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芳芳
目的 研究罗哌卡因用于中胸段硬膜外术后镇痛的药效学.方法 择期行上腹部手术成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6组,每组10例.采用全麻加硬膜外维持麻醉,术后患者自觉疼痛难忍时,给予硬膜外推注预设的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药液8ml,注药时间2min,用药后15、30min进行VAS评分.对镇痛效果与药物浓度进行相关分析,通过probit转换,建立镇痛有效率-药物浓度的线性回归方程,计算罗哌卡因的EC50和EC95值.结果 与结论罗哌卡因药物浓度与镇痛有效率呈高度直线相关(r=0.995,P《0.01).回归方程为:镇痛有效率(%)=728.57×药物浓度(%)-0.443,根据回归方程计算EC50=0.129%,EC95=0.191%.
作者:刘安林;黄波;陈爱文;姚虹;李胜利;黄梅平;林小玲;仇武君 刊期: 2007年第35期
阿莫西林(Amoxitillin)即羟氨苄青霉素,对敏感的革兰氏阳性球菌和杆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适用于治疗敏感细菌所致的耳、鼻、喉感染和组织感染、呼吸道感染、尿道感染、钩端螺旋体病等.随着临床的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的报道日渐增多,笔者就有关报道的不良反应作一综合报道.
作者:郭玉兰 刊期: 2007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可必特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5年11月~2006年2月在我科住院的128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68例均给予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加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可必特.结果 退热时间、止咳时间、喘憋时间及住院时间,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可必特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优于常规治疗方法.
作者:刘育红;刘明月 刊期: 2007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颈外静脉留置针在失血性休克病人手术中的应用体会.方法 对100例失血性休克患者用静脉留置针行颈外静脉穿刺,观察抢救成功率和抢救效果.结果 行颈外静脉穿刺置管,效果显著.结论 在抢救失血性休克患者中应用颈外静脉留置针成功率高,值得推广.
作者:徐进华 刊期: 2007年第35期
目的 本文通过手术患者人性化护理措施的实施,与常规手术患者的护理措施效果对照,阐明了人性化护理措施的实施,能够进一步促使护理人员掌握手术患者的心理变化,进行心理问题的解答,并在术前、术中、术后通过人性化关怀和照顾,不断总结和改进人性化护理措施,从而取得患者的信任,减轻了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产生的紧张和焦虑、疼痛、忧郁等强烈的心理反应,提高护理效果.方法 将2006年12月~2007年6月,我院160例择期手术患者(从入院到手术期间2~3d)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年龄、性别、病情变化、文化程度、经济状况都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对照组按常规准备,实验组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然后对其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发现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后,手术患者存在心理问题的百分率明显下降.结论 人性化护理措施应用于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效果显著,意义重大.
作者:韩剑英 刊期: 2007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中西药保留灌肠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中西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0例.结果 一个疗程治愈46例,治愈率92%,随访无复发.结论 中西药结合配合正确的灌肠方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于启明;王莉 刊期: 2007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采用I期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35例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采用I期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34例痊愈出院,1例术后第10d死于脑出血,切口感染8例,肺部感染1例,无1例出现吻合口瘘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掌握手术适应证,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术中合理使用结肠灌洗,对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行I期手术的安全可行性有重要作用.
作者:连加玉 刊期: 2007年第35期
充血性心力衰竭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需静脉输入硝普钠、硝酸甘油类药物,而基层医院,在没有输液泵或注射泵的情况下,护理人员往往要为了使以上药物准确输入而频繁巡视病房、调整输液速度,护理工作量增大.我院自2004年5月至今,应用嫁接式静脉输液法治疗近两千人次,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会敏;张洪恩 刊期: 2007年第35期
艾滋病(AIDS)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HIV侵入人体后,可以破坏人类T淋巴细胞及包括小神经胶质细胞、肺泡吞噬细胞、血液单核细胞在内的单核吞噬细胞系统[1],导致人体免疫功能低下,甚至完全丧失免疫功能,终导致机会性感染和肿瘤发生.AIDS已成为二十一世纪对人类健康威胁大的疾病之一,并成为世界第三大传染病,倍受世人关注.
作者:胡玉红 刊期: 2007年第35期
婴幼儿营养不良是儿科常见病之一,是由于饮食不节、断乳过早、喂养不当或食物不能充分利用,以致能量缺乏、不能维持正常代谢,迫使机体消耗自身的组织,出现体重不增或减轻,生长发育停滞、脂肪逐渐消失、肌肉萎缩的现象.临床表现为食欲减退、体重减轻、面黄肌瘦、发毛憔悴,甚至遍身骨露、骨瘦如柴.
作者:杨花花;陈东亮 刊期: 2007年第35期
我院自2006年9月搬进层流净化手术室,手术室内外走廊和九个手术间全部采用层流净化装置(其中百级手术间一个,万级八个).层流净化手术室以其快速、持续、高效的空气净化功能可满足各类手术的需要.然而要完全符合现代手术室的需要,维持手术环境的有效和恒定,必须要有科学的管理意识,严格的管理规范和制度,才能完全符合现代手术室的条件要求,才能使层流净化手术室发挥预期的效果.
作者:高海波 刊期: 2007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急性梗阻的个体化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1999年6月~2007年5月,本院外科共收治37例因结肠或直肠癌引起的肠梗阻,全组病例均行手术治疗,8例行Ι期根治性肠切除+吻合术;23例行根治性切除+近断端结肠造瘘术;4例行经腹会阴切除术;2例因肿瘤无法切除,行横结肠双腔造瘘术.结果 8例行肠切除Ι期肠吻合者均未发生吻合口瘘,全部病例均安全度过手术关.术后病理37例均确诊为癌.结论 对右半结肠癌性梗阻均可行Ι期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肠吻合术;左半结肠或直肠癌性梗阻须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个体化手术方案,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王兴华;梅益兴 刊期: 2007年第35期
近年来有关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报道日渐增多,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一向认为预后良好、有自愈倾向的肺炎支原体肺炎,也发现了不少肺外合并症和并发症,导致病程迁延、病情严重乃至死亡.本文就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作一概述.
作者:刘培芳 刊期: 2007年第35期
癌症是一种常见病,死亡率很高,由于此病早期发现较为困难,待发现已到中晚期.因此,一旦患者诊断为此病,即会情绪低落、心灰意冷甚至丧失理智.在癌症治疗期和以后的康复期都必须得到具有专业知识和高度责任感的护理工作者的医治、指导,通过特殊心理护理,使患者能正确认识癌症和对待癌症,树立占胜癌症的信心.
作者:林亚芝 刊期: 2007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颅脑外伤后脑血管痉挛(CVS)的发生规律及经颅多普勒的作用,并评价尼膜同对脑外伤后CVS的治疗价值.方法 将72例脑外伤后CVS患者分为治疗组(尼膜同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42例),分别于伤后第1,3,7,14d通过TCD对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及颈内动脉(ICA)颅外段进行脑血流速度监测,并评价其意识情况和预后,分析尼膜同对脑外伤后CVS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伤后1~3d已开始出现血管痉挛,3~7d达峰值,14d时明显减轻;治疗组血管痉挛的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意识情况和预后均明显好于对照组;血管痉挛程度越重,病情越重,预后越差.结论 TCD是监测脑外伤后早期CVS的有效方法,尼膜同对纠正脑外伤后CVS有显著疗效.
作者:杨少峰;凌亚萍 刊期: 2007年第35期
疥疮感染并发急性肾小球肾炎,文献报告少.近2年来,我院收治疥疮并急性肾炎7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维书 刊期: 2007年第35期
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的一个常见的并发症,腹水形成的基本原因是腹腔内液体的产生和吸收之间失去平衡.肝硬化腹水病人由于肝脏门脉压力增高,导致静脉压力升高,加之肝硬化病人伴有低蛋白血症,胶体渗透压降低,使肝淋巴液生成增多,从而使液体漏出,形成腹水.由于本病尚无特效治疗,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闫玲 刊期: 2007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A型肉毒毒素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拇指内收畸形的疗效.方法 50例脑性瘫痪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A型肉毒毒素肌肉注射和手传统中医按摩、拇指矫形器固定及上田法训练,对照组采用手传统中医按摩、拇指矫形器固定和上田法训练.结果 经过3mo治疗,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0%和78.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χ2=7.16,P《0.01),且观察组拇指腕掌外展活动度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t=5.20,P《0.01).结论 A型肉毒毒素肌肉注射对脑性瘫痪拇指内收畸形的疗效较好.
作者:梁松;吴兆芳;韩文玲;杜翔;姜昆;刘文华 刊期: 2007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四磨汤加减并合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43例,并与莫沙必利治疗35例进行临床对照观察.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02%;对照组总有效率71.42%,两组比较,P《0.01.结论 四磨汤加减结合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确切,使用安全.
作者:倪卫东 刊期: 2007年第35期
静脉输液是临床普遍应用的给药方式,近年来门诊输液人次逐年增加,随着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文化水平的提高,病人对自己就医权利的保护意识增强,对医疗护理服务质量、医疗护理安全,其法律观念、经济意识和自我利益保护观念也不断增强.病人一进入医院大门,就想到要用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由于门诊护理工作的特殊性,护理人员在语言、行为、接待等方面稍有疏忽大意,就会造成病人的不满和投诉,造成护患之间的矛盾和护理纠纷,因此,门诊护理人员要提高护理安全意识,将护理缺陷消灭在萌芽状态,避免护患纠纷.
作者:李萍;张在英;赵洁 刊期: 2007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