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素惠
临床上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心肌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加重.随着人口老龄化,阿司匹林应用日益增多,但不良反应也日渐受重视,尤其是消化道反应.现收集我院2002年6月~2007年8月门诊及住院病人中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导致上消化道出血22例,进行临床分析.
作者:高永良;任丽华;于蕾 刊期: 2007年第32期
目的 评价沙培林肝动脉灌注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取两组肝癌患者进行同期治疗观察比较,一组为沙培林与抗癌药肝动脉灌注栓塞(42例),另一组为单纯抗癌药肝动脉灌注栓塞(50例).结果 沙培林组肝癌患者治疗后病灶的变化、CR、PR较对照组增多,PD较对照组减少,尤其肝腹水应用沙培林后明显缓解.结论 沙培林作为免疫调节剂,与抗癌药结合肝动脉灌注治疗原发性肝癌具有明显延长病人生存期和减少腹水的作用.
作者:王艾秋 刊期: 2007年第32期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护患矛盾一直是个突出的问题.这不仅影响了护理人员的形象,而且也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不和谐音符.护患矛盾增加是人们维权意识增强的一个体现,也是医疗机构首先要反省的一个问题.
作者:卢芬芳 刊期: 2007年第32期
病毒性心肌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的炎症病变.早期往往是病毒直接侵犯心肌细胞,导致心肌细胞变性、坏死,后期(感染2wk后)主要是变态反应造成心肌损害.患者绝大多数是儿童和青少年.
作者:吴淑泉;王静竹 刊期: 2007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偏头痛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TRANS-LINK900型彩色多普勒(TCD)超声诊断仪对200例偏头痛患者进行常规检查.结果 偏头痛患者平均血流速度明显增快者占68%,平均血流速度减慢者占10%,双侧MCA、ACA、PCA平均血流速度不对称者占14.5%,32%的患者同时伴有杂音等特点.结论 TCD对偏头痛来说,是一种简便、非创伤性、易重复、有价值的辅助诊断手段,特别是可以判断脑血管处于痉挛或扩张状态,为临床用药提供了重要信息.
作者:刘秀岚;宋学刚 刊期: 2007年第32期
肾病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病之一,我院开展氮芥冲击配合激素冲击治疗肾病综合征多年,疗效满意.现就氮芥冲击过程中各阶段的护理体会阐述如下.
作者:刘再辉;刘艳 刊期: 2007年第32期
血清CA125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多种肿瘤的诊断和预后检测中,本研究旨在探讨CA125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关系.70例收治住院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和30例正常无心肌梗死、无临床肿瘤和无临床明显疾病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左室心输出量(EF)将心肌梗死病人分成两组,EF<55%(n=40)为第一组,EF≥55%(n=30)为第二组.同时检测血清CKMB、CA125和CEA.研究结果显示EF、CA125、CKMB在心肌梗死组和正常组有显著差异,而CEA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EF和CA125呈显著负相关;而在心肌梗死的第一和第二组间EF、CA125亦具有显著差异,而CKMB和CEA无显著差异.本研究提示CA125可以作为心肌梗死诊断的重要指标.
作者:唐宗青 刊期: 2007年第32期
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及经济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自身健康的需求,也逐渐地提出更高标准.但是,由于个人自身综合素质的差异,以及对待疾病的心理因素的差异,对医护人员所表现的态度也有所不同.
作者:丁玉芳 刊期: 2007年第32期
急性心肌便死(AMI)是冠心病严重的后果,临床上根据典型的胸痛病史、心电图的演变特点及血清酶学测定,诊断一般不困难.
作者:马旭;马陟 刊期: 2007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宫颈环形电刀切除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04年1月~2006年12月对76例CIN患者在阴道镜辅助下行LEEP术的治疗情况.结果 阴道镜下宫颈异常结构处取活检病理为CIN者76例行LEEP术,术后病检:宫颈慢性炎症4例(5.2%)、CINⅠ32例(42.1%)、CINⅡ28例(36.8%)、CINⅢ9例(11.8%),原位癌累及腺体伴早期浸润癌3例(3.9%).术后降级者25例(32.9%),等级者44例(57.9%),升级者7例(9.2%),治愈率89.6%.结论 LEEP刀对CIN是一种非常理想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有效阻断癌前病变发展为浸润癌.
作者:刘梅 刊期: 2007年第32期
目的 了解葛根素注射液的不良反应.方法 运用循证医学的理论与方法.结果 临床实践中葛根素注射液的不良反应较多.结论 应防止或减少根素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邵蓓新;冯国旗 刊期: 2007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胃肠外科术后经肠内营养的佳方案和实施方法.方法 总结并分析515例胃肠手术后早期经鼻胃管、空肠造瘘管行肠内营养的病例资料.结果 全部病例均能顺利完成肠内营养,无1例发生与导管相关的并发症,行肠内营养治疗期间有150例出现轻微腹胀、腹痛,无1例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结论 采用合理的肠内营养方案和实施方法,在肠内营养的过程中,进行周密的监测和切实做好各个环节的护理工作十分重要,有助于及时发现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徐锡琴 刊期: 2007年第32期
目的 对笑气吸入性分娩镇痛的疗效进行临床研究.方法 选择要求分娩镇痛的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11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不要求分娩镇痛的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11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等项目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的镇痛效果明显(P<0.01),活跃期和总产程时间缩短(P<0.05),分娩方式、胎儿窘迫率、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后出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笑气吸入性分娩镇痛效果好,能缩短产程,对母儿无不良影响,使用安全、方便,是一种可行的分娩镇痛方法.
作者:张玲;王若虹 刊期: 2007年第32期
疾病的治疗,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正确的诊断,只有诊断正确,才能保证正确治疗,才能有正确的治疗方案,保证治疗的合理性、正确性、有效性,能充分的为患者解除疾苦.
作者:王新贵 刊期: 2007年第32期
目的 为了改善门诊急诊病人就医的较混乱状态,使患者能够及时、迅速、准确的就诊.方法 采用对门诊急诊导医护士服务进行规范化的管理.结果 改善了门诊、急诊就诊秩序混乱的现状,缩短患者就诊时间,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高了门急诊病人的满意度.结论 我院对门诊、急诊导医护士服务进行规范化的管理确实可行,社会效应明显.
作者:冯苏举 刊期: 2007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儿童慢性声音嘶哑的发病因素、临床特点和治疗措施.方法 对640例声音嘶哑持续1月以上的儿童进行纤维喉镜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同时对不同疾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结果 640例小儿慢性声音嘶哑的主要病因:慢性喉炎317例(49.5%);声带小结241例(37.7%);声带息肉59例(9.2%);喉乳头状瘤11例(1.7%).经治疗:慢性喉炎治愈率92.1%,总有效率96.8%;声带小结治愈率94.3%,总有效率98.2%;声带息肉、喉乳头状瘤治愈率100%.结论 慢性喉炎、声带小结和声带息肉是引起儿童慢性声嘶的主要原因,占总发病人数的96.4%.治疗首先应节制用声过度,避免滥用嗓音,慢性喉炎保守治疗效果较好,声带息肉及声带小结主张手术切除.
作者:陈启才;王登奎;刘连英;李克军 刊期: 2007年第32期
胫骨下段复杂性骨折是骨科常见病,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但疗效仍不甚理想.笔者于1998~2006年,采用胫骨下端解剖钢板治疗胫骨下段粉碎性骨折,初步观察可以获得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东桥;张生;俆衍斌 刊期: 2007年第32期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儿童期为常见的慢性呼吸道性疾病,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变态反应性炎症.很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儿童哮喘成逐年上升趋势,我国南方发病率为2%~5%.由于哮喘有反复发作和带哮鸣音的呼吸困难的特点,严重影响了儿童的正常活动能力,同时哮喘的时间愈久患儿的肺功能愈差.因此,尽快地缓解呼吸道梗阻,尽量减少或减轻哮喘发作,恢复和维持正常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是所有哮喘患儿及其家属所特别关心的问题.我科自2003年以来,以哮喘患儿的家庭管理为基础,同时加强哮喘知识宣教并适时运用中医推拿等方法管理哮喘患儿,通过近两年的观察与随访,实施哮喘患儿家庭管理在减轻和∕或减少哮喘发作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方姣荣 刊期: 2007年第32期
既往对于孕13~20wk要求终止妊娠的孕妇,我们采用水囊引产或羊膜腔内注射依沙吖啶引产的方法,此方法需要宫腔操作,增加了孕妇子宫损伤和宫腔感染的机会.
作者:张晓翠 刊期: 2007年第32期
我院自2005年5月~2006年5月采用硬膜外局麻药中加入氯胺酮的方法麻醉,疗效确切,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冬才 刊期: 2007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