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柒英
目的 探讨东莨菪碱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在综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东莨菪碱治疗,剂量:0.01~0.03mg/kg/次,每6h 1次,连用3d,以后改为0.03mg/kg每天1次,连用4~7d.常规治疗组60例患儿为对照组,疗程7~10d,比较两组患儿症状及体征表现结果.结果 治疗组应用东莨菪碱治疗HIE,患儿HIE的各种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东莨菪碱治疗HIE效果显著.结论 东莨菪碱治疗HIE患儿,可使患儿中枢神经症状迅速改善,明显提高疗效,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巫健明 刊期: 2007年第35期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临床非常常见,特别是偏远地区更为多见,病程中多发生脑水肿、脑软化等中枢性损害,但发生脑梗死的临床并不多见.现将本院2001~2007年收入院的3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继发脑梗死做如下分析.
作者:刘晓春 刊期: 2007年第35期
1 临床资料患者32岁,G5P4,G36+5wk,脊柱畸形,于2007年4月5日入院.20岁足月顺产第1胎.23岁出现脊柱畸形逐步加重,未就医诊治.尔后相继足月分娩2男1女,均为死产.入院查体:胸腰椎严重后凸不能平卧,悬垂腹,腹壁与耻骨联合折叠,心肺正常.宫高26cm,腹围97cm.
作者:韦慈;蔡杰 刊期: 2007年第35期
目的 临床研究胃癌切除术后并发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发生原因、发病机制及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1996年1月~2006年1月共施行胃癌手术20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 本组并发残胃排空障碍12例,其中毕罗氏Ⅰ式吻合2例,毕罗氏Ⅱ式吻合9例,Roux-y吻合1例.全组病人均获治愈.结论 该并发症为一种功能性疾病,可保守治愈.手术治疗无助病人恢复,徒增病人痛苦和负担.
作者:张志国;任广林 刊期: 2007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颅脑外伤后脑血管痉挛(CVS)的发生规律及经颅多普勒的作用,并评价尼膜同对脑外伤后CVS的治疗价值.方法 将72例脑外伤后CVS患者分为治疗组(尼膜同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42例),分别于伤后第1,3,7,14d通过TCD对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及颈内动脉(ICA)颅外段进行脑血流速度监测,并评价其意识情况和预后,分析尼膜同对脑外伤后CVS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伤后1~3d已开始出现血管痉挛,3~7d达峰值,14d时明显减轻;治疗组血管痉挛的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意识情况和预后均明显好于对照组;血管痉挛程度越重,病情越重,预后越差.结论 TCD是监测脑外伤后早期CVS的有效方法,尼膜同对纠正脑外伤后CVS有显著疗效.
作者:杨少峰;凌亚萍 刊期: 2007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比较甲状腺功能亢进手术患者麻醉前用盐酸戊乙奎醚与东莨菪碱对基础代谢率、体温的影响.方法 50例女性甲状腺功能亢进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25例为盐酸戊乙奎醚组,Ⅱ组25例为东莨菪碱组.入室后盐酸戊乙奎醚组肌注盐酸戊乙奎醚(0.01mg/kg).东莨菪碱组肌注东莨菪碱(0.06mg/kg),观察并记录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皮温(T1)、肛温(T2),并计算基础代谢率(BMR).结果 两组患者给药前BMR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与用药前组内比较I组T1、T2升高不明显(P》0.05),Ⅱ组患者注射后HR均升高(P《0.05),15、30min时T1与T2亦升高(P《0.05).盐酸戊乙奎醚组给药后BMR和SBR有下降趋势,20、30、60min与给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东莨菪碱组给药后BMR和HR有上升趋势,10、20、30min明显高于给药前(P《0.05).给药后10、20、30、60min盐酸戊乙奎醚组均降低于东莨菪碱组(P《0.05).盐酸戊乙奎醚组T1、T2升高不明显(P》0.05),东莨菪碱组给药后15、30min时T1、T2均升高(P《0.05).结论 盐酸戊乙奎醚作为甲状腺功能亢进手术患者的麻醉前给药对其心率、血压、体温、基础代谢无明显影响,效果优于东莨菪碱,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钟恒凡 刊期: 2007年第35期
慢性盆腔炎常因急性盆腔炎治疗不彻底、不及时或病人体质较弱、病程迁延而致[1].一般治疗方法是增加营养、锻炼身体、提高机体抵抗力、抗炎等.2006年1月~2007年8月,我院妇科门诊诊断慢性盆腔炎患者33例,均采用了中药灌肠协同红外线理疗治疗,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作者:刘亚茹 刊期: 2007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采用I期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35例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采用I期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34例痊愈出院,1例术后第10d死于脑出血,切口感染8例,肺部感染1例,无1例出现吻合口瘘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掌握手术适应证,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术中合理使用结肠灌洗,对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行I期手术的安全可行性有重要作用.
作者:连加玉 刊期: 2007年第35期
目的 了解舒利迭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5年1月~2006年12月期间于我院门诊就诊的100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舒利迭吸入治疗.结果 (1)两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表明经治疗肺功能均有所改善.两组各指标治疗前后差值均表现为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2)两组患者治疗后,PaO2均升高(P《0.05),PaCO2(P《0.05)均下降,两组治疗前后PaO2及PaCO2差值,均以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3)试验组对症状体征改善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为82%(P《0.05).(4)用药期间,试验组有3例出现口干及咽喉不适,均自行缓解.对照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舒利迭对COPD疗效好,且安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琼 刊期: 2007年第35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12岁,体重28kg,因外伤致右下肢胫骨骨折,急诊手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查:既往身体健康,无药物过敏、食物过敏及麻醉手术史,患者普鲁卡因皮试(+),病房护士给予肌肉注射利多卡因2ml,观察20min后无任何不适,报告(-).
作者:谢静琳 刊期: 2007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中西药保留灌肠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中西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0例.结果 一个疗程治愈46例,治愈率92%,随访无复发.结论 中西药结合配合正确的灌肠方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于启明;王莉 刊期: 2007年第35期
阿莫西林(Amoxitillin)即羟氨苄青霉素,对敏感的革兰氏阳性球菌和杆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适用于治疗敏感细菌所致的耳、鼻、喉感染和组织感染、呼吸道感染、尿道感染、钩端螺旋体病等.随着临床的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的报道日渐增多,笔者就有关报道的不良反应作一综合报道.
作者:郭玉兰 刊期: 2007年第35期
2000年1月~2007年6月,笔者应用燥湿化痰法治疗偏头痛42例,并与氟桂嗪、扶他林、麦角胺治疗39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淑英 刊期: 2007年第35期
分娩是正常的生理过程,大多数产妇能从阴道分娩,而随着近几年难产率的增高,剖宫产指征的放宽,及各种社会因素的干扰,剖宫产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对于如何既能降低剖宫产率,又能保障母婴健康是当下必须解决的问题,如能在分娩过程中采用适当的助产方法,就能起到两全其美的效果.产钳就是阴道分娩的助产方法之一.笔者通过对108例低位产钳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提示低位产钳助产的可行性,为降低剖宫产率提供可行方法.
作者:毛文奇 刊期: 2007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和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方法 观察组87例住院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对照组为同期住院的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对两组的临床表现、血脂水平及冠状动脉造影进行比较.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高血压、无痛性心肌缺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不伴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甘油三脂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明显高于无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明显低于无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比无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数目多、程度重、范围更弥漫.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无痛性的心肌缺血多见,应着重监测心电图、实验室检查、心脏彩超等检查,以防漏诊;在临床对糖尿病患者冠心病的防治上,要在严格控制血糖的同时,纠正脂代谢异常,积极控制血压也非常重要.
作者:贾关亮;卢颖;范慧云;王丽霞 刊期: 2007年第35期
糖尿病(DM)是冠心病患者发病率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男性糖尿病病人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的危险是正常人的2倍,而女性患者则高出正常人的5倍.CHD的性别保护作用在患有糖尿病时消失.糖尿病病人80%的死因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其中75%是CHD导致的.在所有因糖尿病并发症住院治疗的患者中,77%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刘淑娣;付海英;刘艳辉 刊期: 2007年第35期
急性心包炎常产生心包积液,当大量心包积液时常导致心包填塞,临床表现为循环衰竭和呼吸困难,如不及时心包穿刺引流以减轻压迫,就会引起心包填塞,危及患者生命.以往大量心包积液的治疗需反复心包穿刺或外科心包切开引流,操作有较高的危险性,且疗效较差,近年来我科开展中心静脉留置管引流治疗大量心包积液,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朱丽华;顾建芳;(芏)治华 刊期: 2007年第35期
缓慢心律失常大多是器质性心脏病的一种临床表现,治疗棘手,用人参补心汤治疗有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吕云勇;肖莉;陈永在 刊期: 2007年第35期
随着中国人口进入老年化,有关老年人健康的护理服务摆在了我们面前.作为医院老年专科病房,老年患者护理的安全隐患已成为突出问题.老年护理不安全因素的管理是护理的重点,是护理质量的保证,提高护理的安全性是衡量医院护理水平高低的标准[1].安全护理是护理人员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
作者:赵雪梅;李红英;吕静 刊期: 2007年第35期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医院作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主体行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就目前国内医院,尤其是国有医院而言,要参与市场竞争,从事财务风险较大的领域比如:对外大型投资、介入资本市场等均受较多行政审批控制,其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具有不同于企业的明显特征,所以医院内部控制建立的关键点也有别于企业,建立有效的医院内控制度及审计方法,对于改善经营管理,防患于未然,保障医院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目前医院管理现状,笔者认为当前医院内部财务控制的关键环节无疑是医院财务人员素质及医院的资金流,即医院资金的流入和流出[5].
作者:谢芳 刊期: 2007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