莲;杜岫梅 刊期: 2007年第36期
目的 评价晚期宫颈癌患者于放疗前采用动脉超选择介入化疗栓塞方式进行新辅助化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6年8月期间,我院对14例晚期宫颈癌患者采用动脉超选择介入化疗栓塞,24h后开始放疗.评价效果,观察并发症并定期随访.结果与结论 动脉超选择介入化疗栓塞是治疗晚期宫颈癌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作为晚期宫颈癌患者放疗过程中的新辅助化疗手段,提高了放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朝晖 刊期: 2007年第36期
消化性溃疡是日常门诊常见的病种之一,为监测抗消化性溃疡药用药的合理性和发现药物利用的流行趋势,从而加强临床合理用药及药品的科学管理,对我校门诊部2003~2005年连续3年使用抗消化性溃疡药物的处方进行了调查分析.
作者:叶文杰 刊期: 2007年第36期
从2006年2月~2007年6月,,笔者采用美常安治疗47例慢性腹泻,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哲聪 刊期: 200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肾性血尿的机理及如何治疗,采用中医治疗效果明显.方法 采用中医辨证分5型治疗.结果 治疗30例血尿患者,显效17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有效率90%.结论 中医治疗肾性血尿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陈国芳;陈和金 刊期: 2007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