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显微外科技术修复组织损伤

孔令海

关键词:显微外科技术, 深化和升华, 专业学科, 专门技术, 应用, 修复重建, 功能恢复, 组织, 转变, 血管, 损伤, 神经, 皮瓣, 肌腱, 患者
摘要:显微外科技术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研究、应用、推广和发展,现在已从一项专门技术转变为一门专门学科[1,2].显微外科技术是对普通外科技术的深化和升华.由于显微外科技术精细、准确、损伤小,神经、血管、肌腱、皮瓣等组织修复重建后,功能恢复良好,受到患者普遍欢迎.近10多年来,显微外科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外科所有专业学科[3].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降纤酶联合川芎嗪治疗急性脑梗死30例

    目的 观察降纤酶联合川芎嗪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降纤酶联合川芎嗪治疗组与川芎嗪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川芎嗪80mg静脉滴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降纤酶10U连用3d.治疗前后对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26.6%,显效率79.9%,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治愈15%,显效率50%,总有效率90%,两组治愈率和显效率有显著差异(P《0.01),总有效率相近.结论 降纤酶联合川芎嗪治疗急性脑梗死能够明显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

    作者:万绍兰;彭玉琴;周俊杰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东莨菪碱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60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东莨菪碱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在综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东莨菪碱治疗,剂量:0.01~0.03mg/kg/次,每6h 1次,连用3d,以后改为0.03mg/kg每天1次,连用4~7d.常规治疗组60例患儿为对照组,疗程7~10d,比较两组患儿症状及体征表现结果.结果 治疗组应用东莨菪碱治疗HIE,患儿HIE的各种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东莨菪碱治疗HIE效果显著.结论 东莨菪碱治疗HIE患儿,可使患儿中枢神经症状迅速改善,明显提高疗效,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巫健明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高血压和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相关分析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发病率日益升高,心脏突发事件也明显增加.心率变异性(HRV)作为反映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指标,自然也就成了判断CHD预后、预测CHD患者突发事件的一项不争的监测指标.本文通过观察一组高血压(HT)合并CHD患者HRV变化,探讨心肌缺血对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

    作者:夏文书;王雪胜;段蕴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小儿有机氟中毒4例

    1 临床资料病例1,女5岁,病例2,男3岁半,同服灭鼠药1h入院.神志模糊,呈嗜睡状,偶烦燥.双侧瞳孔等圆分别为D2mm和1mm.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作者:马润兰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健康教育形式的探讨

    目的 探讨在现有条件下,怎样才能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既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又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方法 将病人集中起来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与结论在临床上得到明显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袁艳梅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中西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0例

    目的 探讨中西药保留灌肠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中西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0例.结果 一个疗程治愈46例,治愈率92%,随访无复发.结论 中西药结合配合正确的灌肠方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于启明;王莉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44例轮状病毒性肠炎伴惊厥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轮状病毒性肠炎并发惊厥的病因.方法 选择2004年、2005年秋冬季(每年10月~次年1月)在本科住院治疗的189例轮状病毒性肠炎病例,对其中44例伴发惊厥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高热惊厥11例,良性惊厥18例(低热或无热),电解质紊乱10例(低血钠2例,低血钙7例,低血糖1例),病毒性脑炎5例.结论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伴发惊厥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除常见的高热、电解质紊乱以外,肠道外中枢神经系统受累亦是主要病因之一,惊厥患儿大多预后良好,无后遗症.

    作者:徐凯虹;程保金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其对左心室肥厚的影响

    目的 研究替米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效果及其对左心室肥厚的影响.方法 58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的患者,口服替米沙坦80~160mg,1次/d,治疗10mo后,观察替米沙坦的降压效果及其对左心室肥厚的影响.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58例高血压病患者经替米沙坦治疗后,血压显著下降(P《0.01);超声多普勒对照检查显示,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明显缩小(P《0.05),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d)及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d)也显著减少(P《0.01).结论 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确切,并能有效地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

    作者:何庚山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治疗

    近年来有关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报道日渐增多,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一向认为预后良好、有自愈倾向的肺炎支原体肺炎,也发现了不少肺外合并症和并发症,导致病程迁延、病情严重乃至死亡.本文就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作一概述.

    作者:刘培芳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血府逐瘀汤临床应用之我见

    血府逐瘀汤为典型的活血化瘀方剂,具有攻不伤正,补不留邪,使经络通、气血畅、疼痛止的作用特点,笔者将血府逐瘀汤用于临床,异病同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举验案如下:

    作者:张颖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窦性心律震荡评价螺内酯对急性心肌梗死心脏节律的影响

    目的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应用螺内酯,通过观察窦性心律震荡指标TO(震荡初始)、TS(震荡斜率),探讨其对心脏节律的影响.方法 选取首次AMI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常规治疗(对照组),第二组加螺内酯20mg,1次/d口服(螺内酯组).治疗前后测定TO、TS.结果 螺内酯组TO下降(P《0.01),TS升高(P《0.01).结论 螺内酯可以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HRT趋于正常化,有效恢复心脏节律.

    作者:崔芳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156例新生儿低钙血症病因分析及治疗体会

    新生儿低钙血症是新生儿常见疾病之一,病因复杂,现将我科诊治的156例低钙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苗翠华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糖尿病病人的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提高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的方法.方法 对46例糖尿病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指导,14d后,采用问卷式调查评价其效果.结果 观察组及格率90.3%,对照组为17.2%,两组对照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5).结论 糖尿病健康教育应依病人病情、年龄、文化程度等不厌其烦地反复进行综合宣教.

    作者:闫会珍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曲马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用于老年患者术后静脉镇痛

    目的 探讨曲马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用于老年患者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氯胺酮-曲马多复合病人自控静脉镇痛,并与单纯曲马多静脉镇痛的对照组比较疗效.结果 两组病人镇痛效果相近,但不良反应明显减少.结论 曲马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静脉镇痛用于老年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少.

    作者:杨利民;栾丰年;刘晓伟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不同喂养方式对初生婴儿的影响研究

    我们对在我院出生的正常足月新生儿进行喂养观察,比较纯母乳喂养和部分母乳喂养两种喂养方法婴儿的睡眠质量、产后泌乳始动时间和产后泌乳量比较,旨在寻找更适宜的喂养方法,以利于婴儿的生长发育,现总结如下.

    作者:赵素霞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双腔中心静脉留置管引流大量心包积液的应用和护理

    急性心包炎常产生心包积液,当大量心包积液时常导致心包填塞,临床表现为循环衰竭和呼吸困难,如不及时心包穿刺引流以减轻压迫,就会引起心包填塞,危及患者生命.以往大量心包积液的治疗需反复心包穿刺或外科心包切开引流,操作有较高的危险性,且疗效较差,近年来我科开展中心静脉留置管引流治疗大量心包积液,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朱丽华;顾建芳;(芏)治华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危重新生儿外出检查程序及护理

    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更好地加强治疗及护理,新生儿在住院期间抱离病房行相关检查是必要的,特别是危重儿,在外出检查过程中,必须作进一步监护,必要时对患儿进行急救,它不是单纯性的检查.因此,为确保患儿安全,医护人员必须做好必要的准备及护理对策,现将其报告如下:

    作者:吴晓东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卵巢癌早期血清CA125检测结果的分析

    目的 探讨血清CA125浓度检测对卵巢癌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运用化学发光免疫法对卵巢癌患者,卵巢良性肿瘤患者血清CA125浓度进行检测,同时检测健康体检妇女作为对照组.结果 卵巢癌患者组血清CA125浓度均高于卵巢良性肿瘤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测血清CA125对卵巢癌的早期诊断以及卵巢癌疗效动态监测有重要价值.

    作者:田丰;蔡晓琴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侧脑室穿刺引流联合腰穿脑脊液置换术治疗重型脑室出血

    目的 比较侧脑室穿刺引流联合腰大池穿刺持续引流脑脊液方法和单纯侧脑室外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的疗效.方法 66例脑室出血患者分别采用侧脑室外引流加尿激酶灌注联合腰大池穿刺持续引流脑脊液方法(A组,34例),侧脑室穿刺外引流加尿激酶灌注治疗(B组,32例),比较2组的存活率、死亡率和脑积水发生率.结果 A组死亡4例(11.76%),B组死亡11例(34.38%),2者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半年,A组中无交通性脑积水,B组则为5例.结论 侧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穿刺持续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的疗效优于单纯侧脑室外引流.

    作者:陈绪才;刘丽华;朱迎春;王国成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人参补心汤治疗缓慢心律失常60例

    缓慢心律失常大多是器质性心脏病的一种临床表现,治疗棘手,用人参补心汤治疗有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吕云勇;肖莉;陈永在 刊期: 2007年第35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