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淑娣;付海英;刘艳辉
目的 探讨正常分娩临床护理路径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分别对正常分娩的初产妇进行临床护理路径的对比研究.结果 实验组产妇的平均住院日和平均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和产妇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按正常分娩临床护理路径实施诊疗、护理及自我康复,可以减少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和产妇的满意度,促进产妇康复.
作者:李长香;许梅;郑芳 刊期: 2007年第35期
1 临床资料病例1,女5岁,病例2,男3岁半,同服灭鼠药1h入院.神志模糊,呈嗜睡状,偶烦燥.双侧瞳孔等圆分别为D2mm和1mm.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作者:马润兰 刊期: 2007年第35期
目的 了解解脲脲原体和人型支原体男性泌尿道感染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对183份男性泌尿道标本进行支原体培养及体外药敏试验.结果 男性支原体检出率为44.26%,支原体对红霉素(Ery)、乙酰螺旋霉素(Ace)、罗红霉素(Rox)、环丙沙星(Cip)、氧氟沙星(of1)、司帕沙星(Spa)等耐药率较高,四环素(Tet)、强力霉素(Dox)、美满霉素(Min)、可乐必妥(L-of1)、壮观霉素(Spa)、交沙霉素(Jos)、克拉霉素(Cla)、阿奇霉素(Azi)等对支原体敏感度较高.结论 喹诺酮类药物的广泛应用,使此类抗菌药物耐药率急剧升高.因此,治疗支原体感染的药物,应按照药敏结果有选择的使用.
作者:农建宏;李惠新;陈启志 刊期: 2007年第35期
经尿道电汽化术已成为一项成熟的腔内泌尿外科手术方法,在我国得到不断推广和应用.本文对汽化电极的外形设计和功能进行了简介,论述了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经尿道膀胱肿瘤电汽化术的应用.
作者:杨庆岩;田甜 刊期: 2007年第35期
我院自2006年9月搬进层流净化手术室,手术室内外走廊和九个手术间全部采用层流净化装置(其中百级手术间一个,万级八个).层流净化手术室以其快速、持续、高效的空气净化功能可满足各类手术的需要.然而要完全符合现代手术室的需要,维持手术环境的有效和恒定,必须要有科学的管理意识,严格的管理规范和制度,才能完全符合现代手术室的条件要求,才能使层流净化手术室发挥预期的效果.
作者:高海波 刊期: 2007年第35期
据WHO统计,每年死于冠心病(CHD)者达1200万人,占全球死亡人数的1/4,到2020年左右,我国会迎来心血管疾病(主要为冠心病)流行的顶峰.冠心病康复护理的目标是改善心脏功能,减少再梗和猝死的发生,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包括(1)从冠心病有临床表现就开始采取措施进行康复;(2)对潜在的疾病过程,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推迟其发展,控制危险因素,减少病人的心理负担,增加病人相关知识,进行医院、家庭和社区三个阶段康复治疗,提高其再就业能力;(3)康复服务的范围,包括生理、心理、社会和职业康复,并维持良好适应性.
作者:赵秀荣 刊期: 2007年第35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61岁,因双下肢浅静脉扩张10余年后,右下肢疼痛1mo,于2007年1月11日收住院,入院当天静滴头孢哌酮、左氧氟沙星药物,于2007年1月12日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双侧大隐静脉剥脱术,于18∶ 00返回病房,术后当日静脉滴注头孢哌酮、左氧氟沙星注射液、阿拓莫兰等药物,在静滴完阿拓莫兰药物后,病人感轻度胸闷、憋喘,未做处理,半小时病人自行缓解,次日继续应用以上药物,当再次静脉滴注阿拓莫兰药物30min后,患者即出现头晕、胸闷、憋喘明显、呼吸困难、喉头有异物感等症状,立即停止静滴阿拓莫兰药物,更换输液管道,并改用静滴NS 250ml,静脉推注地塞米松10mg,肌肉注射非那根25mg吸氧,1h后症状消失.
作者:张淑媛 刊期: 2007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曲马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用于老年患者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氯胺酮-曲马多复合病人自控静脉镇痛,并与单纯曲马多静脉镇痛的对照组比较疗效.结果 两组病人镇痛效果相近,但不良反应明显减少.结论 曲马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静脉镇痛用于老年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少.
作者:杨利民;栾丰年;刘晓伟 刊期: 2007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提高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的方法.方法 对46例糖尿病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指导,14d后,采用问卷式调查评价其效果.结果 观察组及格率90.3%,对照组为17.2%,两组对照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5).结论 糖尿病健康教育应依病人病情、年龄、文化程度等不厌其烦地反复进行综合宣教.
作者:闫会珍 刊期: 2007年第35期
目的 了解舒利迭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5年1月~2006年12月期间于我院门诊就诊的100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舒利迭吸入治疗.结果 (1)两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表明经治疗肺功能均有所改善.两组各指标治疗前后差值均表现为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2)两组患者治疗后,PaO2均升高(P《0.05),PaCO2(P《0.05)均下降,两组治疗前后PaO2及PaCO2差值,均以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3)试验组对症状体征改善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为82%(P《0.05).(4)用药期间,试验组有3例出现口干及咽喉不适,均自行缓解.对照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舒利迭对COPD疗效好,且安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琼 刊期: 2007年第35期
目的 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根据《处方管理办法》、药典、药品说明书及公开出版的医学书籍,随机抽查我院2007年度1月~6月的处方进行分类和分析.结果 共检查处方10860张,合格处方9294张,不合格处方1566张(14.42%).结论 处方书写欠规范,合理用药也有待提高,需加强《处方管理法》和常用药物知识的再教育.
作者:薛文仲;王熠 刊期: 2007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血清CA125浓度检测对卵巢癌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运用化学发光免疫法对卵巢癌患者,卵巢良性肿瘤患者血清CA125浓度进行检测,同时检测健康体检妇女作为对照组.结果 卵巢癌患者组血清CA125浓度均高于卵巢良性肿瘤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测血清CA125对卵巢癌的早期诊断以及卵巢癌疗效动态监测有重要价值.
作者:田丰;蔡晓琴 刊期: 2007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护理程序在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 通过对2006年8月~2007年7月在我科住院的38例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运用了护理程序,调查统计健康教育的效果.结果 对健康教育内容部分理解的占26.4%,完全理解的占73.6%;改变了不良生活习惯的占54.2%,努力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的占45.8%;病房综合满意率达到100%.结论 患者掌握了化疗的相关知识,提高了患者参与治疗的依从性,增强了自我保健和自我护理的意识,建立了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减少了化疗期诸多不良反应,保证了化疗的顺利进行,明显改善了护理质量.
作者:朱桂琴;郭素萍;冯国琴 刊期: 2007年第35期
血府逐瘀汤为典型的活血化瘀方剂,具有攻不伤正,补不留邪,使经络通、气血畅、疼痛止的作用特点,笔者将血府逐瘀汤用于临床,异病同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举验案如下:
作者:张颖 刊期: 2007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降纤酶联合川芎嗪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降纤酶联合川芎嗪治疗组与川芎嗪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川芎嗪80mg静脉滴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降纤酶10U连用3d.治疗前后对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26.6%,显效率79.9%,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治愈15%,显效率50%,总有效率90%,两组治愈率和显效率有显著差异(P《0.01),总有效率相近.结论 降纤酶联合川芎嗪治疗急性脑梗死能够明显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
作者:万绍兰;彭玉琴;周俊杰 刊期: 2007年第35期
目的 临床研究胃癌切除术后并发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发生原因、发病机制及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1996年1月~2006年1月共施行胃癌手术20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 本组并发残胃排空障碍12例,其中毕罗氏Ⅰ式吻合2例,毕罗氏Ⅱ式吻合9例,Roux-y吻合1例.全组病人均获治愈.结论 该并发症为一种功能性疾病,可保守治愈.手术治疗无助病人恢复,徒增病人痛苦和负担.
作者:张志国;任广林 刊期: 2007年第35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对人口素质的提高尤为重要,对产科护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摆在护理人员面前的艰巨任务,就是如何加强待产妇的管理和监护,使她们度过这个综合性的生理变化过程,顺利完成分娩,保证母婴安全健康.根据我院产科对待产孕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开展了如下几项工作:
作者:张莉 刊期: 2007年第35期
本院自1997年以来开始行横切口新式剖宫产术,并将此切口延伸至子宫全切术、附件良性病变切除术,效果良好.1999年一例剖宫产术后病人于术后3d发生右下腹痛,经普外科大夫会诊并行相关检查后(B超、腹部透视)确诊为急性阑尾炎.
作者:张燕华 刊期: 2007年第35期
1 临床资料受术者29岁,孕2产2.以产后2mo自愿接受输卵管结扎术,于2006年8月10日入站.受术者2001年2月第1胎产后4mo在个体诊所放置T形IUD,术中感下腹部剧烈疼痛,术后因下腹痛就诊原诊所,按盆腔炎进行治疗后症状逐渐缓解.
作者:刘俊飞;王军华 刊期: 2007年第35期
目的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应用螺内酯,通过观察窦性心律震荡指标TO(震荡初始)、TS(震荡斜率),探讨其对心脏节律的影响.方法 选取首次AMI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常规治疗(对照组),第二组加螺内酯20mg,1次/d口服(螺内酯组).治疗前后测定TO、TS.结果 螺内酯组TO下降(P《0.01),TS升高(P《0.01).结论 螺内酯可以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HRT趋于正常化,有效恢复心脏节律.
作者:崔芳 刊期: 2007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