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双腔中心静脉留置管引流大量心包积液的应用和护理

朱丽华;顾建芳;(芏)治华

关键词:双腔中心静脉, 置管引流, 大量心包积液, 心包填塞, 心包穿刺引流, 中心静脉留置管, 急性心包炎, 引流治疗, 循环衰竭, 切开引流, 临床表现, 疗效, 呼吸困难, 危险性, 轻压迫, 外科, 生命, 患者, 操作
摘要:急性心包炎常产生心包积液,当大量心包积液时常导致心包填塞,临床表现为循环衰竭和呼吸困难,如不及时心包穿刺引流以减轻压迫,就会引起心包填塞,危及患者生命.以往大量心包积液的治疗需反复心包穿刺或外科心包切开引流,操作有较高的危险性,且疗效较差,近年来我科开展中心静脉留置管引流治疗大量心包积液,获得满意疗效.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管理应重视人性化管理

    护理管理是一种行为,一种模式,同时也是一门艺术.护理管理的好坏、成败直接影响护理质量的高低.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保健服务的质量要求亦不断增长,对医疗保健过程中的人文关怀要求日益增加.

    作者:王柒英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人参补心汤治疗缓慢心律失常60例

    缓慢心律失常大多是器质性心脏病的一种临床表现,治疗棘手,用人参补心汤治疗有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吕云勇;肖莉;陈永在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基层医院病房护士心理素质浅析

    护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它要求从事这门科学的人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较高的智慧、娴熟的技能、优雅的行为举止、良好的文化教养及健康的人格等优秀的心理品质.作为一名护士,工作的直接对象是人,是需要服侍的病人,这就要求护士具备优秀的心理品质.

    作者:林峰;廖世杰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小儿有机氟中毒4例

    1 临床资料病例1,女5岁,病例2,男3岁半,同服灭鼠药1h入院.神志模糊,呈嗜睡状,偶烦燥.双侧瞳孔等圆分别为D2mm和1mm.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作者:马润兰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髋关节置换术护理17例

    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及高龄髋关节骨关节病患者,通过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能有效地减轻患者痛苦,改善髋关节功能,从而提高生活质量.我科于2005年1月~2006年8月,共收治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7例,术后均取得满意效果.患髋疼痛解除,大大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秀桂;郭跃娜;林玉英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女扎术中发现T形IUD异位小肠壁1例

    1 临床资料受术者29岁,孕2产2.以产后2mo自愿接受输卵管结扎术,于2006年8月10日入站.受术者2001年2月第1胎产后4mo在个体诊所放置T形IUD,术中感下腹部剧烈疼痛,术后因下腹痛就诊原诊所,按盆腔炎进行治疗后症状逐渐缓解.

    作者:刘俊飞;王军华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心律失常病人围手术期麻醉的处理

    术前伴有心律失常的择期及急症手术病例96例,经围手术期处理,安全度过了麻醉手术期,且术后经继续治疗后转归良好,63例心律失常消失,其中包括2例室早二联律及1例室颤病例.24例由频发室早转为偶发室早;另7例心律失常及2例房颤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心律失常虽非麻醉绝对禁忌证,但有发生室颤、心跳骤停的危险,应高度重视.非威胁生命的择期手术均应暂缓,待查明原因,给予相应处理,心律失常控制后方考虑手术.即使不能等待的紧急手术,也应了解有关情况,给予适当处理.经术前治疗,改善心肌供血后应积极考虑治疗原发病.如急性胆囊炎、腹膜炎、肠梗阻、低蛋白、休克等;只有根治了病因,阻断了恶性循环才能有效地控制心律失常.围术期处理紧密相关,要保持血液动力学稳定、维持心肌氧供需平衡、维持适宜的麻醉深度、镇痛完善及降低应激反应是影响心律失常病人转归的重要因素.

    作者:苏春玲;陈昭;薛允国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致近视眼内压改变的多因素分析

    眼压的改变是诊断青光眼的重要指标之一,而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又是一种常见的致盲性眼病.本文随机选取2006年7月~8月在我院拟行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行术前检查的99例近视眼患者,探索影响近视眼压的多种因素,以探讨近视眼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内在联系.

    作者:徐瑛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危险因素、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2000年~2005年间腹部手术后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的病例中随机抽取35例作为实验组,同时、同期手术未发生脂肪液化的腹部手术病例中随机抽取35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综合性、易感性诱发因素均可造成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危险因素中除基础疾病因素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体型、体质、使用电刀、切口类型、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手术类型、年龄、性别、有无合并症等危险因素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重视和加强腹部手术围手术期处理是预防和治疗切口脂肪液化的关键所在,而加强病房及手术室管理等综合措施可减少或避免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

    作者:王卿;徐爱霞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非手术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36例临床观察

    本院通过对36例重症胰腺炎的患者采用非手术疗法进行治疗,取得较满意效果.36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除1例死于MOF外,均治愈出院.治愈率为98%,病死率为2%.结果 表明,相对于手术而言,非手术疗法治疗重症胰腺炎病人痛苦小,花费少,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绝大部分重症胰腺炎均可获痊愈.

    作者:朱文斐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中药外治乳腺增生病

    乳腺增生病是妇女乳房疾病的常见病,治疗方法多样,但对部分患者疗效欠佳.为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采用纯中药双外敷疗法治疗乳腺增生病,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军练;张燕华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静脉滴注阿拓莫兰致过敏反应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61岁,因双下肢浅静脉扩张10余年后,右下肢疼痛1mo,于2007年1月11日收住院,入院当天静滴头孢哌酮、左氧氟沙星药物,于2007年1月12日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双侧大隐静脉剥脱术,于18∶ 00返回病房,术后当日静脉滴注头孢哌酮、左氧氟沙星注射液、阿拓莫兰等药物,在静滴完阿拓莫兰药物后,病人感轻度胸闷、憋喘,未做处理,半小时病人自行缓解,次日继续应用以上药物,当再次静脉滴注阿拓莫兰药物30min后,患者即出现头晕、胸闷、憋喘明显、呼吸困难、喉头有异物感等症状,立即停止静滴阿拓莫兰药物,更换输液管道,并改用静滴NS 250ml,静脉推注地塞米松10mg,肌肉注射非那根25mg吸氧,1h后症状消失.

    作者:张淑媛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盐酸戊乙奎醚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手术患者基础代谢和体温的影响

    目的 观察比较甲状腺功能亢进手术患者麻醉前用盐酸戊乙奎醚与东莨菪碱对基础代谢率、体温的影响.方法 50例女性甲状腺功能亢进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25例为盐酸戊乙奎醚组,Ⅱ组25例为东莨菪碱组.入室后盐酸戊乙奎醚组肌注盐酸戊乙奎醚(0.01mg/kg).东莨菪碱组肌注东莨菪碱(0.06mg/kg),观察并记录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皮温(T1)、肛温(T2),并计算基础代谢率(BMR).结果 两组患者给药前BMR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与用药前组内比较I组T1、T2升高不明显(P》0.05),Ⅱ组患者注射后HR均升高(P《0.05),15、30min时T1与T2亦升高(P《0.05).盐酸戊乙奎醚组给药后BMR和SBR有下降趋势,20、30、60min与给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东莨菪碱组给药后BMR和HR有上升趋势,10、20、30min明显高于给药前(P《0.05).给药后10、20、30、60min盐酸戊乙奎醚组均降低于东莨菪碱组(P《0.05).盐酸戊乙奎醚组T1、T2升高不明显(P》0.05),东莨菪碱组给药后15、30min时T1、T2均升高(P《0.05).结论 盐酸戊乙奎醚作为甲状腺功能亢进手术患者的麻醉前给药对其心率、血压、体温、基础代谢无明显影响,效果优于东莨菪碱,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钟恒凡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神经根管出口与腰椎不稳症状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对腰椎神经根管出口矢状位面积和上横径进行测定,研究腰椎不稳患者神经根管出口与其神经症状相关性.方法 患者组:选择腰4、5不稳有手术指征患者20例.正常组:无腰5神经根相应刺激症状者20例;采用MRI定位测量患者手术前神经根管出口矢状位面积和上横径,行对照分析.结果 患者与正常组椎间神经根管出口面积对比及上横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腰椎不稳患者神经根管出口矢状位面积和上横径的改变与其症状的出现有解剖学意义.结论 腰椎不稳患者症状的出现可能由于神经根管出口上横径变窄和神经根扭曲使脊神经受刺激而引起.

    作者:左华;孙维斌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如何加强住院孕妇的管理和监护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对人口素质的提高尤为重要,对产科护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摆在护理人员面前的艰巨任务,就是如何加强待产妇的管理和监护,使她们度过这个综合性的生理变化过程,顺利完成分娩,保证母婴安全健康.根据我院产科对待产孕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开展了如下几项工作:

    作者:张莉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87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和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方法 观察组87例住院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对照组为同期住院的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对两组的临床表现、血脂水平及冠状动脉造影进行比较.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高血压、无痛性心肌缺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不伴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甘油三脂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明显高于无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明显低于无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比无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数目多、程度重、范围更弥漫.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无痛性的心肌缺血多见,应着重监测心电图、实验室检查、心脏彩超等检查,以防漏诊;在临床对糖尿病患者冠心病的防治上,要在严格控制血糖的同时,纠正脂代谢异常,积极控制血压也非常重要.

    作者:贾关亮;卢颖;范慧云;王丽霞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浅谈层流净化手术室的管理

    我院自2006年9月搬进层流净化手术室,手术室内外走廊和九个手术间全部采用层流净化装置(其中百级手术间一个,万级八个).层流净化手术室以其快速、持续、高效的空气净化功能可满足各类手术的需要.然而要完全符合现代手术室的需要,维持手术环境的有效和恒定,必须要有科学的管理意识,严格的管理规范和制度,才能完全符合现代手术室的条件要求,才能使层流净化手术室发挥预期的效果.

    作者:高海波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鼻出血患者心理因素调查分析

    鼻出血系耳鼻喉科的常见急诊,若处理恰当,能及时、迅速、有效地止血.若处理不当,则可能反复填塞,频发出血,造成患者更多的心身痛苦,甚至危及生命.我科2004~2005年10月收治严重鼻出血患者112例,就其治疗过程中与疗效相关的心理因素进行综合性分析如下:

    作者:王伟英;崔玉芝;焦彩云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阿莫西林的不良反应

    阿莫西林(Amoxitillin)即羟氨苄青霉素,对敏感的革兰氏阳性球菌和杆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适用于治疗敏感细菌所致的耳、鼻、喉感染和组织感染、呼吸道感染、尿道感染、钩端螺旋体病等.随着临床的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的报道日渐增多,笔者就有关报道的不良反应作一综合报道.

    作者:郭玉兰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牙痛88例

    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共88例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48例,女40例,年龄15~75岁.2 治疗方法生地10g、细辛10g、灵仙10g、石膏60g、薄荷10g.每日1剂,取头2剂煎成混合液500ml,分3次于饭后温含服,约10min吸完,以口内有微麻感为佳,同时在服药后1h服用甲硝唑0.2g,炎痛喜康片10mg,布络芬200mg,每日3次,连服3d.本方遇冷遇热痛甚者均适宜,宜温服,忌酒、辣椒.

    作者:张宏峰;王舒东;刘玉泉;张洁;张印龙 刊期: 2007年第35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