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翠
目的 探讨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偏头痛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TRANS-LINK900型彩色多普勒(TCD)超声诊断仪对200例偏头痛患者进行常规检查.结果 偏头痛患者平均血流速度明显增快者占68%,平均血流速度减慢者占10%,双侧MCA、ACA、PCA平均血流速度不对称者占14.5%,32%的患者同时伴有杂音等特点.结论 TCD对偏头痛来说,是一种简便、非创伤性、易重复、有价值的辅助诊断手段,特别是可以判断脑血管处于痉挛或扩张状态,为临床用药提供了重要信息.
作者:刘秀岚;宋学刚 刊期: 2007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年2月~2006年12月,笔者收治的66例先天性管胆扩张症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 66例均手术治疗,其中行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5l例,囊肿外引流术8例,56例获得随访.结论 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临床表现具有典型的三联征者少,合并症发生率高,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式吻合术后并发症少,效果良好,为该病的理想术式.该病一旦明确诊断,宜尽早手术治疗.
作者:连加玉 刊期: 2007年第32期
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多在春冬发作.逐年加重以咳嗽、咳痰为常见病.为了使病人能够正确认识疾病,做好疾病的预防以减少发作的次数,减轻症状,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和延缓病情的进展,必须辅以家庭护理.
作者:赵淑玲;杨丽娟;朱凤杰 刊期: 2007年第32期
目的 观察葛根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的疗效.方法 将72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均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葛根素0.4g,对照组加用胞磷胆碱钠注射液0.5g,治疗1wk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为72.22%,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葛根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疗效显著,无明显毒性及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汪克敏 刊期: 2007年第32期
慢性宫颈炎是极为常见的妇科疾患,其治疗方式多种多样,传统方法有微波、波姆光、激光、冷冻等物理治疗,有药物治疗.
作者:陆萍;韩莉莉;昆多孜 刊期: 2007年第32期
目的 对比观察小剂量麻黄碱、异丙酚、芬太尼配伍使用与单纯使用异丙酚、芬太尼对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BP)、心率(HR)、呼吸频率(R)、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探讨麻黄碱减少异丙酚、芬太尼对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的可行性.方法 76例拟行胃镜检查的高血压病人,年龄65~80岁,均无严重心肺功能衰竭及心律失常.检查前行心电图、血压检查,心率均在60~100次/min之间,血压均控制在(160~100)/(100~70)mmHg范围内.将76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38人,A组(观察组):异丙酚+芬太尼+麻黄碱组,B组(对照组):异丙酚+芬太尼组,二组患者胃镜检查均为同一人操作,分别对2组患者的SPO2、BP、HR、R等进行监测,并对检查结束后患者的反应进行评价.结果 ①2组患者检查前BP、HR、R、SpO2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观察组):检查中,检查后BP、HR、SpO2与麻醉前无明显下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对照组)检查过程中BP、HR、R、SpO2与检查前、后相比较有明显下降,尤以收缩压下降显著(P<0.05).②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胃镜检查,检查结束后均不能回忆检查过程,无任何不适.检查清醒后头昏、头晕、乏力等不良反应,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有显著性差异(P<0.05).
作者:赵向阳 刊期: 2007年第32期
病人被犬、猫等咬伤时,伤口出血,头面部咬伤或全身严重咬伤者除了要冲洗消毒伤口、注射狂犬病疫苗外,同时伤口和全身要注射狂犬病血清或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作者:宋月华;朱林林;孙玉霞 刊期: 2007年第32期
目的 观察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笔者将出现症状后24h内就诊的9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服用阿司匹林100mg,1次/d的基础上接受赛诺菲-圣德拉堡公司生产的氯吡格雷75mg,1次/d,疗程均为4wk.结果 氯吡格雷组治疗1mo后4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症状和心电图、血液流变学有明显改善.结论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应用可明显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症状及预后,优于单独应用阿司匹林的效果,安全、有效,无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刘宏;唐新兰 刊期: 2007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使用超关节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复杂Pion骨折的疗效.方法 自2003年4月~2007年4月间,应用超关节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或螺钉有限内固定治疗C型骨折18例,其中包括C1型11例,C2型4例,C3型3例.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期11.5~31mo,平均22mo.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愈合期9~22wk,平均14wk.有2例患者出现皮肤坏死,1例出现钉道感染.术后采用Burwell-Charnley标准作X线评价,优良率为94.4%,术后患肢功能采用AOFAS标准评分,优良率为88.9%.结论 应用超关节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复杂Pilon骨折可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潘展鹏;刘涛 刊期: 2007年第32期
尖锐湿疣又称性病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引起的皮肤黏膜增生性疾病,多发生在男女生殖器部位,与恶性肿瘤有一定的关系,已引起人们极大的重视.笔者对我院皮肤科门诊近些年来出现的206例典型尖锐湿疣病例,采用电离子手术治疗,临床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作者:马洪卫 刊期: 2007年第32期
近年来,结核性胸腔积液在我国发病率有所提高.临床上多采用常规抗结核和胸腔穿刺抽液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但部分患者经上述治疗后,遗留膜增厚、粘连,且反复穿刺病人痛苦大[1].
作者:王红梅 刊期: 2007年第32期
胃肠功能异常是消化道功能性疾病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内外相继开展了结肠传输功能检查,为诊断便秘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信息.
作者:牟建民;孟桂兰;张玉民;郝秀莲 刊期: 2007年第32期
分析12例急性出血性坏死型胰腺炎和18例水肿型急性胰腺炎的B超图像表现特点,并对图像的不同病理成图进行分析讨论.
作者:徐红霞 刊期: 2007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清尿酸与高血压病的关系及临床价值.方法 用日立7170S型全自动生化仪对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病组)和50例健康者(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清尿酸水平.结果 高血压病组有并发症者高尿酸血症的检出率(61.53%)明显高于无并发症者(29.16%),χ2=10.19,P<0.01;有并发症患者血清尿酸水平显著高于无并发症者(t=3.01,P<0.01);有无并发症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t分别为6.17、2.40,P<0.01或0.05).结论 检测血清尿酸水平可为临床诊断高血压和预防并发症提供有效的依据.
作者:叶达平 刊期: 2007年第32期
目的 比较第二产程与母婴预后的关系.方法 将250例产妇按第二产程持续时间分为三组.A组为第二产程时间小于等于1h,B组为第二产程时间为1~2h,C组为第二产程时间大于等于2h.比较三组产妇的宫缩、产后出血、产后发热、新生儿窒息及手术产的情况.结果及结论 第二产程时间越长,难产、产妇并发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都相应增加.
作者:周小红 刊期: 2007年第32期
硬膜外麻醉是我国临床应用主要的麻醉方法之一.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就硬膜外麻醉术中配合的关键环节进行讨论,以引起护士的重视,提高护士对该麻醉所涉及的生理特点,麻醉对病人重要生理功能的干扰,与麻醉相关的危险因素和若干重要环节的认识.
作者:张波;贾梅燕 刊期: 2007年第32期
1 益气养阴治疗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患者,女,40岁,干部.初诊日期:2002年11月10日,患者于2002年10月,因劳累突然晕厥,尔后自觉胸部憋闷、心慌气短、乏力,动则气喘,日常生活不能自理,遂来我院治疗,经某医院行动脉导管术检查,诊断为: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因无特殊治疗,转中医就诊.
作者:乔苏芳;史今姝 刊期: 2007年第32期
目的 了解蔬菜残留有机磷农药导致食物中毒的情况,为预防此类食物中毒提出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实验室检验方法.结果 现场采集的蔬菜样品经检验室检验定性检测为甲胺磷阳性;全血胆碱酯酶活力测定结果分别为1841u/L、2432u/L、2589u/L、3244u/L、4316u/L、4751u/L均低于正常值(5000~12000u/L).结论 根据现场调查、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实验室检验数据资料可以判定本次食物中毒为植物性果蔬类农药食物中毒.
作者:庞俊才;陈敏;李观前;陈琦元 刊期: 2007年第32期
笔者阐述了现代医院医疗器械设备维修机构的建设与管理的原则、目标、机构设置,为政策制定者和医院管理人员提供参考.
作者:韩修芹 刊期: 2007年第32期
目的 了解葛根素注射液的不良反应.方法 运用循证医学的理论与方法.结果 临床实践中葛根素注射液的不良反应较多.结论 应防止或减少根素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邵蓓新;冯国旗 刊期: 2007年第32期