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治疗

刘培芳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感染, 肺炎支原体肺炎, 自愈倾向, 预后良好, 合并症, 并发症, 治疗, 死亡, 肺外
摘要:近年来有关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报道日渐增多,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一向认为预后良好、有自愈倾向的肺炎支原体肺炎,也发现了不少肺外合并症和并发症,导致病程迁延、病情严重乃至死亡.本文就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作一概述.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侧脑室穿刺引流联合腰穿脑脊液置换术治疗重型脑室出血

    目的 比较侧脑室穿刺引流联合腰大池穿刺持续引流脑脊液方法和单纯侧脑室外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的疗效.方法 66例脑室出血患者分别采用侧脑室外引流加尿激酶灌注联合腰大池穿刺持续引流脑脊液方法(A组,34例),侧脑室穿刺外引流加尿激酶灌注治疗(B组,32例),比较2组的存活率、死亡率和脑积水发生率.结果 A组死亡4例(11.76%),B组死亡11例(34.38%),2者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半年,A组中无交通性脑积水,B组则为5例.结论 侧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穿刺持续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的疗效优于单纯侧脑室外引流.

    作者:陈绪才;刘丽华;朱迎春;王国成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显微外科技术修复组织损伤

    显微外科技术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研究、应用、推广和发展,现在已从一项专门技术转变为一门专门学科[1,2].显微外科技术是对普通外科技术的深化和升华.由于显微外科技术精细、准确、损伤小,神经、血管、肌腱、皮瓣等组织修复重建后,功能恢复良好,受到患者普遍欢迎.近10多年来,显微外科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外科所有专业学科[3].

    作者:孔令海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窦性心律震荡评价螺内酯对急性心肌梗死心脏节律的影响

    目的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应用螺内酯,通过观察窦性心律震荡指标TO(震荡初始)、TS(震荡斜率),探讨其对心脏节律的影响.方法 选取首次AMI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常规治疗(对照组),第二组加螺内酯20mg,1次/d口服(螺内酯组).治疗前后测定TO、TS.结果 螺内酯组TO下降(P《0.01),TS升高(P《0.01).结论 螺内酯可以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HRT趋于正常化,有效恢复心脏节律.

    作者:崔芳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机采血小板输注无效原因探讨

    血小板(PLT)输注可预防和治疗因PLT减少或PLT功能缺陷引起的出血.但是,PLT输注会导致不良反应,反复输注也会引起血小板输注无效(PTR),即患者在经过2次以上ABO相配的PLT输注后,输入的PLT在体内存活期短,血小板计数增高指数(CCI)低[1].2006年全年,我科已为临床因血液病所致的PLT减少患者38例提供了102个治疗量的机采PLT,现对输注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如下:

    作者:张婵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观察及护理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常见的良性肿瘤,近年来,内镜手术的迅速发展使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手术(LM)成为可能,并且显其优越性.

    作者:苏雪红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宫颈癌根治术中卵巢腹腔内移位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宫颈癌根治术中卵巢腹腔内移位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2003年7月~2007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16例年龄《45岁的宫颈癌患者在根治术中同时行卵巢腹腔内移位,并定期随访患者的围绝经期症状,测定外周血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水平及妇科B超测定移位后卵巢大小,并将随访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本组16例中4例出现围绝经期症状,其中3例放疗后FSH和E2异常,提示患者已进入围绝经期.结论 宫颈癌根治术中卵巢腹腔内移位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放疗对卵巢功能的损伤.

    作者:彭淑霞;欧阳巧灵;郭胜华;龙兰珍;喻晓萍;刘金兰;刘桂芬;曾娟;康佳兰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难治性剖宫产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32岁,G5P4,G36+5wk,脊柱畸形,于2007年4月5日入院.20岁足月顺产第1胎.23岁出现脊柱畸形逐步加重,未就医诊治.尔后相继足月分娩2男1女,均为死产.入院查体:胸腰椎严重后凸不能平卧,悬垂腹,腹壁与耻骨联合折叠,心肺正常.宫高26cm,腹围97cm.

    作者:韦慈;蔡杰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重新评价低位产钳术在产科中的应用(附108例分析)

    分娩是正常的生理过程,大多数产妇能从阴道分娩,而随着近几年难产率的增高,剖宫产指征的放宽,及各种社会因素的干扰,剖宫产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对于如何既能降低剖宫产率,又能保障母婴健康是当下必须解决的问题,如能在分娩过程中采用适当的助产方法,就能起到两全其美的效果.产钳就是阴道分娩的助产方法之一.笔者通过对108例低位产钳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提示低位产钳助产的可行性,为降低剖宫产率提供可行方法.

    作者:毛文奇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中药外治乳腺增生病

    乳腺增生病是妇女乳房疾病的常见病,治疗方法多样,但对部分患者疗效欠佳.为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采用纯中药双外敷疗法治疗乳腺增生病,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军练;张燕华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如何加强住院孕妇的管理和监护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对人口素质的提高尤为重要,对产科护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摆在护理人员面前的艰巨任务,就是如何加强待产妇的管理和监护,使她们度过这个综合性的生理变化过程,顺利完成分娩,保证母婴安全健康.根据我院产科对待产孕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开展了如下几项工作:

    作者:张莉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门诊输液室护理安全相关性探讨

    静脉输液是临床普遍应用的给药方式,近年来门诊输液人次逐年增加,随着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文化水平的提高,病人对自己就医权利的保护意识增强,对医疗护理服务质量、医疗护理安全,其法律观念、经济意识和自我利益保护观念也不断增强.病人一进入医院大门,就想到要用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由于门诊护理工作的特殊性,护理人员在语言、行为、接待等方面稍有疏忽大意,就会造成病人的不满和投诉,造成护患之间的矛盾和护理纠纷,因此,门诊护理人员要提高护理安全意识,将护理缺陷消灭在萌芽状态,避免护患纠纷.

    作者:李萍;张在英;赵洁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治疗

    近年来有关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报道日渐增多,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一向认为预后良好、有自愈倾向的肺炎支原体肺炎,也发现了不少肺外合并症和并发症,导致病程迁延、病情严重乃至死亡.本文就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作一概述.

    作者:刘培芳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重型颅脑损伤的诊断治疗(附36例分析)

    重型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病,死亡率高.我院从2003年3月~2003年5月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6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32例,女4例,年龄3~68岁.车祸22例,砸伤10例,摔伤4例.其中23例行头颅CT检查,手术治疗28例.

    作者:张文瑜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妇产科手术中切除病变阑尾理论根据与注意事项

    本院自1997年以来开始行横切口新式剖宫产术,并将此切口延伸至子宫全切术、附件良性病变切除术,效果良好.1999年一例剖宫产术后病人于术后3d发生右下腹痛,经普外科大夫会诊并行相关检查后(B超、腹部透视)确诊为急性阑尾炎.

    作者:张燕华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静脉滴注阿拓莫兰致过敏反应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61岁,因双下肢浅静脉扩张10余年后,右下肢疼痛1mo,于2007年1月11日收住院,入院当天静滴头孢哌酮、左氧氟沙星药物,于2007年1月12日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双侧大隐静脉剥脱术,于18∶ 00返回病房,术后当日静脉滴注头孢哌酮、左氧氟沙星注射液、阿拓莫兰等药物,在静滴完阿拓莫兰药物后,病人感轻度胸闷、憋喘,未做处理,半小时病人自行缓解,次日继续应用以上药物,当再次静脉滴注阿拓莫兰药物30min后,患者即出现头晕、胸闷、憋喘明显、呼吸困难、喉头有异物感等症状,立即停止静滴阿拓莫兰药物,更换输液管道,并改用静滴NS 250ml,静脉推注地塞米松10mg,肌肉注射非那根25mg吸氧,1h后症状消失.

    作者:张淑媛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新鲜羊膜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

    目的 探讨新鲜羊膜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MMC)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1例复发性翼状胬肉(其中5例伴有睑球粘连)进行胬肉切除+丝裂霉素C+新鲜羊膜移植术,随访6~24mo.结果 在随访期间仅1例复发,睑球粘连全部解除.结论 新鲜羊膜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一种有效方法,能明显减少复发率.

    作者:李小东;戚晓园;张矛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23例住院精神病人死亡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住院精神病人死亡的原因.方法 对23例住院精神病人的死亡原因进行分析,并观察结果的异同.结果 23例死亡病例中,躯体疾病所致死亡占12例,自杀死亡5例,其中自缢4例,用铁床压迫颈部引起窒息死亡1例,其他原因死亡1例.同时在23例死亡病例中,精神分裂症13例,酒精所致的精神障碍4例,脑器质性精神障碍2例,结扎术后精神障碍1例,海洛因依赖综合征1例,癫痫所致精神障碍1例,其他原因死亡1例.结论 经过分析,病期短者以自杀死亡为主,病期长者以慢性躯体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慢性衰竭、猝死居多.

    作者:兰琳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东莨菪碱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60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东莨菪碱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在综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东莨菪碱治疗,剂量:0.01~0.03mg/kg/次,每6h 1次,连用3d,以后改为0.03mg/kg每天1次,连用4~7d.常规治疗组60例患儿为对照组,疗程7~10d,比较两组患儿症状及体征表现结果.结果 治疗组应用东莨菪碱治疗HIE,患儿HIE的各种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东莨菪碱治疗HIE效果显著.结论 东莨菪碱治疗HIE患儿,可使患儿中枢神经症状迅速改善,明显提高疗效,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巫健明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人参补心汤治疗缓慢心律失常60例

    缓慢心律失常大多是器质性心脏病的一种临床表现,治疗棘手,用人参补心汤治疗有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吕云勇;肖莉;陈永在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罗哌卡因中胸段硬膜外术后镇痛的药效学

    目的 研究罗哌卡因用于中胸段硬膜外术后镇痛的药效学.方法 择期行上腹部手术成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6组,每组10例.采用全麻加硬膜外维持麻醉,术后患者自觉疼痛难忍时,给予硬膜外推注预设的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药液8ml,注药时间2min,用药后15、30min进行VAS评分.对镇痛效果与药物浓度进行相关分析,通过probit转换,建立镇痛有效率-药物浓度的线性回归方程,计算罗哌卡因的EC50和EC95值.结果 与结论罗哌卡因药物浓度与镇痛有效率呈高度直线相关(r=0.995,P《0.01).回归方程为:镇痛有效率(%)=728.57×药物浓度(%)-0.443,根据回归方程计算EC50=0.129%,EC95=0.191%.

    作者:刘安林;黄波;陈爱文;姚虹;李胜利;黄梅平;林小玲;仇武君 刊期: 2007年第35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