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骨伤患者手术后医院感染预防措施

张洪

关键词:骨伤手术, 医院感染, 预防措施
摘要:骨伤患者手术后,大多数需要卧床休息,体质较为虚弱,骨组织血液供给较差,患者住院时间较长,各种检查治疗和侵入性操作较多,家属探视频繁,患者容易出现医院感染.为了控制医院感染,我们采取了一些护理措施和预防医院感染的控制手段,并取得了很好效果,使医院感染率控制在卫生部《医院管理规范》要求范围之内.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宫颈癌根治术中卵巢腹腔内移位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宫颈癌根治术中卵巢腹腔内移位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2003年7月~2007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16例年龄《45岁的宫颈癌患者在根治术中同时行卵巢腹腔内移位,并定期随访患者的围绝经期症状,测定外周血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水平及妇科B超测定移位后卵巢大小,并将随访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本组16例中4例出现围绝经期症状,其中3例放疗后FSH和E2异常,提示患者已进入围绝经期.结论 宫颈癌根治术中卵巢腹腔内移位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放疗对卵巢功能的损伤.

    作者:彭淑霞;欧阳巧灵;郭胜华;龙兰珍;喻晓萍;刘金兰;刘桂芬;曾娟;康佳兰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23例住院精神病人死亡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住院精神病人死亡的原因.方法 对23例住院精神病人的死亡原因进行分析,并观察结果的异同.结果 23例死亡病例中,躯体疾病所致死亡占12例,自杀死亡5例,其中自缢4例,用铁床压迫颈部引起窒息死亡1例,其他原因死亡1例.同时在23例死亡病例中,精神分裂症13例,酒精所致的精神障碍4例,脑器质性精神障碍2例,结扎术后精神障碍1例,海洛因依赖综合征1例,癫痫所致精神障碍1例,其他原因死亡1例.结论 经过分析,病期短者以自杀死亡为主,病期长者以慢性躯体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慢性衰竭、猝死居多.

    作者:兰琳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正常分娩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正常分娩临床护理路径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分别对正常分娩的初产妇进行临床护理路径的对比研究.结果 实验组产妇的平均住院日和平均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和产妇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按正常分娩临床护理路径实施诊疗、护理及自我康复,可以减少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和产妇的满意度,促进产妇康复.

    作者:李长香;许梅;郑芳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胎儿碎片残留宫腔致十年不孕1例报导

    1 临床资料患者,女,30岁,农民.婚后8+年未孕,先后于几家医院反复治疗无效,2005年4月来我院医治.准备在B超下行双氧水子宫输卵管造影时,B超探测见宫腔内有一2.4cm×2.0cm强光团,疑宫内节育器,即用取环钩入宫腔,无金属感,似鸡蛋壳滑感,改诊刮,刮出鸡蛋壳样骨片3小块,双氧水冲洗宫腔,B超示宫内强光团消失.

    作者:张春香;汪九红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产时补钙防治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分娩并发症,是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产后出血的诸多因素中,子宫收缩乏力常见.目前国内普遍使用催产素、麦角新碱预防产后出血,但临床发现部分产妇对催产素不敏感,加用钙剂后子宫收缩强度增加,产后出血量减少.为探索其作用机制,我科从2006年1月~12月应用10%葡萄糖酸钙产时静脉点滴以增强子宫收缩,防止产后出血收到显著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曾凤华;黄建萍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健康教育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研究

    目的 探索健康教育能否提高病人的服药依从性.方法 选择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男女各50例,研究组病人在病情的不同阶段进行健康教育共6wk.结果 研究组病人经健康教育后服药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健康教育能提高病人服药依从性,从而促进病人康复,对预防复发也有很重要的意义.

    作者:雷早;陈峰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臭氧介入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体会

    我科于2004年6月~2007年6月采用臭氧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200例,其中男120例,女80例.年龄18~66岁,其中50岁以上20例,占10%.疗效:痊愈196例,占96%;好转2例,占2%;无效2例,占2%.对200例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成功的护理对提高疗效、缩短病程、防止复发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并获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谈芳芳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浅谈由艾滋病引起的疾病

    艾滋病(AIDS)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HIV侵入人体后,可以破坏人类T淋巴细胞及包括小神经胶质细胞、肺泡吞噬细胞、血液单核细胞在内的单核吞噬细胞系统[1],导致人体免疫功能低下,甚至完全丧失免疫功能,终导致机会性感染和肿瘤发生.AIDS已成为二十一世纪对人类健康威胁大的疾病之一,并成为世界第三大传染病,倍受世人关注.

    作者:胡玉红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阿莫西林的不良反应

    阿莫西林(Amoxitillin)即羟氨苄青霉素,对敏感的革兰氏阳性球菌和杆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适用于治疗敏感细菌所致的耳、鼻、喉感染和组织感染、呼吸道感染、尿道感染、钩端螺旋体病等.随着临床的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的报道日渐增多,笔者就有关报道的不良反应作一综合报道.

    作者:郭玉兰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喜辽妥软膏治疗药物外渗

    儿科静脉输液是常见的护理操作,由于小儿皮肤薄嫩,皮下脂肪少,药物的特殊作用及固定欠妥当均可导致液体外渗.局部出现红肿、苍白,一旦处理不当,可发生静脉炎,严重者导致皮下组织坏死.我科从2005年4月~2006年12月采用喜辽妥软膏外用,治疗药物外渗68例,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敬红;李长香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葡萄胎清宫术后子宫卒中、DIC 1例报告

    患者因葡萄胎第二次清宫术后大出血,于2003年5月4日由外院转入,4月29日第一次清宫(子宫增大如孕3mo大小,清出组织以大葡萄为主),术后无特殊症状,于5月4日下午3点第二次清宫,术中出血约300ml,清出组织约50g,宫颈注射催产素30U后流血少,宫缩好,4点流血增多,约200ml,经按摩子宫后流血减少,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子宫比术前大,再次清宫,清出大量积血块,约1000ml,20U宫颈注射,催产素20U静滴,给予输血200ml,仍有活动性出血,急转我院.

    作者:杨杰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33例中药灌肠协同红外线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观察

    慢性盆腔炎常因急性盆腔炎治疗不彻底、不及时或病人体质较弱、病程迁延而致[1].一般治疗方法是增加营养、锻炼身体、提高机体抵抗力、抗炎等.2006年1月~2007年8月,我院妇科门诊诊断慢性盆腔炎患者33例,均采用了中药灌肠协同红外线理疗治疗,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作者:刘亚茹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心律失常病人围手术期麻醉的处理

    术前伴有心律失常的择期及急症手术病例96例,经围手术期处理,安全度过了麻醉手术期,且术后经继续治疗后转归良好,63例心律失常消失,其中包括2例室早二联律及1例室颤病例.24例由频发室早转为偶发室早;另7例心律失常及2例房颤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心律失常虽非麻醉绝对禁忌证,但有发生室颤、心跳骤停的危险,应高度重视.非威胁生命的择期手术均应暂缓,待查明原因,给予相应处理,心律失常控制后方考虑手术.即使不能等待的紧急手术,也应了解有关情况,给予适当处理.经术前治疗,改善心肌供血后应积极考虑治疗原发病.如急性胆囊炎、腹膜炎、肠梗阻、低蛋白、休克等;只有根治了病因,阻断了恶性循环才能有效地控制心律失常.围术期处理紧密相关,要保持血液动力学稳定、维持心肌氧供需平衡、维持适宜的麻醉深度、镇痛完善及降低应激反应是影响心律失常病人转归的重要因素.

    作者:苏春玲;陈昭;薛允国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87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和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方法 观察组87例住院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对照组为同期住院的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对两组的临床表现、血脂水平及冠状动脉造影进行比较.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高血压、无痛性心肌缺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不伴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甘油三脂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明显高于无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明显低于无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比无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数目多、程度重、范围更弥漫.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无痛性的心肌缺血多见,应着重监测心电图、实验室检查、心脏彩超等检查,以防漏诊;在临床对糖尿病患者冠心病的防治上,要在严格控制血糖的同时,纠正脂代谢异常,积极控制血压也非常重要.

    作者:贾关亮;卢颖;范慧云;王丽霞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浅谈层流净化手术室的管理

    我院自2006年9月搬进层流净化手术室,手术室内外走廊和九个手术间全部采用层流净化装置(其中百级手术间一个,万级八个).层流净化手术室以其快速、持续、高效的空气净化功能可满足各类手术的需要.然而要完全符合现代手术室的需要,维持手术环境的有效和恒定,必须要有科学的管理意识,严格的管理规范和制度,才能完全符合现代手术室的条件要求,才能使层流净化手术室发挥预期的效果.

    作者:高海波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开放性颅脑损伤并静脉窦损伤救治体会

    目的 探讨开放性颅脑损伤并静脉窦损伤救治方法.方法 用手术方法修补静脉窦.结果 经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满意.结论 选择合理手术方法治疗静脉损伤.

    作者:褚万银;罗玉兰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钡剂灌肠病人的心理护理

    钡剂灌肠是协助诊断结肠病变常用的方法,其优点是,对患者无损伤、痛苦小,因此临床上广泛应用.钡剂灌肠前的准备主要是在灌肠前为保证影像清晰,避免造成伪影而影响诊断,必须使患者保持肠道清洁,其清洁肠道方法有两种,一是患者在检查前一日下午,服缓泻剂如番泻叶泡水喝,晚饭可吃流质食物,次晨仅早餐后来院做钡剂灌肠;二是,检查前先做清洁灌肠,再行钡剂灌肠.

    作者:刘桂贤;陈西玲;王晶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血液破袋原因分析与预防

    血液从采集、制备、贮存,到送往临床,要经过一系列的操作程序,在整个过程中,无论哪一个环节操作不当,都会造成血袋渗漏或者破损[1,2],造成血液报废.笔者统计了2004年~2005年因各种原因造成的血液破袋,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总结.

    作者:孙姝丽;高磊;王海英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髋关节置换术护理17例

    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及高龄髋关节骨关节病患者,通过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能有效地减轻患者痛苦,改善髋关节功能,从而提高生活质量.我科于2005年1月~2006年8月,共收治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7例,术后均取得满意效果.患髋疼痛解除,大大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秀桂;郭跃娜;林玉英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终池持续脑脊液引流治疗蛛网膜下隙出血的护理体会

    蛛网膜下隙出血(SAH)系指颅内脱离脑外(特别是脑底动脉环周围)非外伤性动脉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是神经科的常见病.它的发病原因主要是先天性颅内动脉瘤,主要的临床表现是突然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并可有暂时的意识障碍或抽搐.

    作者:李素美;谢素彬;林进 刊期: 2007年第35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