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荣凯;梁英杰;罗丽玲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易发生自发性低血糖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笔者通过对5例老年糖尿病病人的观察.结果 认为老年糖尿病病人合并肾功能衰竭、肝肾功能损害及肾上腺皮激素、皮质醇、生长激素等缺乏易导致低血糖反应.结论 对老年糖尿病患者:①应注意询问饮食腹泻、用药情况如进食少、腹泻者应适当减少降糖药物应用;②观察有无神志精神症状;③每天查血糖一次;④及时发现低血糖症状,立即抢救.
作者:闫会珍 刊期: 2007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瑞立泰治疗急性肾绞痛的临床疗效并与传统药物强痛定作比较.方法 按急诊患者就诊顺序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给予强痛定针剂100mg及阿托品0.5mg肌肉注射,B组给予瑞立泰(双氯芬酸钠)75mg及阿托品0.5mg肌肉注射,比较两组药物镇痛效果及副反应,并比较瑞立泰加用不同剂量杜冷丁后的疗效差异.结果 瑞立泰较强痛定镇痛效果好而副反应少,并能减少杜冷丁的用量.结论 瑞立泰治疗急性肾绞痛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且副反应较少,可为首选用药.
作者:陆卫华;唐忠志 刊期: 2007年第33期
围手术期是指从确立手术治疗之日起至与这次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的一段时间.包括术前、术中、术后三个阶段.作为手术室护理工作者,为了使病人接受手术治疗时处于佳的心理和生理状态,仅仅做好手术中台上台下的配合工作是完全不能满足病人的心理需要的.
作者:韩润林 刊期: 2007年第33期
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丙泊酚诱导时加入麻黄碱的量及无加入麻黄碱对血压、心率的影响.方法 40例全身麻醉病人,无心血管疾病,无高血压,随机分为4组,每组10例,Ⅰ组(对照组)20ml丙泊酚中加入生理盐水1ml,Ⅱ、Ⅲ、Ⅳ组20ml丙泊酚中分别加入含麻黄碱10mg、20mg、30mg,生理盐水1ml,诱导时按体重2mg/kg给药.结果 Ⅰ组全部病例血压下降、心率减慢,于1min、3min时点有显著性差异(P<0.01),需用麻黄碱纠正,Ⅱ组于诱导后3min时P<0.05,Ⅲ、Ⅳ组诱导后血压、心率基本平稳(P>0.05).结论 丙泊酚诱导时加入麻黄碱可有效防止血压下降、心率减慢,量以0.2~0.3mg/kg为佳.
作者:陈琼辉 刊期: 2007年第33期
目的 利用医学心理学的知识探讨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并把它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方法 通过护士的言语、表情、行为、态度,给病人留下美好的印象,使病人处于接受治疗的佳心理状态.结果与结论 对老年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使他们解除思想顾虑,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早日康复.
作者:杨晓莲;贾淑荣;雷亚文;杨丽娟 刊期: 2007年第33期
1 小儿喘息性疾病包括喘息性支气管炎(以下简称喘支)、哮喘性支气管炎、婴幼儿哮喘、哮喘等.其中主要为喘支与哮喘,两者是不同疾病还是同一疾病,目前尚有争论.
作者:马润兰 刊期: 2007年第33期
1 临床资料孕妇,20岁,农民,末次月经2006年6月8日,预产期2007年3月15日.因发热及有少量阴道流血1wk,于2006年8月1日来门诊就诊,建议作弓形虫检查,并予以安胎、对症治疗,当日下午实验室报告:弓形虫IgM、CAg均为阳性,不见患者取报告单也无法联系.
作者:张春香 刊期: 200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治疗重型脑室出血的疗效.方法 采用单纯内科治疗(非手术组)和侧脑室引流联合尿激酶灌注及脑脊液置换并内科治疗(手术组)治疗重型脑室出血.结果 手术组总有效率、治愈率、病死率、脑室出血清除时间与单纯内科治疗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侧脑室引流联合尿激酶灌注加脑脊液置换净化疗法操作简便、疗效好、无明显不良反应,是治疗重型脑室出血的有效方法.
作者:云孝慧 刊期: 2007年第33期
外伤所致的肢体离断,没有任何组织相连或者虽有残存的损伤组织相连,但在清创时必须切除的称为完全断肢(指);肢体骨折或脱位伴2/3以上软组织离断,主要血管断裂,不修复血管远断肢体将发生坏死的称为不完全断肢(指).再植术后虽已接通血管,但术后仍可能出现阻塞、皮肤坏死以及感染,导致手术失败.因此术后细心的观察和护理是保证再植成功的重要环节之一.
作者:刘蓬;刘明 刊期: 200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脂浓度、血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斑块数和性状,同时检测血压、血脂.9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有无高血压分为心肌梗死组24例、高血压并发心肌梗死组69例,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对照组35例.各项数据用SPSS10.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高血压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高(92.8%),且以软斑及混合斑为主,心肌梗死组次之(66.7%),正常组低(22.9%).与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相比,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血清LDL-C水平明显升高.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高血压及高LDL-C血症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作者:戴午阳 刊期: 2007年第33期
目的 通过对临床早中期肝硬化病人拉米夫定治疗后肝功能、肝纤维化四项的观察,了解拉米夫定的抗肝纤维化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住院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140例.根据患者经济条件以及知情同意原则决定是否使用拉米夫定,未使用拉米夫定者51例设为对照组;余89例设为治疗组.对照组给予补充白蛋白、血浆、保肝、利尿、纠正水、电解质失调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同时加用拉米夫定100mg/d.结果 拉米夫定能改善肝功能,防治早期肝硬化.结论 早期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服用拉米夫定是安全的,在防治肝纤维化方面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韩秋玉 刊期: 2007年第33期
笔者通过1a来对118例病人的临床观察,认为得力的护理措施可有效地减少骨科卧床病人便秘的发生,并对实施这些护理措施理论进行了探讨.这些护理措施是:调节患者合理饮食,使之有利于疾病的康复;指导患者进行腹部按摩.通过上述护理措施的实施,大大减少了骨科卧床病人便秘的发生,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了临床护理水平.
作者:陶丽君;校国林 刊期: 2007年第33期
先天性胆总管扩张症(congenytal biliary dilatation,CBD)是指胆管的先天性扩张,可发生在肝内、外胆管的任何部分,是胆道畸形中常见的一种类型.亚洲国家发病率高于西方,多见于婴幼儿,成人少见,且成人胆总管扩张症症状多不典型,常合并有感染、结石等其他胆道疾病,处理较为困难.我科1992年3月~2006年12月手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扩张症12例,报道如下.
作者:管荣祥;张国梁 刊期: 2007年第33期
我院是一个综合性医院,有十个专业手术专科,每年平均手术数4000余例.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医疗技术的进步,监护治疗技术的日趋复杂,患者对护理工作要求的提高,促使护理人员面临种种新挑战.
作者:张丽;杜梅丽;李红梅 刊期: 200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采用肘前入路治疗肱骨小头骨折的固定方法和疗效.方法 自2003年1月~2006年6月,采用肘前入路直视下复位骨折,分别于肱骨小头、滑车由前向后置入可吸收螺钉固定治疗肱骨小头骨折9例.男6例,女3例;年龄为15~21岁,平均15.5岁;左侧5例,右侧4例.致伤原因:骑自行车跌伤4例,骑摩托车跌伤3例,打篮球跌伤2例.本组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未合并血管、神经损伤.手术时间为伤后3~5d.按陆裕朴等的分型,本组均为Ι型肱骨小头-滑车骨折.结果 本组9例患者均切口一期愈合,术后X线片显示骨折解剖复位.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平均为4wk.随访时间短6mo,长3a,平均1.8a.无血管、神经损伤,肘关节骨化性肌炎、创伤性关节炎、肱骨小头缺血坏死等并发症.根据Morrey等制定的肘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进行评价,结果优6例,良3例.结论 肱骨小头骨折为关节内骨折,徒手整复很难成功,应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手术采用肘前入路,可在直视下暴露骨折面和骨折块,准确复位,用可吸收螺钉有效固定,早期行肘关节主动伸屈功能锻炼,疗效较佳.
作者:陈欣杰;郑诗俊 刊期: 2007年第33期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3D CRT)治疗晚期局限性胰腺癌的疗效.方法 33例晚期局限性胰腺癌给予3D CRT2-3GY/FX,50-64GY,7wk内完成.结果 33例近期疗效中,3例完全缓解,17例部分缓解,6例稳定,7例恶化,1~2年的生存率分别为48.5%,24.2%,中位生存时间13.2mo,临床效益57.6%.结论三维适形放疗可有效控制局部肿瘤,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王燕;吴立广;刘保华 刊期: 2007年第33期
临床实践表明,老年患者不仅在生理上不同于青壮年患者,而且在病理及临床等方面与其他年龄组患者亦有较大差异.因此,对老年患者的护理有其相对独特的规律与要求,本文从临床角度探讨老年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护理.
作者:陈静 刊期: 2007年第33期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有效方法之一,与开放性手术相比,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效果好等优点.由于患者高龄、电切术的并发症等情况,对护理提出更高的要求,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膀胱冲洗及导管的护理,及时掌握处理并发症等,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刘贵蓉;罗美琨 刊期: 2007年第33期
支气管哮喘是一慢性气道炎症性疾患,多种炎性细胞和炎性介质及细胞因子参与其过程,哮喘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是多年来国内外学者的重点.近年来,不少学者认为细胞因子网络失衡在哮喘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伟民 刊期: 2007年第33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常见病,可发生于子宫、卵巢、输卵管、子宫韧带、腹部器官(如肠道、阑尾、腹膜)、泌尿系统(如肾、输尿管、膀胱)、盆腔淋巴结、皮肤等.临床表现多样,可形成局部肿块,造成临床术前诊断困难甚至误诊.笔者对73例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进行回顾性分析,讨论其临床病理表现.
作者:林耀国 刊期: 2007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